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东U谷结构架子施工方案.doc_第1页
联东U谷结构架子施工方案.doc_第2页
联东U谷结构架子施工方案.doc_第3页
联东U谷结构架子施工方案.doc_第4页
联东U谷结构架子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联东北京联东北京 U 谷中区四期厂房及配套谷中区四期厂房及配套 4、5、6#厂房厂房 结构架子施工方案结构架子施工方案 编制人:沈敬然 审批人: 六建第十项目部 2003 年 11 月 1 日 目目 录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3 3.施工安排 .4 4.施工准备 .4 5.架子施工 .5 6.安全要求 .9 7.出料平台计算: .10 8.外挂架计算 .12 一、编制依据 1.1 联东北京 U 谷中区四期厂房及配套 4#、5#、6#厂房施工图纸 图纸类别图 纸 编 号张数出图日期 建筑专业 建施-0-1建施-0-7 建施-4-1建施-4-3 建施-5-1建施-5-3 建施-6-1建施-6-3 162007 年 3 月 结构专业 结施-0-1结施-0-4 结施-4-01结施-4-04 结施-5-01结施-5-05 结施-6-01结施-6-06 202007 年 3 月 1.2 国家主要法律、法规、文件 类 别名 称编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主席令 28 号(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主席令 91 号(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 70 号(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主席令 15 号(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 04 号(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主席令 28 号(199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 22 号(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 15 号(1996 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 32 号(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席令 31 号(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主席令 77 号(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主席令 90 号(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主席令 11 号(198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国务院令 253 号(1998)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 279 号(2002)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 393 号(2003)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 施工程竣工验收暂行规定 建建【2000】142#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 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建设部令 78 号(2000)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建设部令 80 号(2000)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房屋建筑部分) 建标【2002】219# 1.3 主要规程、规范 类 别名 称编 号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2 国家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302001 行业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JGJ461988 1.4 主要图集 类 别名 称编 号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框支剪力墙结构) 03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03G101-2 钢筋混凝土过梁03G322-1 国标 钢筋混凝土雨蓬03J501-2 1.5 主要标准 类 别名 称编 