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南中考模拟试题(语文二)_第1页
2019年河南中考模拟试题(语文二)_第2页
2019年河南中考模拟试题(语文二)_第3页
2019年河南中考模拟试题(语文二)_第4页
2019年河南中考模拟试题(语文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河南省中考模拟试题(二)语 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胆怯(qi) 追溯(s) 荒谬(mi) 鲜为人知(xin)B.倔强(ju) 应届(yng) 惬意(qi) 吹毛求疵(c)C.差使(chi) 名讳(hu) 箴言(zhn) 强聒不舍(gu)D.阔绰(chu) 陨落(yn) 污秽(su) 玲珑剔透(t)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旁鹜 无与伦比 恣睢 歇斯底里B.羁绊 囊荧映雪 烦躁 根深蒂固C.慰藉 冥思苦想 残损 鸡零狗碎D.荒谬 仙山琼阁 蹂躏 遮天敝日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项是( )。(2分)(1)电视剧鹰隼大队从内容到手法,都非常新颖,构思 ,值得一看。(2)苏州园林从各个角度看都讲究图画美,这在园林建筑艺术中真是 。(3)京剧“四大名旦”“梅、程、荀、尚”并驾齐驱。其中梅兰芳在京剧流派中 ,自成风格。(4)水世界单是建造工程就十分有创意,建造先在人工岛上挖出许多大洞穴,再灌入4200万公斤的海水和淡水,最终改造成游泳池、水上乐园和海豚湾,可称得上 。A.不落窠臼 别具一格 独树一帜 匠心独运B.别具一格 独树一帜 匠心独运 不落窠臼C.独树一帜 匠心独运 不落窠臼 别具一格 D.匠心独运 别具一格 独树一帜 不落窠臼4古诗文默写。(8分)(1)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3)望岳中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 , 。(4)面对得失,我们要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的良好心态;面对逆境,我们要有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 ”的乐观心理。5. 下面一句话是从选段中抽出的,将其回归原文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放低自己,不是失去自我,而是为了实现超越。低调做人,不事张扬,才是为人之道。水在低处流,却滋润了万顷良田,抚养了万千生灵。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之王,是因为身处低下,胸纳百川,默默无闻。涓涓溪流,最终汇入大海,方显英雄本色。A.处 B.处 C.处 D.处6名著阅读。(4分) (1)西游记中作者_通过孙悟空 (情节)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蔑视皇权、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2分)(2)请写出下面文字中“他”的姓名,并概括写出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梁山好汉,每有战斗,就赤膊抡斧,冲锋陷阵。他不止一次大嚷“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直到最后喝了毒酒,他还说“死了只是哥哥身边一个小鬼”。(2分)7“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暴露出“汉字书写危机”,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材料一:最近一项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2座城市进行的调查显示,94.1%的人都曾有过提笔忘字的经历,其中26.8%的人经常会提笔忘字。人们更多将此归因于“键盘时代”对汉字书写的冲击。人们天天敲击键盘,不习惯于手写,那要记住字形肯定是有难度的。材料二:过去语文老师教识字,都是从“字理的层面”教孩子这个字为什么会这么写,所以孩子日后写到这个字,往往就会联想起与这个字有关的历史和传统,这对于汉字属于“深层记忆”。可是现在,老师教识字一般是将汉字作为一个符号,竖横撇捺让孩子死记硬背。这样的“浅层记忆”显然是不牢靠的。材料三:中国过去素有“一字师”的传统,如果写错了字,总会有人指出,人们对汉字怀着敬畏。然而可怕的是,现在这种对汉字的敬畏之心已荡然无存。网上那么多错别字,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不会再有人指出。还有一些名人故意写错字。在浮躁心态之下,人们对汉字书写已相当草率。(1) 探究出现汉字书写危机的三个原因。(6分)(2)针对“汉字书写危机”,请写一则宣传语倡导大家规范书写、保护汉字。(2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共16分)镜子车,被拦在了南门外,原因是没有出入学校的通行证。拦他的是一名保安,个头很高,脸膛黑黑,站在门外,像尊铁塔。这让应邀来大学作报告的张处长有点尴尬。车窗里,露出一张笑脸:“对不起,下次来一定提前办好通行证。”保安只是淡淡地扫视他一眼,并没有放行的意思。