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 134a 节节选修模块选修模块 34(上上) 【2019 年物理全国卷 3】水槽中,与水面接触的两根相同细杆固定在同一个振动片上。振动片做简 谐振动时,两根细杆周期性触动水面形成两个波源。两波源发出的波在水面上相遇。在重叠区域 发生干涉并形成了干涉图样。关于两列波重叠区域内水面上振动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A. 不同质点的振幅都相同 B. 不同质点振动的频率都相同 C. 不同质点振动的相位都相同 D. 不同质点振动的周期都与振动片的周期相同 E. 同一质点处,两列波的相位差不随时间变化 【答案】BDE 【解析】 【详解】两列波叠加形成稳定的干涉现象的条件是两列波的频率相同;任何质点都在按照相同的频 率在振动,不同区域的质点振幅和位移不一定相同,两列波在水面上相遇时发生干涉,有的质点振 动加强,有的振动减弱,可知不同的质点的振幅不一定相同,选项 A 错误;各质点振动的频率与 波源频率相同,波源振动频率又与振动片的振动频率相同,不同质点的振动频率相同,都等于振源 的频率,选项 B 正确;因各质点距离振源的距离不一定相同,则各质点振动的相位不一定相同, 选项 C 错误;不同的质点振动的周期都与细杆的振动周期相同,细杆的振动周期与振动片的周期 相同,则不同的质点振动的周期都与振动片的振动周期相同,选项 D 正确;同一质点处因与振源 的位置关系一定,则两列波的相位差不随时间变化,选项 E 正确;故选 BDE. 【2019 年物理全国卷 3】如图,直角三角形 ABC 为一棱镜的横截面,A=90,B=30。一束光 线平行于底边 BC 射到 AB 边上并进入棱镜,然后垂直于 AC 边射出。 (1)求棱镜的折射率; (2)保持 AB 边上的入射点不变,逐渐减小入射角,直到 BC 边上恰好有光线射出。求此时 AB 边 上入射角的正弦。 【答案】 (1) 3; (2)sin i = 32 2 【解析】 【详解】 (1)光路图及相关量如图所示。光束在 AB 边上折射,由折射定律得 sin sin i n 式中 n 是棱镜的折射率。由几何关系可知 +=60 由几何关系和反射定律得 = B 联立式,并代入 i=60得 n= 3 (2)设改变后的入射角为 i ,折射角为,由折射定律得 sin sin i =n 依题意,光束在 BC 边上的入射角为全反射的临界角c ,且 sinc = 1 n 由几何关系得 c =+30 由式得入射角的正弦为 sin i = 32 2 【2019 年物理全国卷 1】34物理一选修 3-4)(15 分) (1)(5分)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5时刻,该波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Q是介 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表示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质点Q的振动图像与图(b)相同 B在t=0时刻,质点P的速率比质点Q的大 C在t=0时刻,质点P的加速度的大小比质点Q的大 D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 E在t=0时刻,质点P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比质点Q的大 【答案】CDE 【解析】 【详解】A、由图(b)可知,在 2 T t 时刻,质点正在向 y 轴负方向振动,而从图(a)可 知,质点 Q在 2 T t 正在向 y轴正方向运动,故 A 错误; B、由 2 T t 的波形图推知,0t 时刻,质点 P 正位于波谷,速率为零;质点 Q正在平衡 位置,故在0t 时刻,质点 P的速率小于质点 Q,故 B 错误; C、0t 时刻,质点 P正位于波谷,具有沿 y轴正方向最大加速度,质点 Q 在平衡位置, 加速度为零,故 C 正确; D、0t 时刻,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处的质点,正处于平衡位置,沿 y轴正方向运动,跟 (b)图吻合,故 D 正确; E、0t 时刻,质点 P正位于波谷,偏离平衡位置位移最大,质点 Q在平衡位置,偏离平 衡位置位移为零,故 E 正确。 故本题选 CDE。 【2019年物理全国卷1】(2)(10分)如图,一般帆船静止在湖面上,帆船的竖直桅杆顶端高出 水面3 m。距水面4 m的湖底P点发出的激光束,从水面出射后恰好照射到桅杆顶端,该出射光束与 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取sin53=0.8)。已知水的折射率为 4 3 (i)求桅杆到P点的水平距离; (ii)船向左行驶一段距离后停止,调整由P点发出的激光束方向,当其与竖直方向夹角为45时, 从水面射出后仍然照射在桅杆顶端,求船行驶的距离。 【答案】 (1)7m(2)5.5m 【解析】 【详解】设光束从水面射出的点到桅杆的水平距离为 1 x,到 P 点的水平距离为 2 x,桅杆 高度为 1 h,P 点处水深为 2 h;激光束在水中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由几何关系有 1 1 tan53 x h 2 2 tan x h 由折射定律有:sin53sinn 设桅杆到 P 点的水平距离为x 则 12 xxx 联立方程并代入数据得:7mx 设激光束在水中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时,从水面出射的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i 由折射定律有:sinsin45in 设船向左行驶的距离为 x ,此时光束从水面射出的点到桅杆的水平距离为 1 x,到 P 点的 水平距离为 2 x,则: 12 xxxx 1 1 tan x i h 2 2 tan45 x h 联立方程并代入数据得:6 23 m5.5mx 【2019 年物理全国卷 2】如图,长为 l 的细绳下方悬挂一小球 a。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天花 板上 O 点处,在 O 点正下方 3 4 l 的 O 处有一固定细铁钉。