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感恩的名人事例 描写感恩的成语描写感恩的成语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结草衔环 饮水思源 感恩怀德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 恩恩相报 用恩惠报答恩惠;把有利于人的行为回报给有恩于己的人。 恩有重报 好好地报答别人的重大恩惠。 恩重如山 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感恩图报 感激别人的恩情而想办法回报。 乌鸦反哺 羊羔跪乳 笔下超生:超生:佛家语。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大度包(兼)容: 形容气量大,能宽容人。 多可少怪:可:许可,允许;怪:责怪。允许的多,责怪的少。指对人比较宽容大度。 姑息养奸:无原则地宽容,只会助长坏人作恶 姑置勿问:权且放过,不去追究责问。指对有过错的人暂时给予宽容。 禁网疏阔:指法律过于宽容。 休休有容:形容君子宽容而有气量。 蒲鞭之罚: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 克逮克容:指能和顺而宽容。 宽以待人:宽:宽容。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 养痈畜疽:生了毒疮不去医治。比喻庇护宽容坏人坏事。 关于感恩的名人名言 : 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肖楚女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华罗庚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 关于感恩的格言 : 知恩报恩,生活在感恩世界里,人生才有意义 感恩从感激身边人开始,努力从脚下的位置开始 真诚地感谢为你付出的人 ,由衷地赞美为你奉献的人 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鲁迅 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 堂恩 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卢梭 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希腊谚语 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品行中最不好的。 英国谚语 陆地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黎巴嫩)纪伯伦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雨果 能宽恕别人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能将别人的错误忘得一千二净那就更好。 勃朗宁 以责人之心责已,以恕已之心恕人 严以律已,宽以待人 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刻苦自己,厚待别人诚挚地宽恕,再把它忘记(英国) 宽宥是人性的,而忘却是神性的(詹姆斯格兰) 宽容的人最为性急,耐受力强的人最不宽容(贝尔奈) 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雨果) 腹中天地阔,常有渡人船。朱德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深秋时节,窗外的阳光照在办公桌上格外温暖。在秋天和暖的阳光中,我常常看见姥姥脸上充满了爱意,露出祥和的微笑。 姥姥,对我有太多的深情,想来,竟一时无法下笔。多少时候,将记忆塞得满满的片段曝晒在阳光下,自己去重温、欣赏、回味。仿佛是自演自赏的舞台,冷落与喝彩都给了自己,却还,不知疲倦。只因和姥姥相对。 童年的片段:是在灶台前烧着旺旺的柴火时;是在秋日艳阳下的田野里,劳动时;是在夏日里流淌的大河边,洗衣时;是在冬天温暖的火炕上,看窗外飘飘的大雪时,听姥姥讲那些感人的故事:劈山救母、牛郎织女?多是子孝母贤的故事。纯真的心格外容易被感动,泪水就经常的汹涌而出,丰富了我童年的情感。即使是闲谈,姥姥的手也是不闲着的:补一双袜子,缝一件衣服,或者在做一些可爱的虎头鞋、香包,剪纸什么的。我也帮着忙,有时候是 添乱,而姥姥给我的,总是赞美,一颗自信的心,在上学前就被姥姥养成了。 六月里的晒衣场,是在姥姥的小水泥院子里,指甲花开得五颜六色。姥姥将她的珍藏都晾晒在小院里。姥爷四十岁前是个浪子,听戏,玩票,抽鸦片,很少的时候,姥姥随他在外飘荡。姥姥的珍藏有她结婚时的嫁衣,有她在大连生活时的洋装,有在济南时缝制的袍子、罗裙大衫?每一件都是有故事的吧?散发着古旧的箱木味,樟脑味。姥姥絮絮叨叨的诉说,勾起了一个孩子想要出去,看世界的好奇心。 最经常的场景,是不管春夏秋冬,许多有阳光的午后。姥姥都在院子里的花岗岩石条上搓洗床单,白床单洗的洁白之后,再用浆浸,晒干之后白得耀眼,挺的僵硬。然后,用捶衣捶用力的捶打,被单就软软的,平整得没有一丝褶皱,挂在小院里,飘着皂角香。在夕阳下的金色光芒里,写成了我童年里难忘的诗篇。 现在,家里的床上用品,我喜欢干净的白色,我会用消毒液将它们洗的雪白,用得越久越是喜欢。躺在洁白的床单上,会无端的闻到久远的皂角香气,仿佛是驻足在,姥姥挂着洁白床单的,有阳光的小院里,是那么的亲近、贴切和温馨。 远离家乡求学的日子里,寒暑假是轻松的闲适。回家,我总是先跑到姥姥那里,被她惊喜地拉到怀里,贴着我的脸,亲亲地说:“我的孩儿,你回来了”。她看着她的外甥女儿,从襁褓中的小小婴孩,一直出落到大女孩,她的喜爱就溢满了脸,连她的银丝发也闪着爱的光泽。暑假,是黄昏暮色里,吃着新鲜的瓜果,姥姥用指甲花为我染指甲。一顿爱吃的晚饭,袅袅炊烟中,我会为姥姥唱歌。她不再给我讲故事,而是听我讲外面的世界,那是她多年已经不再触摸的久远。寒假里,是在温暖的火炕上,守着一盆炭火,听姥姥讲我小时候的故事,或者她会给我盘一个漂亮的发髻,让我穿鲜亮的服饰。“宝,不要总是那些灰的、白的、蓝的,暗淡了美丽、青春?” 喜欢花草,喜欢孩子,喜欢首饰,姥姥算是一个纯粹的女人。在她穿着绣花绸缎长裙、戴着翠玉银饰的少女时代,挪动一双小脚,飘来飘去。