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在汉代如果有人要做全身麻醉的外科手术,你认为下列哪位医生是最好的选择A张仲景B扁鹃C华佗D李时珍2 . “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B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但能直立行走C已经会用火烧烤食物和长时间保存火种D能够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并过群居生活3 . 绝世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体现了哪一个朝代的成就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4 . 反腐败问题历来是民众最关心的重要话题。东汉时期光武帝采取的反腐败措施是A设立御史大夫B颁布“推恩令”C实行盐铁专卖D加强监督,惩处贪吏5 . 古书记载:“骞始开通西域道也”张骞出使西域的贡献是促进了西域同汉朝的经济文化促进了中国与西域、欧洲的友好往来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了贡献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ABCD6 .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根源是A诸子百家的阶级立场不同B诸子百家对社会的看法不同C社会出现了大变革D诸子百家所处的社会环境不一样7 . 下图是战国形势图,图中处指的是A燕国B齐国C楚国D秦国8 . “春秋无义战”是孟子对争霸战争的评价。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争霸与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小的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大国,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在争霸战争的过程中,许多诸侯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争霸进一步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ABCD9 . 以下史实与成语(典故)搭配最恰当的是A巨鹿之战一破釜沉舟B黄巾起义一草船借箭C张骞通西域一约法三章D官渡之战一纸上谈兵10 . 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A元谋人牙齿化石B半坡聚落的遗址C司母戊青铜方鼎D司马迁的史记11 . 下列哪部文学作品以“武王伐纣”为历史背景( )A三国演义B封神演义C隋唐演义D西汉演义12 . 西汉建于公元前202年,东汉亡于公元220年,汉朝存在的历史时期是A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B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C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3世纪D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13 . 归类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常用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纷乱的历史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某同学在学习夏商周的历史时,把夏桀、商纣和周厉王归为一类,你认为他这样归类的标准是A他们都以残暴著称B他们都是亡国之君C他们都轻徭薄赋,勤于政事D他们都是开国之君14 . 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 )A中央政府和地方豪强之间矛盾加剧B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C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D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15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A推行分封制B设立郡县制C废除郡县制D废除行省制二、判断题16 .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改正。(1)三国时,刘备于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改正:(2)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张角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改正:(3)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黄帝、炎帝部落。改正:(4)春秋后期,秦国人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改正:(5)刘徽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比世界领先近千年。改正:三、综合题17 .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向西和向东的路线分别反映了哪两位历史人物的事迹?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B路线要经过历史上著名的什么道路?此路大约是在我国哪一朝代开辟的?它的起点在哪里? (3)试举出唐朝与A地区建立联系的两个事例,并说明其意义。(4)请你为这幅地图取一个合适的标题。18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郡,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材料二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教版)(1)材料一中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什么建议?汉武帝为严禁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为非作歹而建立了什么制度?这些措施有何重要作用?(2)材料二中中央统一铸造的货币名称叫什么?有何作用?(3)用一句话评价汉武帝。19 . “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中国梦”和“世界梦”的有机结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古代沟通】材料一:丝绸之路路线图(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丝绸之路起止点的名称。A:(城市);F:(地区或国家)。西汉时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 【当代开放】材料二: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2)据材料二中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哪里?我国设计经济特区的目的又是什么? 材料三:“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3)对比材料二、三,分析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学史感悟】材料四:古代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不仅沟通了东西方、亚非欧文明,而且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相互渗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公和和推崇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时代内涵。(4)据材料四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精神的理解。2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材料二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汉文帝材料三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汉景帝材料四坚持强农惠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不松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和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景象?造成这一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三反映了汉文帝和汉景帝的什么思想?在实践中他们的哪些措施体现了这一思想?历史上称他们的统治为什么? (3)通过对材料一、二、三的分析,我们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4)结合材料四,请你为当前的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提一项建议。2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材料三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最大不同是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