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备考题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备考题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备考题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备考题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备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备考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在烽火硝烟的岁月里,华北平原一个普通庄户人家门口写着这样一副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请你为它添加一个横批A驱除鞑虏B自强求富C抗战到底D艰苦奋斗2 . 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B中国人民反帝反封的斗争过程C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3 .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A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B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C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D孙中山辛亥革命4 . 著名漫画家沈同衡创作于1938年的漫画武运岂能长久,图中描绘的是日本家庭一老一少爷孙二人。老爷爷愁眉苦脸地说:“这回征兵咱家又得去一个”墙上挂着老爷子的儿子、大孙子的遗像和写有“武运长久”的日本国旗。透过这幅漫画可以看出其创作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0:8086/QBM/2019/5/4/2196306613141504/2202792150818817/STEM/ff96b6ea79b54021a9e53cc845b46f10.pngA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了重大胜利B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并取得最大规模战役胜利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宣告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D中国共产党七大使全党实现空前的团结和统5 . 制作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年代尺,其中处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爆发ABCD6 . 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其中一位状元实业家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家乡创办工厂,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他是A张謇B荣氏兄弟C卢作孚D侯德榜7 . 南京条约内容里面最能体现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的是( )A赔款2100万银元B五口通商C割香港岛D协定关税8 .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昧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千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如梦乡。”与这首红军歌谣相关的史实是A南昌起义的发动B红军长征在会宁胜利会师C中共一大的召开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9 . 近代以来,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 .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非常伤感地说:“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A洋务运动没有实际内容,只是做做样子B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目的C洋务运动是纸糊的老虎,唬人而已D洋务运动不应该发生11 . 2018年3月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中周恩来直接参与的有领导秋收起义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赴重庆谈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BCD12 . 中国人自办第一份近代报纸是1858年在香港出版的( )A中外新报B民报C国闻报D申报13 . 一首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的诗歌写道:“神舟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意志雄。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这首诗歌歌颂的是A洋务运动B五四运动C红军长征D戊戌变法14 .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共同点是都要求清政府赔款都要求清政府割地都要求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BCD15 . 彭德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下列历史史实与他无关的一项是A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B百团大战C共和国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D抗美援朝战争16 . 某旅行社准备组团,计划先后参观中共一大旧址、红军长征中召开的转折性会议的旧址、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你认为该团将要到达的城市依次是A上海、古田、北京B上海、遵义、延安C南京、遵义、北京D嘉兴、古田、延安17 .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行动的历史意义是A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是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战役D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18 . 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B救亡图存,维护封建统治C宣传西方学说D与顽固派论战19 . “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其目的不完全是直接为自己,主要还是削弱敌方,摧毁敌方的霸权。”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款本军费白银2亿两C增开新的通商口岸D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0 . 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相同意义是沉重的打击了日寇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是敌后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ABCD21 . 1935年12月,鲁迅撰文热情赞扬了爱国学生的英勇斗争精神,并寄以“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殷切希望。鲁迅撰文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22 . 下列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有割地、赔款、开口通商的内容B都损害了中国的权益C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D都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二、综合题23 . 近现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他们曾经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他们曾经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他们曾经渴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创建像西方那样的民主共和国。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材料二它是对千百年来的历史沉积而成的旧文化的扬弃与超越。它既是由前此70多年的历史呼啸而来,又是对这段曲折历史的深刻反思,这场带有摧毁性的批判矛头首先指向旧伦理及其人格化代表。于是,排孔成为观念形态革命的起点。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 1922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然后知不足”的过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这二十年间,都是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材料四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改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请回答:(1)从材料一二中,可看出先定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先后进行了探索活。请按时间顺序写出这些探索的名称。(2)依据材料三,分析这些探索呈现出什么特点?(3)材料四认为“1921年是全新时代的开始”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请举两例证明中共实践了此革命道路。(4)由以上材料,你得到了哪些启示或者说你得出了那些符合历史逻辑的正确结论或认识?2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鸦片战争后,英国与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除赔款外条约还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请回答: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的重大影响是什么?比较以上两段材料,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又丧失了哪些主权?谈一谈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什么区别?25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回首往事,中国共产党人历经千辛万苦,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光辉之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诞生于南湖游船/犹如天际升起的朝阳/历经沧桑的祖国/如同沉睡的雄狮/在您耀眼的光芒下/猛然睁开了双眼。选自歌曲党在我心中材料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断摸索,逐渐发展壮大起来。而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也经历了从无到有和从弱到强的过程。材料三 会议让博古下了台,这样全党终于在毛主席的路线下团结起来,顺利完成了长征。陈毅三年游击战争回忆(摘编)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八一”建军节与什么重要史实有关? (3)材料三中的“”处应该填写什么?这次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26 . 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入侵,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寻找救国出路,一直到7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艰苦抗战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是我们民族不变的情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材料二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中国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请回答:(1)材料一所述,“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含义指什么?(2)材料二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它标志着什么?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3)材料三中“兄弟同心,共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