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题型对题必练有机知识辨析选择题1. 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进行足够长时间后装置II中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II中实验现象 A 浓盐酸 碳酸钙 滴有酚酞的稀碳酸钠溶液 溶液由红色变为浅红色 B 浓氨水 氧化钙 硫酸亚铁溶液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 冰醋酸 乙醇和浓硫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溶液分层,上层为油状液体 D NH4Cl溶液 NaAlO2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2. 下列有关实验方案或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B. 图2: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C. 图3:脱脂棉燃烧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D. 图4:a处有红色物质生成,b处变蓝,证明X一定是H2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以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乙酸、乙醇、乙醛、甘油、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B. 有机物(C2H5)2CHC(CH3)2CH2CH3的名称为3,3二甲基4乙基己烷C. 1.0mol的分别与NaOH、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NaOH、Br2分别为4mol和3molD. DDT的结构简式如图,该分子中最多有13个碳原子共面4.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正确的是( )A. 定容B. 石油的分馏C. 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D. 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醋酸5.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检验乙炔发生加成反应:将电石制得的气体直接通入溴水,溴水褪色B. 提纯含少量苯酚的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C. 制备少量乙酸乙酯: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用NaOH溶液吸收乙酸乙酯,除去乙醇和乙酸D. 验证有机物X是否含有醛基:向1mL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mL有机物X,加热煮沸6. 某有机物键线式的结构如图所示,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8H10O2B. 它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最多有16个原子共平面C. 该有机物的含酯基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D. 可发生氧化、取代、还原、加成反应7.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只用Na2CO3溶液来鉴别CaCl2溶液、AlCl3溶液和稀硫酸B. 将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进行分离C. 为检验某品牌食盐中是否加碘,将样品溶解后滴加淀粉溶液D. 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其中含有SiO328.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福尔马林可浸制标本,利用了其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B. 将地沟油制成肥皂,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 “歼20”飞机上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D. 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9. 由短周期前10号元素组成的物质T和X,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X不稳定,易分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图中短线可以代表单键或双键) A. 为使该转化成功进行,Y可以是酸性KMnO4溶液B. 等物质的量的T、X分子中含有键的数目均为NAC. T、X分子中的原子分别采用sp2杂化和sp3杂化D. T分子中只含有极性键,X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10. 1 mol分子式为C4H8O3的物质分别与足量的NaHCO3和Na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不考虑空间异构)( )A. 4种B. 5种C. 6种D. 7种11. 根据不同部位的工作条件,航天飞机使用下述几种防热材料:头锥和机翼前缘受气体摩擦最大,使用表面涂硅的碳M碳复合材料。机身和机翼下表面使用高温陶瓷瓦。机身侧面和机翼上表面使用高温陶瓷瓦。货舱门、尾段机身等采用聚芳酰胺纤维材料制造的毡瓦。下列对新型陶瓷材料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高温结构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可以作为高级耐火材料B. 氧化铝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它是高温结构材料C. 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可用于制造陶瓷柴油机的受热面D.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克服了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缺点,但是强度比较差12. 有机物Z是制备药物的中间体,合成Z的路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X的分子式为C8H8O2B. X、Y、Z均能和NaOH溶液反应C. 可用NaHCO3溶液鉴别Y和ZD. 1molX跟足量H2反应,最多消耗4molH213. 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 编织渔网的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 “文房四宝”中的砚台,用石材磨制的过程是化学变化D. 月饼中的油脂易被氧化,保存时常放入装有硅胶的透气袋14. 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PPV的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n-1)HIA. 