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联考(一)历史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联考(一)历史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联考(一)历史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联考(一)历史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联考(一)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联考(一)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1929年10月24日美国无数昔日的“百万富翁”一觉醒来便一贫如洗。一些开船出海游玩的富人们回来后发现,他们已变成了身无分文的贫民。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美国独立战争B美国南北战争C经济大危机D罗斯福新政2 . 对当今世界格局的理解,正确的是( )两极格局不再存在新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ABCD3 . 提倡人性,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的作品是( )ABCD4 . 下图是小岗村18户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A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C农民拥有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D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5 . 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6 . 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勇,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实质是辛亥革命A反封建不彻底B没有唤醒民众C没有反对帝国主义D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7 . 如图是两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帝国,关于其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帝国版图内都含有多处人类文明发源地都传播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都对外进行了侵略扩张战争,都曾经侵入到印度河流域都证明暴力冲突也是古代文明交流的一种方式ABCD8 . 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对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 A图反映了周朝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B图中的发明对航海事业产生重要影响C图反映了宋代活字印刷技术的高超水平D图中的著作被称为“中国18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9 . 1900年7月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登载了题为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1900年英国人认为中国要崩溃了的主要依据是A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B日本打败了中国的北洋舰队C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10 . “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A苏格兰人民起义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C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D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11 . 下面各项中,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 )A司母戊鼎B兵马俑C甲骨文D龙门石窟12 .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下列历史事件中与歌词反映的状况直接有关的是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13 . 某同学在学习某一单元的过程中摘录了“南北朝”、“三国鼎立”、“汉人胡服”等关键词,由此推断该单元的时代特征是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4 . 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下列侵华战争有英国参加的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BCD二、综合题15 . 建筑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时代的缩影。当歌曲和传说都已沉淀,建筑仍在发挥着她的魅力。(1)图一万里长城的修建始于什么时候?修建的目的是什么?(2)图二建筑在近代史时期,因为清政府的腐朽无能而两度见证外国侵略者在北京的侵略,这两次是什么事件?(3)图三建筑是一座意义深远的历史见证,让人们深深的记住那个受欺侮的事件,这个事件的发生产生的影响是什么?(4)图四是中国的标志性建筑,它见证的是我们祖国的发展变化。这个地方的变迁得益于什么政策的实施?其开发成功的原因还有哪些?16 . 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何时何地召开?这次会议有何历史意义?(2)这次会议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请写出会议名称。这次会议确立了谁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17 .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的开明使唐朝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帝国之一,唐文化远播于世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也使中华文明吸收了发展营养,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参考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与日本交流的典型事例两例。材料二: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2)写出材料二中,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物品和文化。由此可知,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材料三: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材料四:郑和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材料五:2015年3月,习近平在博鳌论坛上发表演讲,再次谈及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丝路崭新的时代内涵。(4)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古丝路崭新的时代内涵”的理解。三、辨析题18 . 革命党人用鲜血唤醒着祖国大地上更多的人。虽然屡战屡败,但每一次的失败都在扩大三民主义的影响,让更多的人为革命而战,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民主共和的理想。在革命党人前赴后继的呐喊中,终于迎来了中国历史上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风暴。阅读材料,探究问题。(革命枪声此起彼伏)材料一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部分)起义时间起义名称1906年冬1907年5月黄岗起义1907年6月七女湖起义1907年夏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4月(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中的起义名称补充完整。材料一说明了什么?材料二 “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黄花岗起义烈士林觉民与妻书(2)材料二体现了秋瑾、林觉民等革命党人的什么精神?(辛亥革命翻天覆地)材料三 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杨天石帝制的终结(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指的是颁布哪部法律文献?它是哪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成果?这部文献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革命党人什么样的政治主张?(史学争鸣)(4)有人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