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A卷(练习)_第1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A卷(练习)_第2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A卷(练习)_第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A卷(练习)_第4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A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25分)1. (1分) “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半坡人D . 河姆渡人2. (1分) (2017七上江海月考) 下列内容符合北京人的是( )直立行走 制造石器和木棒 使用天然火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A . B . C . D . 3. (1分) (2017七上临沂月考) 如下图的文物出土于下列哪一著名的考古遗址( )A .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B .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C .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D .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4. (1分) 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A .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B . 生活在周口店C . 住着干栏式的房子D . 主要粮食作物是粟5. (1分) (2017七上广东期中) 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里,整个社会呈现出“天下为公”(天下是人们共有的)局面最根本的原因是( ) A . 人们依据血缘关系住在一起B . 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C . 人们之间互相谦让D . 没有战争,和睦相处6. (1分) 上古时期,河水泛滥成灾,因而,也就出现了一个治水的英雄是( )A . 尧B . 禹C . 舜D . 黄帝7. (1分) (2017七上连城月考) 传说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出了尧、舜、禹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其中舜和禹当上部落联盟首领都是通过( ) A . 世袭制B . 竞选制C . 部落战争D . 禅让制8. (1分) (2019七上内蒙古期中) 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 A . 分封制B . 郡县制C . 和亲政策D . 禅让制9. (1分) (2016七上濉溪月考) 西周的统治阶级不包括( )A . 天子B . 卿大夫C . 诸侯D . 平民10. (1分) (2018八上鄞州期中) 礼记表记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 ) A . 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B . 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C . 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D . 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11. (1分) (2014杭州) 某同学在听课笔记中有如图记录,这段文字反映的史实是( )A . 秦孝公打出“尊王攘夷”旗号B . 秦孝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C . 商鞅宣布承认土地私有D . 商鞅最早提出使用牛耕12. (1分) (2017七上翁牛特旗期中) 战国七雄不包括( ) A . 齐国B . 楚国C . 秦国D . 夏朝13. (1分) (2017七上江门月考) 在都江堰地区,至今流传着修筑者“深掏滩,低作堰”的治水经验总结。这个修筑者是( ) A . 大禹B . 姜尚C . 李冰D . 商鞅14. (1分) (2017七上信阳期中)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是在( ) A . 商朝B . 春秋时期C . 战国时期D . 西汉15. (1分) (2019七上横山月考) 我们现在对商朝的了解远远超过对夏朝的了解,这主要是因为( ) A . 夏朝距离现在比商朝更久远B . 人们对商朝的研究力度更大C . 迄今商代的遗址发现比较多D . 商代有比较成熟的文字记载16. (1分) (2019七上北海期末) 周礼记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 ) A .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B . 金属乐器的制作技巧C . 铁农具的制造技巧D . 金文的形成与发展17. (1分) (2019湘潭) 春秋战国时期,湖南隶属于哪一诸侯国管辖( ) A . 楚B . 晋C . 燕D . 齐18. (1分) 学完“百家争鸣”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各科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 ) A . 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B . 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C . 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D . 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19. (1分) (2018七上江津月考) 寓言故事“塞翁失马”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结论。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 A . 道家思想B . 儒家思想C . 墨家思想D . 法家思想20. (1分) (2019顺德模拟) 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采访时提出:治大国不能朝令夕改乱折腾,不能操之过急求政绩。与习近平这一治国理念相通的先秦思想是( ) A . 以德治国B . 无为而治C . 兼爱非攻D . 以法治国21. (1分) (2019七上来安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尊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战国时期,最早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 A . 孙子B . 墨子C . 庄子D . 孟子22. (1分) (2019三明模拟)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 . 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B . 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C . 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D . 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23. (1分) (2017七上福建期中) 中国银行行徽(下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原自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下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A . 唐朝B . 秦朝C . 宋朝D . 清朝24. (1分) (2018七下云南月考) 长城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一个外国人曾这样评价:“一个能够修筑长城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困难克服不了的。”秦长城的起点是( ) A . 西起临洮、东至辽东B . 东起临洮,西至辽东C .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D . 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25. (1分) (2015七上盐城月考) 电影英雄中的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除,只留下一种写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A . B . C . D . 二、 综合题 (共2题;共7分)26. (3分) (2019靖江模拟) 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鼻子套国环的青饲牛享(左图)“和“铁制衣具(右图)”是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文物。材料二 “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材料三 东汉刘秀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唐玄宗坚持改革政略,整肃史治,发展生产,国家空前繁荣富强。材料四 清前期在江南一带大面积推广双季稻,明代引进的玉来、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也在全国范围普遍种植,“种一收千,其利器大”。粮食高产,农产品丰富,劳动人口数量大幅增加,农耕文明的灿烂余晖,使明清时期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1) 依据材料一,说明当时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原有的土地所有制不适应时代发展。对此,商鞅在变法中采取了什么措施? (2) “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国家政策的合理调整,促进了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东汉刘秀与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 (4)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7. (4分) (2019七上无棣期中)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请回答: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戡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摘编自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摘编自“大一统”之梦材料四: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日“皇帝”。命为制,令为诏,除谥法。于是分天下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秦始皇本纪(1) 材料一示意图中的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西周的建立者是谁? (2) 根据材料二,归纳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的作用。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举一例说明“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4) 从材料四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大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剧实行了什么制度?“初并天下”发生在何时?它反映出“王”采取了哪两项措施?这两项措施对后世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请列举出他暴政的表现。 (5) 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