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I)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I)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I)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I)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能体现五四运动作为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的示意图是ABCD2 .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赞扬的是黄海海战中下令撞击敌舰,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A丁汝昌B刘步蟾C林永升D邓世昌3 . 给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运动提供保障的是( )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改革总路线土地改革法党的政治路线ABCD4 . 学校举办的历史图片展中选用了下面几幅图片,由此判断,本次展览的主题是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B全民族抗战C解放战争胜利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5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下列可用于学习抗争史的史实是( )A鸦片战争B义和团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 . 170年前,它经历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75年前,它目睹了一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63年前,它见证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在它的身上,承载着太多的历史记忆。“它”是A北京B上海C南京D广州7 .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粵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咸同年间清廷多“病”缠身的原因洋务运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ABCD8 .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下列图示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其中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事件是A北伐战争B九一八事变C百团大战D重庆谈判9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有过不同的名称,下图的名称出现在A北伐战争时期B国共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0 . 1907年,孙中山与哪位人物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最终失败A刘道一B徐锡麟C黄兴D秋瑾11 . 某中学生的学习笔记有“转战陕北”“跃进大别山”“渡江战役”等关键词。据此判断。她学习的专题是( )A国民革命B十年内战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12 . 小明为井冈山市“红色旅游推介会”撰写宣传语,你认为最合适的表达应该是:A五四运动的发源地B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D改革开放的窗口13 . 武昌起义后,立宪派、旧官僚和列强一致认为需要一个强权人物来结束动乱、稳定政局,革命派也希望能尽快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这一形势下谁占据了有利位置( )A孙中山B张作霖C袁世凯D黎元洪14 . (题文)改革(变法)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改革(变法)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和内涵,下列对改革(变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戊戌变法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ABCD15 .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袒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这段文字评价的是( )A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B蔡锷发动护国战争C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D袁世凯复辟帝制16 . 与下图连环画上的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B马神甫事件C太平天国运动D亚罗号事件17 . 八年级某班同学学习了鸦片战争一课后,对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正确的是A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败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D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 . 浙江南湖历来是江南著名的游览胜地,湖中有多画舫、精舫等供游客游湖。其中一条船(见下图)被称之为南湖红船。这是为了纪念A中华民国成立B新文化运动兴起C五四运动爆发D中国共产党成立19 .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现象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C洗劫焚烧园林园D获得大量赔款20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下图是其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哪一事件客观上减小了F2A甲午中日战争B官僚资本主义的形成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1 . 有一座城市,见证了中国第一个不平 等条约,成为中国屈辱外交的起点,它同时也是蒋介石国民政府统治的终点。请问这座城市是( )A北平B南京C武汉D台湾22 . 近代实业第一人中写道: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的“兴国之梦”是A变法图强B三民主义C民主科学D实业救国23 . 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材料反映汉文帝主张是A以农为本B轻徭薄赋C减轻刑罚D崇尚节俭24 . 下图是位于沈阳九一八博物馆前的残历碑。巨大的石雕台历上密布弹痕,隐约可见的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的呐喊和呼号。石雕台历下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在这一天A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侵华战争B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C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D日本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25 . 采用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小丁在探究中国与某国关系发展简史时制作的年代尺,他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关系?A美国B英国C日本D法国二、综合题2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图1、图2,提取相关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表格。 图片 历史信息 危害 图1 图2 是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摧残,给中国人留下永久的创伤(2)图3的人物领导了是哪一农民运动?这一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3)请谈谈你对图4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看法。(4)请说明图2、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图4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27 .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00多年来,中华儿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致力于中华之独立,民族之复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复兴之路)材料一:复兴之路,全景式追溯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着力一个影像的中国,理性且深情梳理了中华民族167年的伟大复兴道路和其他大国的崛起不同,中国是从内忧外患的境地中一步步争取到独立自主和国家富强的。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历史的中华民族在那时候跌倒了,怎样重新站立起来,怎样才能有尊严地生活,知道幸福是什么感觉。复兴之路(1)请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参加中国复兴之路的探究活动,为下面的论点提供史实证明。跌倒了 重新站立起来 有尊严幸福地生活(创新之路)(2)创新是党领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保障。道路创新党在井冈山探索出革命道路。制度创新1992年为改变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党,提出建立。理论创新中共十九大上,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思想。(合作共赢之路)材料二: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人类社会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方案赢得了世界的一片叫好,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更是温暖了世界。摘自新华网(3)为了“合作共赢”,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什么外交原则?请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建言献策? (4 ) 中国民族之复兴,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历程。面对日益发展的祖国,你有什么感想?28 .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的关系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一生主张共同奋斗救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工农劳动阶级利益的政党,孙中山知道没有这些劳动阶级的热烈支持与合作,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材料二: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材料三:图中毛泽东与蒋介石会面的主要目的是共商国内和平问题。请回答:(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一,举例说明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取得的成就。(2)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中,毛泽东与蒋介石“共商国内和平”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次商谈实现了国内和平吗?请用史实说明。(4)综合以上材料,你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得出什么启示?三、辨析题29 . 阅读下列中国近代前期大事年表,回答问题。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860年,洋务运动开始,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民族危机空前加深1895年,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维新变法运动开始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做出了制度变革的尝试1911年,1915年,新文化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