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旅游资源调查报告_第1页
邯郸旅游资源调查报告_第2页
邯郸旅游资源调查报告_第3页
邯郸旅游资源调查报告_第4页
邯郸旅游资源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2第一章邯郸旅游环境2第二章邯郸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32.1邯郸旅游资源开发历史32.1.1 赵文化42.1.2 磁山文化42.1.3 女娲文化42.1.4 曹魏建安文化42.1.5 北齐石窟文化42.1.6 梦文化42.1.7 磁州窑文化52.1.8 广府太极文化52.1.9 边区革命文化52.2 邯郸旅游资源现状5第三章邯郸旅游资源基本类型63.1分类原则63.2分类对象63.3 分类结构7第四章邯郸旅游资源评价84.1 资源评价打分84.2旅游资源等级划分10第五章邯郸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115.1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综述115.2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理论分析115.2.1 以保护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原则和根本前提125.2.2 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最大目标125.2.3 强调开发利用性保护125.2.4 拥有一个以保护性开发为核心的运作体系125.2.5 开发过程前后联系、有机循环125.3 邯郸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问题分析125.3.1邯郸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125.3.2 邯郸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问题分析135.4邯郸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对策145.4.1 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在旅游资源保护及开发上形成新突破145.5 优化组合,丰富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145.5.1历史文化,整理规划,突出精品,以点带面145.5.2 服务文化,上档次,促提升155.5.3山水文化,打造精品155.6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155.7加大宣传力度155.8结 论15参考文献:15附:邯郸旅游资源图16邯郸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董念磊(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学院,河北,邯郸, 056038)摘要:邯郸是一座兼具古老文明和现代风采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晋冀鲁豫四省交接中心,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风光景色秀丽宜人,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邯郸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和中国散文之城、太极之乡。本文通过对邯郸市旅游资源的综合调查与分析,对邯郸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和评价。关键词: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前言1、调查地点:邯郸2、调查时间:2012年11月1日2012年12月1日3、调查所用工具:记录本、GPRS仪、铅笔、旅游资源基本分类表等。 4、调查人员:董念磊5、调查目的:通过这次的旅游资源调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对旅游行业的资源开发、产品设计、服务与管理工作有较实际、深刻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提高观察、调研、分析、评价、规划设计以及归纳写作等诸多方面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增强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拓宽视野,更好更快地适应旅游行业的需求,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6、调查要求: 要求学生认知各类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阐述其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位置、变化规律、数量、特色、特点、类型组合匹配、组成结构和功能价值等,并对其进行评价。 以邯郸旅游资源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景点设计,形成内容丰富的旅游路线,以期能有效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塑造邯郸的特色空间形象,为其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使邯郸得到全方位的绽放。 收集、熟悉、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标准。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 保证成果质量,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并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第一章邯郸旅游环境邯郸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风多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3.5,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气温-2.3,极端最低气温-19,最热月份(七月)平均气温26.9,极端最高气温42.5,全年无霜期200天,年日照2557小时。