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卷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卷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卷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卷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北宋前期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A都城东京B广州泉州C四川地区D河北山东2 . 北宋建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关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A暗示石守信等统军大将交出兵权B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C派武将担任地方长官,并设置通判和转运使D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3 . 在我国实施东部开放、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中,我们自然想到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请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A两汉时期B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两宋时期4 . 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下列图中文物对我们了解宋代海外贸易有帮助的是( )ABCD5 . 资治通鉴与史记这两部作品被称为“史学双壁”,资治通鉴是一部A纪传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C编年体通史D编年体断代史6 . 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A518年B581年C589年D618年7 . 唐代两位高僧不忘“西行”和“东渡”的初心,在历史上各自留下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边疆管理B开通了丝绸之路C促进了中外交流D扩大了唐朝疆域8 . 和平形态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形态,正确的和平形态是:和亲 会盟 册封 迁徒ABCD9 . 五代政权中,他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堪称照耀黑暗时代的一颗璀璨明星,他的努力为结束全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奠定一定基础。“他”是( )A朱温B李煜C赵匡胤D柴荣10 .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称颂隋朝大运河诗句。大运河的中心点是( )A洛阳B涿郡C长安D余杭11 .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下列与“汉武”有关的历史事件有派张骞出使西域 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建立刺史制度 将盐铁经营权下放至地方ABCD12 . 顺治帝赐予达赖五世的封号是A达赖喇嘛B班禅额尔德尼C天可汗D頡利可汗13 . (题文)下列史实与“中国古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主题无关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B唐朝文成公主入藏C元朝回族的形成D明朝戚继光抗倭14 . 下列关于元昊治国措施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创制西夏文字B发展农牧经济,鼓励垦荒C仿唐宋制度设置行政机构D开发东北地区,使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15 . 成语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积淀,它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下列这些成语故事,按其反映相关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房谋杜断约法三章卧薪尝胆陈桥兵变ABCD16 . 清朝前期为加强专制统治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废丞相,设三司八股取士 设立特务机构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ABCD17 . 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出现了 “苏湖熟,天下足”的朝代是 ( )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18 . 元朝为管理西藏军政事务设置的机构( )A宣政院B西域都护府C军机处D设六部19 . 以下表格为某同学归纳的关于中国古代某时期商业发展特点的内容。据此可知,该时期是( )时期特点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控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A秦朝B汉朝C宋朝D清朝20 . 武则天遗言留无字碑,由后人评价她的功过,下面是四位同学评价武则天所写的一句话。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 A唐朝由盛转衰的女皇帝B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政启开元,治宏贞观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二、综合题21 . 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1)据材料一中两幅图片你可以推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工具)分别是什么?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材料二戮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史记商君列传(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材料三 (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者,朕亲率耕。”史记孝文本纪材料四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下令)郡国(各地)务(务必)劝农桑。” 史记景帝本纪(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汉文帝、汉景帝的什么思想?由此汉初出现了盛世局面,这一局面被称之为什么?材料五 江南之国为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意指江南出产的丝棉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宋书(4)根据材料五,请归纳材料从哪几个方面描述了江南经济发展的局面?(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原因的认识。22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组诗材料二: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郡。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三: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思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汉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他扫平六合完成统一大业的时间是哪一年?写出在他任内修筑的一项著名工程名称。(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废除的地方政治制度又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武帝和“主父”分别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作用。(4)概括指出材料二、三所反映的制度和措施的共同作用。23 .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探究一制度篇(1)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进士、举人、状元等称号主要是通过考试的途径获得的;武则天时,该制度有哪些创新?探究二经济篇(2)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两例,说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促进了社会大变革。探究三文化篇(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探究四启示篇(4)通过对上述史实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24 . 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以来,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纷纷变法,引发了一次变革的浪潮。摘自北师大版教师教学用书(1)材料一中的“它们”指什么?材料认为“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对社会的阶级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二(2)上面是我国古代两项伟大的水利工程示意图。仔细观察示意图,分别说出两项水利工程的名称。材料三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3)如何理解材料四中所说“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