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注射用水风险评估操作规程_第1页
sw注射用水风险评估操作规程_第2页
sw注射用水风险评估操作规程_第3页
sw注射用水风险评估操作规程_第4页
sw注射用水风险评估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射用水风险评估操作规程 第 2 页/共 6 页注射用水风险评估操作规程1、目的:11注射用水进行风险评估所适应的方法及所获结果,适用于生产注射剂的产品;12 风险评估所获结果能够确认注射用水相关潜在风险及其评估,以及应采用的控制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因此,以后验证和确认活动的范围及深度将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2、适用范围: 21 安装及使用过程中注射用水的主要关键工艺设备如:浓配料及过滤系统设备、稀配料及过滤系统设备、洗瓶机;22注射用水所使用的主要关键(包括其相关控制系统)(设施)设备:纯化水制备贮存输送系统设备、注射用水制备贮存输送系统设备、纯蒸汽制备输送系统设备。3、责 任 者:生产工序操作人员、QA员、主任、质量管理部经理及质量受权人、总经理。4、操作内容:4.1风险评估方法【遵循FMEA技术(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4.1.1 风险确认:可能影响产品质量、产量、工艺操作或数据完整性的风险;4.1.2 风险判定:包括评估先前确认风险的后果,建立在严重程度、可能性及可检测性上;4.1.3 严重程度(S):测定风险的潜在后果,主要针对可能危害产品质量及数据完整性的影响。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严重程度(S)描述关键(4)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此风险可导致产品不能使用;直接影响GMP原则,危害产品生产活动高(3)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此风险可导致产品召回或退回;不符合GMP原则,可能引起检查或审计中产生偏差中(2)尽管不存在对产品或数据的相关影响,但间接影响产品质量或工艺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此风险可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或对企业形象产生影响低(1)尽管此类风险不对产品或数据产生最终影响,但对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仍产生较小影响4.1.4 可能性程度(P):测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根据积累的经验、工艺/操作复杂性知识或小组提供的其他目标数据,可获得可能性的数值。为建立统一基线,建立以下等级:可能性(L)描述极高(4)极易发生,如:复杂手工操作中的人为失误高(3)偶尔发生,如:简单手工操作中因习惯造成的人为失误中(2)很少发生,如:需要初始配置或调整的自动化操作失败低(1)发生可能性极低,如:标准设备进行的自动化操作失败4.1.5 可检测性(D):在潜在风险造成危害前,检测发现的可能性,定义如下:可检测性(D)描述极低(4)不存在能够检测到错误的机制低(3)通过周期性手动控制可检测到错误中(2)通过应用于每批的常规手动控制或分析可检测到错误高(1)自动控制装置到位,检测错误(例:警报)或错误明显(例:错误导致不能继续进入下一阶段工艺)RPN(风险优先系数)计算:将各不同因素相乘;严重程度、可能性及可检测性,可获得风险系数( RPN = SPD )RPN 16 或严重程度 = 4 高风险水平:此为不可接受风险。必须尽快采用控制措施,通过提高可检测性及降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来降低最终风险水平。验证应先集中于确认已采用控制措施且持续执行。 严重程度为4时,导致的高风险水平,必须将其降低至RPN最大等于8 16 RPN 8 中等风险水平:此风险要求采用控制措施,通过提高可检测性及(或)降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来降低最终风险水平。所采用的措施可以是规程或技术措施,但均应经过验证。 RPN 7 低风险水平:此风险水平为可接受,无需采用额外的控制措施。注射用水风险评估操作规程 SCSOP06008-00 第 6 页/共 6 页表2-25 注射用水风险分析编号步骤子步骤风险影响S原因P控制措施D起始RPN风险水平验证活动设计材质不适于注射用水与材质相互作用或材质有利于微生物活动而导致的水污染4制备及配送系统的设计不当1规程规定取样方案312高确认与水接触组件适当材料的使用(IQ)确认水质量(OQ)及季节性波动(PQ)安装中存在盲管生物膜滋生导致的水污染4制备及配送系统的设计不当1规程规定取样方案312高确认制备中心及回路中不存在死体积(IQ)确认排水系统的安装及管道坡度(IQ)确认水质量(OQ)及季节性波动(PQ)水与非控制环境接触颗粒或微生物引起的水污染4制备及配送系统的设计不当1规程规定取样方案312高确认每个储罐通气阀均装有绝对过滤器(IQ)确认水质量(OQ)及季节性波动(PQ)工艺参数流量流量不足生物膜滋生导致的水污染4制备及配送系统的设计不当工艺参数不当2安装流量计和压力计控制系统/警报激活规程规定取样方案216高确认关键仪表的校准(IQ)确认控制系统性能及警报激活(OQ)确认水质量(OQ)及季节性波动(PQ)温度水温不当生物膜滋生导致的水污染4制备及配送系统的设计不当工艺参数不当2温度计到位控制系统监测温度规程规定取样方案216高确认关键仪表的校准(IQ)确认控制系统性能及警报激活(OQ)确认水质量(OQ)及结节性波动(PQ)消毒工艺消毒工艺不当消毒温度不当消毒效率低、微生物水污染4消毒工艺设计不当工艺参数不当2消毒规程系统中安装紫外灯规程规定取样方案216高确认UV灯的安装(IQ)确认水质量(OQ)及结节性波动(PQ)4.3.