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培训PPT课件_第1页
食品安全法培训PPT课件_第2页
食品安全法培训PPT课件_第3页
食品安全法培训PPT课件_第4页
食品安全法培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1、食品安全法的新解、2、目录1、食品安全法的发展2、监督主体3、食品安全标准4、责任主体5、食品生产许可6、质量管理要求7、特殊食品8、食品进出口9、食品安全法责任、3、1、食品安全法的发展1、“食品安全”的概念是1974年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广义上主要包括数量安全、卫生安全、安全发展三个方面。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食品安全定义为“保证将食品作为本来的用途,在食用时不损害消费者健康”。 食品安全法应调整的“食品安全”是狭义的概念,食品无毒无害,满足一定的营养要求,不给人体健康带来急性、亚急性、慢性危害。 4、食源性致病菌依次为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葡萄球菌、肉毒杆菌。 食品中存在的安全问题1、食源性疾病是当今世界食品安全领域最突出的问题。 是指食品中的原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5、2、农业栽培、养殖业的源头污染和农药、兽药的滥用和残留。 非法使用剧毒鼠药和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如甲胺磷等非法使用的抗生素、激素等兽药的瘦身精等饲料添加剂。 食品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有:6、3、非法生产劣质食品。 使用“人工蜂蜜”和“阜阳奶粉”等不合格原料生产食品。 食品中存在的安全问题、7、4、添加剂的滥用。 例如甲醛泡制海产品,火锅中添加罂粟壳,用硫熏馒头,三聚氰胺奶粉,食品中存在的安全问题,8、5,工业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例如水污染引起的水产品安全问题。 食品中存在的安全问题、9、阜阳“头娃娃”劣质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包括PVC (聚氯乙稀)保鲜膜致癌事件皮可克在内的绿色水产品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食品包装袋苯标准福寿螺事件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猪肉瘦身精超标, 10中央纪委监察部对三鹿奶粉事件负有重要责任的质检总局、农业部、卫生部、工商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督局有关人员进行处分,质检总局执法审计司司司长王逐步取消党内职务处分和解职行政处分, 给予工商总局食品流通监督司副司长吕艳刚解职的行政处分,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决定给予降级行政处分的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督司原副部长鲍俊凯、农业部总经济师张玉香、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卫生监督局局长赵同刚记的行政处分,工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孙文序、食品药品监督局食品安全协调司长孙咸. 11、2、食品安全法的发展阶段(1)萌芽时期(1949-1963 ),1950年卫生部成立了我国第一家食品检验机构药品食品检验所,正式开始制定食品检验和食品标准。 卫生部门颁布了一些规章,这个阶段只管理食品引起的疾病,没有形成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监督管理比较简单。 (二)发展阶段(1964-1979 ),1964年发表于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年,标志着我国食品卫生管理进入全面管理阶段。 1979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标志,是我国食品管理法制化建设进入新阶段。12、(3)成熟阶段(1981-2009 ),我国食品安全法制建设走向成熟阶段,主要从食品卫生法(试行)发布到食品卫生法,持续改善到食品卫生法,终于发布到食品安全法。 在这个阶段,我国食品监督管理法最终确立,正式形成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4)完善阶段(2009-)目前我国食品安全进入新的完善阶段,面临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监督情况严峻。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号,将于2015年10月1日生效。 新版食品安全法第十章,第154条,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第十二次会议两次审议,三易其原稿被称为“历史上最严格”的食品安全法。13,食品安全法第5条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与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合作制定和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法第91条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监督管理进出口食品的安全。 二、监督主体,14,食品安全法第25条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 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强制标准。 食品安全法第27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并公布,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提供国家标准编号。 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限制规定及其检测方法和规章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宰杀牲畜、鸟类的检验规程由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三、食品安全标准,15,食品安全法第28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查委员会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生物、环境等专家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代表组成,审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等。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二十九条】对于地方特色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可以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记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后,那个地方标准被废除。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三十条”国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格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适用于本企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16、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使用范围【35条】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 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饮食服务,必须依法获得许可。 但是,销售食用农产品不需要获得许可。 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三十九条】明确允许生产食品添加剂的制度,从事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必须具有适合生产食品添加剂品种的场所、生产设备或设施、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制度,按照本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程序,取得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许可。 生产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四、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十七、小研讨会生产经营活动差异化【十六条】小研讨会生产经营活动,发放生产许可证,与食品生产企业不同。 但必须符合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保证所生产食品的卫生、无毒、无害。 即食品安全法第33条、第34条规定的内容中最基本的卫生和安全要求。 新食品原料许可【三十七条】利用新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公司和个人,应当向国务院卫生部门提交安全性评价材料,国务院卫生部门在60天内审查安全性评价材料,决定是否许可生产,并公布。18、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第41条】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等高风险食品相关产品,按照国家有关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规定执行生产许可证。 