将小球向右拉开,使细绳与竖直 方向成一小角度(约为 2)后由静止释放,并从释放时开始计时。当小球 a摆至最低位置 时,细绳会受到铁钉的阻挡。设小球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水平位移为 x,向右为正。下列 图像中,能描述小球在开始一个周期内的 x-t关系的是_。 A.B.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 T=2 l g 得:T1=2 l g ,T2=2 1 4 l g = l g = 1 2 T1,故 BD错误; 1 1 2 sin 2 xl , 2 2 2sin 2 xl 2 2sin 42 L 2 sin 22 L 1 2 2 sin 2 sin 22 l x l x 1 2 4sin 2 sin 2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小球先后摆起得最大高度相同,故 l-lcos1= 2 cos 44 ll 根据数学规律可得: 21 sin2sin 22 故 1 1 2 2 4sin 2 =2 sin 2 x x ,即第一次振幅是第二次振幅得 2 倍,故 A 正确,C 错误。 【2019年物理全国卷 2】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测量某种单色光的波长。实验时,接通电源 使光源正常发光:调整光路,使得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回答下列问题: (1)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同学可_; A将单缝向双缝靠近 B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 C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 D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 (2)若双缝的间距为 d,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 l,测得第 1条暗条纹到第 n条暗条纹之间 的距离为x,则单色光的波长=_; (3)某次测量时,选用的双缝的间距为 0300 mm,测得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 1.20 m, 第 1条暗条纹到第 4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7.56 mm。则所测单色光的波长为 _nm(结果保留 3位有效数字) 。 【答案】(1). B(2). 1 x d nl () (3). 630 【解析】 【详解】 (i)由x= l d ,因x越小,目镜中观察得条纹数越多,故 B 符合题意; (ii)由 1 xl nd ,= (1) d x nl (iii)= (1) d x nl = 33 3 0.3 10 m 7.56 10 m 6.3 10 m630nm (4 1) 1.2m 1.2018年江苏卷年江苏卷12B选修3-4(12分) (1)梳子在梳头后带上电荷,摇动这把梳子在空中产生电磁波。该电磁波 AD。 来源:Z_xx_k.Com A是横波 B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只能沿着梳子摇动的方向传播 D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 s 解析:摇动的梳子在空中产生电磁波,电磁波是横波,选项 A正确;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选 项 B 错误;电磁波传播的方向与振动方向垂直,选项 C错误;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光 速,选项 D正确。 (2)两束单色光A、B的波长分别为 A 、 B ,且 A B ,则 A(选填“A”或“B”)在水中发生 全反射时的临界角较大。用同一装置进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时,可以观察到 A (选填“A”或 “B”)产生的条纹间距较大。 解析:波长越长,频率越小,折射率越小,根据临界角 n Csin 1 ,可知波长越大临界角越大,所 以A光的临界角大; 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 d L x ,因为A光的波长较长,所以A光产生的条纹间距较大。 (3)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x=0 和x=0.6 m处 的两个质点A、B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波的波长大 于0.6 m,求其波速和波长。 答案: 2 m/s 0.8 m 解析:由图象可知,周期 T=0.4 s 由于波长大于 0.6 m,由图象可知,波从 A 到 B 的传播时间t=0.3 s 波速 t x v ,代入数据得 v=2 m/s 波长=vT,代入数据得=0.8 m 2.2018 年海南卷年海南卷 16选修 34(12 分) (1) (4 分)警车向路上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探测反射波的频率。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B。 (填入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个得 2分,选对 2个得 4分;有选错的得 0分) A车辆匀速驶向停在路边的警车,警车探测到的反射波频率增高 B车辆匀速驶离停在路边的警车,警车探测到的反射波频率降低 C警车匀速驶向停在路边的汽车,探测到的反射波频率降低 D警车匀速驶离停在路边的汽车,探测到的反射波频率不变 解析:当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使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多普勒效 应。