按照“赵都绿网”、“绿化文化”的总体要求,继续保持和发展“小游园、行道树、穿城河、棋盘路”的城市特色,用三年时间将全市的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三项指标分别提高到45%、38%和12平方米以上,创建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精心组织好赵王城遗址公园和渣山公园建设,彰显古赵文化内涵;完成对丛台公园、滏阳公园、龙湖公园、赵苑公园和沁河带状公园等现有城市公园的改造完善工作。结合路网建设、旧城改造等再建街区小游园100个,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的休憩娱乐活动空间。邯郸的市容市貌在变,这座城市的旅游业也在变。我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成效显著,仅今年上半年就接待国内游客1150万人次、境外游客1.9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2%。 邯郸古迹众多,自然风景秀丽诱人,加之地处四省交接,交通便利,客流充足,为迈向优秀旅游城市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发展基础。为把邯郸打造成世界旅游重要目的地城市,邯郸人正在做什么?市旅游局局长苑清民一语概之:从厕所抓起,全面提升邯郸旅游的软硬环境。毋庸置疑,邯郸景区的建设并不是十全十美,比如厕所还比较落后,与景区的美景形成鲜明的对比,难怪有位北京客人游览了我市几个景区后直言不讳:邯郸的景区很美,但景区的厕所不敢恭维。找到薄弱环节,景区建设就有了明确的主攻方向,市旅游局多方筹措资金,让星级厕所逐步走进各个景区,以此提升邯郸旅游业在全省及至全国的形象与地位,此举在全省还是首创。发展优秀旅游城市还有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它的产业链条长不长。延长旅游产业链,就要在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上做文章。目前,我市旅游业建设不再是传统的单打独斗,而是形成联合舰队,捆绑式发展,在软硬件上做足功夫,使六大要素成为彼此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旅游业的发展还与邯郸整体形象密不可分。市旅游局已经开始谋划这方面的工作了,在机场、火车站以及即将建成的市区东西南北4座立交桥和新东站高铁广场,申请设立大型广告牌,以图片的形式把邯郸美景充分展示出来,外地客人一进邯郸,便会眼前一亮。 第二章邯郸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2.1邯郸旅游资源开发历史邯郸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早在10300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这里繁衍、休养生息。在邯郸悠久历史的进程中,孕育并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邯郸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8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达158年之久,是我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秦统一中国后,为天下三十六郡郡治之一;汉代与长安、洛阳、临淄、成都共享“五都盛名”;东汉末年,曹魏集团在邯郸南部邺城一带建都;北宋时期,邯郸东部的大名成为北宋都城汴梁的“陪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八路军129师司令部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所在地。悠久的历史孕育了鸡泽毛遂文化、磁山文化、赵文化、女娲文化、北齐石窟文化、建安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边区革命文化等十大文化脉系,内涵博大精深,风格丰富多彩。2.1.1 赵文化以胡服骑射为代表的赵文化,其基本内涵为开放、进取、包容,展现出赵国在逐鹿中原时所表现出的改革创新精神。2.1.2 磁山文化磁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文化,是我国以粟作农业和定居生活为特点的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表现出人类利用自然、与自然相融合的奋斗精神,因最早发现在武安的磁山遗址而命名。2.1.3 女娲文化在涉县的古中皇山上坐落的娲皇宫,传说是华夏始祖女娲氏“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娲皇宫因此而得名。女娲因女娲抟土造人,又是人类的创造者,故被世人尊称为“华夏祖庙”。娲皇宫建造在悬崖峭壁上,阁楼高悬,构造奇巧,被称为河北古建筑十大奇观之一。2.1.4 曹魏建安文化位于临漳县西南的古邺城遗址是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中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在东汉未年至隋统一的400年问,为北方著名的古都,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相继在此建都。战国时期西门豹治邺而显名于世,东汉末年孕育出了文学史上璀璨的“建安文学”。2.1.5 北齐石窟文化以响堂山石窟和娲皇宫石窟为代表的北齐石窟文化,是中国佛教雕刻艺术的宝藏,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摩崖刻经群,代表着北朝时期佛教发展的最高成就。 响堂山石窟是北齐最大的佛教石窟寺院,是位列中国云岗、龙门、敦煌、麦积山四大名窟之后的全国第五大石窟群。也是北齐佛教雕刻艺术的宝藏。2.1.6 梦文化以“一枕黄粱”名梦和黄粱梦吕仙祠古建筑群为代表的梦文化,蕴含着极为深厚的中国哲学思想,表现出中华民族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执着追求。产生于唐代的黄粱美梦传奇故事,就发生在邯郸的黄粱梦镇。2.1.7 磁州窑文化磁县、峰峰矿区的西部地区,是绵延的太行山余脉,这里蕴藏着大量的高岭土,是制作陶瓷的天然原料。从北齐时就已开始烧造瓷器,并逐渐形成了漳河流域的观台和滏阳河流域的彭城两大窑场。2.1.8 广府太极文化灿烂的东方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清朝道光年间,在中国邯郸的永年县广府城,诞生了一代太极宗师杨露禅和武禹襄,使永年县成为中国太极拳两大流派杨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的中兴发祥之地。