号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199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1987 国家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02 年版) 二、工程概况: 2.1 总体简介 工程名称联东北京 U 谷中区四期厂房及配套 4、5、6#厂房 工程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国家环保园区联东国际工业城 建设单位北京联东金桥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龙安华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欧华建业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质量监督通州区质量监督站 施工总承包单位北京六建集团公司第十项目部 合同工期180 天 质量标准合格 2.2 建筑设计简介 建筑物名称建筑物名称联东 U 谷西区四期厂房及配套建筑 4#、5#、6#厂房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 11850m2 建筑层数建筑层数三层,局部四层 建筑檐高建筑檐高 16.10m 耐火等级耐火等级二 抗震设防抗震设防8 度 2.3 结构设计简介 2.3.1 基本情况 序号项 目内 容 基础柱下独立基础 主体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屋盖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网架 1 结构 形式 使用年限50 年 持力层以下土质类别 建筑场地类别:类; 地基设计等级:丙级 基底持力层:粉质粘土 3地基 地基承载力Fak=105KPa 4 地下防水 系统 电梯井道基坑及其相连的基础采用 C25 级配防水混凝土,抗渗等 级 S8。 基础(有垫层) 40mm 0.00 以上30mm 框架柱 0.00 以下35mm 框架梁、次梁、 构造柱 25mm 5 钢筋混凝 土保护层 厚度 楼板15mm C10钢筋混凝土的垫层 C15素混凝土基础 C25钢筋混凝土基础、圈梁、构造柱、梁、板 6 混凝土强 度等级 C30柱 抗震设防烈度8 度框架抗震等级二级 7抗震等级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一级钢: HPB235 二级钢: HRB335 非预应力筋及等级 三级钢: HRB400 8 钢筋 类别 预应力筋及张拉方式或类别无 直螺纹梁柱钢筋接头 搭接绑扎直径18 的钢筋 焊接用于钢筋取样试验后接头处理 9 钢筋接头 形式 柱子截面尺寸 300600,500450,600600, 框架梁 200400,250500,250600,300600, 300800 楼板厚度100,110,120 11 楼梯、坡 道结构形 式 楼梯结构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12 围护结构 及内隔墙 图中所有标注为 200 厚墙体以及卫生间内 100 厚墙体均为混凝土 小型空心砌块,0.000 标高以下采用 MU10 烧结页岩砖 M7.5 水 泥砂浆砌筑,0.000 标高以上采用陶粒混凝土砌块 MU5 混合砂 浆砌筑。 外侧粘贴 50 厚聚苯板保温层。 所有外墙体在-0.050 标高处做 20 厚 1:2 水泥砂浆,内掺 5%水泥 重量的防水剂防潮层。 车间内隔墙采用100 厚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 13 构件最大 几何尺寸 300800 3.3.施工安排施工安排 本工程根据结构特点,施工期间采用双排钢管扣件脚手架用于结构 和装饰施工,钢管选用外径 48mm 壁厚 3.5mm,外皮架立杆距墙 1.5m,里 皮立杆距墙 0.30m,立杆间距 1.5m,顺水杆间距 1.5m,每 4 根立杆设一个 十字盖与地面的夹角为 60,立杆全部为单杆。 4.4.施工准备施工准备 4.1 组织准备 安全保护委员会 组长: 王春雨 副组长:王炳辉、谢峥、王志超 组员: 刘庆杰、曹金亮、李科、王曼、潘衍明、李田其、尚根立、杨玉 良 为了更好协调各方面专业安全的组织协调工作,更好施工,特建立全方位 的组织机构 4.2 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技术交底制:根据安全措施和现场实际情况,各级管理人员需 要亲自逐级进行书面交底。 2班前检查制:区域责任工程师和专业安全工程师必须督促与检查施 工方对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进行了检查。 3脚手架实行验收制度,凡不经过验收的,一律不得投入使用。 各专业分公司 地方或上级安全主 管部门 公司主管经理 项目经理 安全责任人(项目经理) 区域责任工程师 专业安全工程师 项目总工程师 机电负责人 相关部门 各施工单位 4周一安全活动制:经理部每周一要组织全体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对 上一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本周的安全重点和注意事 项做必要的交底。 