合成PPV的反应为加聚反应B. 1molPPV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C. 与溴水加成后的产物最多有14个原子共平面D.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15. 杀鼠灵是一种抗凝血性杀毒剂,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B. 1 mol杀鼠灵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C. 1 mol杀鼠灵最多能与8molH2反应D. 能发生加成、取代、水解、酯化反应,不能发生氧化反应16.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可以用水来鉴别苯和乙醇B. 流感疫苗冷冻保存的目的是防止蛋白质变性C. 石油分馏后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D.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化学变化17.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KIO3中的碘元素 取少量KIO3晶体溶于适量的蒸馏水,再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B. 检验石油裂解气中的乙烯 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酸性KMnO4溶液中 C.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室温下,用pH计测定饱和的NaClO溶液和饱和的CH3COONa溶液的pH D. 硅酸胶体的制备 向Na2SiO3溶液(饱和溶液1:2用水稀释)中加入几滴酚酞,再逐滴滴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至溶液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 A. AB. BC. CD. D18. 近年来中国航天、军事天文等领域的发展受到世界瞩目,这些领域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天眼”的“眼眶”是钢铁结成的圈梁,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 “复兴号”车厢连接处关键部位使用的增强聚四氟乙烯板属于无机金属材料C. “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19.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一小块金属钠置于坩埚里内加热 钠块先熔化成小球,再燃烧 钠的熔点比钠的着火点低 B 将SO2通入硝酸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2与可溶性钡盐均能生成白色沉淀 C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硫酸铜溶液和饱和NaCl溶液 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D 向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溶液颜色加深 Fe2的水解平衡受外界因素影响 A. AB. BC. CD. D20. 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的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混合烃的判断正确的是()一定有乙烯;一定有甲烷;一定有丙烷;一定无乙烷;可能有乙烷;可能有丙炔。A. B. C. D. 21. 国家科技奖刚刚宣布。下列内容都涉及这些奖项,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气涉及到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B. 碳纤维、石墨烯和富勒烯互为同素异形体C. 磁性材料、金属材料、捡杂半导体材料能体现新的功能及用途D. 高能量密度炸药、芳香化合物、植物油都是有机物,其中植物油属于天然高分子22. 糖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有机化合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南方有(甘蔗)之林促节多汁,甜如蜜,咋啮其汁令人润泽多则伤人”所说的是蔗糖,它味道甜美,但多吃会引起肥胖、高血压、龋齿等疾病B. “井底屠酥浸旧方,床头冬酿(蜂蜜)压琼浆”所说的冬酿的主要成分是果糖C. 糖精、木糖醇、甜味素、甜蜜素等都是甜度较高的糖类物质D. 最早使用的使红糖脱色的物质是黄泥浆,利用了黄泥浆的吸附性23.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KIO3中的碘元素 取少量KIO3晶体溶于适量的蒸馏水,再加入硝酸酸 化的 AgNO3 溶液 B 检验石油裂解气中的乙烯 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酸性 KMnO4 溶液中 C 比较HC1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室温下,用pH计测定饱和的 NaClO 溶液和饱和的 CH3COONa 溶液的pH D 硅酸胶体的制备 向Na2SiO3溶液(饱和溶液1:2用水稀释)中加入几滴酚酞,再逐滴滴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至溶液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 A. AB. BC. CD. D24. 实验室测定青蒿素(只含C、H、O元素)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A. E、F中分别加入的是碱石灰和P2O5B. 确定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需要的数据是实验前后装置C,E,F的质量变化C. 该实验的不足之处仅仅是F之后没有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D. D装置的目的仅是氧化青蒿素分解的氢气,使之完全转化为水25. 运用化学知识,对下列内容进行分析不合理的是( )A. A.成语“饮鸩止渴”中的“鸩”是指放了砒霜(As2O3)的酒,砒霜有剧毒,具有还原性B. 油脂皂化后可用渗析的方法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充分分离C. 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其过程包含萃取操作D. 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的“黄芽”是指硫。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实验装置的作用、气体的制备原理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反应原理的应用及实验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且盐酸易挥发,二氧化碳、盐酸均与碳酸钠反应,则碱性减弱,观察到中溶液由红色最终变为无色,故A错误;B浓氨水与CaO 混合可生成氨气,氨气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且易被氧化为氢氧化铁,则II 中最终为红褐色沉淀,故B错误;C酯化反应需要加热,则图中装置不能生成乙酸乙酯,故C错误;D.