在姥姥父亲庞大的家具店里,那些天然的木香,闪亮的家具,把她熏陶成了一个爱家的女子。于是,她满怀爱心,走进婚姻,走进锅碗瓢盆叮当作响的日子里。生养了八个子女,又抚育了一大群孙男第女。她陪嫁的首饰,在经历了岁月的动荡之后,只剩下一对不值钱的银镯子。姥姥把它送给了最疼爱的我。现在,它们躺在我的首饰盒子里,闪炼着凝重的岁月的光泽。 知道我要结婚的消息,姥姥兴奋地一夜未睡。婚礼结束后,我回老家看她,特意穿上她喜欢的红色服饰。她紧紧地楼着我,把我的衣服里外看了个遍,开心的大声地笑,拿出她送我的礼物:一件粉色的丝质肚兜,绣着荷叶莲花鸳鸯。这是八十六岁的姥姥用手一针针缝制的,用丝线一针针绣成的。那对古老的银镯,放在肚兜上。我不知道年老的她托谁买的这块布料,我能想象出姥姥缝制它时的表情、动作和祝福。那么真切,那么熟悉? 婚后,我生过一次病,住进医院时,对生命与世界,有了崭新的领悟与体会,突然间,只觉得花更红,草更青,树更绿;阳光更暖和、鸟鸣更动听;感受很深的,是父母、先生,比任何时候都更可贵、更深切、更贴心。尤为令人不能忘怀的是,我在入院第三天的午后,我正在迷着眼,慵懒地躺在病床上,百无聊赖。猛地睁开眼,却见姥姥拄着拐棍,颤巍巍地走进病房。她轻抚着我的脸,“宝,你遭罪了”,一句话,让我泪水涟涟,百感交集。我的姥姥,她不知道打哪听到我住院的消息,竟从百里之外,赶到了我的身边。“宝,别哭,吃枣。”姥姥从口袋里掏出大枣,送进我的嘴里,我咬了一口,那甜味至今一直还留在心里。 此后,不再有年年的相见。每次的探望都让姥姥回味留恋好久:我给她洗银白的短发,剪她那老硬的指甲,搓她那小小的脚丫,躺在她干瘪的怀里,摸她几乎没有皱纹的红润的脸?这些,是她最爱的方式。她的晚年是幸福的,有吃不完的点心补品,有她喜欢的柔软的服饰,她喜爱的首饰也都应有尽有是她的儿孙们真心的爱戴。她总是带着满意的祥和的微笑,盘腿坐在炕头上,穿的干干净净,头发梳的整整齐齐。一双眼睛盯着窗外,希望能够看到她 的儿女孙子们出现? 儿女子孙就是她的日子。她总说自己是一只老母鸡。在艳阳下,孵出了一群人的人生。她付出辛苦,是心甘情愿。牵挂,是扯不断的骨肉情深。在她的眼里,人生 _,代代相传。至于回报,她从来没有想望过。 终究有一天,看到的是姥姥离去的脸。我竟然没有悲伤:姥姥的脸上是从容善良的微笑在她九十一岁的高龄无疾而终时,没有遭受一点痛苦。也许是上天对她此生公德圆满的垂怜。安慰取代了我的悲痛,尽管泪水总是不能自已。 我常常在梦中,在天堂彩云飘飘的花园里,看到姥姥在采指甲花,是我最爱的胭脂红在生活用品贫乏的童年,姥姥用指甲花为我染的红指甲,曾经,那么深刻地炫美了我的生活和心灵。 家里,墙上,还挂着姥姥做的彩色绣球;抽屉、衣柜里还有,她在端午节时绣的香包;儿子的玩具盒里,有她做的缝着七彩布条的毽子?每每触动着我无以回报,无以感怀的心,留下的只是不尽的思念? 从此,我无以回报的心,总是将生活种种的烦恼,都隐藏在生活的背后。给亲爱的人以微笑;给朋友以温暖;给周围的人以阳光。那些忧伤,在给别人的明媚中,自行消褪,是亲爱的姥姥教给我的人生。感恩在佛法中,经常说“报四重恩”: 一、感念佛陀摄受我以正法之恩;二、感念父母生养抚育我之恩;三、感念师长启我懵懂,导我入真理之恩;四、感念施主供养滋润我色身之恩。我们感念众生旷劫供我所需之恩,感念自然界,太阳供我光明与热能,空气供我呼吸,花草树木供我赏悦。 “感恩”之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看待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自然而然地,你的生活中便有了一处处动人的风景。 “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譬如感恩于为我们的成长付出毕生心血的父母双亲。 宽容 宽容,是一种坦荡,可以无私无畏,无拘无束,无尘无染。 宽容,是一种豁达,是比海洋和天空更为博大的胸襟,是宽广和宽厚的叠加,延续和升华。宽容有度,宽容无价,宽以待人,这是人生处世的基本法则。 心有明灯 心有明灯,便不会迷路,便可拒绝黑暗、胆怯,拥有一份明朗的心情,一份必胜的信念,一份坦荡的胸怀 心有小窗,便有亮丽的阳光进来,小酌一些温暖的故事,便有自由清风邀约一些花香或者白云。心有琴弦,纵然客去茶凉,仍有小曲缓缓响起,仍有满树桂花知音而化为酒香。 心有栅栏,然后青藤爬过,那些小秘密点缀其中,像叶片下小憩的蝴蝶,做梦一般,只能用花粉形容。心有玉阶,满阶是香囊佩瑶,满阶是锦言妙计,还有玲珑小贝和神秘念珠。于是孤独不再降临,花瓶不再寂寞。 心有圣殿,供奉着高贵,尊严、善良、理想和追求 这都是些美丽的神灵。由此,而不可侵犯;由此,而拥有世界和自己。 1.祖国母亲哺育一代一代的生命,而我们则是其中新生的一代; 2.提出问题:作为新生的一代,我们该怎样爱“她”? 3.写出自己的看法,并呼吁新一代的小学生们一起行动,报效祖国母亲的辛勤培育。 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屠格涅夫) 威武不屈壮士心 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早年在法国研究原子理论。1948年,他提出回国,导师和同事都再三劝说,挽留。国民政府驻华大使,恶狠狠地威协说:“看他能上得大陆的岸,那才怪呢!”这意思很清楚:如果钱三强坚持要回祖国, _特务就会在半路上暗下毒手。钱三强不顾个人安危,置生死于度外,果断而机智地回到祖国的怀抱,为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陈天华遥寄血书 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立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准备回国参战。 回到宿舍后,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书写救国血书,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 ,当亡国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来战斗?他一连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咸:救国!救国! 别人把他救醒后,他坚持把血书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万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国内。