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帝王的图像。请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ABCD2 . 宋史食货志(下)记载:“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这一经济现象最早出现在( )A南朝时的宋B唐朝C南宋D北宋3 . 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唐朝对外关系的是( )A玄奘西游B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C鉴真东渡日本D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4 . 史书曾这样描述某一生产工具“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据此判断该工具是A水排B翻车C曲辕犁D筒车5 . 注重时序性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下列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元朝建立 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忽必烈继承汗位 南宋灭亡ABCD6 .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期,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下列诗句最能反映盛唐景象的是A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B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7 . 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的事件是A清军雅克萨之战B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29条C清朝平定噶尔丹叛乱D清朝设置伊犁将军8 . 元朝时,民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采取说汉语、用汉姓等汉化政策B采用汉族的治国方略C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D任用汉族大臣9 . 清朝诗人赵翼这样评价李白的诗:“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材料说明李白的诗具有A浪漫主义精神B现实主义精神C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D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10 . 下列北宋发生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辽天祚帝做了金军的俘虏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 金军攻破北宋都城汴金宋徽宗把帝位传给宋钦宗 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去A BCD11 . 在清代,成为城乡民众一种主要文化活动的是( )A戏剧表演B武术表演C诗歌朗诵D小品表演12 . 皇太极继位后,改族名为满洲的时间是 ( )A1635年B1636年C1644年D1616年二、综合题1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共和政体成,专制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陈代谢(时报1912年2月22日)材料2: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示意图(1)结合材料1、2和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对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主要贡献。材料3:民国元年,四川广安州立中学课程设置(摘录)(2)结合材料3和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与中国古代(汉至清)学校课程设置的主要差别。材料4:孙中山明令废除清朝实行的叩首、相缉、请安、拱手等旧式礼节,代之以鞠躬、脱帽、握手之礼;书信落款中的顿首、再拜及带有封建等级色彩的称谓,以新式名词代替;过去常用的大人、老爷之称均被革除。他要求民间称呼官员学习西洋或东洋,为先生或君。材料5: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和旗袍开始流行,吃西餐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当时的妇女唱道:“大脚好,大脚乐,去操作,多快活。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3)材料4体现了孙中山的什么思想?材料4、5反映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14 . 材料解析。材料一:和秦朝、西晋一样,隋朝也是一个存在时间很短暂的王朝。但统一全国、创设新制、开凿运河等伟业,毫无疑义地确立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摘自川教版七年级教材材料二:盘点中国古代繁荣强盛的时代,唐朝当位列其中。唐朝之盛,始于贞观年间,开元达到极盛。摘自川教版七年级教材材料三:宋朝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隋朝的开国皇帝是谁?隋朝时创立了一种新制度,这一新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2)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为什么说此河的开通使隋炀帝“共禹论功不较多”?(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强盛的原因。(4)材料三反映出宋朝治国政策的什么特点?这一政策在宋代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15 .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图2中的路线分别反映了唐朝对外交流中的什么历史事件?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它们的相同点。(2)为了开辟和保障图1的路线,西汉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