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如下图材料反映了清朝中央政府与西藏关系和睦,如同一家。清朝加强对西藏管理的措施有( )在西藏设置都督府规定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在西藏设置行省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ABCD2 . 印度总统来华访问,旨在加强中印两国睦邻友好关系。早在唐朝时期,就有一位推动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他是A玄奘B鉴真C阿倍仲麻吕D崔志远3 . 宋代市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在北宋东京的普通市民,做不到 ( )A去瓦舍勾栏听岳飞的抗金故事B经常去茶馆品茶C和朋友们一起去酒楼品尝山珍海味D穿着棉布衣服去逛街4 . 下列对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李时珍本草纲目B徐光启农政全书C宋应星天工开物D蔡伦活字印刷术5 . 2010年4月11日,百家论坛主讲嘉宾孟宪实登上扬州市讲坛,向市民详细讲解唐太宗的治国艺术,以下内容中,不可能出现在他讲述中的是( )A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实行开明的统治政策B唐太宗重视选贤用能,知人善用,唯才是举C唐太宗严厉打击反对他的元老重臣和勋贵旧族D唐太宗改革赋役制度,减少百姓劳役的天数6 . 北宋初年崇尚节俭,政府对官员的服饰有严格规定;而后来奢侈之风盛行,统治者的衣饰精美华丽。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是A统治者的腐化堕落B丝织技术的提高C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变化D宋朝经济的繁荣7 .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的唐代诗人中,其作者既豪迈飘逸,被称为“诗仙”的是( )A杜甫B白居易C李清照D李白8 .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一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其作者是抗金名将( )A屈原B岳飞C李清照D文天祥9 . 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蜂时期”的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蔡伦改进造纸术成指南针用于航海火药的广泛使用ABCD10 . 下图对联行文巧妙,其表达的意图是( )A赞美唐朝繁荣开放B嘲讽宋朝重文轻武C抨击明朝专制皇权D颂扬清朝帝王功德11 . 表格归纳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一个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A商、春秋B春秋、战国C东周、战国D商、东周12 . 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他在失去了一位最著名的谏臣后说的,这位大臣是( )A魏征B杜如晦C姚崇D宋璟13 . 下列人物中与“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有关的是A李世民B赵匡胤C赵光义D赵构14 . 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有修造乐器商店、金银珠宝店、茶肆、客舍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手工业生产发展B对外贸易活跃C经济重心南移D商业经济繁荣15 . 关于大运河的评价,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下列古人评价大运河的诗句中,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是A“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元脱脱宋史)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唐皮日休汴河怀古)C“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唐皮日休汴河铭)D“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唐胡曾汴水)16 .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的科技成就是A蔡伦改进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C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D铜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二、综合题1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上图是西晋人口内迁分布图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请回答:(1)材料一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3)魏主的改革有何影响?(4)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中的哪两种形式?1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1)材料一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和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高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2)材料二中描述的中日民间交往事件是什么?鉴真的贡献有哪些?19 . 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和措施,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图(1)材料一的内容与西周实行的哪一制度有关?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2)据材料二,图中A处应填入的官职是什么?请写出其职能材料三汉武帝作为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西汉王朝出现强盛局面。黄仁宇中国大历史(3)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写出汉武帝在政治上、军事上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各一条。材料四西汉统一西域后,公元前68年,西汉派特郎郑吉等到梁犁一带屯田。公元前68年,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都护府设在乌垒城(今轮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