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C卷_第1页
兰州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C卷_第2页
兰州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C卷_第3页
兰州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C卷_第4页
兰州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州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ABCD2 . 话剧商鞅是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的大型历史话剧,塑造了战国时期大改革家商鞅的鲜明形象。下列情节不可能出现在剧情中的是( )A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召见商鞅,支持他变法B一位县职官吏正在接受国家的任命,去地方任职C秦国开始使用统一的度量衡D一位旧贵族宴请商鞅,感谢商鞅在变法中给予他们特权3 . 刘邦与项羽为争夺帝位而展开的战争是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楚汉之争D垓下之围4 . 学习历史,必须了解历史朝代发展的顺序。( )战国( )西汉东汉三国两晋( ),括弧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A秦、春秋、南北朝B春秋、秦、西晋C秦、春秋、西晋D春秋、秦、南北朝5 .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人民生命财产严重受损,但位于震区的历经2000多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却没有损毁和垮塌。以下关于都江堰的说法,错误的是A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B都江堰建于战国时期C都江堰位于成都附近D大禹因修建都江堰三过家门而不入6 . 后人写诗“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的功劳。李冰的贡献是A主持修筑灵渠B主持修筑郑国渠C主持修筑都江堰D推行变法7 . 皇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哪个部落首领展开了大规模的战争( )A炎帝B蚩尤C伏羲D盘古8 . 在治理国家方面,道家的主张是( )A以“礼”治国B以“法”治国C“兼爱”“非攻”D“无为而治”9 .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洞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采食野果B游牧渔猎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10 . 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商鸮卣”被戏称为中国版的“愤怒的小鸟”。据你分析,这一精美的青铜器是采用什么方法制造出来的A高温锻打法B泥范铸造法C人工雕刻法D蒸煮法11 . 历史时间的计算是中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请你计算一下,西汉王朝从公元前202年建立,公元9年灭亡,它持续了多少年A209年B210年C211年D212年12 .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秦代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起咸阳,东到河套。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13 . 我国至今一直沿用的县,省级行政机构,最早推行分别是在A秦朝,元朝B战国,唐朝C战国,元朝D秦朝,宋朝14 . 以下对下图反映的史实解读正确的是A领导人是项羽B爆发的地点在陈C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农民起义D建立了“张楚”政权15 . 汉武帝开创了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他的大一统措施?(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削弱诸侯国的势力C大力反击匈奴D统一货币、度量衡16 .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七国之乱 八王之乱 武王伐纣 围魏救赵 赤壁之战ABCD17 . 下列国家组合中,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A秦、晋B赵、魏C齐、楚D燕、韩18 . “诸侯得恩准,土地再分封,侯国频建立,诸侯势力崩。”这首歌谣是下列哪一位大臣向汉武帝所提出的解决诸侯势力问题的建议A李斯B管仲C主父偃D董仲舒19 .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以下是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灭掉商朝,建立西周B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C消灭了秦军主力,直接导致了秦朝灭亡D削弱了西周的统治基础20 . 史记平准书索隐引古今注:“秦钱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据此判断秦朝使用的货币是A蚁鼻钱B刀形币C圆形方孔钱D铲形币21 . 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A河姆渡居民B半坡居民C北京人D元谋人22 . 秦朝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其中,在中央设立的掌管监察事务的官职是A丞相B太尉C刺史D御史大夫23 . 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项是( )A实行盐铁专卖B平定七国之乱C颁布“推恩令”D发行五铢钱24 . 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曾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文中“始祖”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该人物是( )A炎帝B黄帝C尧D嬴政25 .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会制造石器、骨器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会种植水稻ABCD二、综合题2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思想的光芒】材料一老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春秋时期楚国人。他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感叹他学问的高深。年老时,留下了五千言的名著。这部著作流传甚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它是世界上被译成外国文字最多的著作之一。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春秋时期鲁国人。弟子三千,其言行被编成论语一书。他为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和世界思想史上享有重要地位。(1)材料所述老子的“名著”是什么?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盛世的魅力】材料二唐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当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士人读书风气盛行,教育事业也因此发展,文学艺术繁荣。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日本、大食、天竺等国纷纷遣使到唐朝日本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使团庞大,居各国之首。(2)当时“士人读书风气盛行”的原因是什么?各国“纷纷遣使到唐朝”的目的是什么?【科技的贡献】材料三 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3)根据表格简要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科技发明的状况。这一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对世界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和平的使者】材料四明朝时期,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带去瓷器、丝绸、茶叶等中国特产,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等。郑和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改编自岳麓版教材七下(4)郑和船队受到热情接待的原因是什么?(5)你认为以上材料蕴含的主题是什么?27 . “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1)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2)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秦国修筑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这一工程起到了哪些作用?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3)请写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发生的战役三例。步骤三:关注历史,为“和谐”发展献策。(4)根据这一段历史的学习,你认为如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更加和谐?28 .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生动的诠释了这一规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材料三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它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呈现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它们的推广促进了哪个阶级的兴起?(2)材料二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中“商君”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3)历史上把材料三所述的现象称为什么?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什么影响?29 .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回顾中外重大改革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顺势而为)(1)结合史实说出商鞅(图)力排阻挠进行社会改革的目的。概括材料中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孝文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战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革故鼎新国家新生)(2)根据材料一,写出反映俄国近代化过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改革内容。分析俄、日社会改革的共同影响。材料一: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更重大。在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涉及占压倒多数的人口。解放农奴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致其他一系列改革证明是不可避免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明治领导人在竭力实现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果。他们废除了藩体制,撤销了原来的阶级制度,依靠征兵制设置了军队以取代过去的武士阶级,建立了近代经济机构的基础,这都促进了日本的工业化,进而创建了近代政治体制。赖肖尔近代日本新观(另辟蹊径自成特色)(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根据材料四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核心内容。说出材料五中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材料三:斯大林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新经济政策。据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材料四:(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