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B卷(练习)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B卷(练习)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B卷(练习)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B卷(练习)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B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20分)1. (1分) (2015七上祁阳期末) 金秋十月我有幸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发现这个地方除了是祖国境内最早人类的故乡,有世界上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一大世界级品牌资源时空横跨1亿多年的恐龙遗址,你知道“这个地方”是哪儿吗?( )A . 陕西西安B . 浙江河姆渡C . 山东大汶口D . 云南元谋县2. (1分) (2017七上江海月考) 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生产区域位于我国的( ) A . 黄河流域B . 长江流域C . 珠江流域D . 辽河流域3. (1分) (2019七上宁城期末) 大型动漫唐尧中有这样的场景:尧是我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他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把位置传给了舜。历史上把这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 . 世袭制B . 推举制C . 禅让制D . 科举制4. (1分) (2019七上龙湖期末) 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能够体现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 ) A . 人面渔纹彩陶B . 司母戊鼎C . 龙门石窟D . 铁制农具5. (1分) (2016七上西藏期中) 人们习惯上把这种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作( )A . 甲骨文B . 金文C . 竹书D . 简书6. (1分) (2015七上肇庆期末) 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代,是因为( )A . 战争频繁B . 诸侯争霸C . 新旧制度更替D . 百家争鸣7. (1分) 史书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这突出地说明,商鞅变法( ) A . 没有改变土地制度B . 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C . 严重缺乏群众基础D . 违背了历史潮流8. (1分) (2019七上南山期中) 你的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想劝他(她)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你才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可能变成好事。”这时,你可以引用以下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 ) A . 儒家思想B . 法家思想C . 墨家思想D . 道家思想9. (1分) (2016七上惠民期末) 反腐倡廉一直是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官员管理,强化监察制度是防止权力滥用的重要途径。下列机构履行这一职责的是( )A . 丞相 御史大夫B . 太尉 御史大夫C . 丞相 太尉D . 御史大夫 司隶校尉10. (1分) 图文结合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你知道为开通下图中这条东西方交通要道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 . 汉武帝B . 张骞C . 班超D . 甘英11. (1分) (2015七上灌云月考) 下列有关道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道教起源于西域地区B . 东汉后期,民间流行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结合C . 道教宣扬修身养性、炼丹服药D . 它的主张体现关注现实、重现世12. (1分) (2019长沙模拟) 史记的记载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世纪之首。这表明( ) A . 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B . 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C . 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D . 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13. (1分) (2018七上兴化期末)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日益关注。我国历史上最先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的医学家是( ) A . 扁鹊B . 张仲景C . 华佗D . 张角14. (1分) “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襄樊隆中,下列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 袁绍B . 诸葛亮C . 孙权D . 曹操15. (1分) (2019七下桐城开学考)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A . B . C . D . 16. (1分) (2019七下防城港期末)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A . B . C . D . 17. (1分) (2019七上潮安期末) 曹魏、西晋、前秦、北魏四个政权一个重要的相似点是( ) A . 都曾定都洛阳B . 都处于全国分裂之中C . 都曾统一或据有过黄河流域D . 都因少数民族入侵而结束18. (1分) (2017八下东平期中)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此材料反映了( )周王朝的势力衰微,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所有制取代 诸侯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的进程 分封制逐渐瓦解A . B . C . D . 19. (1分) 穿越时空,你对西晋后期大量人口南迁的原因做一次现场采访。在采访的四个人中,回答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王某:北方社会动荡不安B . 李某:南方比较安定C . 张某:为了躲避战乱D . 赵某:经济重心在南方20. (1分) 要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物产、矿藏、风土人情、建筑名胜、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情况,就要阅读( ) A . 齐民要术B . 水经注C . 三国志D . 史记二、 读图题 (共1题;共4分)21. (4分) (2016七上长丰期末)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出自西汉名将甘延寿和陈汤在攻灭匈奴郅支单于对汉宣帝的上疏中。今天的中国众志成城,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你我共同努力。(1) “西头一个汉”,兴起于长安,一统天下的是谁?(2) 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被称为什么?这个局面的出现得益于汉初实行的什么政策?(3)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局面,为了掌握经济命脉,采取了什么措施?(4) 西汉武帝开疆拓土,中国领土面积增加,请问地图空白处A是谁最早为后世开通的?(5) “东头一个汉”的建立者是谁?通过他的努力,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出现什么局面?(6) “我是汉族人,讲汉语,写汉字,是因为我们曾今有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纵观两汉时期的兴衰史,结合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谈谈学习历史的目的?三、 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7分)22. (3分) (2019七上临洮期末) 同学们,你们一定非常喜欢看科幻小说吧!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科幻世界的时空隧道来 到秦朝,看到秦始皇正在接受记者采访,如果你现在就是秦始皇,你会怎样回答记者们的问题呢? (1) 记者问:“尊敬的始皇帝,据说您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请问在中央主要由哪三个官员负责呢?” “秦始皇”答:(2) 记者问:“陛下,您在地方废除了分封制,那您会采取什么新的措施来加强管理呢?” “秦始皇”答:(3) 记者问:“请问您为巩固统一,在交通、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秦始皇”答交通:经济: 文化:军事:23. (4分) (2019福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魏迁都示意图中国地图出版社等中国历史地图册材料二:5世纪末,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已较发达,成为北魏主要产粮基地。而平城地区屡受灾荒,粮食供应常发生危机。随着北魏在中原的开拓,平城已不适合于控制整个北方地区。加上平城的保守势力强大,北魏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于是,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 根据材料一,简述北魏都城地点发生的变化。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魏迁都的原因及意义。 (3) 根据材料一,概括迁都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 四、 简答题: (共1题;共1分)24. (1分) (2019七上福田期末)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司马迁仲尼弟子传材料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司马迁秦始皇本纪材料三:材料四: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材料五:材料六: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1) 材料一的人名中蕴含了丰富的时代信息,据此你可以推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引发了急剧的社会变革,由此导致了当时思想领域怎样的局面?带来了什么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说秦始皇采取了哪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 (3) 根据材料四,汉武帝把什么权力收归了中央?带来了什么影响?在秦汉之际,24铢为一两,从秦朝的“半两钱”到汉朝的“五铢钱”,货币的重量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4) 材料六反映了西晋末年怎样的历史现象?该现象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20分)1-1、2-1、3-1、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