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1页
人教版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2页
人教版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3页
人教版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4页
人教版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节日往往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与五四运动有关的节日是( )A青年节B建军节C国庆节D端午节2 . 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A王羲之洛神赋图B贾思勰齐民要术C郦道元水经注D祖冲之大明历3 . 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以下与之相关的有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太平天国定都中华民国成立国民政府垮台ABCD4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若要深入研究这种思想,需要查阅A道德经B论语C韩非子D墨子5 . 1919年,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评价的条约是( )A五国公约B凡尔赛和约C九国公约D联合国家宣言6 . 梁启超说:“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天下“统于秦”是下列哪个人物的重要贡献A孔子B周武王C秦始皇D汉武帝7 . 2010年4月18日,河南省政府为世博会精心设计制作了“鼎盛中华”。它体现着浓厚的中国元素,与世博会中国馆的“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设计理念浑然天成、交相辉映。“鼎盛中华”是商代晚期的一件青铜器被誉为“世界青铜器之冠”的仿制品。它是下列哪一青铜器的仿制品?A四羊方尊B青铜立人像C后母戊鼎D兔首、鼠首8 .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重要文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下列哪一事件应作为“十四年抗战”的开始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西安事变D华北事变9 . 2014年,一个欧洲小镇的战争纪念博物馆两侧墙壁上挂起巨幅画布,普林西普和斐迪南大公的画像各占据一侧墙壁,中间用英文写着“20世纪从这个街角开始”。100年前在这里拉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其事件是A同盟国和协约国集团形成B凡尔登战役的开始C萨拉热窝事件D德国闪击波兰10 . 下边的漫画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比作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形象地反映了经济危机的特点之一是A波及范围很广B危机一发而不可收C股票大量抛售D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11 .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西藏获得和平解放B香港、澳门回归祖国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2 . 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它的作者是A前80回是施耐庵,后40回是高鹗B前80回是罗贯中,后40回是高鹗C前80回是吴承恩,后40回是高鹗D前80回是曹雪芹,后40回是高鹗13 .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德军突袭苏联B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C日军发动七七事变D日军突袭珍珠港14 . 彻底废除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是( )A全国解放B镇压反革命C土地改革D抗美援朝二、判断题15 .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判断:(_)改正:(_)(2)朝鲜强盛以后,派遗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判断:(_)改正:(_)(3)唐朝绘画题材和类型广泛,著名的画家阎立本的人物画,落笔趣劲,风格奔放判断:(_)改正:(_)(4)唐朝灭亡后,南方地区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北汉、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判断:(_)改正:(_)三、简答题16 . 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历史启示?四、综合题17 . 统治者的作为对封建王朝的兴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代不乏有很多颇有作为的统治者。材料一:所谓九品中正制,就是在州郡设立专门品评人才的“中正”一职,中正按照家世和行状品评本州本郡士人实施中,很快就变成了单纯以家世选人、不管言行表现,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政治,被时人批评为“立中正不考人才行业,空辨氏姓高下”。魏书崔亮传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古材料三:“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材料四:大元的国号出自儒家经典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一句,表现了统治者欲一统天下的志向。(1)根据材料一回答,在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下,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后来哪一位帝王废除了这一选官制度,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此后,在继任帝王的继续努力下终于形成了一套沿用约1300年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的名称是什么?(2)材料二中所述“此河”指的是哪条河?它是哪位帝王在位时期开凿的?“此河”的中心是哪里?最北端是哪里?最南端是哪里?(3)材料三中的内容是哪一位帝王训诫太子诸王的话?他的话体现了他的什么治国思想?(4)材料四中所述王朝的建立者是谁?他领导的军队在灭亡了哪一政权及其残部后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18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材料二英国人西摩尔率领的八国联军2000多人,乘火车由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在廊坊车站包围了敌人。头扎红巾、手持大刀的义和团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勇猛杀敌,打死打伤侵略军300多人。连德国皇帝也认为:“这使欧洲人在亚洲人面前丢脸。”(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这场战争中涌现了哪位抗日将领?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这场战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什么条约?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出这两场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4)这两场战争失败后,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探索救国道路,各有哪些活动?举一例说明。19 .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凭借着勤劳与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拟以“中华文明”为话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思想文化繁荣)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1)请你说出这一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拱:围绕)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为政(2)请你想一想这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政治制度创新)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如图是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3)依据左图并结合所学指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央政府各机构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科学技术之光)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下图是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4)东汉时,是谁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他制造出来的纸有何优点?这种纸的发明有何积极意义?20 . 看图回答问题(1)图一是哪一国际组织的旗帜?其主要机构有哪些?其首要宗旨是什么?中国在此国际组织中影响力如何?(2)图二是某国际组织的标志,英文是WorldTradeOrganization,缩写为WTO。该组织的名称是什么?美国推行“反对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违反了该组织什么原则?中国是何时加入该组织的?有何意义?(3)上述两大国际组织的作用是什么?21 .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国一直致力于为推动文明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中国担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诗经论语一千零一夜、楔形文字、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术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摘编自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1)请从材料一中找出一项最能体现“因互鉴而发展”的文明成果,并说明理由。材料二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美)斯塔夫阿诺斯全球通史(2)材料二评论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两次改革?这两次改革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共同的积极影响?材料三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暮式上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