当波源和观察者相向行驶时频率会变高,当波源和观察者背向行驶时频率变低。选项 AB 正 确。 0 y/cm 0.1 5 0.20.3 0.40.5 0.6 -5 A B t/s (2) (8 分)如图,由透明介质构成的半球壳的内外表面半径分别为R和 2R。一横截面半径为R 的平行光束入射到半球壳内表面,入射方向与半球壳的对称轴平 行,所有的入射光线都能从半球壳的外表面射出。已知透明介质 的折射率为 2n 。求半球壳外表面上有光线射出区域的圆形 边界的半径。不考虑多次反射。 解答:设光从半球壳内表面边沿上的 A点入射,入射角为90, 折射角为(全反射临界角也为) ;然后在半球壳外表面内侧的 B 点发生折射,入射角为,如 图所示。 由全反射临界角的定义得 1sinn 由正弦定理得 2 sinsin RR OD 为对称轴,设BOD,由几何关系可知 () 2 设 B 点到 OD 的距离为r,即为所求的半球壳外表面有光线射出区域的圆形边界的半径,由几何关 系有 2 sinrR 由式及题给数据得 31 2 rR 3.2018 年全国卷年全国卷 I、 34物理选修 3-4(15 分) (1) (5 分)如图,ABC 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 A30。一束红光垂直 AB 边射入,从 AC 边上的 D点射出, 其折射角为60,则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 3 。若改用蓝 光沿同一路径入射,则光线在 D 点射出时的折射角 大于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60。 解析: (1)根据题述和图示可知,i=60,r=30,由折射定律,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 3 30sin 60sin 0 0 n。若改用蓝光沿同一路径入射,由于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大于对红光的折射 率,则光线在 D 点射出时的折射角大于 60。 A B C D 30 60 O n R 2R A O B r D R 0 图(b) A 1 y t/s2 0 A 18 cm /2A P Q 图(a) y x/cm (2) (10 分)一列简谐横波在 s 3 1 t 时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 (b)是质点 Q 的振动图像。求 (i)波速及波的传播方向; (ii)质点 Q 的平衡位置的 x 坐标。 答案: (i)18cm/s 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ii)9cm 解析: (i)由图(a)可以看出,该波的 波长为 36cm 由图(b)可以看出,周期为 2sT 波速为18cm/s T v 由图(b)知,当 1 s 3 t 时,Q点向上运动,结合图(a)可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ii)设质点 P、Q平衡位置的 x坐标分别为 P x、 Q x。由图(a)知,0 x 处sin( 30 ) 2 A yA , 因此 P 30 3cm 360 x 由图(b)知,在0t 时 Q 点处于平衡位置,经 1 s 3 t ,其振动状态向 x轴负方向传播至 P 点 处,由此及式有 QP 6cmxxt v 由式得,质点 Q的平衡位置的 x 坐标为 Q 9cmx 4.2018 年全国卷年全国卷 II、34物理选修 3-4(15 分) (1) (5 分)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4900 m/s。一平直桥由 钢铁制成,某同学用锤子敲击一下桥的一端发出声音,分别经空气和桥传到另一端的时间之差为 1.00 s。桥的长度为 365m。若该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为,则它在钢铁中的波长为的 245 17 倍。 解析:设桥的长度为 s 则声音在钢铁中传播的时间 4900 s v s t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为 340 s v s t , 根据题意 1 4900340 ss ttt 解得:s=365m 由公式可知 f v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频率是不会改变的, 气 钢钢 v v 解得 17 245 340 4900 气 钢 钢 v v (2) (10 分)如图,ABC是一直角三棱镜的横截面,A90,B60。一细光束从 BC边 的 D点折射后,射到 AC边的 E点,发生全反射后经 AB边的 F点射出。EG垂直于 AC交 BC于 G,D恰好是 CG的中点。不计多次反射。 (i)求出射光相对于 D 点的入射光的偏角; (ii)为实现上述光路,棱镜折射率的取值应在什么范围? 解析: (i)光线在 BC 面上折射,由折射定律有 11 sinsininr 式中,n为棱镜的折射率, 1 i 和 1 r 分别是该光线在 BC 面上的入 射角和折射角。光线在 AC 面上发生全反射,由反射定律有 22 ir 式中 2 i 和 2 r 分别是该光线在 AC 面上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光线 在 AB 面上发生折射,由折射定律有 33 sinsinnir 式中 3 i 和 3 r 分别是该光线在 AB 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由几何关系得 22 60ir, 13 30ri F 点的出射光相对于 D 点的入射光的偏角为 112233 ()(180)()riirri 由式得60 (ii)光线在 AC 面上发生全反射,光线在 AB 面上不发生全反射,有 2 sinni 3 sinsinnCni 式中C是全反射临界角,满足 sin1nC 由式知,棱镜的折射率 n 的取值范围应为 2 3 32 n 5.2018 年全国卷年全国卷 III、34物理选修 3-4(15 分) (1) (5 分)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在0t 和0.20st 时的波形分别如图中实线和虚线 所示。