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检测(七) 辛亥革命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龙无首。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由此可推知()A各派合力促成辛亥革命成功B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D君主立宪思想已被国人摈弃解析:选A根据材料“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龙无首。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可知,辛亥革命的成功是革命派、立宪派等数个反封建阵营相互合作促成的,故A项正确。2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说:“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当组织自由统一的(由各民族自由联合的)中华民国。”他还提出:“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这说明孙中山()A发展了民生主义思想B具有民族平等的思想C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D积极谋求国家独立解析:选B由材料“各民族之自决权”和“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可见孙中山具有民族平等的思想,故选B项;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发展了民生主义,即在平均地权基础上提出节制资本,与“民族之自决权”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明确反帝以实现国家独立的信息,排除C、D两项。3有学者认为:“经济上,辛亥革命爆发时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远未达到资本主义革命水平;政治上,辛亥革命后中国仍是封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思想上,三民主义只是革命的理论纲领,并没有深入人心;目标上,仅仅完成了一次有限度的政权更替,没有彻底摧毁封建王朝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又走上了军阀割据的道路。”该学者()A认为资本主义道路不适合中国B不认同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C正确全面客观地评价辛亥革命D完全否定了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解析:选B据材料中辛亥革命的结果和影响可知,该学者并不认同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性质,故B项正确。41915年12月15日,袁世凯对黎元洪的册封令上写道:“光复华夏,肇始武昌所有辛亥首义立功人员,勋业伟大照约法第二十七条特沛荣施,以昭勋烈。黎元洪着册封武义亲王。”结果,黎元洪坚辞不受,并请辞一切官职,回原籍休养。黎元洪此举的主要原因是()A忌惮袁世凯阴险狡诈多变B不敢独居武昌首义之功C深知民主共和乃大势所趋D担心约法不具法律效力解析:选C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称帝后,册封黎元洪为亲王,黎元洪坚辞不受,主要原因是黎元洪认识到在当时民主共和才是大势所趋,主张拥护共和制度,故C项正确,A、B两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法律效力,故D项错误。5严泉在历史变迁的制度透视中写道:在责任制内阁国家里,当政府与议会发生异议时,政府拥有解散权,即有权提前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立法机关。而临时约法却没有规定解散权,形成一种单向的权力制约关系。这表明临时约法()A降低了国家行政权力 B赋予议会过大权力C政体的构建存在缺陷 D目的在于维护共和解析:选C临时约法是为了制约即将上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的权力,并没有降低国家的行政权力,A项显然偷换了概念,故排除A项;分析题意可知议会权力并没有扩大,只是临时约法没有规定政府如何制约议会而已,议会的权力仍然不变,故排除B选项;题目中指出临时约法在政体构建上存在的缺陷,如“没有规定解散权,形成一种单向的权力制约关系”,故C项正确;D项的结论无法从材料中直接得出,故排除D项。6(2018诸暨期中)理清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础。辛亥革命时期史事纷杂,以下史实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A BC D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先是1912年1月,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然后是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再然后是1912年3月,限制袁世凯专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最后才是1912年4月,在袁世凯的要求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北京。7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临时约法()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B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D不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临时约法是对之前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的根本否定,体现了人民主权和平等,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10分)8(2018台州月考)国名对于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具有强烈的凝聚意义和符号价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吾人所最惭愧者,莫如我国无国名之一事。寻常通称,或曰诸夏,或曰汉人,或曰唐人,皆朝名也;外人所称,或曰震旦,或曰支那,皆非我所自命之名也以一姓之朝代而污我国民,不可也;以外人之假定而诬我国民,犹之不可也。于三者俱失之中,万无得已,仍用吾人口头所习惯者,称之曰中国史。虽稍骄泰,然民族之各自尊其国,今世界之通义耳。我同胞苟深察名实,亦未始非唤起精神之一法门也。摘编自梁启超中国史叙论(1901年)材料二革命党人于1911年11月11日晚组织了谋略处,作出了下面这样一些重要决定:“一、以咨议局为军政府及都督府;二、称中国为中华民国”“称中国为中华民国”的含义深远:其一,它说明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是这个地方的国家和民族的称号,“中华民国”只是将其具体化。其二,它说明自此后,“中国”这一概念由文化、地域和模糊的指称正式被赋予了明确的政治含义。中国不再是文化共同体,而是现代政治共同体的指称了。在这里,“中国”不是“中华民国”的简称,中国人通过“中华民国”自上而下地完成了身份的现代认同。摘编自李扬帆未完成的国家:“中国”国名的形成与近代民族主义的构建(1)阅读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观点。结合所学,分析梁启超提出这一观点的客观原因。(4分)(2)阅读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意义。结合所学,试从经济、社会习俗角度论述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6分)答案:(1)观点:以“国名”之说激发民族精神(或主张确定“中国”为国名)。原因:西方社会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葡萄酒鉴赏师培训课件
- 2025年山东省安全员B证复审考试模拟100题及答案
- 葡萄酒知识培训大全课件
- 茶艺与茶文化校考试题及答案
- 2025设备购销合同协议书范本
- 仓储保管员中级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地下停车场车位租赁合同
- 2024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2 School life(重难词汇)含答案
- 2025年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判断题库及答案(共500题)
- 2025船舶股份合同范本
- 《大学英语四级强化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学习解读课件
- 高中教师业务知识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
- DZ∕T 0097-2021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50 000)(正式版)
-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4年景区托管运营合作协议
- 保定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3
-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单、样板确认、整改单
- 品牌服装设计课件
- 浅析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 小型化便携式医用雾化器设计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