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耶律阿保机称帝赵匡胤建立宋朝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元昊建立大夏国ABCD2 . 导致两宋时期文化繁荣不同于以前各朝代的因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广泛的对外交流C民族间频繁接触D社会秩序相对安定3 . 元朝创制行省制度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统治。在以下地区中,元政府设立行中书省的是A吐蕃B畏兀儿C台湾地区D河南4 . 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A社会动乱,战争频烦B城市发展,商业繁荣C中外交流日益增多D民族融合不断加强5 . 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以安史之乱为写作背景的诗句是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D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6 . 明朝继续推行科举取士制度,同时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A“四书”“五经”B朱熹的四书集注C儒家经典D道家经典7 . 下列有关五代十国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B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C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D政权分立,可见分裂才历史发展趋势8 . 宋朝时期,国家财政输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南方户口数比例占全国的百分之六十二点九,有谚语“苏湖熟,天下足”。以上资料表明( )A宋朝时我国经济中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B宋朝统治者重视南方,轻视北方C宋朝政治腐败D宋朝时期我国经济中心由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9 . 下图文字节选自藏族人民流传久远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据此我们可以判断A吐蕃人民只从事游牧生产B政治联烟是唐蕃友好交往的唯一方式C吐蕃文化没有给中原地区带来任何影响D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10 . 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A宣政院B转运使C澎湖巡检司D通判11 . 隋文帝的主要功绩是( )A统一了全国B创立进士科C开通大运河D三次征辽东12 . 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下列这些评论中,最准确的是A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B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C奢侈腐化,心狠手毒D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13 . 早在元朝时,元政府就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那时候直接管辖台湾的机构是A西域都护B宣政院C理藩院D澎湖巡检司14 .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A春秋战国B魏晋南北朝C辽宋金夏D五代十国15 . 年号的掌握便于我们更准确的了解历史。下面对应关系有误的一组是:A开皇五铢隋文帝B靖康通宝宋钦宗C贞观十骥唐太宗D开元通宝武则天16 . 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清朝建立了一个空前统一和强大的国家,基本奠定了当今中国疆域的版图,其中清初疆域南到( )A台湾岛B海南岛C南海诸岛D库页岛17 . 蒙曼说唐:武则天书中对武则天的评价以肯定为主,主要是因为她( )A替唐高宗处理朝政B继承唐初的政策,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她是惟一的女皇帝 D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18 . 你听说过六月天飘起漫天大雪的怪事吗?可是在元朝一部戏剧里却有关于这一情景的描述,请你判断这部戏应该是A资治通鉴B念奴娇赤壁怀古C窦娥冤D早发白帝城19 .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以下对于人物及其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賈思勰一农改全书罗贯中一三国演义毕并一活字印刷术徐光启一齐民要术李时珍一史记宋应星一天工开物ABCD20 .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都与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有关( )A耶律阿保机B元昊C赵匡胤D赵构21 . 下列政权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一组是( )A隋、北宋、西夏B北宋、辽、清C辽、元、清D隋、 西夏、元22 . 清朝时,有人因为写了“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诗句而惨遭杀害。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A提倡言论自由B焚书坑儒C大兴文字狱D独尊儒术23 . 北宋的都城,下图所示的_处AABBCCDD24 . 12世纪时,阿骨打建立了金政权,他属于哪个民族( )A契丹B党项C女真D汉族25 . 如果给下图鉴真塑像作文字注解,应该选择( )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C西游天竺,求取佛经D主动请缨,和亲塞外二、综合题2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初年,郑和统率技术上最先进的“宝船”舰队出洋,远至爪哇、印度、非洲之角。郑和下西洋时,欧洲的探险时代尚未开始。航海期间,郑和每到一地,便宣示中国当朝皇帝的德威,厚赠遇到的君主。(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时间和最远到达的地区;指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及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材料二:(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2)材料二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应如何评价这一政策?这种政策对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启示?27 .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受众多因素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西汉史记材料二“江南民户繁育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宋史(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南方经济的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材料三西汉、唐代和北宋南北方人口数量统计表。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2)依据材料三,总结西汉到北宋,全国人口出现了什么变化趋势? 材料四“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南宋陆游集(3)根据四则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分析中国古代经济发生上述变化的社会原因有哪些?28 . 对外交往是国家政治生话的重要内容,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国家的兴衰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图一和图二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为中外文化交流分别做出了哪些贡献?(2)图三人物是谁?他受哪位梟帝的委派进行远洋航行?他远洋航行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加以管理。(3)宋朝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哪两个?宋朝为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材料三(4)材料三漫画反映了清朝的哪一政策?这种政策的危害是什么?(5)你从唐、宋、明、清的对外政策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29 . 隋、唐、宋三个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朝诗人皮日休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 多。”材料二 为君之道,必须先 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饱腹而身毙。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按用重法邪? 节选自贞观政要材料三“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最大的城市是开封与杭州请回答:(1)材料一中“此河”的中心在哪里?请你写出“此河”开凿后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回答,材料二中的君主为了“存百姓”,他准备从哪些方面做起?(至少写出两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