已知该波的周期0.20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E 。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 B C 60 E G D F A B C 60 E G D F 1 i 3 r 3 i 2 i 2 r 1 r y/cm x/cm 0816 O E D F B AC O E D F B AC N N A波速为0.40m/s B波长为0.08m C0.08mx 的质点在0.70st 时位于波谷 D0.08mx 的质点在0.12st时位于波谷 E若此波传入另一介质中其波速变为0.80m/s,则它在该介质中的波长为0.32m 解析:根据波形图可知,波长=16cm=0.16m,选项 B 错误;根据 t=0 时刻和 t=0.20s 时刻的波形图 和该波的周期 T0.20s可知,可知该波的周期 T=0.40s,波速 v=/T=0.40m/s,选项 A 正确;简谐波 沿 x 轴正方向传播,x=0.08m 的质点在 t=0 时刻沿 y 轴正方向运动,在 t=0.70s 时位于波谷,在 t=0.12s 时位于 y0 的某位置(不是位于波谷),选项 C 正确 D 错误;若此波传入另一介质中,周期 T 不变,其波速变为 v=0.80m/s,由=vT 可得它在该介质中的波长为=0.800.4m=0.32m,选项 E 正确。 (2) (10 分)如图,某同学在一张水平放置的白纸上画了一个小标记“” (图中 O 点) ,然后用 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 ABC 的三棱镜压在这个标记上,小标记位于 AC 边上。D 位于 AB 边上,过 D 点做 AC 边的垂线交 AC 于 F。该 同学在 D 点正上方向下顺着直线 DF 的方向观察,恰好可以看到小 标记的像;过 O点做 AB 边的垂线交直线 DF于 E;DE2cm, EF1cm。求三棱镜的折射率。 (不考虑光线在三棱镜中的反射) 解:过 D 点作 AB 边的法线 NN ,连接 OD,则 ODN 为 O点 发出的光线在 D点的入射角;设该光线在 D点的折射角为,如 图所示。根据折射定律有 sinsinn 式中n为三棱镜的折射率。 由几何关系可知 60 EOF30 在OEF 中有EFOEsinEOF 由式和题给条件得OE 2cm 根据题给条件可知, OED 为等腰三角形,有30 由式得 3n 6.2017 年新课标年新课标 I 卷卷 34物理选修 34(15 分) (1)(5 分)如图(a),在 xy 平面内有两个沿 z 方向做简谐振动的点波源 S1(0,4)和 S2(0,2)。 两波源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 1.00 m/s。两列波从波源传播 到点 A(8,2)的路程差为_m,两列波引起的点 B(4,1)处质点的振动相互 _(填“加强”或“减弱”),点 C(0,0.5)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填“加强”或“减 弱”)。 (2)(10 分)如图,一玻璃工件的上半部是半径为 R 的半球体,O点为球心;下半部是半径为 R、高位 2R 的圆柱体,圆柱体底面镀有反射膜。有一平行于中心轴 OC 的光线从半球面射入,该光线与 OC 之间的距离为 0.6R。已知最后从半 球面射出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平行(不考虑多次反射)。求该玻璃的 折射率。 【答案】 (1)2m 减弱 加强 (2)2.051.43n 【解析】 (1)由几何关系可知 AS1=10m,AS2=8m,所以波程差为 2m;同理可求 BS1-BS2=0,为波 长整数倍,由振动图像知两振源振动方向相反,故 B点为振动减弱点,CS1-CS2=1m,波长 m2 vT,所以 C 点振动加强。 (2)如答图示,根据光的对称性和光路的可逆性,与入射光线相对于 OC 轴对称平行。这样,从 半球面射入的折射光线,将从圆柱体底面中心 C点发射。 设光线在半球面的入射角为 i,折射角为 r,由折射定律有rnisinsin 由正弦定理有 R ri R r)sin( 2 sin 由几何关系,入射点的法线与 OC 的夹角为 i。由题设条件和几何关系有 sin L i R 式中 L 是入射光线与 OC 的距离。由式和题给数据得 205 6 sinr 由式和题给数据得 43. 105. 2n 7.2017 年新课标年新课标卷卷 34物理选修 34(15 分) (1)(5 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绿色激光照射在双缝上,在缝后的屏幕上显示出干涉图样。 x/m O y/m 2468 -2 -1 1 2 3 4 A B C S1 S2 图(a) t/s z/cm 123 -2 -4 0 2 4 图(b)图(c) t/s z/cm 123 -2 0 2 R 2R O C 反射膜 O C i i r 答图 若要增大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可选用的方法是_(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 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改用红色激光B改用蓝色激光 C减小双缝间距D将屏幕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 E将光源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 (2)(10 分)一直桶状容器的高为 2l,底面是边长为 l 的正方形;容器 内装满某种透明液体,过容器中心轴 DD、垂直于左右两侧面的剖面图如 图所示。容器右侧内壁涂有反光材料,其他内壁涂有吸光材料。在剖面 的左下角处有一点光源,已知由液体上表面的 D点射出的两束光线相互 垂直,求该液体的折射率。 