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1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2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3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4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2005年10月25日,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在近代史上,导致台湾与祖国分离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 . 上谕(1901年2月14日):“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联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选命庆亲王亦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既有悔祸之机,宜颁自责之诏。”下列属于全权大臣与各国议款内容的是A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B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C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D割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3 . 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话题展开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分析,其中表述完全正确的是A中国维新派没有军政实权,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日本明治天皇掌握了实权,是改革的主导者和推行者。B戊戌变法是不触动封建统治基础的地主阶级改革;明治维新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C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戊戌变法前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日本明治维新前只存在一定的社会危机,但没有民族危机。D中国百日维新时期虽然颁布一系列变法措施,但没有付诸实施。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加速且本资本主义化进程。4 .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光绪帝没有实权B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势力C袁世凯出卖维新派D维新派发动了人民群众5 . 近代以来,一些中国人纷纷主动翻译外国报刊、书籍。1868-1879年,江南制造总局共出版翻译西书98种,销售31111部。这一现象:A推动了民主科学思想的萌发B有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C使国人摆脱了传统夷夏观念D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6 . “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祸首诸臣”这一条款出自(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二十一条”7 . 中国近代史涌现许多保家卫国的风云人物。下面人物中不能充分彰显这一主题的是:( )A李鸿章B邓世昌C林则徐D关天培8 . 甲午中日战争纪念馆讲解员会向游人介绍的历史情形有甲午战争是日本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左宗棠率领湘军奋勇抗战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冲向敌舰,为国捐躯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ABCD9 .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如图所示为某小组制作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卡片,其内容来源于( )1.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2.开放杭州为通商口岸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10 .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B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C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D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11 . 中国近代史即是帝国主义的侵华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其中,改变了社会性质的事件有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 辛丑条约的签订 新中国的成立ABCD12 . 近代史上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首批经济特区的城市是( )A广州B深圳C厦门D上海13 . 南京条约规定: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犯罪时,“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中国政府无权处理。这一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的A领土主权B贸易主权C司法主权D关税主权14 . 民生问题是历届“两会”的主题之一,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人是A张之洞B康有为C鲁迅D孙中山15 . 从战略意图看,该国联合舰队主力倾巢出动,其目的是为了寻求与北洋舰队主力决战,以实现其“聚歼清国舰队”,夺取制海权的侵略野心。但海战的结果.该国并未达到目的。据此判断这次战役发生于A中英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6 . 洋务运动时,留学教育也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突破,许多留学生回国后成为国家栋梁,如严复、詹天佑等。由此可见,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A引进了机器生产B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C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推动了教育近代化17 . 史学家程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对外战争有这样一段评述:“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挑起这场战争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俄国D日本18 . 对联是时代的反映。以下对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敌军若来,男女老少皆为战;鬼子敢犯,锄头扁担是刀枪红军来了鸡犬不惊,白军来了鸡犬不宁ABCD19 . 农历干支纪年每60年为一个周期。按照农历的干支纪年,2018年是戊戌年。历史上发生在戊戌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公车上书B百日维新C兴中会成立D义和团攻打紫竹林20 . 日落紫禁城中有一段文字:19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吁“变亦变,不变亦变。揭开该事件序幕的是A百日维新B戊戌政变C辛亥革命D公车上书21 . 奕曾写道:“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为此,洋务派A创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企业C兴办新式学校D成立海军衙门22 . 19世纪60年代,掀起了-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运动。该运动A根本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B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探索运动C使中国完全融入世界-体化进程D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23 . 下列事件与中国近代对资本主义的探索无重要关联的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王安石变法24 . 下列条约与内容配对正确的是( )A天津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B南京条约赔偿英国2亿两白银C虎门条约英国从中获取领事裁判权D辛丑条约一一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25 . 下下列企业中,在洋务运动后期创办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B汉阳铁厂C安庆内军械所D福州船政局26 . 光绪皇帝曾发布诏令,允许创办报纸,并且说:报纸“宜国是而达民情,必须官为提倡”,“各报体例,自应以胪陈(陈述)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光绪皇帝这一诏令发布在(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甲午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27 . 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雅克萨之战后D甲午中日战争后28 . 如下图所示是一组反映中国近代化的图片。其中与洋务派提出的“求富”口号相吻合的图片是( )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C福州船政局D汉阳铁厂29 . 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A军工企业未盈利B民用工业亏损严重C北洋舰队全军覆没D福建水师全军覆没30 . 1900年7月英国一本漫画杂志登载了题为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同一时期,法国报纸也登载了题为中国蛋糕的漫画(见下图)。外国媒体如此认定的主要依据是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C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二、简答题31 .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请回答:(1)哪一次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这次战争后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请写出该条约的名称。(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在近代的中国,台湾曾一度离开祖国的怀抱,被称为“亚细亚孤儿”,这和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3)写出中国近代赔款数额最多、丧失主权最严重的条约名称。该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变化?(4)对于这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你有何感慨?32 . 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三、综合题33 . 在近代化的探索中,经历了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几个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自我疗伤目录(下表)是蒋廷黻所著的中国近代史的索引,是全书内容的提纲挈领。从目录中我们可以提取许多历史信息。士大夫自强的原因是基于哪次战争的失败?依据目录说出自强及其失败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2)温药慢治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梁启超提出了多项发展教育的主张。如主张派遣留学,每年由国家从学有所成之士中选100人,资派出洋。又如,主张在每一府所在地和市镇各设学塾、书院,专以西文西学教人。速兴新学条例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据材料二,概括速兴新学条例关于发展教育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这场变革的主要内容还有哪些?(任意答对一点)据材料三,分析这次运动失败的原因。在思想文化领域,这次运动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有自己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依据材料,指出与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并说明该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起到的作用。34 . 【屈辱岁月】材料一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材料二 “第二款 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第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第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第四款 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材料三 “第六款 上谕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第七款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第八款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上述材料均摘自相关条约原文(1)材料一所述内容出自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什么条约? (2)请结合材料二,说明该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3)请结合材料三,分析该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4)上述条约反映了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5 . 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从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就成了反侵略反封建。材料一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1)“在炮口的逼迫下”清政府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它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表明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是什么?材料二(2)下图所示为圆明园被焚毁后的一处残迹,该残迹是哪场战争中哪些国家造成的?材料三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3)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说明“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材料四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海权与近代史中国的历史命运(4)材料四反映了中国近代有海无防。1840年,英国第一次从“海上侵略中国”并“得手”的战争是什么?为了捍卫中国的海上主权,在黄海战役中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谁?材料五 下图所示为扯线的木偶,它寓意着20世纪初清政府签订的某一条约使清政府成为了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5)20世纪初的条约指什么?此条约中的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该条约的签订产生了什么影响?36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人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1)材料反映了李鸿章的什么主张?材料二梁启超在其变法通议中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2)戊戊变法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3)依据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谁窃取了?材料四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撰文说“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教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4)材料四中陈独秀主张学习西方,文中的“两位先生”是指?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37 . 170多年前,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五千年文明古国从此惨遭帝国主义列强铁蹄的蹂躏,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屈辱见证)如图(1)图1中列强从海上“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指哪场战争?指出这次战场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2)制造图2惨景的强盗是谁?图3反映的史实发生在哪场战争期间?(3)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分别是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顽强抗争)(4)下面两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他们的历史事迹是什么?38 . 18401901年的60余年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欺凌,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有民族英雄“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也有民族英雄“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君足壮海军威”,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