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练习)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练习)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练习)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练习)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9七上东莞期中) 北京人的发现、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文初祖、尧舜禹的“禅让”,是反映中华文明起源的学习要点。如果把它们放在一个学习主题下,你应该选择( ) A . 史前时期B . 国家的诞生C . 国家的统一D . 民族的交融2. (2分) (2019七上潜山期中) 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是学习研究历史最可靠的材料( ) A . “女娲造人”的传说B . 小说三国演义C . 电影荆轲刺秦王D . 考古发现的元谋人门齿化石3. (2分) (2018九上深圳月考) 长江哺育了早期的中华文明,下图中乙、丁两处是什么早期人类遗址( ) A . 半坡人、元谋人B . 元谋人、北京人C . 北京人、河姆渡人D . 河姆渡人、半坡人4. (2分) (2016七上娄星期末) 我们知道“神农尝百草”、“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主要是依据( )A . 神话传说B . 考古发掘C . 合理想象D . 学者推断5. (2分) 圩墩遗址是常州地区最早的母系氏族公社遗址,生活在约6000年前的圩墩原始居民应该( )A . 开始使用天然火B . 过着定居生活C . 使用铁制工具D . 实行禅让制6. (2分) 传说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13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了洪水。他是( )A . 黄帝B . 尧C . 舜D . 禹7. (2分) (2018七上长春期中) 如图情景发生在西周后期,国王因与民争利,被平民赶走,被迫逃亡。这一事件史称( ) A . 逐鹿之战B . 平王东迁C . 武王伐纣D . 国人暴动8. (2分) (2019七上滨州月考) 武王伐纣的著名战役是( ) A . 涿鹿之战B . 牧野之战C . 城濮之战D . 长平之战9. (2分) (2019深圳模拟) 据考证,诗经中有一首诗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 A . 牧野之战B . 春秋争霸C . 楚汉之争D . 官渡之战10. (2分) 他文采出众,武艺超群,遗憾的是:他把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在暴虐、享乐和瞎折腾上,以人当坐骑,其暴虐激起人民的不满。他是( )A . 夏禹B . 夏启C . 夏桀D . 成汤11. (2分) (2017七上山西月考)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朝代众多,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 ) A . 夏、商、东周、西周B . 夏、西周、东周、商C . 商、夏、西周、东周D . 夏、商、西周、东周12. (2分) 大河流域被认为是上古文明的摇篮。主要是( )A . 生长人类生活需要的物质B . 产生了人类生存的条件C . 孕育了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等四大上古文明D . 给了人类充足的水资源13. (2分) (2019七上临潼月考) 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春秋时期楚庄王“同鼎中原”反映( ) A . 废除了贵族特权B . 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C . 分封制遭到破坏D . 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14. (2分) (2019深圳模拟) “图上(见下图)绘二牛,一白一黑,牛身细长二牛所挽犁,犁头部分深深切入土中;扶犁者为一青年男子右手扶犁,左手扬鞭。”材料所述的现象最早出现于( ) A . 商朝时期B . 西周时期C . 春秋时期D . 战国时期15. (2分) (2019七上河源月考)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主张是( ) A . 以“德”教化人民B . 以“礼”治理国家C . “有教无类”D . “因材施教”16. (2分) (2017七上大同期中) 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青铜器 陶器 石器 铁器A . B . C . D . 17. (2分) (2019七上珠海期中) 山西省大致是我国古代晋国的范围,晋国在战国时期分裂为( ) A . 韩、赵、魏B . 郑、宋、楚C . 韩、赵、燕D . 秦、齐、楚18. (2分) (2018呼和浩特) 在复习中国古典文学专题时,一位同学绘制了如下表格,其中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选项时代代表人物A战国孔子、屈原B唐朝李白、白居易C宋元苏轼、关汉卿D明清吴承恩、曹雪芹A . A B . B C . C D . D19. (2分) (2017七上六盘水月考)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表现之一是各国变法。其中最典型、最成功的是( ) A . 吴起变法B . 李悝变法C . 商鞅变法D . 王安石变法20. (2分) (2018宿迁) 在我国古代,人们会以“牛”“耕”作为名,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 . 春秋战国时期B . 秦汉时期C . 隋唐时期D . 明清时期21. (2分) (2018七上鱼台期中) 下列对春秋时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B . 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C . 周天子的地位下降D .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号令诸侯22. (2分) (2019七上嘉陵期中)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盛的诸侯国,主要原因是( ) A . 铁制农具的使用B . 实行商鞅变法C . 牛耕的推广D . 重视水利工程建设23. (2分) (2018七上紫金期中)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 )书读得好的人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仗打得好的人生意做得好的人A . B . C . D . 24. (2分) (2019七上新兴期中) 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局面主要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 . 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 . 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C . 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D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25. (2分) (2019七上嘉陵期中) 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 . 韩非B . 老子C . 孔子D . 墨子二、 判断题 (共1题;共22分)26. (22分) (2018七上深圳月考)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 北京人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最大的成就是学会了人工取火。 (2) 山顶洞人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群体,其内部已经出现了贫富贵贱的差别。 (3) 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说明他们已过着定居生活。 (4) 早期青铜器经历了由食器发展到礼器的过程,这也促进青铜文明的繁荣。 (5) 甲骨文的书写材料主要有龟甲、兽骨、竹片和陶片。 三、 综合题 (共2题;共27分)27. (11分) (2019七上东安期末) 截止2016年底,“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13年聚焦“三农”问题。回顾历史,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原始农业兴起。请问它兴起于哪些地区? (2) 春秋后期,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的农具和耕作方式分别是什么?这一农具和耕作方式的推广推动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哪场变法运动? (3) 西汉时期,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并重视“以德化民”的两位皇帝分别是谁?三国时期,重视农业生产,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使得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的是三国中的哪个国家? (4)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在北朝时期出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的作者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请写出该书的名称。 (5) 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当今农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28. (16分) (2017七上苏州期中)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日看来西周政治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浸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请回答:(1) 材料一中西周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曾经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 (2) 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 四、 简答题 (共1题;共11分)29. (11分) (2019九下未央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周初年分封形势图材料二:武帝还大规模展开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开发。从总的后果看,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发展了。白寿彝中国通史秦汉时期(上)材料三:康照六年(1667年),朝廷允许郑氏封藩,世守台湾。郑经(注:郑成功长子,台湾统治者)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康然答复:“不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遂攻取,设府,隶福建。摘编自江日升台湾外记及明清史料丁编第三本(1) 材料一中的制度的主要作用是_秦国商鞅变法时,用_(填措施)取代了这一制度,并用_(填措施废除了这一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井田制,有效降低了地方对抗中央、分裂回家的潜在可能。 (2) 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连一个作答。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秦汉为维护北部边疆稳定采取了哪些相同措施?有何积极作用?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康牌是怎样解决台湾问题的?从中可以看出康熙王朝维护统一的方式有何特点?(3) 综合上述材料,鉴古知今,谈谈今日中国该如何维护统一。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