由于铵根水解显酸性,与偏铝酸根反应有氢氧化铝生成,铵根水解生成的氨气易挥发,所以紫色石蕊变蓝色,故D正确。故选D。2.【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涉及乙酸乙酯的制取、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等,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一般。【解答】A.导管插入Na2CO3溶液的液面下,容易引起倒吸,故A错误;B.碳酸钠稳定,碳酸氢钠易分解,该装置不体现对比性,应在小试管中盛放碳酸氢钠,故B错误;C.图3:脱脂棉燃烧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故C正确;D.b处变蓝,说明有水生成,a处有红色物质生成,则CuO被还原,X可能为氢气、乙醇、氨气等,不一定为氢气,故D错误;故选C。3.【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的鉴别、有机物的命名、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有机物中碳原子共面问题等,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解答】A.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一种试剂鉴别,反应的现象不同,新制氢氧化铜与乙酸:变澄清的蓝色溶液;与乙醇:无明显现象,不反应,不过由于稀释颜色会变浅;与乙醛: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溶液本身有特殊气味;与甘油:变成绛蓝色溶液;与葡萄糖溶液:互溶,加热有砖红色沉淀乙醛;与蛋白质溶液:混合后有絮状沉淀产生,故可用来鉴别,故A正确;B.有机物(C2H5)2CHC(CH3)2CH2CH3含有2个甲基和1个乙基,主链有6个碳原子,属于烷烃,名称为3,3-二甲基-4-乙基己烷,故B正确;C.1.0 mol的中含有3mol酯基,其中1mol酯基水解后还生成1mol酚羟基,共有2mol酚羟基,所以需要5mol NaOH,酚羟基的邻对位易与溴发生取代反应,还有1mol碳碳双键,所以共需要3mol Br2,故C错误;D.由于碳碳单键可以绕轴旋转,所以连接2个苯环的碳原子和2个苯环上的碳原子可以在同一平面上,共有13个碳原子共面,故D正确。故选C。4.【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有机物的性质、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定容距刻度线1-2cm时,应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故A错误;B.分馏时,蒸馏烧瓶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加石棉网,故B错误;C.乙醇易挥发,乙烯、乙醇均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图中实验装置不能检验乙烯的生成,故C错误;D.滴定完成时产生的醋酸钠显碱性,用酚酞作指示剂,故D正确。故选D。5.【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实验方案的评价,难度不大,掌握教材上相应实验是解题关键;【解答】A.用电石制得的气体中含有乙炔,还混有硫化氢气体,硫化氢可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 A错误;B. 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苯酚钠能溶于水,苯不溶于水也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用分液的方法即可分开,所以B正确;C.乙酸乙酯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C错误;D.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醛基时,必须是在碱性条件下,该实验中硫酸铜过量,导致NaOH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不是碱性,所以实验不成功,故D错误;故选B。6.【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同分异构体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由结构可知分子式,分子中含碳碳双键、-OH,结合烯烃、醇的性质来解答。【解答】A由结构可知分子式为C8H8O2,故A错误;B苯环、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且直接相连,则18个原子可共面,故B错误;C该有机物的不饱和度为28+282=4,而苯环的不饱和度为4、-COOC-的不饱和度为1,则不可能含酯基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含双键可发生氧化、加成反应,含-OH可发生氧化、取代反应,故D正确。故选D。7.【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中等,涉及物质分离与提纯、物质的检验等知识,明确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解答】A.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aCl2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AlCl3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三种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时现象不相同,可以用Na2CO3溶液鉴别,故A正确;B.由于甲烷不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而乙烯与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可将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洗气瓶,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但是得不到乙烯,不能将二者分离,故B正确;C.单质碘与淀粉变蓝,食盐中加的不是碘单质,故C错误;D.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iO32,如果含有AlO2-,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故D错误。故选A。8.