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卷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卷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卷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卷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是A甲骨文B小篆C帛书D金文2 . 秦始皇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抵御蒙古B划定疆界C抵御匈奴D禁止内地居民外迁3 . 下面哪些内容是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颁布推恩令 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 休养生息政策ABCD4 . 关于人类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得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这一结论最有力的证据是( )A传说、遗址B化石、遗址C遗物、记载D传说、记载5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四羊方尊是商朝青铜器的典型代表B东汉医学家华佗被尊称为“医圣”C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6 . “扬州八怪”中,擅画兰竹、工书法,自称“六分半书”的是A王羲之B史可法C郑板桥D董仲舒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东周与西周并存,一个在东,一个在西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东方的大国兼并战争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从客观上看,有利于统一ABCD8 . 给下图所示内容归纳单元主题,最适合的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江南地区的大开发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9 . 以下图片内容共同反映:A商代手工业发展B商代文化繁荣C西周建筑业的发展D西周文化10 . 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仁”的是A孔子B庄子C孟子D韩非子11 . 1986年在北京出土了一件青铜器(克盉),内有铭文,大意是:(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匽(燕,即北京)的诸侯,管理从羌族到驭族、微族的地方。它反映了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井田制D世袭制12 . 如图,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D13 .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周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土地和耕牛B土地和人口C人口和青铜器D人口和牲畜14 . 为以下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最为恰当的是A对外交往频繁B民族交融发展C国家政权巩固D社会经济繁荣15 .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连通亚欧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A洛阳B长安C建康D北京16 .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第一次以纪传体通史的体例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完成了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此书是A史记B齐民要术C大明历D伤寒杂病论17 . 春秋战国时代,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在逐步的提高。下列现象不能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牛耕的使用B铁农具的推广C水利的兴修D变法的进行18 .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房屋的出现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ABCD19 . 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随从西出长安,踏上前往西域的征程。其目的与下列哪一事件类似A蒙恬北击匈奴,修建长城B楚汉相争,得民心者得天下C秦灭六国,完成统一D百家争鸣,思想文化繁荣20 . 比较与归纳是我们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学习技能。下列历史人物分类中,你认为不太合适的一组是A蔡伦、毕昇、李春B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C戚继光、郑成功、康熙帝D张仲景、张骞、李时珍二、填空题21 . 战国时期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称为“百花齐放”错误_改正_22 . 安徽自古人才辈出,科技研究成果显著。汉代刘安所著_一书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我国古代科学知识。23 .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定都咸阳,建立西汉。 ( )三、判断题24 .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山东济南的龙门石窟,是我国历史上两大著名的石窟。25 . 208年的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判断:;改正:。26 . 下列考古发现,最能够反映半坡原始居民特色的是( )27 . 以下是温琪同学在历史类小说梦回秦朝一书中看到的三段材料,结合所给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温琪同学说留下的读书笔记是否正确,如果有误请帮助温琪同学讲错误处改正过来。材料一:咸阳人文祝出生在公元前249年,20岁时去南方,由于各诸侯国战争连绵不断,局势混乱,各地的文字、货币、度量衡都和咸阳的不一样,一路上给他带来很多不便。材料二:文祝30岁时又去南方,这次一路上他发现各地的文字、货币、度量衡都和咸阳的一样了,战争也平息了,旅途方便多了。材料三:40岁那年文祝和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戌守长城,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不能按时到达。按照秦法,戌守误期要被处死,于是他们斩木为兵,接竿为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列如:文祝出生在镐京。说法错误。镐京改成咸阳。(1)文祝20岁时中国处于商君变法前夕。说法 .(2)结束这种“战争连绵不断,局势混乱”的局面的是秦孝公。 说法 .(3)文祝30岁时去南方可以通过灵渠从长江流域去往珠江流域。说法 .(4)材料三体现了汉朝法律严苛。说法 .(5)文祝40岁那年追随的两位农民起义的领袖是刘邦、项羽。说法 .28 .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进步。( )改正:(2)春秋时期,周王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但周王室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诸侯之间竞相争霸,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改正:(3)春秋时期,晋文公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改正:(4)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在经济上,确立了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改正: 四、综合题29 . 看图回答问题:(1)上图中的人物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请问他是谁?生活在什么时期哪国人?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2)作为思想家,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作为教育家,他有哪些主张?(两点即可)(3)站在今天,我们看待他的思想应持一种怎么样的态度?30 . 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不断发展的古代农业哺育了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农耕文明。当代初中生应该不忘国本,关注农业,热爱劳动。(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工具)分别是什么?(材料二)农历,又称“”,是中国的传统历法。时,在前代历法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以立春正月为岁首,确立了农历的基本形式及计算方法,此后一直沿用。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历法的一种,特点是既重视月相的盈亏,又照顾寒暑节气,年、月长度都依据天象而定),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12个月;闰年为12个月另加1个闰月。其月份又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78页知识拓展(2)请根据你的了解,完成填空: :(材料三)齐民要术书名的意思:“齐民”即平民,“要术”即谋生的主要技术,合起来就是平民百姓谋生的主要技术。(3)材料三中的齐民要术总结介绍了平民百姓的哪些谋生的生产技术?)该作品在农业方面提出了哪些观点和思想?31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秦朝时期修筑长城是为了抵御哪个少数民族的进攻?西汉时期为促进汉族与该民族的友好交往的汉族宫女是谁?东汉末年以来,除该民族与鲜卑、羯之外,还有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