2.1.9 边区革命文化邯郸在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是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中心。刘伯承、邓小平及其领导的八路军129师以太行山为战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展现出边区人民的浩然正气和民族之魂。邯郸市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西倚太行山,东临滏阳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部丘陵起伏,盆地交错;并有牤牛河、沁河、渚河、输元河流经市区(皆属滏阳河支流),丰富的水利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良的条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使邯郸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优美的自然景观。邯郸的自然风光也毫不逊色,绵延起伏的太行山、水势浩渺的京娘湖,这一山一水给这座千年古城添了不少灵秀之气。磁山文化遗址,这是我国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之一,距今已有7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北齐,并保存了自北齐至元、明各代大小造像4300余尊的南北响堂山石窟;赵国宫城赵王城遗址;传为赵王观看军事操练之处的武灵丛台,这里亭榭台阁,风格古朴,现已辟为公园;还有一处重要的革命纪念地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陵园内安葬着为国捐躯的100多位革命烈士。此外还有照眉池、回车巷、京娘湖等游览胜地。“梦城”、“赵苑”、“古赵一条街”仿古建筑群工程,将向游人展示古建艺术的风采。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邯郸成为了一个“成语之乡”,许多历史典故诸如“邯郸学步”、“黄梁美梦”、“胡服骑射”、“毛遂自荐”等都发生在这里。在史记中还记载有蔺相如、廉颇“完璧归赵”、“渑池相会”、“将相和”等故事。邯郸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多达400 多处,其中有国家、市重点名胜百余处。武灵丛台、 黄粱梦吕仙祠赵王城遗址学步桥、回车巷等古迹和地名背后的故事,值得再三回味。2.2 邯郸旅游资源现状邯郸市新开发了许多风景区:位于武安市西北部的京娘湖,层峦叠嶂,风景迷人,是屈指可数的旅游风景区和避暑胜地;位于武安市西北的太行山深处的古武当山,山势奇特,五峰相望,顶顶有庙,峰峰插天,植被繁茂,满山葱郁;武安市西北56公里处摩天岭脚下的“长寿村”,自建村以来,村民少病绝癌,世代长寿,寿命均在85岁以上,村中清冽的“长寿泉”富含矿物质和中草药成分,汩汩流淌;以武灵丛台为中辟成的一座大型园林丛台公园,是邯郸市民休闲游玩的重要场所;位于河北武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腹地,因佛教文化中的“七步莲花”而得名的七步沟景区,重峦叠嶂,奇峰林立,飞瀑流泉,鸟语花香。另外,邯郸还有好多值得旅游观赏的迷人景点。第三章邯郸旅游资源基本类型3.1分类原则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即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划分。3.2分类对象邯郸景区有:卫运河、晋娘祠、南响堂寺、北响堂寺、邯郸市博物馆、大乘玉佛寺、杨露禅、武禹襄故居、邯郸展览馆建筑群、左权墓、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旧址、晋冀鲁豫军区西达兵工厂旧址、邯郸起义指挥部旧址、王顺庄园、法华洞石窟、佛岩脑石佛龛、老爷山佛龛、白家庄摩崖造像、苍龙山石窟、林旺石窟、赵王庙石刻、堂沟石窟、艾叶交石窟、寺后坡石窟、武安城隍庙、天青寺大殿、固新洞阳观、西戌昭福寺、禅房寺、贺进十字阁、净明寺、九江圣母庙、玉泉寺大殿、西营井经幢、南岗塔、郭家庄园、南河底南阁、滏阳河西八闸、城隍庙大殿、古地道、武安舍利塔、沿平寺石塔、古炼铁炉、古山寺重起为铭记碑、北丛井造像碑、涂氏先茔、昭惠王祠遗址、固镇冶铁遗址、邑城古城、王郎城址、插箭岭遗址、固镇古城、易阳城址、西店子古城、午汲古城、下七垣遗址、龟台遗址、念头遗址、安二庄遗址、北田村遗址、东大河遗址、东万年遗址、徘徊遗址、赵窑遗址、西万年遗址、牛洼堡遗址、永年城、讲武城遗址、永年石北口遗址、成汤庙山门、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旧址、磁州窑遗址、邺城遗址、北朝墓群、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转军洞、铜雀台、罗敷潭、古石龙、广济宫、月爱寺、涧沟遗址、高臾奶奶庙、炉峰山景区、蔺相如墓(庙)、溢泉湖度假村、磁县鼓楼、睡美人山、紫山、吕洞宾衣冠冢、圣井岗龙神庙、天下第一龙、儒山、磁山博物馆、古武当山、七步沟、太祖山、武华山、红山寺、莲花洞、定晋岩禅果寺、鹤度岭风景区、匡教寺、元符寺、毛遂故乡、云霄雁塔、千佛凌空、辘轳明沙、紫荆毓秀、逸丽金堤、拳壮朝宗、漳江烟雨、鹅浦秋声、陶山夕照、五姓店古城、洹水古城、旧县庙古城、古城遗址、古驿道、苏三墓、窦默墓碑、平原君赵胜墓、井堂寺、大名天主教堂、朱熹写经碑、定晋岩禅果寺碑刻、马文操神道碑、罗让碑、狄仁杰祠堂碑、大名府故城、五礼记碑、漳河小三峡、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武安国家森林公园、响堂山国家森林公园、朱山石刻、圣井岗、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磁山文化遗址、京娘湖、娲皇宫、赵苑旅游区、邺城三台、回车巷、黑龙洞风月关、禅果寺、学步桥、赵王城、赵王陵、天子冢、兰陵王墓、黄梁梦吕仙祠、滏阳公园、东山文化博艺园、朝阳沟风景区、响堂山石窟、武灵丛台、京娘湖风景区。3.3 分类结构分为 主类、亚类、基本类型 3个层次。