读到的人无不感动。 也深信,不久的将来,我也会是其中的一员。因此,谨记今天的“校兴我荣”, 才能创造明天的“校以我荣”! xx年5月18日高钰城著 提纲:感恩与孝 社会文化畸形 感恩与责任 拥美德之感恩,弃功利之感恩 (一)培育美德的感恩的前提条件 功利感恩的利与弊:every coin has two side. 一、绪论 1提出中心论题:拥美德之感恩,弃功利之感恩 2说明写作意图:区分两种不感恩,拥美德之感恩,弃功利之感恩 父母为孩子奋斗 二、本论 (一)字面解释感恩及两种感恩,古之引语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 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目前人们心中感恩的基本现状 :现代人的感恩之于古代的感恩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1.功利的感恩(如送礼)加剧,美德感恩在没落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 2.孝之恩孝道与感恩 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 3.支助之恩与做广告 4.教师节送礼 5、感恩规定:扬州大学 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4.例子:我自己 5、被资助者取消受助资格的5人 (三)培育和完善美德感恩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 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三、结论 1,概述当前的我国感恩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呼应开头的序言。 提纲的选择要根据作者的需要。如果考虑周到,调查详细,用简单提纲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粗疏,调查不周,则必须用详细提纲,否则,很难写出合格的论文。总之,在动手撰写论文之前拟好提纲,写起来就会方便得多。 教师节快来了,不要给孩子的老师送点心意成了为人父母者的“纠结”。教师节是否非得送礼?是否越贵的礼物越能打动老师的心?记者调查发现,过八成的家长表示要借教师节向孩子的老师表心意,且送的礼物一年比一年贵重;但不少受访老师都对“大礼”感到负担沉重。(9月8日,南方日报 xx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的第26个教师节,也是我们用心报答恩师的特殊日子。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教书育人,得到学生和家长的尊重,在教师节期间,收到适当的礼物无可厚非。然而,教师节送礼,对于这种“家长、老师都为难”的现象,一方面折射出一些家长对教师职业的不尊重和不理解,认为送了礼,就享有了某种特权,自己的孩子能得到“更多照顾”;另一方面,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不少父母都是抱着“人送我送”的心态去选购教师节礼物,所以“教师节”送礼之风越发高涨也越发厚重。 中国青年报近期的一项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现象:对于“现在很多家长给老师送礼的原因”,该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想让老师多照顾一下自己的孩子”,65.0%的人选择此项;“送礼成风,担心孩子受委屈”排在第二,有57.7%的人选择。 第三,商家的点火吹风,使得教师节经济日渐升温。现在的商家越来越看重节日,愿意以节造势,教师节一到,针对教师的各类促销活动也纷纷登台,车市、房市、旅游、商场、餐饮,不少精明的商家都打着教师节的旗号大做文章,纷纷使出全身解数推出“教师节”大礼,网上更是天价礼品频现,从高档手表到贵重首饰,从服装到代金卡,无论是实用型的、创意型,还是各类感恩礼物应有尽有。让“教师节”俨然成了又一个“送礼节”。 可怜天下父母心,虽然家长送礼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不受委屈,得到照顾,但如果想通过物质去“交换”孩子的特殊待遇,这不仅亵渎了教师的职业,而且更是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戕害。 面对此起彼伏的教师节“送礼潮”?笔者觉得,首先,家长要言传身教,尊师重教,要身体力行地尊重教师的劳动,自觉遏制送礼之风。家长们在教师节处心积虑为送礼而为难,不如鼓励孩子亲手制作礼物,表达感恩、答谢,这不仅可以避免孩子从小品德受污染,还可以培养孩子尊师重教传统,更能倡导环保之风。其次, _门要加强廉洁从教,也要倡导“低调”过节,对老师来说,端正教师的育人观念,认真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做“有缝的蛋”。 再次,教师节到了,各级部门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待遇,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全社会都来关心教师,形成尊师重教良好风尚。 教师节来了,拿什么献给你,老师?近日,一位自称有20年教龄的老教师“木易天天”在网上发了一个标题为“教师节到了,作为教师的我最想要什么?”的帖子,该帖一发,立即引起网友的关注。“木易天天”说,“学生毕业N年,还不忘给我发条短信,就是送给我教师节最好的礼物,尽管我不能一一叫出他们的名字。”“木易天天”的肺腑之言既是启迪,又是给我们的警醒。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老师奉献精神的一种真实而生动的赞扬,教师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爱戴。“用心感恩”,是教师节献礼的主旋律,我觉得,教师节礼物可以送,“贵重”不可取。