5定期检查与隐患整改制度:经理部每周要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检查, 对查处的安全隐患必须定措施、定时间、定人员整改,并做好记录。 6实行安全生产奖罚与事故报告制、危急情况停工制度:一旦出现危 机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险情,要立即停止,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及 时采取措施排除险情。 7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既是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在脚手架工程中,其作用更是重要。 7.1 安全教育的内容: 类别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内容 安全思想 教育 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 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思想教育,党和国家安 全生产过去保护方针,政策安全与生产辨证关系教 育,三热爱教育、共产主义协作风格教育、职业道 德教育 安全知识 教育 脚手架搭设的一般流程;环境、区域概括介绍,安 全生产一般注意事项;企业内外典型事故案例简介 与分析;岗位安全生产知识。 安全技术 教育 脚手架施工安全生产 的重点内容 脚手架安全生产技术 脚手架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安全法制 教育 安全生产的必备知识 安全生产法规和责任制度,法律上的有关条文;安 全生产规章制度;简要介绍受处分的先例 安全纪律 教育 劳动纪律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4.2 人员准备 序号名称结构人数装修人数备注 1专业工长11 2专业安全员11 3架子工2010 4.2.1 专业工长应按方案中有关脚手架的要求,向架设和使用人员进行详细 的技术交底。 4.3 材料准备 4.3.1 材料用量 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 结构需用 数 装修需用 数 备注 1外架子管 48 620t 2卡扣铸铁65000 个 3脚手板5CM 厚150m350 m3 4 密目安全 网 7000m23000 m2 5安全网600 m2200 m2 4.2.2 材料要求 4.2.2.1 钢管采用外径 48mm,壁厚 3.5mm 钢管,长度为 1.5-6m 和 1.8m 为 宜。钢管有严重锈蚀、弯曲、变形或有裂缝的严禁使用。 4.2.2.2 铸铁扣件采用建工集团指定的厂家生产的产品,并有出场合格证 明、资质、营业执照、检测资料,凡有脆裂、变形、滑扣、异扣的严禁使 用。 4.2.2.3 脚手板采用松木板,厚度为 5cm,宽度为 20-25cm,长度随排木。 严重腐蚀、劈裂、翘曲的脚手板禁止使用。 4.2.2.4 大眼安全网、小眼安全网及密目安全网均采用建工集团指定的厂 家生产的产品。 4.2.2.5 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 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4.3 人员准备:架子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由安全部门进行安全教育 及培训。由工长进行书面安全交底。安全人员及施工人员应严格执行脚 手架安全操作规程 。 4.4 技术准备 4.4.1 认真审核施工图纸,时刻牢记各施工部位性能及进度,确保施工顺 利进行。 4.4.2 认真学习新规范、新规程、新标准,比较旧规范、旧标准的区别确 定正确的施工方案或施工做法。 4.4.3 施工前要对的施工班组进行专业的培训及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 5.5.架子施工架子施工 结 构 外 边 横向扫地杆 连墙杆件 横向支撑 横向扫地杆 横向平杆 纵距 横距 步距 7-9根立杆间距 3-4根立杆间距 立杆 纵向平杆 作业层 栏杆 垫板 剪刀撑 脚手架立面图 密目安全网 5.1 搭设作业 5.1.1 底座安装:先进行搭设场地的平整、夯实等地基处理,确保立杆有稳 固可靠的地基,然后按构架设计的立杆间距进行放线定位,铺设垫板和安 放立杆底座,并确保位置准确,铺放平稳,不得悬空。 5.1.2 脚手架搭设顺序: 基层加固垫实铺通长脚手板立杆下加底座弹线、立杆定位摆 放扫地杆竖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和扫地杆扣 紧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一道拉杆 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横杆 扣紧(与结构柱拉接后拆除)安第三、第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安装第二 道拉杆接立杆逐层安装各步大横杆和小横杆加设剪刀撑铺设脚手 板挂安全网 5.2 架子搭设要求: 5.2.1 立杆: 5.2.1.1 底立杆应按立杆接长要求选择不同长度的钢管,交错设置,避免接 头设在同一部位。