【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的性质、材料分类、油脂的性质、环境污染与保护,熟悉甲醛能够使蛋白质变性、油脂的皂化反应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福尔马林的主要成分是甲醛,可使蛋白质变性,浸泡后久置不腐烂,故A正确;B“地沟油”,是一种质量极差、极不卫生的非食用油,将它制成肥皂,实际是使用了油脂的皂化反应,将非食用油变成肥皂,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故B正确;C碳纤维为碳的单质,属于无机物,所以歼-20飞机上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错误;D可降解塑料分解产生CO2,CO2又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故D正确;故选C。9.【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明确HCHO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由球棍模型可知,T为HCHO,X不稳定,易分解,则X为碳酸,则Y为氧化剂,以此来解答。【解答】由球棍模型可知,T为甲醛,X不稳定,易分解,则X为碳酸,则Y为氧化剂。A.为使HCHO转化为H2CO3,Y必须是氧化剂,所以Y可以是酸性KMnO4溶液,故A正确;B.HCHO、H2CO3分子的物质的量不确定,所以键的数目不确定,故B错误;C.HCHO、H2CO3分子中的C原子均采用sp2杂化,故C错误;D.HCHO与H2CO3分子中都只含有极性键,故D错误。故选A。10.【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性质、官能团的特征、同分异构体书写方法等,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解答】1mol化学式为C4H8O3的物质分别与足量的NaHCO3和Na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羧基、羟基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而只有羧基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的量的C4H8O3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和NaHCO3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说明分子中含一个羟基和一个羧基,符合结构的同分异构体为:CH3CH2CH(OH)COOH,CH3CH(OH)CH2COOH,CH2(OH)CH2CH2COOH,CH3(CH3)C(OH)COOH,CH3(CH2OH)CHCOOH,共5种,故选B。11.【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无机非金属材料,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传统和新型材料的优缺点,注意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高温结构陶瓷(Si3N4陶瓷、SiC陶瓷)的主要成分不是硅酸盐。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如水泥、耐火材料、平板玻璃、仪器玻璃和普通的光学玻璃以及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化工陶瓷和电瓷、搪瓷、磨料(碳化硅、氧化铝)、铸石、碳素材料、非金属矿(石棉、云母、大理石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有先进陶瓷、非晶体材料、人工晶体、无机涂层、无机纤维等。【解答】A.高温结构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金属材料,故A正确;B.氧化铝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它是高温结构材料,故B正确;C.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高温结构材料,可用于制造陶瓷发动机的受热面,故C正确;D.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不但克服了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缺点,而且同时还具有了如能承受高温、强度较高,具有电学性能等若干优点,故D错误。故选D。1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以及能与NaOH溶液、NaHCO3溶液反应的官能团、能与氢气加成的官能团等知识,比较基础,属于高频考点。【解答】A.由结构简式可知X的分子式为C8H8O2,故A正确;B.X含有酯基,Y含有酚羟基,Z中含有羧基,都与NaOH溶液反应,故B正确;C.Y与NaHCO3不反应,Z中含有羧基,能与NaHCO3反应,可用NaHCO3溶液鉴别Y和Z,故C正确;D.1 mol X跟足量H2反应,最多消耗3 mol H2,故D错误。故选D。13.【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与人类生活有关知识,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B,尼龙的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是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而纤维素是糖类,故B错误;C用石材制作砚台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应加入还原剂,硅胶具有吸水性,是干燥剂,故D错误;故选A。14.【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难度不大,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解答】A.合成PPV通过缩聚反应生成,同时有小分子物质HI生成,不属于加聚反应,故A错误;B.1molPPV中含有2nmol碳碳双键和2nmol苯环,最多能与8n molH2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与溴水加成后的产物为,根据苯分子中12个原子共面、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可知,该分子中最多有14 个原子共平面,故C正确;D.和苯乙烯相差C2H2,不是相差n个CH2,不互为同系物,故D错误。故选C。15.【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多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注意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解答】A.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结构,故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面,错误;B.1 mol杀鼠灵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只有酯基处消耗2 mol NaOH,错误;C.两个苯环各消耗3 mol H2,CC、CO各消耗1 mol,共消耗8 mol H2,正确;D.此分子有碳碳双键能发生氧化反应,错误。故选C。16.