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_第1页
长春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_第2页
长春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_第3页
长春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_第4页
长春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春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受到重视。下列哪一幅图片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农业生产的一次革命 ( )A筒车B铁农具C曲辕犁D牛耕2 . “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B商C周D秦3 . 下列哪项属于王位世袭制A舜传位于禹B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C禹传位于伯益D禹死后,启继承父位4 . 下图所示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D铁器时代5 .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材料反映的是A华夏族是由各民族聚居融合而成B汉族是华夏族的前身C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创造发明D黄帝时期实行禅让制6 . 商朝多次迁都,商王盘庚时迁都到殷。商朝迁都的原因是( )A联络部落B学习汉族文化C加强对人民的控制D战乱、环境变化的影响7 . 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应为它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A夏B商C西周D东周8 . 北京人使用的劳动工具主要是A石器和铜器B石器和铁C打制的石器D磨制的石器9 . 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工艺精湛。目前,世界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铸造于 (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10 . 决定了河姆渡居民采用干栏式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A河姆渡居民的聪明才智B种植水稻的需求C所处的江南地区河湖密布、潮湿炎热D为了同其它地区的居民有效地区别开来11 . 改革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战国时期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改革是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李悝变法D吴起变法12 . 我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经考古发现,生活在北京周口店地区距今207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居民二、综合题13 .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春秋战国)各位君主关心的是自己国家的前途而不是仁义礼制学说,更不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高低。孔子在当时的历史地位并不是很高,由他所创建的儒家也只是当时(百家中)的一家。 冯治利论先秦到汉代孔子历史地位的变化材料二:自汉武帝以来历代统治者竞相尊孔封他为“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等等。任继愈孔子与儒家材料三: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回答儒学的创立者是?他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地位如何?结合所学回答他在教育上的最大贡献?(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汉武帝时期令孔子地位极大提高的措施是?这一措施对儒学地位产生什么影响(3)据材料三回答第二次 “厄运”对西汉政权的影响。结合所学回答为什么说这是一次文化的“厄运”?14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吕氏春秋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大力士乌获将牛尾巴都拉断了,牛却纹丝不动。一个小孩子牵着牛鼻环,牛倒乖乖地跟他走了。材料二下图是考古工作者在山西战国墓中发掘出来的“牛尊”。请回答:请你把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结合起来,谈谈这个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15 . 制度文明地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传说舜年老的时侯,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约首领。材料二史书记載:禹利用自己“号令天下”的权威,扶植儿子启的势力,使启得以攻杀接替禹位的东夷首领益,并征服其他不服从自己的部落。材料三(西周初年)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图,姬始独居五十三人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荀子材料四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2)材料二表明启以什么制度取代了材料一所涉及的制度,开始了“家天下”?(3)材料三表明西周实行什么制度?周初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4)材料四中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哪个皇帝创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