由于双排架在回填土完成后需落地生根,故立管根部需 设活动调节器,以便上下架接口顶紧受力均匀,同时,在架子根部、调节 器上部增加一道水平杆以增加立管的稳定性。 5.2.1.2 立杆底部需设置底座,并用脚手板垫层,底座与脚手板要钉牢固。 5.2.1.3 严禁 48 和 51 钢管及其相应扣件混用,立杆的对接接头应交错 布置,两个相邻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 于 500,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 1/3。 5.2.1.4 立杆顶端应高出建筑物外檐 1.5m;高出部分要绑两道防护栏杆并加 挡脚板。 5.2.1.5 杆件端部伸出扣件之外的长度不小于 100。 5.2.1.6 立杆接头除顶层可采用搭接外,搭接长度不小于 1m,不少于两个旋 转扣件,其余必须用对接扣件对接。 5.2.1.7 电梯井架立杆遇隔断处管中上下应同心,下面的支承钢梁应固定牢 固,立杆的水平拉杆与四壁顶死,立杆要落在钢梁中心上并相对固定。 5.2.2 横杆: 5.2.2.1 纵向水平杆设在立杆内侧,并在横向水平杆下面,用直角扣件与立 杆固定扣紧。 5.2.2.2 纵向水平杆接头采用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且不应设置在同步同 跨内。相邻接头距离不应小于 0.5m,避免设在跨中。 5.2.2.3 横向水平杆设在纵向水平杆上面,间距为 0.75m,两端用直角扣件和 纵向水平杆扣紧。 5.2.2.4 在脚手板对接处,在板端 5100处另设横杆。脚手板两端与横向 水平杆绑牢。 5.2.3 扣件: 5.2.3.1 扣件的拧紧程度应控制在扭力矩达到 4060Nm,不大于 65Nm。 5.2.3.2 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距应小于 1。 5.2.4 连墙件: 5.2.4.1 由于结构施工时搭设双排架子,故连墙件宜采用抗拉压作用的刚性 构件。 5.2.4.2 连墙件大体按二步三跨(即 44.5m)布置,采用柱箍式与柱拉接, 另外在柱跨间楼板处埋设连接点,用以连接柔性连墙件,以达到二步三跨 的设计要求。 5.2.4.3 连墙件应及时设置,不得滞后超过二步。 5.2.4.4 装设连墙件时,应注意掌握撑拉的松紧程度,避免引起杆件和整架 的显著变形。 5.2.4.5 连墙件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300。 5.2.4.6 连墙件必须从底部第一根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有困难时,应 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5.2.4.7 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并垂直于墙面设置,与脚手架连 接的一端可稍微下斜,不允许向上翘起。 5.2.5 剪刀撑: 5.2.5.1 剪刀撑设置在脚手架外侧,与地面成 4560,从上至下交叉设 置,同脚手架其它同步搭设。 5.2.5.2 剪刀撑的应沿脚手架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 5.2.5.3 斜杆两端扣件与立杆节点(即立杆与横杆的交点)的距离不宜大于 20,最下面斜杆与立杆的连接头离地不大于 50。 5.2.5.4 外挑双排钢管架,斜杆与立杆交叉支撑点处,设置双卡口,并每隔 三层用钢丝绳拉接进行分层卸荷。 5.2.5.5 剪刀撑的斜杆除两端用旋转扣件与脚手架的立杆或大横杆扣紧外, 在其中间应增加 24 个扣结点,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 于 150。 5.2.6 脚手板: 5.2.6.1 对接平板脚手板时,对接处的两侧必须设置间横杆,脚手板须铺满, 离结构外皮不得大于 20,不得有 15以上的探头板,与挡脚板间隙 10cm;脚手板的探头应用直径 3.2mm(10#)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撑杆上。 。 5.2.6.2 作业层的栏杆和挡脚板应设在立杆内侧。 5.2.7 马道搭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5.2.7.1 人行马道采用之字形斜道。 5.2.7.2 人行马道宽度不小于 1m,坡道高长比采用 1:3.5。 5.2.7.3 马道宜附着在外脚手架在外脚手架或建筑物上; 5.2.7.4 拐弯外设置平台,宽度不小于马道宽度。 5.2.7.5 马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必须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为 1.2m, 挡脚板高度为 150mm。 