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_第1页
福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_第2页
福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_第3页
福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_第4页
福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唐朝诗人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汝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从侧面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的南迁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生产B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的南移C加剧了南北方的社会矛盾和割据状态D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交往2 .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下列人物与成就对应错误的是( )A齐民要术贾思勰B伤寒杂病论张仲景C大明历祖冲之D兰亭集序顾恺之3 . 秦孝公死后,商鞅被继位的惠文王下令处死,但新法仍继续推行。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秦孝公大力支持变法B变法打击了旧贵族势力C变法得到了新兴地主阶级拥护D变法顺应了时代潮流的要求4 . 如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某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秦国的位置是AABBCCDD5 . 官渡之战中,袁绍10万大军输给了只有三四万人的曹操;8年后,曹操20余万大军却输给了约5万人的孙刘联军。在这两次战争中失败一方主观上的共同原因是( )A士兵不习水战B骄傲轻敌C后方起兵D士兵疲惫6 .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约3000年的史事,以下篇目不可能出现在史记目录中的是A“高祖本纪”B“陈涉世家”C“老子韩非列传”D“光武帝本纪”7 . “八王之乱”发生在在位期间A晋武帝B晋惠帝C晋文帝D汉和帝8 . “打虎拍蝇”入选2014年度热词第三,反映了党中央在惩治腐败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和政策措施,既形象又深刻。同样,我国古代也建立了监督官员规范执政的监察体制,如西汉在中央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司隶校尉9 .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这是过秦论对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这一事件是A大泽乡起义B巨鹿之战C长平之战D垓下之战10 . “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等举措共同体现的主题是( )A加强思想控制B加强对地方经济的管理C巩固大一统D加强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管理11 . 如图所示,镐京与鲁的关系是A王都与封国B均为封国都邑C王都与部落D均为部落12 . “外戚梁翼(他妹妺是汉顺帝皇后)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这段材料反映的史实是A西汉时皇帝早逝B西汉时幼主即位C东汉时宦官得宠D东汉时外戚专权13 . 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农作物的出现 家畜饲养 聚落 磨制石器 城市的出现A B C D 14 . 神州六号搭载的解放日报“神六”纪念特刊选用了中国古代上等的书写材料丝绸。东汉时期,导致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是A张骞B蔡伦C司马迁D汉武帝15 . 孔子曾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体现了孔子( )A礼治的思想B反对苛政的思想C教育的思想D民生思想16 . 东汉中后期的主要政治特征是A政治清明,社会安定B诸侯四起,争夺王位C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D短暂统一,民族交融17 .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僅。凡米石五干,人相食,死者过半。”面对这样的社会境况,汉高祖采取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B推行郡县制C兴办太学D统一度量衡18 .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图字体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D19 . 公元前210年,秦国咸阳的一位商人购进一批大米,他支付的货币是A刀币B圆形方孔铜钱C交子D五铢钱20 . 亘古悠远的古代文明中发生了许多值得人们深思的典型事件。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禹建立夏朝 西周灭亡 商汤建国 盘庚迁殷ABCD21 . 据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2019年)约有180万年。如果这一结论确凿的话,可以把中国已知最早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A10万年B20万年C110万年D170万年22 . “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下列介绍“丝绸之路”的篇章设计中,不恰当的是( )A人物篇张骞、玄奘、郑和B物品篇丝绸、瓷器、葡萄C朝代篇商朝、唐朝、明朝D文化篇音乐、舞蹈、佛法23 . 对汉武帝的大一统,同学们有下列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革除秦朝一切弊病,沿用秦朝的政治制度B只是加强了对国家边疆的统一C西汉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全部统一于中央,形成了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D彻底消除诸侯王的势力,使诸侯国不再与中央作对24 . 和下边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段)相关联的是小明:众爱卿,鲜卑语为北语,汉语乃为正道。今日始,朝廷一律废北语,一从正音,违者降爵罢官。小华:陛下英明!臣等谨遵圣旨!A商鞅变法B张骞出使西域C北魏孝文帝改革D甘英出使大秦25 . 大禹治水用的方法是A堵塞B疏导C抽干D蒸发二、综合题26 .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1)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这次变法的主要措施。(2)公元前350年,平民张三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爵位?依据是什么?(3)经过改革,秦国国力大增,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请你谈谈对改革的认识。27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制定了以下活动方案,请你参与完成。活动一(读图学史时空观念)(1)对比秦朝与西汉形势图,归纳异同点。活动二(提取信息史料实证)(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概括出民族交融有哪些方式?材料中的孝文帝是如何使鲜卑族实现“整体的汉化”的?活动三(编写简史历史解释)(3)请你根据下列人物的思维导图,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活动四(提升认识家国情怀)(4)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何认识?28 .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学完丝绸之路后,七(1)班历史小组开展主题为“丝绸之路的古与今”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材料一: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材料二:沿着这条道路,中原物产和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材料三: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谈“一带一路”一书,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1)材料一中的“然骞凿空”指的是什么事情?其最初任务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种由西域传入中原的水果。(3)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西汉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东汉明帝又派谁经营西域30多年?(4)请你谈谈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2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上是西周到秦。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城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田余庆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材料二:为避免重蹈前代覆辙,宋初将地方政府恢复到州县两级,但同样陷入管理幅度太大的困难。为此,宋代统治者设置了高层政区路,但不设路一级的单一长官,把路虚化。路、州、县的官员由中央官员担任,宋代行政区划变成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而不是地方官员的行政区域。元明清三代都是国土广袤的大帝国,只能采用多级制的地方政府,如元代就形成了最多达五级的行政区划,但结果仍能维持高度中央集权。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材料三: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杈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材料四:1787年宪法的目标不是要建立一种由人民来进行统治的政府体制,也不是要建立一个由精英来进行统治的体制。美国1787年宪法中政府的体制包括“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和“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两个方面刘绪贻美国通史(1)材料一中,西周政权依靠什么政治制度开发了黄河流域的东部地区?秦朝统一后否定了这个制度,在全国推行什么制度?(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行政区划的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能维持高度中央集权”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英国光荣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