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第一轮复习试卷历史试题(三)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卢沟桥事变C八一三事变D中共七大2 . 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放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因素是精良的武器装备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丰富的物资供应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ABCD3 . 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工具。从以下年代尺可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支援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支援国民党官兵在正面战场的英勇作战ABCD4 . 观察北伐战争形势图,从图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有北伐的主要对象 北伐军的进军路线 黄埔军校学生是北伐的主力北伐军主要的作战区域 各地工农运动蓬勃发展ABCD5 . 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该规定出自于A天朝田亩制度B中国土地法大纲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6 . 近代人们的生活比以前要丰富得多。当时极少数有钱的上海人可以做到的是去电影院看电影到照相馆合影留念将文章投到报社发表男子留短发妇女可以不再缠足ABCD7 .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政治舞台的标志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中共诞生8 .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与这首战歌相关的事件是( )A西安事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9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 )A7月7日B9月3日C9月18日D12月13日10 . 下图是某同学进行历史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请推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北伐胜利进军B抗日战争的胜利C国共两党合作D国民党的革命历程11 . “完成了两项伟大的政治收获:一是在全国舆论的谴责下,北京政府把三位知名的亲日派高级官员撤职;二是在全国学生强烈抗议下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不敢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以上材料评论的是A武昌起义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九一八事变12 . 1936年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指出“的力量使国民党结束了十年的错误政策,这是客观上包含了这一意义。就内战来说,十年的内战,什么来结束内战促进了国共合作,结束了他的动摇。”毛泽东评论的是(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双十协定”D转战陕北13 . 孙中山先生在某校成立大会上说:“今天这个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学校”是 ( )A京师同文馆B北京大学C黄埔军校D京师大学堂14 . 1947年6月30日,在黄河中下游河南与山东交界处,一声炮响之后,晋冀鲁豫解放军10余万人马开始由北向南强渡黄河。指挥这次军事行动的是( )A刘伯承、邓小平B谭震林、贺龙C林彪、罗荣桓D陈毅、粟裕15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中符合史实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辽沈战役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第一次取得数量上的优势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B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C平津战役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D渡江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宣告国民党政权的覆亡AABBCCDD二、判断题16 .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共和”两面大旗。三、综合题17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图1所示战役中壮烈殉国的爱国将领是谁?图2所示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2)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哪些探索?材料三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一次次伟大的历史转折。在历史的关节点上(3)分别指出材料三中“诞生于上海”和“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的标志性事件。材料四1978年底中共中央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摘编自“新华网”(4)中共中央在哪次会议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近现代发展历程留下了哪些教训或启示。18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12月17日桂林日报材料二:这次事变是为了要抗日救国而产生,若处置得当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材料三:西安事变中与蒋介石谈判,周恩来仍照以前的习惯,称蒋介石为“校长”,寒暄道:“我们有十年没见面了,你显得比从前苍老些。”蒋介石点了点头,说道:“恩来,你是我的部下,你应该听我的话。”周恩来顺着蒋介石的话,转向了正题:“只要校长能够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你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你的指挥。”请回答:(1)材料一中提到的“陕变事起”指的是什么事件? “强邻压境”中的“强邻”指哪个国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事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为“处置得当”,中共采取了什么对策?它的正确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导致周恩来和蒋介石“有十年没见面了”的原因是什么?(4)红军从“打倒蒋介石”到“也可以听你的指挥”,说出你对这点的认识。19 . 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产业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变迁,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表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材料二抗战前,中国数量有限的工厂,大半集中于沿海省份,“七七”事变后,政府即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54.67%,湖南次之,占29.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 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摘自吴景平、 曹振威中华民国史材料三如下图(1)根据材料一,归纳1895年至1913年民间厂矿企业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