【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机物鉴别、物质的性质及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等,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性质差异性是鉴别物质的基本方法,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苯的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苯与水混合时出现分层现象,苯在上层,乙醇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故A正确;B.流感疫苗冷冻保存才能保持其活性,否则在较高温度下,其会因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故B正确;C.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分馏后可以获得汽油、煤油、柴油等,而乙烯、丙烯和丁二烯是对石油分馏产品进一步加工得到的,故C错误;D.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指含有苯环的蛋白质与硝酸反应后变黄,涉及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C。17.【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主要涉及碘元素的检验、乙烯的检验、酸性强弱的比较以及胶体的制备等,解答这类问题应注意思维的严密性以及知识的积累,试题难度一般。【解答】A.碘酸钾中不存在碘离子,不能选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进行检验,故A错误;B.石油裂解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只能说明有不饱和烃,但不一定是乙烯,故B错误;C.次氯酸钠和醋酸钠浓度不同,无法比较,故C错误;D.向Na2SiO3溶液(饱和溶液1:2用水稀释)中加入几滴酚酞,再逐滴滴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至溶液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可以得到硅酸胶体,故D正确。故选D。18.【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及主要类型、硅单质的用途等,高纯硅常用来作太阳能电池板,计算机中的芯片等,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中国天眼”的“眼眶”是钢铁结成的圈梁,属于金属材料,故A错误;B增强聚四氟乙烯板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错误;C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性能上比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有了很大的提高,可适用于不同的要求。如高温结构陶瓷、压电陶瓷、透明陶瓷、超导陶瓷等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正确;D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利用高纯硅的半导体性能,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二氧化硅为光导纤维的成分,故D错误;故选C。19.【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理解能力,试题难度一般。【解答】A.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内加热,由于金属钠的熔点低于着火点,故加热时,钠块先熔化变为液态再燃烧,故A正确;B.二氧化硫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是因为4价硫被硝酸氧化成硫酸根离子,但二氧化硫与氯化钡等不反应,故B错误;C.饱和氯化钠溶液使蛋白质发生盐析,故C错误;D.NO3和H在同一溶液中即为硝酸溶液,能够将Fe2氧化成Fe3,颜色从浅绿色变成棕黄色,溶液颜色加深并不是因为平衡移动,故D错误。故选A。20.【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烃混合物分子式确定,难度中等,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注意利用平均分子组成判断烃的组成,常用方法有:平均碳法、平均氢法、平均碳氢分子式法、平均式量法。【解答】由图可知两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1.6H4,根据碳原子平均数可知,混合气体一定含有CH4,由氢原子平均数可知,另一气态烃中氢原子数目为4,碳原子数目大于1.6,且为气体,可能含有乙烯、丙炔,一定没有乙烷、丙烷,故D正确。故选D。21.【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化学知识的分析应用,注意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气过程中,先是气化,水蒸气在太阳能作用下分解生成氢气,涉及到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故A正确;B.碳纤维、石墨烯和富勒烯都是碳元素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C.磁性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资储备仓库消防安全知识测试题目
- 2025年初级电工电路基础知识和实操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焊接工艺面试通关秘籍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七一建党节活动“七一勋章”完全解读
- 陕西省商洛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教学质量抽样监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提能集训(含答案)2025-2026学年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 2024年辽宁省本溪市行政管理、人事管理等管理人员综合技能知识考试真题题库【含答案】
- 连云港市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运输专用车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
- 菱形6考试题及答案
- 考研英语长难句分析技巧及实战70例
- 安全保卫工作会议记录6篇
- 学校食堂及校内小卖部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表
- DBJ∕T15-232-2021 混凝土氯离子控制标准
- 刑事报案材料模板(涉嫌诈骗罪)
- 乳制品配送服务质量保障方案
- 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课件
- 2024在役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安全附件检验技术规范
- 托管老师培训课件
- 大客户营销管理策略下的客户激励与忠诚度提升
- 管道改造管道吹扫安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