教师节送礼不能攀比,孩子的“纯真”不应被抹杀,教师的职业更不应被亵渎,孩子、尊重老师,不只是口号,只有全社会都来尊师重教,廉洁之花才会在孩子心中绽放,“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师德教育理念才会每位教师心中生根发芽。 怎么培养孩子感恩:“遵守社会公德,倡导文明风尚,测评学年内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或感恩活动不少于2次。”这是新学期开始后记者在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奖学金评判细则上看到的一段话。该规定从xx年9月开始试行,根据规定,如果学生不参与此类感恩或公益活动,将被取消评奖学金的资格。据悉,这是扬州大学第一次将感恩能力写入奖学金评定细则。(2月25日扬子晚报) 现在的学生缺乏感恩,学校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当然,对于引发学生的感恩之情,也并非只是布置学生给父母洗脚之类的老掉牙的作秀动作,完全可以有新的形式。可是,将感恩和奖学金挂钩,无论如何是不妥的。 将感恩行动与奖学金评定挂钩,学生面临着三大纠结:“感恩”行为怎么去界定;感恩之心会不会功利化;感恩还需要保留“证据”?显然,学生的纠结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实实在在的困难。感恩并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行动,在于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不是以次数来量化的,也不是以物质来衡量的。感恩一旦和奖学金挂钩,势必使感恩变成一种纯功利的东东。况且,感恩了,还需要保留“证据”,这就让人难以接受。比如给父母送一束花,那就要拍照保留;和父母聊天,就要截图保留;给父母写信,也要复印保留?很私密的感恩却要以公开的形式来取得别人相信,这样的感恩还有感恩的本质意义吗? 校方回应,“做总比不做好”,话虽然如此,但过于形式主义,不如不做。感恩是发自内心的,而带着功利,奔着奖学金去的感恩,可能更容易使学生变得冷漠。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感恩之心却不能用奖学金来刺激,事实上,也不一定能刺激起来,我就不相信,奖学金和感恩一挂钩,学生就变得会感恩,懂感恩。 奔奖学金而去的感恩很纠结,一旦感恩,就要遭遇众多狐疑的目光,你是为了奖学金而做出来的“感恩”? 道德的约束力,靠的是行为人之外的公众的谴责或赞扬,靠舆论的力量来促使行为人修正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符合多数人认同的道德观念的目的。法律或规则则不同,其严肃性的维持,靠的不是舆论的力量,而是法律或规则制定者的强制力量。 将感恩与奖学金评定挂钩,等于为评判、衡量感恩活动提供了一种强制性力量的保障,除非不想参与奖学金的评定,否则就必须受到这一条件的限制。通过强制力来对某种道德行为进行约束,这是典型的道德观念法律化的表现。学校的规定虽然不能等同于法律,但是在学校范围内,这种由学校官方制定的规则,确实具有准法律的性质。法律化的东西,其中所涉及的关键性词语,必须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界定,否则就既不利于执行,也不利于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感恩”恰恰 _一个道德领域的词语,无法在法律领域给出明确的界定。“遵守社会公德,倡导文明风尚,测评学年内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或感恩活动不少于2次。”前两项活动,即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是可以以次数来量化的,而且以此作 为测评条件,可以起到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作用,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学生个人,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是,“感恩活动”却与前两者完全不同,“恩”是一个完全私人化的个体感受,不仅其内涵在不同的人那里会有不同的认定,其外延也是不可确定的。感恩如何落实为“行动”,又如何量化考察,本来就是难题。 学校将感恩活动与奖学金挂钩,正如校方所说“做总比不做好”,其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是,“做总比不做好”的前提是实实在在地“做”,如果“做”的过程中流于形式甚至弄虚作假,那么,“做”就不比不做好。如果考虑到感恩等道德行为功利化的消极作用,这样的要求最好是以提倡为主,强制性的规定还是越少越好。 . xx年08 月22日06:21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记者李剑军 通讯员周华玲 姚武)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 渐让资助者寒心。 8月中旬,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中,主 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去年8月,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入学前,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 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 但一年多来,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有一名男生倒是给资助者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一个劲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 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让资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 今夏,该市总工会再次组织女企业家们捐赠时,部分女企业家表示“不愿再资助无情贫 困生”,结果22名贫困大学生中只有17人再度获得资助,共获善款4.5万元。 