检查活动4.3.1协调资源分配,包括检查计划,频率和深度;4.3.2评价效果存在质量缺陷,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的严重程度。4.3.3确认检查后所采取的管理措施的适合性和类型。4.4.评价活动4.4.1系统评价企业提交的(包括药学研发信息)的资料和教材。4.4.2评价建议计划和效果的偏差或变更的影响。4.4.3确定检查者和审核者应共享的风险,以更好地了解怎样控制风险和/或是否需要进行特定检查(如参数释放,过程分析技术PAT)。4.4.4质量风险的控制:4.4.4.1质量风险评估定性高者(影响重大)的,由企业负责人会同生产部门、质量管理等相关部门研究找出风险发生原因并提出解决降低风险措施;4.4.4.2质量风险评估定性中者(影响较小),由质量管理部门会同生产等相关部门研究找出风险发生原因并提出解决降低风险措施;4.4.4.3质量风险评估定性小者(影响很小)生产车间会同QA员、工艺员等研究找出风险发生原因并提出解决降低风险措施;4.4.4.4将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控制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措施、形式及形成的文件应当与存在的风险级别相适应。4.4.5质量风险的降低:在质量风险评估中确定的风险,当其风险超过可接受水平时,采取必要措施降低风险引起的影响。包括降低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或者提高发现风险的能力。4.4.5.1在实施降低风险的过程中,有可能将新的风险引入,或增加了其他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所以在措施实施后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以确认和评价风险是否产生新的变化。4.4.5.2降低风险的措施:消除风险发生的根本原因;将风险结果最小化;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转移或分担。4.4.6风险接受:降低风险之后还要对能否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范围内进行确认,所谓风险接受就是实施了降低风险的措施之后,对残余风险接受的决定。4.4.7质量风险的沟通:当质量风险已确认并得到分析控制,各个部门应互相沟通,确定质量风险的降低和接受,沟通并交流风险产生的原因,明确根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确保安全生产。4.5质量风险的审核:4.5.1 以回顾的方式进行质量风险的审核:当一批产品完成它所有的程序,生产和管理部门应当以生产记录为标准进行回顾式的检查,确定质量风险是否得到正确管理,是否有新的质量风险的产生,质量风险的级别:如属于三级质量风险,质量管理部门会同各相关部门应联合沟通审核。4.5.2风险达到以下控制标准时即可认为已得到正确的管理:4.5.2.1正确的描述风险;4.5.2.2识别根本原因;4.5.2.3有具体的消减风险解决方案;4.5.2.4已确定补救、纠正和预防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有效;4.5.2.5行动有负责人和目标完成日期;4.5.2.6随时监控行动计划的进展状态;4.5.2.7按计划进行并完成预定的行动。4.6降低质量风险处理措施实施:4.6.1质量风险评估定性高者(影响重大)的,由主管生产(质量)副总经理组织生产部门、质量管理部门及生产车间相关人员按照质量风险评估定性高者(影响重大)的提出解决降低风险措施及要求进行严格操作和实施,将质量风险降低到可接收的水平;4.6.2质量风险评估定性中者(影响较小)的,由生产(质量)管理部门组织生产车间相关人员按照质量风险评估定性高者(影响较小)的提出解决降低风险措施及要求进行严格操作和实施,将质量风险降低到可接收的水平;4.6.3质量风险评估定性中者(影响很小)的,由生产车间组织QA员、工艺员等相关人员按照质量风险评估定性小者(影响很小)的提出解决降低风险措施及要求进行严格操作和实施,将质量风险降低到可接收的水平。4.7降低质量风险处理措施实施检查:在降低质量风险处理措施实施过程中由生产(质量)管理部门组织生产车间相关人员检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协助实施部门解决存在的问题,纠正出现的偏差。4.8风险通报风险通报就是决策制订者及其他人员间交换或分享风险及其管理信息。参与者可以在风险管理过程的任何阶段进行交流。一个正式的风险通报过程有时可发展为风险管理的一部分,这可包括许多相关部门间的通报,如:管理者与企业、企业与患者以及公司、企业或管理当局内部等等。所含信息可涉及到质量风险是否存在及其本质、可能性、严重性、可接受性、处理方法、检测能力或其它。这种交流不需要在每个风险认可中进行,对于企业和管理当局间就质量风险管理决定进行通报时,可利用现有法规与指南所规定的已有途径。4.9、风险回顾及再评估:4.9.1风险回顾风险管理过程的结果应结合新的知识与经验进行回顾。质量风险管理过程一旦启动,应持续应用在任何可能影响初始质量风险管理决策的事件,不论是计划内的(如培训教育回顾的结果,检查、审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