张处长一愣,冲他点头说:“小同志,我作报告的时间就快到了!”保安表情严肃 :“这跟我没关系。您必须出示通行证,所有进入校园的机动车辆,必须出示保卫科核发的通行证。”张处长的脸色变了,此时已有学生在围观。他顾不得仪表了,钻出车,动作迅速地从皮包里掏出一款高端手机,狠狠地摁出一串号码。可是拨出几次都是忙音。张处长急得团团转,冲着保安嚷道:“我是来做报告的,知道吗?是应邀来作报告的!”张处长的责备一声高过一声,保安依旧岿然不动:“对不起,我只是在执行学校的规定。”张处长的脸开始涨红:“规定?规定是人制定的,知道吗?”午后的骄阳里,张处长汗涔涔的脸更红了。他上下打量那名保安,又转到他的身后瞅了瞅:“小同志,做事要灵活,别一根筋!”张处长明显拿出教训下属的语气。那名保安依然不理张处长,这让张处长更气愤了:“大学是开放的,知道吗?没有围墙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知道吗?”这时的保安居然微微笑了一下:“道理,我说不过您,也希望您别为难我,学校的规定我不能破坏,这是我的职责实在对不起!”保安的话让 张处长愣住了,认真地看看他,还想说点什么,最终还是放弃了。张处长只好接着拨电话。这次终于通了。学校领导听说情况万分惊讶,告知他马上派学生到南门接他,并且不住地赔不是。张处长的心情好了一点,一种优越感慢慢袭上心头。他瞥了一眼保安:“你很尽责。如果你为人处世的经验再丰富一些就好了。”见保安站 在那儿没什么反应,又踱起了方步:“你不知道,你们王校长是我老同学,这次讲座就是 他邀请我来的”保安还是一副无动于衷的神态。就在这时,两名学生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一个急忙向张处长道歉,另一个则拉过保安耳语起来。张处长的脸上见了笑,可几秒钟又僵住了,他看见保安对那名学生依然摇头。保安再次理直气壮地说:“没有通行证,谁打招呼也不行!”那名学生的脸气白了,狠狠地瞪着保安。看热闹的学生窃窃私语。张处长无奈地叹了口气,拎着包走进校园。走进教室很长时间,面对台下黑压压的学生,张处长总是进入不了状态。于是,他决定来个题外话,就讲他刚才遇到的事。他讲了他的尴尬,讲了他的困惑台下的议论声很嘈杂,这让张处长更窘迫。走出南门时,张处长不由得朝门岗望了一眼。夕阳下,那名保安依然站得笔挺,只是那张黑紫的脸上仿佛有流过泪痕8本文围绕车子进校门事件写了张处长与保安的四次交锋。请补写出其他两次交锋内容。(4分)第一次:第二次:张处长申明应邀来校讲学 保安坚持原则不肯放行第三次:第四次:张处长拨通电话学生来接 保安理直气壮依然拒绝9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1)拦他的是一名保安,个头很高,脸膛黑黑,站在门外,像尊铁塔。 (2)您必须出示通行证。所有 进入校园的机动车辆,必须出示保卫科核发的通行证。 10有人认为文章结尾“那名保安依然站得笔挺,只是那张黑紫的脸上仿佛有流过泪痕”是败笔。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看法并陈述理由。(3分) 11文章内容只字未提镜子,为何却以“镜子”为题?阅读文本,写出你的发现。(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共11分) 记得给别人留条路看人生,自己走路非常关键。而给别人留条路,更会显得大度,彰显人心的敞亮,更能体味了人世间相互关照的温暖。 我多次听人讲过一位菜贩子的故事。几年来,她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就是“三八二十三”。不管遇到啥情况,她都会让利一分;有时还要为顾客在高高的秤上再添上一根菜,多放上一只土豆子,时间一久,争得了不少客源。之后,生意越做越大。人们不是看中一棵菜、一只土豆子,而是看中她大度的心和让利的境界,无形之中,给别人留了一条路,实际上也给自己留了条后路。著名的收藏家马未都,从搞收藏开始,就懂得让利的重要性。他很会砍价,但总是不会让别人无钱可赚。在与藏家商议合理的价格后,他总是再主动加些,使得藏家尽量多赚一些,慢慢地,他取得了信任,总是淘到别人淘不到的宝贝。给别人留条路,造就了好的人缘,成就了后来的大收藏家。人生拼打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方共赢的过程。你不可能一味地撑大口袋赚钱,让别人去喝西北风;你也不可能你只是一味地为人民服务、为他人谋利益,而让自己无利可图。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一直坚信,懂得让利,生意才会长久,买卖才会越做越大。给别人留条路,在对方获得利益的同时,刘永好自己也获得了既得利益。可是现实生活中,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情形,比比皆是。因为看着别人经营的项目能赚到更多的钱,于是绞尽脑汁上同样的项目,抢了别人应有的饭碗;为了自己的升迁,费尽心思,堵死别人的路;因为别人挡了路,于是挖空心思托关系,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些现象,堵了路,塞了心,没了情。当时自己看似得益,也许几年或者几十年后别人的悲剧就会在自己的身上重演。给别人留条路,是表现在说话上的留点话巴、留有余地,不把话说绝。为了将来的自己,不把事情做得太过分,让人戳着脊梁骨过活。给别人留条路,更多的时候,就是“三八二十三”的相互关照在运行,是让藏家多赚些的理论在延伸,是发展共赢的思路在进化。给别人留条路,是最现实的送人玫瑰,留有余香,更是自己深藏于心灵深处的的心安和踏实,由此持之以恒,才会实现人生的辉煌。12.