【答案】 (1)ACD (2)1.55 【解析】 (1)根据条纹间距表达式 d L x 可知:因红光的波长大于绿光的波长,则改用红色激 光可增大条纹间距,选项 A 正确;因蓝光的波长小于绿光的波长,则改用蓝色激光可减小条纹间 距,选项 B错误;减小双缝间距 d 可增加条纹间距,选项 C 正确;将屏幕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 动,即增加 L 可使条纹间距变大,选项 D正确;光源与双缝间的距离不影响条纹间距,选项 E 错 误。故选 ACD. (2)设从光源发出直射到 D 点的光线的入射角为 i1,折射角为 r1,在剖面内作光源相对于反光壁 的镜像对称点 C,连接 CD,交反光壁于 E 点,由光源射向 E 点的光线,反射后沿 ED 射向 D点。 光线在 D 点的入射角为 i2,折射角为 r2,如图所示: 设液体的折射率为 n,由折射定律: 11 sinsinrin 11 sinsinrin 依题意 0 21 90 rr 联立解得 2 2 1 2 2 sinsin 1 ii n 由几何关系: 17 1 4 4 2 sin 2 2 1 l l l i 5 3 4 9 4 2 3 sin 2 2 2 l l l i 联立解得: n=1.55 l 2l D D 反光壁 点光源 2l D 反光壁 i1 i2 r2 r1 l C E 8.2017 年新课标年新课标卷卷 34物理选修 34(15 分) (1)(5 分)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 t=0 时的波形图,虚线为 t=0.5 s时 的波形图。已知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 0.5 s。关于该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正确答 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波长为 2 m B波速为 6 m/s C频率为 1.5 Hz Dt=1 s时,x=1 m 处的质点处于波峰 Et=2 s 时,x=2 m 处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 (2)(10 分)如图,一半径为 R 的玻璃半球,O点是半球的球心,虚线 OO表示光轴(过球心 O 与半球底面垂直的直线)。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 1.5。现有一束平行光 垂直入射到半球的底面上,有些光线能从球面射出(不考虑被半球的内 表面反射后的光线)。求: (i)从球面射出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到光轴距离的最大值; (ii)距光轴R 3 1 的入射光线经球面折射后与光轴的交点到 O点的距离。 答: (1)BC(2) (i)RdM 3 2 ; (ii)Rd 5 )322(3 解析: (1)由波形图可知,波长为 4m,故 A 错误;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 t=0 时的波形 图,虚线为 t=0.5 s 时的波形图。又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 0.5 s,波传播的距离 4 3 x, s5 . 0 4 3 T,故周期s 3 2 T,频率为 1.5 Hz,波速m/s6 fv,故 B、C 正确;Tt 2 3 s 1 , t=0 时, x=1 m 处平衡位置,t=1s 时,该质点处于应该在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故 D错误, Tt3s2 是周期整数倍,故 t=0 时 x=2 m在平衡位置,t=2s 时, ,该质点同样经过平衡位置,故 E 正确 (2) (i)如答图 1 所示,从球面射出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到光轴距 离的最大值,这个入射光刚好发生全反射,临界角 C的正弦 3 21 sin n C,由几何关系可知从球面射出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到光 轴距离的最大值RCRdM 3 2 sin (ii)设距光轴R 3 1 的入射光线经球面折射后与光轴的交点到 O 点的距 O O R O O C 答图 1 O O Q P 答图 2 x/m y/cm 0 123456 离为 d。由几何关系可知:入射角 3 1 sin, 由折射定律 sin sin n,解得 2 1 sin,=30o, 由正弦定理得: )30sin(150sin 00 Rd ,解得Rd 5 )322(3 , 9.2017 年江苏卷年江苏卷 12.B选修 34(12 分) (1)接近光速飞行的飞船和地球上各有一只相同的铯原子钟,飞船和地球上的人观测这两只钟的 快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 (A)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快 (B)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慢 (C)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快 (D)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慢 (2)野生大象群也有自己的“语言”。研究人员录下象群“语言”交流时发出的声音,发现以 2 倍速 度快速播放时,能听到比正常播放时更多的声音。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 2 倍时,播出声波的 _(选填“周期”或“频率”)也变为原来的 2 倍,声波的传播速度_(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 (3)人的眼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折射率相同、半径不 同的两个球体共轴,平行光束宽度为 D,对称地沿轴线方向射 入半径为 R 的小球,会聚在轴线上的 P 点。取球体的折射率为 2,且 D=2R,求光线的会聚角.