5.2.7.6 马道两侧、平台外围和端部按规定设置连墙件及剪刀撑;每两步设 置水平斜杆; 5.2.8 安全网设置 在架子内侧立面必须满挂绿色密目安全网。 首层必须挂水平安全网,每隔四层有一道水平安全网。 在施层脚手板下应满挂一道水平安全网。 5.2.9 脚手架搭设允许偏差:脚手架必须垂直于地面,立杆垂直度的偏差不 得大于架高的 1/400;大横杆在每一面脚手架范围内的纵向水平高低差不 得超过 60,一根杆两端的高低差不超过 20;步距允许偏差 20,柱 距允许偏差 50,排距允许偏差 20。 5.2.10 拉接所用的材料强度不得低于 6 钢筋的强度或用钢管拉接,在拉 接点上设可靠支撑,用钢管与结构里外抱死。 5.3 双排外架子 5.3.1 双排外架子施工方法 5.3.1.1 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临连墙件 以上二步。 5.3.1.2 每搭设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按规范的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 立杆的垂直度。 立杆与垫板 5.3.1.3 垫板长度不小于 2 跨,厚度不小于 50MM。 5.3.1.4 严禁外径 48MM 与 51MM 的钢管混合使用。 5.3.1.5 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不得在同步内,同步内隔 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距离不小于 500MM;个接头中 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 400MM。 5.3.1.6 开始搭设立杆时,每隔 5 跨设置一根抛撑,直到连墙件安装稳定后, 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5.3.1.7 当搭至有连墙件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 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纵向水平杆 5.3.1.8 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应小于 3 跨。 5.3.1.9 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 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 距离不小于 500M;各接头中心点至最近的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500MM。 5.3.1.10 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横向水平杆 5.3.1.11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5.3.1.12 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应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 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纵距的 1/2。 5.3.1.13 必须在双排脚手架外侧两端设立剪刀撑,由底到顶设立两道;中 间各道剪刀撑间距小于 15M。 5.3.1.14 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 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得大于 150MM。 护头棚: 5.3.1.15 出入口两侧各宽出 1m、长度 4m、6m、8m 顶部满铺 5cm 厚的脚手板, 脚手板上方 1 米处平铺安全网,出入口两侧挂密目网。 在建筑物出口处 设立两个门洞口,门洞口处的空间绗架,除下弦平面外,应在其余 5 个平 面内的图示间节设置一根斜腹杆,具体构造见下图所示: 5.3.1.16 斜腹杆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 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 150MM。 5.3.1.17 门洞绗架两侧立杆为双管立杆,副立杆高度应高于门洞 2 个步。 扣件安装要求 5.3.1.18 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5.3.1.19 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5.3.1.20 楼梯间扶手与平台栏杆,用脚手架钢管和扣件组成防护 5.3.2 双排脚手架的拆除 5.3.2.1 拆除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 合构造要求。 