作者为什么说“要给别人留条路”?阅读全文进行概括。(4分)13.解释文章第段中“三八二十三”的丰富含义。(2分)14.文章第段已经把道理阐述得非常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写第段?请简要分析。(3分)15.结合文本,阅读下面材料,就如何正确理解“给别人留条路“,阐述你的观点。(2分)2011年9月15日,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因无证驾驶豪车并参与肇事打人被收容教养一年。事发之时,因其尚未成年,有不少网民及知名人士纷纷发表言论,希望媒体和大众宽容他。不料,就在李天一被解除收容教养不到半年时间里,又因触犯刑法“二进宫”。(选自2013年2月25日京华时报)三、古诗文阅读(共l5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共11分)(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二)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节选自经史百家杂钞)注:昭昭:明显。祥:吉祥。畜:蓄养。类:辨识。鬣:毛。待:在。16.解释语段(一)中加点的字。(2分)(1)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 (2)执策而临之 临: 17.把语段(一)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18.语段(一)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2分)19.语段(一)和语段(二)中作者对人才的观点有什么不同之处?你认同这种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3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021题。(共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20.“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1.颈联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2分)四、作文(50分)22.任选一题作文。(50分)(1)题目:藏在心底的那句话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寺庙里有一尊用花岗岩做成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拜它,但是人们在拜它的时候,都要踩着一段台阶,而这段台阶也是用花岗岩做成的。有一天这段台阶对佛像说:“我和你都是用花岗岩做成的,为什么人们却要踩着我来拜你?太不公平了!”于是佛像回答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你是用有限的几刀刻成的,而我却经历了千刀万刀的雕刻。” 要求: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014年河南省中考模拟试题答案(二)语 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C 2. C 3. A 4. (1)赢得生前身后名 (2)受任于败军之际 (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 C 6. (1)吴承恩 大闹天宫 (2分)(2)李逵; 李逵元夜闹东京(或“李逵打死殷天赐”;“黑旋风斗浪里白条”;“黑旋风沂岭杀四虎”;“黑旋风探穴救柴进”等)(2分)7.(1)“键盘时代”对汉字书写的冲击。语文教育的“浅层记忆”。对汉字缺少敬畏之心。(6分)(2)示例:规范书写,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 8(4分)第一次:张处长未办证件驱车进校 保安遵守制度阻止入校第三次:张处长大讲道理要求变通 保安忠于职责无动于衷9(6分)(1)外貌描写(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保安铁面无私的形象,为下文写他拒绝张处长的车进入校园埋下伏笔(作铺垫)。(2)反复,连用两个副词“必须”,加强命令语气,写出保安态度坚决,没有商量余地的情状,表现出保安的忠于职守。10(3分)参考示例:示例一:不是。(1分)这样写,暗示了坚守原则的保安在现实生活中却受到不公正待遇(受到批评处分等)的情况,(1分)使主题更加深刻。(1分)示例二:是的。(1分)从全文看,保安虽然是个普通人,但他内心很强大。他坚持原则,忠于职守,本身没有错,不会因为受到批评(处分)而流泪。(1分)这样写,与上文中保安的形象不吻合。(1分)11(3分)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很小,却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现实社会中有些人漠视规则,为一己之私随意变通的心态。(2分)作者以此为题,试图传递这样一种观念: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均应尊重规则。(1分)(二) 12.给别人留条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