按照每个层次的旅游资源类型进行简单分类,见表1表1 旅游资源分类主类亚类基本类型AAAAAA(紫山)、AAB(七步沟风景区、朝阳沟景区、武华山风景区)ACACA(古武当山景区)、ACB(炉峰山)、ACC(太行五指山景区)、ACL(黑龙洞、莲花洞)BBABAC(卫运河)CCACAA(武安国家森林公园、响堂山国家森林公园)EEAEAA(天下第一龙风景区、龙乡村蛟龙宫)、EAC(圣井岗旅游景区)EBEBA(黄粱梦吕仙祠、娲皇宫景区、邺城铜雀三台遗址公园)、EBB(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旧址、香城固伏击战遗址)、EBC(红山寺、匡教寺定晋岩禅果寺)、EBD(磁州窑遗址、下七垣遗址、龟台遗址、念头遗址、安二庄遗址、北田村遗址、东大河遗址、东万年遗址、徘徊遗址、赵窑遗址、西万年遗址、牛洼堡遗址、永年城、讲武城遗址、永年石北口遗址)、EBF(广府古城景区、大名府古城)FFAFAB(长寿村旅游景区、东山文化博艺园、东伍士旅游区) 、FAD(赵苑旅游区、丛台公园、明山公园、溢泉岭森林公园)FBFBB(馆陶革命英烈馆、成安抗日纪念馆)FCFCA(妙觉寺舍利塔)、FCD(响堂山石窟)、FCH(狄仁杰祠堂碑)、FCF(武灵丛台)FDFDA(王顺庄园)FEFEA(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郭隆真烈士陵园)、FEB(兰陵王墓、王旦汉墓、平原君陵墓、天子冢、苏三墓、窦默墓碑、平原君赵胜墓、蔺相如墓、北朝墓群)FGFGA(京娘胡景区)数 量 统 计5主类12 亚类26基本类型第四章邯郸旅游资源评价4.1 资源评价打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对邯郸市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进行打分。打分见表2:表2 邯郸市旅游资源评价赋分评价项目资源要素价值(85分)资源影响力(15分)附加值景区名称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珍稀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得分值旅游资源级别京娘胡景区282088475383四级娲皇宫景区282087474381四级丛台公园 281988554379四级东山文化博艺园 281978454378四级太行五指山景区282076464378四级古武当山景区282076454377四级朝阳沟景区281976454376四级天下第一龙风景区271856455373三级黄粱梦吕仙祠262056354372三级长寿村旅游景区261656344367三级武华山风景区261756333365三级七步沟风景区241556334363三级邺城铜雀三台遗址公园241645433363三级响堂山石窟241833444362三级溢泉岭森林公园231853334362三级圣井岗旅游景区221933344361三级广府古城景区231733444361三级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241833344361三级东伍士旅游区201543333354二级香城固伏击战遗址191532334352二级兰陵王墓西151922434352二级赵苑旅游区171732332350二级明山公园161622223348二级王旦汉墓131622444348二级平原君陵墓131722434347二级大名府古城151622224346二级磁州窑遗址151522234346二级妙觉寺舍利塔151422324345二级炉峰山151243323345二级狄仁杰祠堂级黑龙洞121022324338一级馆陶革命英烈级龙乡村蛟龙宫12823324337一级成安抗日纪念级晋冀鲁豫烈士陵级邺城博物馆12721224333一级郭隆真烈士陵园12712224333一级4.2旅游资源等级划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对邯郸市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等级划分。见表3:表3 旅游资源等级划分等级景区名称四级京娘胡景区娲皇宫景区 丛台公园 东山文化博艺园太行五指山景区古武当山景区朝阳沟景区三级天下第一龙风景区黄粱梦吕仙祠长寿村旅游景区武华山风景区七步沟风景区邺城铜雀三台遗址公园响堂山石窟溢泉岭森林公园圣井岗旅游景区广府古城景区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二级东伍士旅游区香城固伏击战遗址兰陵王墓西赵苑旅游区明山公园王旦汉墓平原君陵墓大名府古城磁州窑遗址妙觉寺舍利塔炉峰山一级狄仁杰祠堂碑黑龙洞馆陶革命英烈馆龙乡村蛟龙宫成安抗日纪念馆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邺城博物馆郭隆真烈士陵园第五章邯郸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5.1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综述“现代旅游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以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性大众社会活动。”现代旅游活动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但是,旅游资源具有脆弱性、易损性特点,如果开发利用不当,极易遭到破坏,且旅游资源不可再生,一旦破坏,覆水难收。因此,现代旅游需求的飞速扩张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形成了强烈反差,旅游所产生的旅游垃圾、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植被破坏、传统文化加速变异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突出。随着我国旅游业向纵深层次发展,以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许多省份纷纷建设旅游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等时代背景之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许多学科领域的学者及政府部门、企业人士、社会公众的关注,但是关于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理论如何应用于实际的研究比较少,旅游资源保护及开发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存在一定的脱节,本文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理论进行研究,对不同特点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模式进行比较和分析,并以邯郸市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有针对性的提出邯郸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对策。5.2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理论分析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和对象,是旅游业发展的首要基础。