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测试)_第1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测试)_第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测试)_第3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测试)_第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25分)1. (1分) 下列有关古代原始居民北京人生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制作磨制石器B . 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C . 将石珠钻孔做成饰品D . 用骨针缝衣服2. (1分) 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A . 彩陶B . 黑陶C . 白陶D . 黄陶3. (1分) (2016七上临河期中) 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把黄帝和谁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始祖( )A . 盘古B . 炎帝C . 大禹D . 后羿4. (1分) (2019七上潮安期末) “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继承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A . 与部落联盟首领是父子关系B . 与部落联盟首领是母女关系C . 德才兼备D . 与部落联盟首领是叔侄关系5. (1分) (2019七上新会月考) 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 A . 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的时攻,兵败后降周B . 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倶佳C . 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D . 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6. (1分) (2017七上连城月考) 在易中天所著的青春志一书中,他把东周时期称作中华民族的青春期。东周分为( ) A . 春秋和战国B . 夏朝和商朝C . 商朝和西周D . 西周和春秋7. (1分) (2019七上滨州期中)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 统一度量衡A . B . C . D . 8. (1分) 下面对青铜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B .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C . 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D . 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只有实用价值没有艺术价值9. (1分) (2018七上紫金期中) 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乙B . 丙C . 甲、乙D . 甲、丙10. (1分) (2016九上扬州期末) 秦朝和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两个极为相似的朝代,下列属于他们相似之处有( )都有制度创新都亡于暴政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而统一都有一项了不起的工程A . B . C . D . 11. (1分) 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把夏桀、商纣、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成一类,他们最突出的相似点是( ) 重用人才 重视农业 统治残暴 末代国君A . B . C . D . 12. (1分) (2019七上兰山期中) 资治通鉴卷十五评价文景之治时期是:“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这一时期出现这种现象的园素不包括( ) A . 重视以德化民B . 提倡勤俭治国C . 依靠严刑峻法D . 提倡以农为本13. (1分) (2019营口模拟) 如果你生活在秦朝时期,遇上了当时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 ) 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书朋友送给我一部佛经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A . B . C . D . 14. (1分) (2019连云港) “无有张骞通异域,安有佳种自西来。”诗中描述的现象开始出现于( ) A . 汉高祖时期B . 汉文帝时期C . 汉景帝时期D . 汉武帝时期15. (1分) (2018七上西华期末) 光武帝统治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下列不属于其采取的措施的是( ) A .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B . 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C . 机构改革,多设郡县D .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16. (1分) 后汉书记载,(公元184年)某次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这次起义是( ) A . 黄巾起义B . 陈胜、吴广起义C . 刘邦、项羽起义D . 国人暴动17. (1分) (2019召陵模拟) 假如战国时期一个楚国的农民给远在齐国的朋友写信,最可能写在什么材料上?( ) A . 纸B . 青铜器C . 竹简D . 丝帛18. (1分) (2019孝感模拟) 史书真实客观记录历史事件,方便后人查阅历史。下列史实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可以同时查到的是( ) A . 贞观之治B . 张骞通西域C . 澶渊之盟D . 八股取士19. (1分) 东汉末年,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相互兼并,于公元3世纪20年代,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其中在北方建立的政权的都城是( ) A . 成都B . 长安C . 洛阳D . 建业20. (1分) (2018七上庆安期中) 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 A . 匈奴族B . 鲜卑族C . 契丹族D . 女真族21. (1分) (2019七上东安期末) 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是( ) A . 东晋B . 宋C . 前秦D . 北魏22. (1分) (2019连云港) “江南之为国盛也一岁或稔,则数都忘饥。”这直接说明江南地区( ) A . 得到大规模开发B . 自然条件优越C . 人口数量增加D . 社会环境安定23. (1分) (2019七上玉溪期末) 下列组合有错的一项是( ) A . 蔡伦“蔡侯纸”B . 张衡地动仪C . 华佗“麻沸散”D . 张仲景“五禽戏”24. (1分) (2018九上北京开学考) 范文澜、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中称,北魏孝文帝深慕汉文化,所以要变鲜卑俗为华风,他想用同化的方法,保持拓跋氏的统治地位,因之排除阻碍,决计迁都。北魏孝文帝迁都到( ) A . 长安B . 洛阳C . 平城D . 北京25. (1分) (2017七下山西期中) 下列属于世界最大艺术宝库之一的是( )A . 龙门石窟B . 敦煌石窟C . 云冈石窟D . 大同石窟二、 判断题 (共10题;共10分)26. (1分) (2016七上苏州期中) 苏州的“苏”字古代写作“蘇”,表明这里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半坡遗址的考古发现证实了早在七千年前这里就大量种植水稻。( )27. (1分) (2018七上北京月考) 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 28. (1分) (2017七上崇仁月考) 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嘉陵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29. (1分) (2019七上嘉陵期中) 秦始皇正在竹木简上用小篆批阅奏折。 30. (1分) (2018七上九江期中) 秦简记载:“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了秦朝的偷盗很猖獗。 31. (1分) (2019七上来安期末) 黄巾起义冲击了豪强地主庄园,缓解了地主兼并的趋势,推翻了腐朽的东汉朝廷。 32. (1分) (2019七上来安期末) 东汉以来,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突厥、氐、羌等,合称“五胡”。 33. (1分) (2019七上来安期末) 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局面,南方社会取得暂时安定。 34. (1分) (2019七上双城期末) 南北朝时期数学家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 35. (1分) (2019七上来安期末)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东晋人顾恺之。 三、 综合题 (共3题;共13分)36. (3分) (2019梧州) 改革是人类社会进步永恒的主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他统治时期(五世纪末)采取一系列措施,要求鲜卑族使用汉语,改用汉姓,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等。他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当时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 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他”改革的主要内容。 (2) 根据材料,概括当时民族融合的特点。 (3)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他”改革产生的积极影响。 37. (5分) (2019七上长白期中) 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一中的人物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是谁? (2) 写出图二中“丞相”“太尉”“御使大夫”分管的职能,它反映出当时在地方实行的制度是什么? (3) 图三和图四中统一后的货币和文字分别叫作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38. (5分) (2019七上长白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的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吗?”材料二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请回答:(1) 材料一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创始人是谁?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 (2) 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写出他的核心思想和体现他思想的著作名称。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25分)1-1、2-1、3-1、4-1、5-1、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