多年来为资助贫困生东奔西走、劳神费力的 襄樊市总工会副主席周萍,为此十分尴尬,她感觉部分贫困生心理上“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缺乏一种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的“阳光心态”,有的学生竟自以为“成绩好,获资助 是理所当然的”,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 资料图片:xx年北京一媒体在一些大学新生入学现场随机调查了50名贫困生,其中36人不希望自己的身份被公开,有贫困生甚至说:要在社会上公开说我是贫困生,我宁愿自己解决学费。 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湖北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 8月中旬,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去年8月,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入学前,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 但一年多来,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有一名男生倒是给资助者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一个劲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让资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 今夏,该市总工会再次组织女企业家们捐赠时,部分女企业家表示“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结果22名贫困大学生中只有17人再度获得资助,共获善款 4.5万元。 多年来为资助贫困生东奔西走、劳神费力的襄樊市总工会副主席周萍,为此十分尴尬,她感觉部分贫困生心理上“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缺乏一种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的“阳光心态”,有的学生竟自以为“成绩好,获资助是理所当然的”,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 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故事 一、孝敬父母的故事 事例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事例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 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事例三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南省税务局招聘84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苏州市姑苏区区属国资集团副总裁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广东珠海市香洲区招聘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春季招聘(20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医学院招聘事业编制专业技术人员13人(第一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阜阳界首市“政录企用”人才引进8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博物馆讲解员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昆明市盘龙区滇源街道中心卫生院第二次招聘(2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广东珠海市香洲区招聘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人员10人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甘肃兰州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招聘4人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年下半年拜城县招聘警务辅助人员(260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宅基地争议申请书
- 2025年杭州上城区总工会公开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百师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互联网+特殊教育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神舟十号课件
- 汽车产品安全管理制度
- 企业风险防控制度汇编与实施指南
- 2025-2026学年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 )
- 2025-2030年中国农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