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检测)_第1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检测)_第2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检测)_第3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检测)_第4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对中国近代史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是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一段历史C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史D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 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上述的“这次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 . 据太常侍卿陈兰彬1876年奏称:“创办招商局后,合计三年中国之银少归洋商者,约一千三百余万两。”据李鸿章自己估计“创办招商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据此可知,洋务运动在某种程度上A推动了了中国工业近代化进程B抵御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C加快了追赶西方国家的步伐D成就了中国求富求强的梦想4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还是一部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5 . 比较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主张,他们在下面问题上的看法不一致的是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维护清王朝统治C进行社会政治改革D建设近代化企业6 . 某历史著作中有“师夷长技图谋自救”“公车上书轰动全国”“三民主义光芒闪耀”“民主科学旗帜飘扬”等章节,则此著作的标题最有可能是A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B中国近代化的探索C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7 . 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排演历史剧百日维新,剧中一小演员慷慨激昂地说:“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人流血,让我来做第一个吧!”据此判断,这个小演员扮演的角色是A康有为B梁启超C光绪帝D谭嗣同8 . 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其中包括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封建制度腐朽落后日本社会生产力比较先进日本侵华准备充分ABCD9 . 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0 . 学习第一单元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你认为最能概括这段历史的主题是 ( )A帝国的彷徨B近代化的起步C侵略与抗争D王朝的振兴11 .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A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B李鸿章、左宗棠五四运动C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D毛泽东辛亥革命12 . 学完本课后,小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他的主要依据是A都从进攻广东沿海地区开始B英国都是战争的元凶C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13 . 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阵地.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发起.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ABCD14 . 有人说“辛亥革命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你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依据是:A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C资产阶级的软弱性D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15 . 一本历史书上说清朝某时期出现了顽固派和洋务派,这一时期是指A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B南京条约签订以后C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D马关条约签订以后16 . 林则徐在领导禁烟运动中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缉拿烟贩B整顿海防C虎门销烟D发动对英战争17 .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18 . “公车上书”发生的导火线是A天演论 敲响警世洪钟B中国资产阶级发展壮大C清王朝的腐朽统治D马关条约的签订19 .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习技术学习制度学习思想的三个阶段,作为这三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A太平天国、洋务运动、辛亥革命B太平天国、洋务运动、五四运动C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0 . 胡适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B民主科学时代C民主共和时代D尊孔复古时代21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B南昌起义C五四运动D中共一大22 .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A中国现代史的开始B中国近代史的开始C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3 . 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己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制度落后B莠民作乱C民性懦弱D吏治败坏24 . 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一事件是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D戊戌变法25 . 在l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你知道“自我疗伤”和“温药慢治”分别指什么事件吗? ( )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C戊戌变法D五四运动二、综合题26 . 阅读材料:材料一:条约规定,遇有交涉词讼,由英领事与中国官员会同查明其事;其英人如何处置,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官照办。这就将在华英人完全置于中国法律体系之外,置于中国司法审判权之外了。材料二:条约规定“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也就是说,英人可以享有今后清朝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一切权利。请回答:(1)依所学知识判断,上述两则材料与近代史上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2)该条约又与那场战争有关?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概述两则材料的核心内容。(不得摘抄原文)27 .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李鸿章材料二,109年前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证了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复兴之路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1)根据材料一回答,李鸿章等人的探索被称为什么。请举一例李鸿章在这方面的具体活动。(2)材料二所述的戊戌变法在经济上有何主张?(3)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材料三中的哪句话是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体现?(请用“”在材料中标出来)辛亥革命取得了哪些大成果?28 . 习近平的全方位外交首推“亲、诚、思、容”概念。自古以来,中国政府和民间都秉承与邻为善的友好理念。但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外交之耻)材料一: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的拒绝。会议无理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材料一中,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得到了类似战败国的待遇?这种“待遇”直接引发了近代中国哪一事件?(外交之困)材料二:1949年10月3日,杜鲁门指使国务院声称:我们不要那么匆匆忙忙承认这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50年,美国宣布对中国实行全面禁运,严禁美国商界对华贸易。(2)联系材料二,说说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在政治、经济上对我国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政策?(外交之兴)材料三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選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在此“宣告”的基础上,后来中国提出的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材料四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和拉美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大国外交第三集正道沧桑解说词(4)请用两个事例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外交之盛)材料五 2019年三场重要外交活动近期相继亮相: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三场活动,习近平都发表了重要讲话。从讲话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习近平的全球视野和宏大眼界。“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因为相知,千山万水只等闲,四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