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的纪录片戊戌变法开始便出现了一个签约的镜头,片中人物签订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 . 下图为一份描述重庆大轰炸后状况的报纸摘要,这表明了抗日战争胜利主要原因是( )有许多难民,即使是平时不关心国事的这一次经过敌机狂炸的教训后,他们都自发的要求做救亡工作,甚至有许多儿童,他们曾向孩子剧团要求参加服务工作,也有不愿再随父母逃亡到乡下,要求进保育院去受战时教育的A广大社会青年的积极响应B海外华侨华人的积极参与C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增强D政府抗日救亡教育的开展3 .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出卖过维新派,又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他是A梁启超B荣禄C蒋介石D袁世凯4 .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新旧冲突日益加剧,新旧的不同,其要点并不在枪炮工艺或政法制度等,而在于思想。下列人物的思想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A林则徐B李鸿章C康有为D胡适5 . 2018年4月11日,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将一件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的珍贵文物“青铜虎蓥”(见图)进行拍卖,并将当年参与“火烧圆明园”、劫走该文物的一名海军上校的家信公之于众。历史上参与“火烧圆明园”的国家是A英法美俄联军B八国联军C英法联军D美俄联军6 .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而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甲午战后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D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的特权7 . 歌曲具有时代特征。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时期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下神兵千百万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是你拉着我的手告别咱爹娘,踏上北伐的战场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ABCD8 . 弱国无外交,落后遭欺凌。中外历史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充分表明了这一深刻的道理。在辛丑条约中体现弱国无外交的内容是A中国赔款2100万元给英国B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C中国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D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9 . 有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中共一大B西安事变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10 . “从1861年至今,34年的自强,16年的变法,67年的革命,21年的改革,中国走向近代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这句话中包含的重大历史事件有(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改革开放ABCD11 . 1921年7月,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其中未参会的是( )ABCD12 . 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蒋介石逼张、杨执行“剿共”计划B张、杨受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C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活动的加剧D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二、综合题13 . 照片可以锁定瞬间即逝的历史片段,保留社会发展的真实证据。下面是许蕾同学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搜集到的一组照片。请你耐心地帮助她解决下面的疑惑。(1)上述照片分别与当时中国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历史事件:图一图二图三图四(2)请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排列照片。从上述四个事件发生的顺序来看,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出什么趋势?(3)请你为上述这组照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14 . 追溯历史屈辱岁月:(1)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战争。请问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是什么?(2)鸦片战争前,英国资产阶级代表向英政府提议:“只要我们对中国的商业活动处在受限制的状态中,就必然大受损害。政府要采取各式各样的办法,清除障碍,达到我们的目标。”请分析当时英国正常的商业活动为什么会在中国受到限制?(3)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清朝一些官员称其为万年和约,幻想这个和约可保万年和平但历史无情地击碎了这一梦想。请列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例: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5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材料二:(1)材料一这一口号是哪一事件提出?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2)材料一这一事件的性质?这一事件的意义?(3)材料一这一事件主要体现了什么精神?(写一个词)你如何发扬和传承?(4)这一事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哪一年?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