5.3.2.2 拆除前应由主管部门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5.3.2.3 拆除前应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5.3.2.4 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5.3.2.5 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进行,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 在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 2 步,如高差大雨 2 步,必须增加设 置墙体加固。 5.3.2.6 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的位置搭 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5.3.1.7 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运至地面后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 按品种、规格码堆存放。 6 6脚手架使用注意事项:脚手架使用注意事项: 6.1 操作层上的施工荷载为 3.0kN/m2,装修荷载为 2.0 kN/m2,严禁超载。 脚手架分段搭设好后,应分段办理脚手架验收,验收合格方准使用,在使 用过程中不允许任意拆改脚手架,若需做局部拆改时,需经施工负责人同 意,由架子工操作。 6.2 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雨、雪天应停止脚手架作业,雨雪后上架操作 应有防滑措施,应扫积雪。 6.3 应设专人负责对脚手架进行检查,特别对大雨、大风、解冻后,对脚 手架进行检查,重点检查项目:地基是否积水,脚手架立杆沉降否,各结 点处杆件的安装,连墙体,支撑,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6.4 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应按国家现行标准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88)的有关规定执行,经过脚 手架的电线要严格检查并采取安全措施,在脚手架上的电焊机、振动器必 须设在干燥的木板上。 7 7 扣件双排外脚手架计算扣件双排外脚手架计算 1. 本工程外脚手架的计算参数: 1 搭设高 度 H=20m9 挡风面积An=1.125 m2 2 步距h=1.50m 10 迎风面积Aw=2.25m2 3 立杆纵 距 la=1.50m 11 基本风压 w0=0.45kN/m2 4 立杆横 距 lb=1.20m 12 钢材抗压强 度设计值 fc=205 N/mm2 5 作业层 数 n1=1(装修期间为 2) 13 连墙杆纵 距 hw=3.6m 6 立杆截 面积 A=489mm3 14 连墙杆横 距 lw=4.5m 7 立杆截面 抵抗矩 w=5.08103 mm3 15 施工均布 荷载 3kN 8 立杆回转 半径 i=15.8mm 16 2. 荷载的计算: 1. 计算恒荷载标准值 GK = GK1 +GK2 +GK3 其中: GK1=Hgk1=2.45(kN) 查【参考 1】表 5-7 得 gk1=0.1225(kN/m) 结构施工 GK2= n1lagk2=0.5226(kN)查【参考 1】表 5-14 得 gk2=0.3484(kN/m) 装修施工 GK2= n1lagk2=1.0452(kN)查【参考 1】表 5-14 得 gk2=0.3484(kN/m) GK3=Hgk3=1.536(kN) 查【参考 1】表 5-15 得 gk3=0.0768(kN/m) 则:用于结构施工 GK= 2.45+0.5226 +1.536=4.5086(kN) 用于装修施工 GK= 2.45+1.0452 +1.536=5.0312(kN) 2. 计算作业层施工荷载标准值 QK= n1laqk 其中 qk 按 la和作业层施工荷载值查【参考 1】表 5-12 得 结构施工:qk=1.8(kN/m) ;装修施工:qk=1.2(kN/m) 则:结构施工 QK=11.51.8=2.7(kN) 装修施工 QK=21.51.2=3.6(kN) 3. 计算风荷载标准值 WK = lak(An/ Aw) 其中 k=0.7sZ0 =0.70.51.720.45=0.2709(kN/m2) 查【参考 1】表 5-6 并计算得 s=0. 5 查【参考 2】表 6.2.1 得 Z =1.72 则:WK =1.50.27090.5=0.2032(kN/m) 3. 脚手架整体稳定性验算(组合风荷载): 1. 查【参考 1】表确定材料强度的附加分项系数 m=1.528 2. 计算轴心力设计值:N=1.2(GK+QK) 用于结构施工作业时,N=1.2(4.5086+2.7)=8.65(kN) 用于装修施工作业时,N=1.2(5.0312+3.6)=10.357(kN) 3. 计算风荷载弯矩: Mw=0.12WKh2 =0.120.20321.52 =55(kNmm) 4. 确定稳定系数 查【参考 1】表 5-20 并用插入法得 =1.61 长细比 =h/i=1.611.50.0158=153 查【参考 1】表 5-18 得 =0.298 5. 