质量监督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相关产品生产活动的监督管理。19、5、责任主体、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第四十四条】应当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加强食品检验,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包括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经营者、食品添加剂生产者等。 食用农产品生产者【第四十九条】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的安全期和停药期的规定,不得使用国家明确禁止的农业投入品。 禁止将剧毒、高毒性农药用于蔬菜、水果、茶叶、生药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 20、餐饮服务供应商【第五十五条】应当制定和实施原料管理要求,不得购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 提倡餐饮服务提供商公开加工过程,公开食品原料及其来源等信息。 学校、保育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等“第五十七条”集中饮食单位的食堂,从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的供餐部门预约饮食的,应当向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企业订购,并按要求检查订购的食品。 伙食部门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加工成餐,确保食品安全。 餐具、餐具集中消毒服务公司“第五十八条”具备相应的作业场所、消毒设备或设施,水和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其他国家标准、卫生规范。 二十一、集中交易市场主办方、柜台租赁方和公平主办方【第六十一条】依法审查入场食品经营者的许可证,明确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定期检查其经营环境和条件,发现有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应及时制止,并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第六十二条”应当向加入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取得许可证的,也应当审查其许可证。 加入食品经营者发现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应当立即阻止,立即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的严重违法行为,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二十二、总则:第四十四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本部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对生产经营食品进行检验,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实行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负责我公司的食品安全工作。 第四十八条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满足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对于经过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和重要控制点体系认证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认证机构对不符合必须依法实施跟踪调查认证要求的企业,应当依法取消认证,报告有关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并向社会公布。 认证机构实施跟踪调查不收费用。 六、质量管理要求、二十三、一、健康管理制度【第四十五条】食品生产者应当建立和执行职工健康管理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阻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感染病人、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阻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不得直接接触进口食品。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再参加工作。 24、2、原料采购进货检验制度【第50条】食品生产者购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不得提供供货人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书检验的食品原料,不得购买或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检验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检验记录制度,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及交货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证明书。 记录和证件保存期限在产品保存期限过期后6个月以内的保存期限不明确的,保存期限应当在2年以上。25、3、出厂检验记录制度【第51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检验出厂食品的检验合格证和安全状况,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或生产批号、保质期、检验合格证号、销售日及购买者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证书。 记录和证明书的保存期限应当符合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26、4、食品召回制度【第63条】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 食品生产者证明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立即停止生产,召回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食品经营者发现经营的食品有前款规定情况,应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 食品生产者认为应该召回,必须立即召回。 因食品经营者原因经营的食品有前项规定的,食品经营者应当召回。 食品生产者应对召回的食品采取无害化处理、废弃等措施,以免再次流入市场。 但是,对于因标签、标志或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召回的食品,食品生产者必须采取补救措施,在能够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在可以继续销售的销售时向消费者明示补救措施。 27、食品生产者应当将食品召回和处理情况报告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召回的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的,应当提前报告时间和地点。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可以实施现场监督。 食品生产者未按照本条规定召回或停止经营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召回或停止经营。28、5、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的标签标识规定第67条预包装食品的包装标记。 标签应当注明: (1)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2)成分或原料表(3)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4)保质期(5)产品标准代码(6)储存条件(7)所用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8)生产许可证编号(9)法律、法规或食品安全标准应当注明的其他事项。 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要辅助食品,其标签上也要注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在标签上另有规定的,根据其规定。第六十九条转基因食品的生产经营应当依照规定显着表现。 29、第七十条食品添加剂需要标签、说明书和包装。 标签、说明书应当注明本法第六十七条第一项至第六项、第八项、第九项规定的事项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使用量、使用方法,并在标签上注明“食品添加剂”。 第七十一条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夸张的内容,不得参与疾病防治功能。 生产者对标签、说明书中记载的内容负责。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清晰明确,易于识别。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中记载的内容不一致的,不得市售。 30、对特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