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模拟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模拟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模拟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模拟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模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模拟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元朝的文学主流是元曲,其中窦娥冤是谁的代表作品A关汉卿B马致远C郑光祖D白朴2 . 据记载,某城市在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该城市是A盛泽镇B汉口镇C苏州D扬州3 . 对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均田”口号的理解,正确的是A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反映了农民要求减免赋税的愿望C明确规定了分配土地的办法D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4 . 以下史实中,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是( )康熙帝设置台湾府元世祖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武则天设立北庭都护府元世祖设置澎湖巡检司ABCD5 . 长生殿和桃花扇是昆曲的传世之作,号称“百戏之祖”。下列不是昆曲走向衰落的原因有:( )A京剧的兴起B脱离现实生活C成为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的玩物D脱离广大民众6 . 我国的科举制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进步,这一转变始于( )A进士科的设置B明经科的设置C开始考诗赋D“八股文”的出现7 . 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A秦中吟B红楼梦C牡丹亭D本草纲目8 . 明长城蜿蜒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下列关于其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起临洮,东至辽东B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C西起嘉峪关,东到八达岭D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9 . 郑和远航没有到过的地方是( )A地中海沿岸B红海沿岸C非洲东海岸D印度洋沿岸10 . 下列历史事件的发生按朝代更替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的设置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ABCD11 . 由下边表格中的史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清朝前期A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B人口数量有很大的增长C官场腐败,军备废弛D土地兼并严重12 . 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通过北宋官宦家庭少女明兰的成长、爱情、婚姻故事,展开了一幅由闺阁少女到侯门主母的生活画卷。在这部电视剧中不可能出现的镜头是A传阅印刷的史记B挂年画,贴“桃符C诵读苏东坡的词作D到紫禁城面见皇帝13 . 当西方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时,中华文明却日渐落伍。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有专制皇权高度加强仍以天朝上国自居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实行闭关锁国政策ABCD14 . 1992年9月,中国发布了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白皮书,其第一个问题讲的是“西藏的主权归属”,由此判断其包含的史事有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元朝设立宣政院清朝设置驻藏大臣ABCD15 . 小明想查阅一本古代总结我国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农业科学著作,此书应是( )A水经注B九章算术C齐民要术D三国志16 . 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指门户、人家)日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交融推动人口增长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C地主兼并土地,城郊得到开发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17 . 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正确的是A推翻了明朝的统治B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C最终归顺清朝D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18 . 按照发明的先后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火药纸活字印刷术ABCD19 . 授时历的作者是( )A毕升B郭守敬C沈括D张衡20 . 戚继光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爱戴的最主要原因是( )A戚继光驻军大西洋沿岸地区B戚继光组织了戚家军C戚继光纪律严明,受到人民的欢迎D戚继光坚持抗击倭寇,反抗外来侵略二、综合题21 . 秦兼并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让我们走进秦朝,了解这个短暂但影响深远的王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政治体制示意图(图一)和巩固统一的某些举措(图二)材料二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说文解字原文大意:(秦统一以前,各国)丈量田地的单位不同,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宽度不一样,法律制度各不相同,穿戴也都不一样,语言不同,字形各异。问题一:图一反映了秦朝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问题二:图一中处应填写。秦朝为加强统治,在中央设立了(官职)来管理行政。问题三:请说出图二中的两项统一措施。问题四:为改变材料二中“田畴异亩,车涂异轨”的现象,秦始皇分别采取什么措施?问题五: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秦巩固统一措施的意义。22 .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习的价值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家乡名士 清正典范)材料一 丁惟宁(1542-1611),五莲丁家楼子村人。其任御史期间,审判白莲狱一案,使千余蒙冤者得以宽释。当时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注:内阁,是丞相被废除后,朝廷设置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朝官无不奉迎,独丁惟宁不事权责,张居正遂将其贬为外官。丁惟宁任郧襄兵备副使时,时值郧阳兵变,丁惟宁抚慰众将使问题立解。而巡抚反嫁祸于丁惟宁,说其鼓动为之。吏部贬丁惟宁为施补风翔,丁惟宁遂辞官隐居故里直至去世,现村中保有丁公祠堂。(民族英雄 御侮脊梁)材料二据福州府志记载: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率军入闽追歼倭寇,为了行军方便,便下令烤制种简易小饼,用麻绳串起挂在将士身上充当干粮,随时可以食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将军,就把这种饼称为“光饼”。(统一伟业 一脉传承)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丁惟宁生活于哪个朝代?材料中提及的他的经历,体现出怎样的时代特征? (2)材料二中的“这位爱国将军”指谁?请再列举一位明清时民族英雄人物,并概述其事迹。(3)材料三的两幅图体现了清政府为维护统一,分别加强了对哪两个地区的管辖?请由图概括清政府民族政策的特点。23 .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但又具有坚决反抗外敌入侵的传统。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温家宝指出,历史告诉我们,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中日友好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对两国、对亚洲、对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摘自新浪网新华社北京(2009年)11月11日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些遣唐使回国后,为日本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鉴真东渡的目的地是哪里?他的东渡有什么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倭寇”是在什么时候骚扰我国沿海地区?当时在,我国东南沿海领导人民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谁?三、论述题24 . 材料论述题。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1)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开设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