验算稳定性: N/(A)+ Mw/w fc/(0.9m)=0.149kN/mm2 底部截面验算如下: 使用类 别 A(mm2 ) w(mm3 ) N(kN ) Mw N/(A)+ Mw/w( kN/mm2) 结构作 业 8.650.070 装修作 业 0.298489 5.08103 10.357 55 0.084 所以稳定性合格,符合要求。 4. 连墙杆的计算 根据【参考 3】 (式 5-60 和式 5-61) ,连墙杆所受的轴心力: NH= Nw +Ns = 3.66kN 其中:风荷载引起连墙件轴压力设计值:Nw =1.4kAw=0.66kN 由脚手架平面外变形在连墙件中引起的轴压力按照:Ns =3.0kN .当连墙杆采用 483.5 钢管,连墙杆的计算长度为脚手架离墙距 离为 1.5m,则长细比 为: =h/i=153 查【参考 1】表(4-37A):=0.618 得钢管N =Afc=61.95kN 所以 NH N钢管则钢管强度符合要求。 .当采用预埋钢筋作为连墙件时,根据级钢筋的抗拉强度 210N/mm2,则可得连墙件钢筋直径不小于 13mm 5. 纵横水平杆的计算 本工程使用木脚手板,属于施工荷载由纵向水平杆传至立杆。查【参 考 3】表(4-34A) ,当排距 Lb=1.2m,施工荷载取 3.0 kN/m2时,操作层横 向水平杆间距取 0.5la=0.75m(la 为立杆纵距) ,在此表匀许范围之内,故 纵、横向水平杆的抗弯刚度、抗弯强度及扣件的滑移均满足要求,不需进 行计算。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 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 3.建筑施工脚手架使用手册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 9 9、卸料平台计算:、卸料平台计算: 本工程出料平台采用 48 钢管搭设,平台依附于外脚手架,平 台尺寸为 4m6m(宽长) ,满堂红脚手架支撑。出料平台伸出外 脚手架外皮立杆 4 m,横跨 4 排外脚手架立杆。出料平台如下图: 与结构拉 结横撑 卸料平台剖面图 外墙窗口 满铺5cm 厚脚手板 密目安全网 48钢管栏杆 20cm挡脚板 5.5.1计算搭设允许高度 卸料平台架子搭设与结构脚手架间距相同:立杆间距 b=1.2m,立杆纵距 L=1.50m,脚手架步距 h=1.5m。卸料平台架子与结构脚手架连接。 竖向间距:H1=2h=21.5=3.0m; 水平间距:L1=2L=21.5=3.0m。 钢管为 483.5mm。 施工荷载: Qk=2.0kN/ m2 根据公式 3-174、3-173 进行验算: 由 h=1.50m H1=2h=3m b=1.2m,查表 3-176 得 Af=67.5212 由 b=1.2m L=1.5m,脚手板铺设层数 1 层,查附表 3-12-1 得 NGk2=1.848 kN 。 由 b=1.2m L=1.5m Qk=2.0kN/ m2。 查附表 3-172-2 得 NGk=8.40 kN。 由 h=1.50m,L=1.50m,查附表 3-172 得 NGk1=0.411 kN。 将 Af、NGk2、NGk、NGk1代入公式 3-174 与公式 3-173,其中 KA=0.85,因为立杆 采用单根钢管 H= KAAf-1.3(1.2 Ngk2+1.4 NQk) h/1.2 NGk1 = 0.8567.521-1.3(1.21.8476 +1.48.4) 1.5/1.2 0.411 =59.6 m 现场搭 9 m 59.6 m 满足安全要求。 5.5.2 搭设注意事项: )卸料平台外口必须高于内口 100mm,不可向外下斜。 )卸料平台上标明最大容许荷载值,并设定专人严格监督使用,最 大荷载值限定为 2T,严禁将物料放在护栏上。 )卸料平台首次使用前,必须进行荷载试验,荷载按其承受的最大 使用荷载分三次均匀加荷每次小时,重点检查架体变形下沉, 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 )不可随意拆改架子,平台上材料应均匀摆放,使架子均匀受力。 1010、钢筋加工棚搭设方案、钢筋加工棚搭设方案 因施工要求,须在现场搭设 1 个钢筋加工棚。钢筋加工棚位于施工现 场南侧,长 15m,宽 5.8m,总高度为5.8m。 1.材料选择: 1)钢管:外径 48-51 毫米,壁厚 3-3.5 毫米的钢管,长度以 4-6 米和 2.1-2.3 米 为宜,有严重锈蚀、弯曲、压缩或裂纹的禁止使用。 2)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发现有脆裂、变形、滑丝的禁止使用。 3)脚手板:杉、松质板,长度 2-6 米,厚 5 厘米,宽 23-25 厘米。锈蚀、腐朽、 壁裂、有活动节子,偏棱和变形严重的脚手板禁止使用。 4)棉瓦:保证石棉瓦的质量、强度。不准使用有裂纹或漏洞的石棉瓦。 2.搭设方法: 1)横向跨度为 5.8m,采用三层横杆支撑,对称式三道斜撑,保证水平 稳定性。 2)纵向长度为 15m,分为 5 跨,每跨 3m,均在立杆处设双根对称横向斜 撑。纵向水平杆为三道,对纵向立杆进行固定。 3)在钢筋加工棚的石棉瓦顶上,设置一道满铺脚手板的附加层。防止 高空坠物,直接砸破石棉瓦伤人。此附加层距石棉瓦顶的最小距离 为 1.1m,且搭设对称式斜撑及采用 3 根立管加强支撑,确保有足够 的机械缓冲强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