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和战略措施。在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关系处理上,坚持保护是开发的根本前提,保护与开发融为一体。事实上,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对传统旅游开发思想的革新。因此,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概念可界定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以保护为根本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最大目标,强调利用性保护,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对旅游资源所进行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理念具有以下内涵:5.2.1 以保护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原则和根本前提与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中,市场和经济效益为先,保护在后不同,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中,保护为首要原则和根本前提,诸如特色、效益、市场等其它原则必须居于保护原则之下。5.2.2 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最大目标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在全球性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不断加剧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下环境意识的觉醒,根据UNEP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可持续旅游(Sustainable Tourism)的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保护性开发以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最大综合效应为衡量指标,以实现旅游业和旅游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最大目标。5.2.3 强调开发利用性保护在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上,强调合理的开发、利用是积极有效的保护手段,强调通过合理利用来实现保护。即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积极的、开放式的保护,是把合理开发利用作为保护与持续发展手段的理念。5.2.4 拥有一个以保护性开发为核心的运作体系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由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旅游监测四个环节组成,且各环节都以“保护性开发、利用性保护”为指导思想,在管理上,借助法律政策、经济金融、科学技术、教育引导、社区参与等一系列手段或方式,保证在实际操作中保护的落实。5.2.5 开发过程前后联系、有机循环与传统旅游开发过程的直线僵硬程式化不同,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过程是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有机循环体系,包括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旅游监测四个环节,各环节相互衔接,彼此监督制约,成为有机整体。5.3 邯郸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问题分析5.3.1邯郸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邯郸市是位于华北地区南部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兴起于殷商,繁荣于战国和秦汉,有7300年的文明史和3000年建城史。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太行风光秀美,高效生态农业园区层出不穷,邯郸成语典故闻名瑕迩,民俗民风独具特色,极具旅游开发潜力。初步统计,邯郸市现有文物古迹150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磁山文化遗址、磁州窑遗址、南北响堂石窟、磁县北朝墓群、娲皇宫及石刻、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赵王城遗址、战国赵王陵和邺城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武灵丛台、黄梁梦吕仙祠、学步桥、回车巷等97处,其中市级138处,县级450余处。省级风景名胜区有涉县崇州旅游风景区和峰峰矿区南北响堂山旅游景区两处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两处:武安市名河源森林公园和峰峰矿区响堂山森林公园。AAA景区两处:丛台公园和黄粱梦吕仙祠。近些年来,邯郸市加强了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过初期的开发建设,邯郸市的旅游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景点星罗棋布,邯郸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但是,由于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进行全局考虑,旅游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没有协调布局,造成邯郸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混乱、无序,邯郸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邯郸市第三产业在邯郸市国民经济比例中严重偏低,更由于工业经济的畸形发展,对邯郸市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也严重影响了邯郸市旅游业的发展,根据调研,邯郸市森林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严重,2000年末,森林覆盖率为19.2%,水土流失面积为2732平方公里,全市每年水土流失量达到了4600万吨;农药、化肥和农膜的使用量大,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水体污染现象普遍,水生态平衡严重失调;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占用耕地现象严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规划建设滞后,自然资源未得到有效保护,资源利用效率较低。