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测试)_第1页
鲁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测试)_第2页
鲁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测试)_第3页
鲁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测试)_第4页
鲁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9七上南宁月考) 下列划线词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 酝酿(yn ning) 涨(zhng)起来 抖擞(su)B . 黄晕(yn) 着(zhu)落 粗犷(gung)C . 薄(b)烟 棱(lng)镜 吝啬(ln s)D . 应和(h) 高邈(mio) 静谧(b)2. (2分) (2019重庆)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喧器 祭祀 销声匿迹 来势汹汹B . 选聘 蹂蔺 妄自菲薄 怡笑大方C . 震撼 谬论 玲珑剔透 沧海桑田D . 强悍 徘徊 骇人听闻 娇揉造作3. (2分) (2019九下江都模拟)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象,周老师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同学们都很满意。B . 先生在讲座中旁征博引,还不时夹带数种语言,这使得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C . 这个季节,正是花红柳绿,春意阑珊 , 诗人不禁发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赞叹。D . 烟花三月,江都南水北调公园内,市民纷至沓来 , 品味满园的春色,乐享悠闲的幸福生活。4. (2分) (2018九上兰陵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街头诈骗的泛滥和兴起,危及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B . 朋友的孩子读小学五年级,最近学校老师总是找她谈话,让她十分烦恼。C . 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D . 虽然文章内容很精彩,但是语言朴实无华,几近口语。5. (2分) (2019九下江阴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众所周知,人生在世,除了工作与物质的享受外,还需要有情趣,有精神上的慰藉与享受, , , , , , 。王夫之就提倡诗应“亦理亦情亦趣”由“趣”生出旨趣、情趣、意趣、风趣、兴趣等一系从属范畴中国古代审美中“趣”是很重要的一个范畴中国文人历来就很讲情趣否则,生活就太枯燥、单调、寂寞了无论诗、书、画、乐都讲究趣味A . B . C . D . 6. (2分) (2018七下衢州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 杨振宁,理论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B .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C . 萧红,原名张迺莹,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D .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7. (4分) (2019河北) 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书画作品松鹤延年,回答问题。 (1) 请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图画画面的内容。 (2)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对联“东海白鹤千秋寿,南岭青松万古春”。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8. (6分) (2019九上剑河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留守乡村的爷爷蒋曼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宏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从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场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有一天,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摘自2016年5月长春日报)(1) 文中“爷爷”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 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词句含义。 从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句中划线词“镌刻”在文中的含义。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为什么说爷爷给孙女的故乡是“广袤而丰盈”的?(3) 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请谈谈你的理解。 (4) 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的作用,并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 9. (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乙己那脱不下的长衫刘云龙中学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文章,让我认识了那位在咸亨酒店里以几粒茴香豆下酒的孔乙己。且莫言他的潦戗和窘迫,留在我记忆里的是他那似乎永远也脱不下的长衫。孔乙己无疑是旧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透过他那破旧的长衫,我们窥见的是那个时代的无奈与守旧,是那种既不愿意承认窘境又执意恪守“清高”的心态,这,不得不让我寄予极大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杂些许困惑。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虽不见了孔乙己的长衫,但类似的人远没有绝迹。虽说一些人不再身着那灰布长衫,但在他们名牌服饰的里面还固执地罩着那件脱不下的无形的“长衫”。很显然,这“长衫”存在于人们的意识深处。它禁锢了思维方式的变化,妨碍了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使一些人的视野不能开阔目光流于短浅。在现实生活中,何曾不见这“长衫”一如影子似的制约和束缚着我们?我们这个时代倡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而在一些人眼里,这只是一句书面的口亏,一些文字材料上的“添加剂”。这些人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处处为自己考虑,不愿放弃既得利益,把解放思想当作装点门面的饰物。毕竟我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必须迅即脱下那陈旧的“长衫”,做一个健步如飞的先行者,做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弄潮儿。遗憾的是,那些“长衫者”对瞬息万变一日千里的形势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索,沉浸于往日的陈规陋习之中,甚至连承认那件长衫存在的勇气都没有。只要我们认真搜寻和思索一下周围的人和事,就不难发现,这该死的“长衫”还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仍然存在着那不死的身影。我们到底是以此为荣,还是以此为辱?孔乙己的时代早已消失。往昔渐去渐远,思想常虑常新,只要触及关于思想、关于观念的问题,我便会很自然地想到孔乙己那件灰布长衫。这互不关联的东西所引发的思考一直萦系于心。可以断言,彻底脱下“长衫”之日,便是时代进步之时。(1) 从全文看,当今社会的一些人身穿的“长衫”指的是什么? (2) 孔乙己不愿脱下那破旧的长衫是因为他穷困潦倒而又执意“清高”,那么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人不愿脱下那无形的“长衫”的原因又是什么? (3) 作者对穿着长衫的孔乙己的态度是复杂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杂些许困惑”;而对当今社会上的“长衫者”,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4) 读罢全文,你认为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0. (16分) (2019乐至模拟)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未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走送之_礼愈至_腰白玉之环_主人日再食_(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选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是成为德兼备的人。B . 虽然作者幼时“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C . 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D . 作者写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突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如人也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4) 说说你从宋濂的读书经历中悟出的学习道理。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1. (6分) (2019江西模拟)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注】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边患而受金石之赏。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代:代州。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燕然:燕然山。东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1) 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从“复从戎”可以清楚地意识到边境上军情的紧急。B . 颔联“三河道”点出送别的地点。C . 颈联写魏大从军所往之地。D . 尾联运用典故,表现作者壮志未酬。(2)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B . 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凄哭悲切。C . 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D . 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六、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12. (8分) (2019中山模拟)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_,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 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_,_。” (3) 官船来往乱如麻,_ 。(朝天子咏喇叭) (4) 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秦风蒹葭) (5) 请把杜牧的赤壁默写完整。_,_。_,_。七、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13. (1分) (2019八上宁波期末) 判断下列有关名著的内容是否正确。 (1)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人交流、相处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2) 在众多以长征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李鸣生的长篇纪实文学长征是非常突出的一部。 (3) 法布尔笔下的蝉是聋子,听不到任何声音。 (4) 蕾切尔卡森作为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其代表作寂静的春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八、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14. (5分) (2019七下侯马期末)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请赏析这幅扇面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字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5. (1分) 写作:【小题1】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文中写道:十年累积的情感再也无处藏匿,我的心几乎要跳出来, , 我好不容易忍住眼泪,终于说出了准备了千万次的话语:“父亲,母亲,我就是您10年来一直资助的那个孤儿。”请在作文纸上作一个动作和心理活动的片断描写。要求:符合上下文情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字数不超过150字。【小题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题一:我们每个人都是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