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经济的发展 (2)_第1页
南方经济的发展 (2)_第2页
南方经济的发展 (2)_第3页
南方经济的发展 (2)_第4页
南方经济的发展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南方经济的发展,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2.耕地面积扩大;,3.作物种植区域扩大和经济作物大量栽种。,1.灌溉和耕作技术的提高;,宋四齿铁耙,宋铁弯锄,宋铁镢ju头,宋铁犁铧,农具,水闸,翻车图,灌溉技术提高,浸种(耕织图局部),晒粮(耕织图局部),耕作技术提高,南宋“圩田”(太湖流域地区),圩田(围田):在湖泊、河流内四周筑堤,然后抽走堤内的水,造成农田。堤上设有闸门,水灾时关闸防洪,旱灾时开闸放水灌溉。,梯田,灌溉技术、圩田、梯田,百级山田带雨耕,驱牛扶耒半空行,宋割稻图,宋代江南地区广泛推行稻麦复种制。陈旉农书总结说:“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宋农业手工业分布图,“苏湖熟,天下足。”南宋民间谚语,苏州和湖州,北不如南西不如东,纺车图卷北宋王居正,南宋棉毯,南宋时,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棉纺织业成为新的手工行业。,纺织业,纺织业,宋人蚕织图,宋代制瓷业发达,瓷窑分布广泛。最有代表性的是“五大名窑”:钧窑(在钧州)、汝窑(在汝州)、官窑(在汴梁)、哥窑(在处州龙泉)、定窑(在定州)。此外重要的瓷器产地,还有北方的磁州窑、耀州窑、南方的景德镇窑等。,哥窑鱼耳炉,官窑玄纹瓶,定窑孩儿枕,汝窑三足樽,钧窑玫瑰紫釉花盆,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正门,昌南镇,宋代景德镇影青划花莲花碗,景德镇号称中国的“瓷都”,其烧瓷的历史始于南朝,宋真宗景德年间朝廷派遣官吏监督烧窑,产品充当贡瓷,从此便以“景德瓷”而闻名天下,在宋代时,产品即已远销海外。,宋景德镇影青瓷碗,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带彩观音像,白釉刻花瓶,景德镇瓷器,商业的繁荣,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古代银子,商朝的贝币,秦朝半两钱,清明上河图局部:汴京街市,清明上河图商业(船运粮及街),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北宋“交子”,思考问题,1.纸币名称?2.发行时期?3.出现地区?4.历史地位?5.有何评价?,交子,北宋时期,四川地区,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纸币比金属货币携带方便,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南宋“会子”纸币,指临安,即临时都城,全国流通,金交钞,元代纸币,泉州出土的南宋古船,海外贸易活跃,南宋残船中瓷器残片,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有广州、泉州、等。政府在这里设市舶使进行管理。,经济发展手工业,广东省阳江海域的宋代商船,约30米长、10米宽,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小规模试掘后打捞出文物4000余件,而根据探测情况估计,整船文物可能达到6万至8万件。文物界专家认为,其价值和影响力将不亚于西安秦始皇兵马俑。,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2.南方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3.南方自然资源得到更多地开发和利用。,1.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朝时南北两晋三国,从夏商到秦汉时期,我国经济的重心一直在北方。三国起开始南移,南宋时完成南移。,开始南移,南移加快,完成南移,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2.手工业,3.商业,1.农业,4.税收,梯田,茂密的森林景观,梯田开垦的利与弊,1.南宋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是()。A.汴京B.临安C.成都D.中都2.两宋时期,我国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是()。A.景德镇B.扬州C.定州D.杭州3.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A.会子B.交子C.银票D.铜钱4.两宋政府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使B.盐运使C.海关D.布政使5、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苏湖熟,天下足”。ABCD,B,A,B,A,C,6、某学校七年级的一次历史探究与实践课上,老师围绕主题出示了如下图片材料,由此可知其探究的主题应是()秧马图牛转翻车圩田图海船残骸A东晋时期流芳千古的书法艺术B宋朝南方农业手工业的发展C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D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7、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最终完成于哪一时期?()A隋唐B两宋C元朝D明清,B,B,8、“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A两宋时期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9、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和完成分别是在()A秦汉时期、隋唐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C秦汉时期、两宋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两宋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