5.3.2 邯郸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问题分析从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理论的分析可知,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可归结为旅游者、旅游业、旅游地政府和旅游地社会公众四要素的组合。首先,对于旅游者来说,应注意环境意识的培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尊重和珍视自然赋予的物质财富及人类创造的精神价值,让保护成为自觉行为,做到文明旅游。其次,对于旅游业及旅游经营者来说,应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特点及经济价值,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在旅游经营中,务必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与章程。再次,对于旅游地政府而言,应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上,谋求可持续的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政府不能只注重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及脱贫效果,必须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通过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手段为保护提供有力保障,协调好政府、企业、旅游者、社会公众的利益关系,同时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的旅游产业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最后,对于旅游地社会公众来说,保护性体现在对家乡的热爱,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正确看待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资源及环境的价值与重要性,明确自己所负有的责任与合理利用的权利;并善待与尊重旅游者,营造良好的旅游社会环境氛围。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出发点,可综合分析出邯郸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邯郸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总体发展规划需进一步加强,原有规划以落后于邯郸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尤其是对中国国际环境的变化未有充分考虑,原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发展盲点。 第二,现有旅游资源优化整合力度不够,各种旅游资源独立发展,横向间缺少协调,纵向没有统一领导,整体发展态势一片散沙,形成旅游资源同质化,使得区域内恶性竞争频繁,严重制约了邯郸市整体旅游资源的发展,对外表现为有特色但散乱,未形成优势。第三,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邯郸市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基础设施建设却一直落后于其“文化名城”的称号,无论是交通、住宿、城市环境、娱乐等基础设施明显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成果,尤其是在城市建设、空气环境等方面需要加大投入,改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才能吸引游客。第四,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单一而没有吸引力,表现出邯郸市城市宣传没有规划,无重点。现代城市营销已发展为一项重要的学问,在我们熟知的知名旅游城市里,如青岛、大连、昆明等等,无一不在城市旅游营销上下功夫,宣传形式多样,有创意,无疑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极大的促进了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5.4邯郸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对策从对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理论研究以及邯郸市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的保护与开发对策,针对性的解决邯郸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问题,并提出以下前瞻性发展对策。5.4.1 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在旅游资源保护及开发上形成新突破以邯郸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全面实施为契机,喊响“游名城邯郸,品古赵文化”的口号,打造文化品牌。首先,要立足高起点、坚持超前性的原则,集中一批知名学者和旅游专业人士对邯郸市旅游发展规划进行修订,结合国家绿色经济导向,编制适应邯郸实际,突出区域特色的“邯郸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发展规划”,在规划的编制中,要对旅游产品的开发、人员培训、宣传促销等制定出中长期建设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