(示意图未按比例画出) 解答: (1)AC (2)频率 不变 (3)由几何关系 R D i 2 sin ,解得 i=45 则由折射定律n r i sin sin ,解得 r=30 且 2 ri,解得=30 10.2017 年海南卷年海南卷 16选修 3-4(12 分) (1) (4 分)如图,空气中有两块材质不同、上下表面平行的透明玻璃板平行放置;一细光束从空 气中以某一角度(090)入射到第一块玻璃板的上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填入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3 分,选对 3 个得 4 分;有 选错的得 0 分) P R OO D A在第一块玻璃板下表面一定有出射光 B在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一定没有出射光 C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方向一定与入射光方向平行 D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一定在入射光延长线的左侧 E第一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线一定在入射光延长线的右侧 (2) (8 分)从两个波源发出的两列振幅相同、频率均为 5 Hz 的简谐横波,分别沿 x 轴正、负方向 传播,在某一时刻到达 A、B 点,如图中实线、虚线所示。 两列波的波速均为 10 m/s。求 (i)质点 P、O开始振动的时刻之差; (ii)再经过半个周期后,两列波在 x=1 m和 x=5 m 之间引 起的合振动振幅极大和极小的质点的 x坐标。 答: (1)ACD (2)0.05s ; 极大的 x 坐标 x=2m、3m、4m; 极小的 x 坐标 x=1.5m、2.5m、3.5m、4.5m 解析: (1)设在第一块玻璃板上表面的折射角为 r,则在下表面的入射角也为 r,若 r=C,由全反 射的条件,则出射角为 90,由光路的可逆性,则=90,因为90) ,所以不可能发生全反射, A正确 B 错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从玻璃射入空气时,出射角大于入 射角,由光路的可逆性,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方向一定与入射光方向平行,所以出射光 一定在入射光延长线的左侧,C、D 正确;E 错误。 (2)两列波的周期T和波长分别为 1 0.2sT f 2 mTv 质点 O传播到 A 点经过两个周期,即 0.4s,质点 P 传播到 B 点经过 4 3 1周期,即 0.35s, 所以质点 P、O 开始振动的时刻之差为 0.05s. (ii)由题图可知,在图示时刻距 O 点一个波长(即2 mx )处的质点位于平衡位置,且两列 波都使该质点向 y 轴正方向运动;经过 1 4 周期,两列波都使该质点向上运动到最大位移处;因此, 2 mx 处的质点合振动振幅极大。类似分析可知,两列波在1mx 和5 mx 之间引起的合振动 振幅极大的质点的 x坐标为 mxn,2,3,4n 即合振动振幅极大的质点的 x坐标为 2m、3m、4m. 同样,由题图可知,在图示时刻距 O 点 5 4 波长(即2.5 mx )处的质点位于振幅最大的位置,向 x 轴正向传播的波使该质点向 y 轴正方向运动,向 x 轴负向传播的波使该质点向 y 轴负方向运动, 左右 x/m y O P AB 该质点实际上没有运动;因此,2.5 mx 处的质点合振动振幅极小。类似分析可知,两列波在 1mx 和5 mx 之间引起的合振动振幅极小的质点的 x 坐标为 1 () m 2 xn,1,2,3,4n 即合振动振幅极小的质点的 x坐标为 1.5m、2.5m、3.5m、4.5m. 11.2016 年新课标年新课标 I 卷卷 34.物理物理选修选修 3-4(15 分) (1)(5 分)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虽然水面波正平稳地以1.8m/s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但他并 不向海滩靠近。该同学发现从第 1 个波峰到第 10 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15s。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 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 B该水面波的频率为6Hz C该水面波的波长为3m D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能量不会传递出去 E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答案:ACE 解析:水面波是一种典型机械波,A 对;从第一个波峰到第十个波峰中经历了九个波形,时间间隔 为 15 秒,所以其振动周期为s 3 5 s 9 15 T,频率为 0.6Hz,B 错;其波长 3mm 3 5 8 . 1 vT,C对;波中的质点都上下振动,不随波迁移,但是能传递能量,D错 E 对。 (2)(10 分)如图,在注满水的游泳池的池底有一点光源 A,它到池边的水平距离为3.0m。从点 光源 A射向池边的光线 A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恰好等于全反射的 临界角,水的折射率为 4 3 。 (i)求池内的水深; (ii)一救生员坐在离池边不远处的高凳上,他的眼睛到池面的高 度为2.0m。当他看到正前下方的点光源 A 时,他的眼睛所接受 的光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恰好为45。求救生员的眼睛到池边的 水平距离(结果保留 1 位有效数字)。 【解析】(i)光由 A 射向 B 发生全反射,光路如图: 由反射公式可知:sin 1n 3.0m 2.0m B D A 45 3.0m B A O 得: 4 3 sin; 由m3AO,由几何关系可得: 4m7mABBO, 所以水深 7m。 (ii)光由 A 点射入救生员眼中光路图如图: 由折射率公式: sin 45sin 0 n 可知: 8 23 sin , 23 23 3 23 3 tan 设mxBE ,得 7 3 tan x QE AQ 代入数据得: 161 23 3 3x , 由几何关系得,救生员到池边水平距离为(2 )m0.7mx 12.2016 年新课标年新课标卷卷 34物理选修 3-4(15 分) (1) (5 分)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 B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 C电磁波在真空中自由传播时,其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垂直 D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但电磁波不能通过电缆、光缆传输 E电磁波可以由电磁振荡产生,若波源的电磁振荡停止,空间的电磁波随即消失 【答案】ABC 【解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为真空中的光速,与频率无关,选项 A 错误;根据麦克斯 韦的电磁场理论,选项 B正确。电磁波是横波,其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两两垂直, 选项 C正确。电磁波可以通过全反射在光缆中传播,选项 D错误。波源停止振动,波会继续传 播,直到能量为零,选项 E 错误。故选 ABC。 (2) (10 分)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沿 x轴正向传播,波长不小于 10 cm。O 和 A 是介质中平衡位 置分别位于 x=0 和 x=5 cm处的两个质点。t=0 时开始观测,此时质点 O 的位移为 y=4 cm,质点 A 处于波峰位置;t= 1 3 s时,质点 O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t=1 s 时,质点 A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 求: 3.0m 2.0m B C D P E NM A O Q 45 (i)简谐波的周期、波速和波长; (ii)质点 O 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答案】 (i)4 s 7.5 cm/s 30 cm (2)y=0.08cos( 2 t + 3 ) 【解析】 (i)设振动周期为 T,由于质点 A 在 0 到 1s内由最大位移处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经历的 时间是 1/4 个周期,由此可知 T=4s 由于质点 O 与 A 的距离 5cm 小于半个波长,且波沿 x 轴正向传播,质点 O 在 s 3 1 t 时回到平衡位 置,而质点 A 在 t=1s 时回到平衡位置,时间相差 s 3 2 ,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除以传播时间,可 得波的速度 v=7.5 cm/s 利用波长、波速和周期的关系得简谐波的波长 =30 cm (ii)设质点 O 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 2 cos( 0 T t Ay 将式及题给条件代入上式得 0 0 4cos 0cos(+) 6 A A 解得0= 3 ,A=8 cm 质点 O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y=0.08cos( 2 t + 3 )(国际单位制) 或 y=0.08sin( 2 t + 5 6 )(国际单位制) 13.2016 年新课标年新课标卷卷 34【物理选修 3-4】 (5 分) (1)由波源 S 形成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向 左、右传播。波源振动的频率为 20 Hz,波速为 16 m/s。已知介质中 P、Q两质点位于波源 S 的两 侧,且 P、Q 和 S 的平衡位置在一条直线上,P、Q 的平衡位置到 S 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15.8 m、14.6 m,P、Q开始震动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P、Q 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同 BP、Q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反 C当 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时,P、Q 两点也正好通过平衡位置 D当 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P 在波峰 E当 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Q 在波峰 【答案】BDE 【解析】;根据题意信息可得 16m/ss,05. 0s 20 11 v f T ,故波长m0.8 vT,找 P 点关于 S 点的对称点,根据对称性可知 P 和 P 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PQ 两点相距 , 2 3 ) 8 . 0 6 .14 8 . 0 8 .15 (x为半波长的整数倍,所以两点为反相点,故 PQ两点的振动方向始终 相反,即 PQ 两点的振动方向始终相反,A 错 B 正确;P点距离 S 点, 4 3 19 8 . 0 8 .15 x 当 S 恰好 通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P 在波峰,同理 Q 点距离 S 点, 4 1 18 8 . 0 6 .14 x 当 S 恰好通过平衡 位置向下振动时,Q在波峰,选项 D、E 正确。 (2)如图,玻璃球冠的折射率为3,其底面镀银,底面的半径是球 半径的 3 2 倍;在过球心 O 且垂直于底面的平面(纸面)内,有一与 底面垂直的光线射到玻璃球冠上的 M 点,该光线的延长线恰好过底 面边缘上的 A 点。