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D卷_第1页
四川教育版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D卷_第2页
四川教育版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D卷_第3页
四川教育版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D卷_第4页
四川教育版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教育版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下列思想主张属于墨子的是( )A . 温故而知新B . “兼爱”“非攻”C .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D . “仁政”2. (2分) 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 )A . 孙子兵法B . 孙膑兵法C . 春秋D . 尚书3. (2分) (2016七上灵璧期中) 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A . 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B . 诸侯争霸局面C . 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D . 商业繁荣局面4. (2分) (2019七上德惠期末) 战国时期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的是( ) A . 墨子B . 孟子C . 庄子D . 韩非5. (2分) (2016七上徐州期末) 最早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家是( )A . 老子B . 孔子C . 孟子D . 墨子6. (2分) (2017七上金堂期中) 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出现的背景是社会急剧变化B . 是一个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C . 出现于春秋时期D . 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7. (2分) (2019七上闽清期中) 如下图“读书摘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 春秋争霸B . 社会变革C . 百家争鸣D . 统一全国8. (2分) (2016七上临河期中) 中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面的双方能相互转化。请问这位思想家是( )A . 孔子B . 孟子C . 老子D . 墨子9. (2分) (2016七上江津期末) 主张“兼爱”“举贤”的思想家是( )A . 孟子B . 荀子C . 韩非子D . 墨子10. (2分) 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 )A .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B .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C .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D .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11. (2分) (2018七上晋江期中) 小明考试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相互转化嘛!”其中小明爸爸和爷爷的言论分别与下列我国古代思想家的主张最为接近的是( ) A . 孔子、老子B . 孙武、老子C . 韩非子、老子D . 韩非子、庄子12. (2分) 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本课后,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害公物”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这些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其中哪个组的观点更为合理( ) A . 儒家组:损害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B . 法家组:损害公物属于违法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C . 道家组:损害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修炼自行解决D . 墨家组:损害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要提倡节俭13. (2分) (2019七上长白期中) 诸子百家中,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 ) A . 孟子B . 孙武C . 庄子D . 墨子14. (2分) (2018八上鄞州期中)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乙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丙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 . 甲生儒家,乙生一墨家,丙生一法家B . 甲生道家,乙生一儒家,丙生一法家C . 甲生一儒家,乙生一法家,丙生一道家D . 甲生一道家,乙生一法家,丙生一墨家15. (2分) (2019七上赵县期中) 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这也是全国人民的愿望。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 A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B . “兼爱”“非攻”C .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D .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16. (2分) (2019七上河源月考)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道:“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 A . 道家学派B . 儒家学派C . 墨家学派D . 法家学派17. (2分) (2019九下江都月考)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6天时间内先后参加内蒙古、甘肃、河南、福建代表团审议。“脱贫”成了他与代表们的必谈话题。教育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治本之策。我国古代主张统治者应该减轻赋税,支持教育的是( ) A . 道家学派B . 法家学派C . 儒家学派D . 墨家学派18. (2分) (2019七上泾阳期末) 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位学者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代表道家学派的主张是( ) A . 为政以德,以仁治国B . 进行改革,以法治国C .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D . 倡导兼爱,反对战争19. (2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格言出自( ) A . 论语B . 墨子C . 孙子兵法D . 孙膑兵法20. (2分) (2019烟台)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诞生了孔子等思想大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下列思想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 A . 提倡法治B . 兼爱、非攻C . 无为而治D . 为政以德21. (2分) (2018七上东台月考)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其中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 ) A . “无为而治”B . “以法治国”C . “以礼治国”D . “民贵”“君轻”22. (2分) (2018九下沭阳月考) 近来有个别被称为“精日”分子的中国人,身穿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的军服在抗战遗址拍照,并口出狂言,如“日军在南京杀三十万中国人杀少了”等,他们的行为极其严重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广大网友称他们是“中国人的败类”,并强烈要求对他们绳之以法,网民的要求体现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 ) A . 孟子B . 庄子C . 韩非D . 墨子23. (2分) (2017七上苏州期中) 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你知道老师引用教育学生的思想可能和以下哪本著作的思想一致?( ) A . B . C . D . 24. (2分) 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害公物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这些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其中哪个组的观点更为合理( )A . 儒家组:损害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B . 法家组:损害公物属于犯罪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C . 道家组:损害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修炼,自行解决D . 墨家组:损害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要提倡节俭25. (2分) (2017七上临西月考) “今上急耕田垦草,以厚民产也,而以上为酷;修刑重罚,以为禁邪也,而以上为严;征赋钱粟,以实仓库,且以救饥馑、备军旅也,而以上为贪;境内必知介而无私解,并为疾斗,所以禽虏也,而以上为暴。此四者所以治安也,而民不知悦也。”以上为战国时期某位思想家的思想著作中内容,以下哪一位皇帝最有可能采纳他的思想( ) A . 秦始皇B . 汉高祖C . 汉武帝D . 宋太祖26. (2分)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下列选项中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推崇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 . 英雄、隐士、侠客、君子B . 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 . 君子、侠客、英雄、隐士D . 君子、侠客、隐士、英雄27. (2分) 古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说明“官风”“官德”对“民风”“民德”起着重要的教化和示范作用。春秋时期倡导“为政以德”“以礼治国”的思想家是( )A . 孔子B . 老子C . 庄子D . 韩非28. (2分) 战国时期,有一学派认为:明主像天,因为他依法行事,公正无私。明主有权威、权力以加强其命令的力量。这一学派是( )A . 儒家B . 墨家C . 法家D . 道家29. (2分) (2019七上潜山期中) 社团同学在课本剧中扮演我国古代大思想家,他们的台词对应正确的有( ) 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韩非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孙武: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墨子:兼爱,非攻A . B . C . D . 30. (2分)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诸子百家的观点实质上代表A . 统治阶级的利益B . 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C . 知识分子的不同认识D . 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113分)31. (20分) (2017深圳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一一习近平材料一:儒家实质上可说是社会伦理学与社会管理学或是宗教的伦理学诊释但不是宗教的本身。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儒学发展成新儒学即董仲舒儒学。明清两代朝廷将宋代形成的程朱理学定为官学形成流传至今的儒家主流。材料二: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碟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材料三:宋元文化起点高,是在隋唐文化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宋元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条件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那时经济发展,城币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材料四: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由于这次运动全面反封,将中国所有的古典文化都归于需要”反”的行列,因此这次运动也是中国古典文化走向没落的开端。(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儒学的创始人是谁?其核心思想是什么?汉武帝“董仲舒儒学”的历史地位如何?举例说明“程朱理学”是如何定为官学的?(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大业”是哪位帝王的年号?武则天在完善科举制度方面有何贡献?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有何重大历史作用?(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宋元文化突飞猛进”的两大因素是什么?举例说明宋元文化的繁荣。(4) 材料四中的“这次运动”指的是哪一次运动?其口号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次运动也是中国古典文化走向没落的开端?(5) 我们应当如何对待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32. (20分) (2016七上东营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 材料一人物是谁?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教育上有何贡献?(2) 材料二这段话是谁的?他的主张是什么?33. (15分) (2017七上唐河期中)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据史书记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材料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材料三: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 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今天,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体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请各举一例说明。 (2) 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谈谈这种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有什么作用? (3) 依据材料三,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 34. (28分) (2017七上信阳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的思想主张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 时”、“为政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材料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材料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1) 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2) 战国时的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又进一步提出了什么主张? (3) 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4) 材料三反映的是与孔子同一时期哪一思想家的主张? 35. (30分) (2017七上东营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所示摘自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