求该光线从球面射出的方向相对于其初始入射方向 的偏角。 【答案】180150ENO 【解析】 :设球半径为 R,球冠底面中心为 O,连接 OO,则 OOAB。令OAO=,有 cos = OA OA = 3 2 R R 即=30 由题意 MAAB 所以OAM=60 设图中 N 点为光线在球冠内底面上的反射点,所考虑的光线的光路图如图所示。设光线在 M 点的 入射角为 i、折射角为 r,在 N 点的入射角为 i,反射角为 i,玻璃折射率为 n。由于OAM 为等 边三角形,有 i=60 根据折射定律可得sinsininr 代入3n 可得 r=30 60 M N A B O O E M A B O 作底面在 N点的法线 NE,由于 NEAM,有 i=30 根据反射定律可得 i=30 连接 ON,由几何关系可知NAMNOM ,故有60MNO 故可得30ENO 于是ENO 为反射角,ON 为反射光线,这一反射光线经球面再次折射后不改变方向,所以,经一 次反射后射出玻璃球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的偏角为180150ENO 14.2016 年江苏卷年江苏卷 12.B选修选修 34(12 分)分) (1)一艘太空飞船静止时的长度为 30 m,它以 0.6c(c 为光速)的速度沿长度方向飞行经过地球,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_。 A飞船上的观测者测得该飞船的长度小于 30 m B地球上的观测者测得该飞船的长度小于 30 m C飞船上的观测者测得地球上发来的光信号速度小于 c D地球上的观测者测得飞船上发来的光信号速度小于 c (2)杨氏干涉实验证明光的确是一种波,一束单色光投射在两条相距很近的狭缝上,两狭缝就成了 两个光源,它们发出的光波满足干涉的必要条件,则两列光的_ 相同。如图所示,在这两列光波相遇的区域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 示波谷,如果放置光屏,在_(选填“A”“B”或“C”)点会出现暗条 纹。 (3)在上述杨氏干涉实验中,若单色光的波长=5.8910-7m,双缝间的距离 d=1 mm,双缝到屏的距 离 l=2 m。求第 1 个亮条纹到第 11个亮条纹的中心间距。 【答案】(1)B(2)频率C(3)1.17810-2m 【解析】 (1)根据狭义相对论,在静止的观察者看来,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缩短。而光速相对 于任何惯性系来说总是不变,故选 B。 (2)只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才可能发生干涉现象。只有波峰与波谷相遇处才是振动减弱点,也就是 出现暗条纹处。 (3)相邻亮条纹的中心间距 d l x,由题意知,亮条纹的数目 n=10 B C A 则 d nl L ,代入数据得 L=1.7810-2m. 15.2016 年海南卷年海南卷 16.【选修 3-4】 (12 分) (1)(4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在同一地点,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的平方与其摆长成正比 B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时,振动系统的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C在同一地点,当摆长不变时,摆球质量越大,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越小 D系统做稳定的受迫振动时,系统振动的频率等于周期性驱动力的频率 E.已知弹簧振子初始时刻的位置及其振动周期,就可知振子在任意时刻运动速度的方向 【答案】ABD 【解析】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 2 L T g ,可知,在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 g 为定值,故周期的平 方与其摆长成正比,故选项 A 正确;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时,只有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根据机 械能守恒条件可知,振动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关于福建购房合同范本
- 2025现代合同管理与招投标操作++电子教案
- 红酒倒酒知识培训内容总结
- 2025【各行各业合同协议模板】【各行各业合同协议模板】商业类合同参考格式(3)
- 2025农产品销售合同标准范本
- 农业渔业生产信息化管理协议
- 诗经国风周南关淮课件
- 2025年废旧轮胎资源化利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竞争力评估报告
- 红楼梦第12回课件
- 红楼梦探春课件
- 2025年北师大版新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港珠澳大桥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课件
- GB/T 3690-2017织物芯输送带全厚度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和参考力伸长率试验方法
- GB/T 18743-2002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
- 企业降本增效培训课件
- 八大员培训计划
- 托幼机构消毒课件
- 河北省危险性较大建设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审查专家库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十篇(含答案)
- 焊研威达埋弧焊机小车A系列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