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第四课 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 编写人:黄朝晖 审查人:余 芳一、学习目标:1、结合本地的传统文化,分析传统文化的特点,理解传统文化的作用,对传统文化应作出的正确态度。2、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提高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的能力。3、领悟传统文化的价值,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二、求知求索(独立阅读教材P39-41页后思考,请及时标注疑问)1、传统文化的含义及其表现各是什么?表现要从各自的含义、影响和地位入手,并一一举例。【思考】历史上存在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2、全面分析传统文化的特点有哪些?如何理解?传统文化的影响是什么?3、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和态度是什么?【思考】(1)如何区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2)传统文化是包袱而不是财富。三、知识探究 【探究点一】孔子研究学院院长杨朝明说,第四届儒学大会于2020年9月27日至29日在孔子研究院举行,设立四项议题,分别是儒学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儒学创新与当代文化建设,儒学仁爱思想及普世价值以及道德礼仪与人文教化传统。孔子说过“述而不作”,孔子思想是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具有深远的普世价值。判断下列观点并说明理由。1、孔子思想作为传统思想,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2、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探究点二】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形式,这种中国特有的习俗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演变。近年来,修坟茔、烧纸钱,放鞭炮等传统的祭扫形式逐渐被新的祭奠方式所取代,植树、送花、网上留言、缅怀先烈等文明和科学的祭拜方式渐成时尚,共青团中央也发起了“清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绿色、文明、感恩的清明节让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国务院在2020年将清明、中秋、端午和除夕确定为法定节假日,其文化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这必将在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中更多地融入传统文化的血液。请思考:(1)清明祭拜方式的演变体现了什么道理?(2)根据清明祭奠方式的演变,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3)试从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继承性角度说明保护民族传统节日的理由。(4)、议一议:国家增设民族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说明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全面继承,对吗,为什么?考查点一传统文化的特点典例1(2020北京高考)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演练1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A相对稳定性B鲜明民族性C较强融合性 D明显渗透性演练22020年为双闰年,长达384天的农历龙年包含了两个立春日,即正月十三立春(2020年2月4日)和腊月二十四瑞次立春(2020年2月4日),民间素有“两头春,家嫁娶”的说法,选择在今年结婚的新人特别多,从而带旺了各地的婚庆市场。由此可见()A传统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B传统文化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持久不变C传统习俗约定俗成,世代相传,影响持久D传统文艺历史悠久,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考查点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典例2右边漫画讽刺了一些地方为追求经济利益,纷纷把西门庆当做“文化产业英雄”。从文化角度看,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文化繁荣应尊重多样、和睦相处B文化继承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D文化发展应兼收并蓄、求同存异演练3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B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C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D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演练4遭遇史上最强的雾霾天气,2020年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明显较往年少了许多。不少人认为,春节图个吉利快乐气氛,少放点烟花爆竹并不影响辞旧迎新,反而可以让我们过个更清新的新年。这种态度和做法()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内涵要因时而变不利于强化传统文化这一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符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革故鼎新的原则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社会生活变迁紧密而正确地结合起来A B C D四、课后训练1现代一些人对中国包括“三月三”在内的一些传统文化一无所知,而且认为传统文化已过时,没有继承的必要。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应该抛弃B有必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人与社会的发展起积极作用C传统的就是好的,应全盘继承D过时了,还是学点现代的有用2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考虑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节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幼等等。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A一切传统文化都可以为我们今天所用,要全部继承下来B一切传统文化都已不符合时代的特点,要毫不保留地全部抛弃C否定一切旧的文化传统,代之以全新的文化形态D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3正如一首歌里唱的:“温州是个好地方,四季八节有名堂。拜年送礼纸蓬包,拦街福斗台眼看花爻。清明踏青塌饼儿,重五龙船斗南塘。七月七喜鹊咄巧食,中秋赏月走麻行。登高做节恁闹热,你讲看爽看不爽。”歌词重新唤醒对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看,上面歌词中介绍的温州文化现象属于()A传统习俗的继承B传统思想的继承C民族节日的传统习惯 D传统道德的继承4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会民俗文艺演出在田阳县百育镇四那村那生屯举行。演出过程中,身着漂亮民族服饰的演员们用优美的舞姿,细腻地演绎了我市各族群众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画卷,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浓郁民族气息,让现场观众充分领略了百色地方民族文化的魅力。中国传统文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 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 B C D52020年6月1日至7月31日,深受两岸瞩目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馆举行。这引起了全球华人的强烈反响,这表明()A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被本民族普遍认同B传统文化有相对的稳定性,被人们世代沿袭C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D传统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62020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法律形式加以保护。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的有庆祝民族节日保护文化遗产继承传统思想和文艺面向世界,博釆众长A B C D7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犹如一株常青树,古老而常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和审美性使之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下列对剪纸的认识正确的有()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剪纸属于中华传统文艺剪纸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剪纸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剪纸作品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A B C D8调查显示,得到公众广泛认同的大学校训,有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和中山大学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基本上直接援引中华古籍中的经世格言。由此可见()A中华古籍记载的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B中国传统思想决定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C优秀的传统文化容易受到本民族人民的认同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9随着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系列措施的制定和大批经典现代京剧的播映,群众学习京剧的热情又被重新点燃。这启示我们()A要发挥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影响的作用B要发挥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C要对传统文化加以甄别、改造、剔除D要坚持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10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11拜年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春节时相传下来的习俗。有报道说,小沈阳和众徒弟给师傅赵本山跪地磕头拜年,感谢师傅的带携之恩,这种做法引起了人们的争议。有人认为拜年有很多方式,现阶段人们拜年一般已经不再采用磕头施礼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握手、拥抱等形式,或者采用电话、手机短信等更加便捷的拜年方式。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春节拜年的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答案探究一1、错。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2、错。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二:1、 清明节作为中国特有的习俗已沿袭了两千多年,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清明祭奠方式随着历史和社会的进步逐渐演变,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2、传统的祭奠方式被新的祭奠方式所取代,说明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体现时代精神。)清明祭奠方式随着历史和社会的进步逐渐演变,说明要立足社会实践,适应实践需要和推动实践的发展。3、因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这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文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保护民族节日才能繁荣民族文化,为民族生存和发展奠定精神根基。4、不对。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课后练习:1-5:BDADA 6-10:DBCDC11、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材料涉及春节拜年习俗问题,谈对春节拜年习俗的认识,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极制造工客户流失预防考核试卷及答案
- 合作达成协议书
- 成列协议书底板
- 公司钢丝绳制造工岗位合规化技术规程
- 化学铣切工岗位合规化技术规程
- 2025型材产品购销合同
- 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2026届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范本个人使用版
- 专项知识培训简报课件
- 专项培训知识课件
- 2025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健康保险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数学(人教B版)-学生答案一~五章
- 工业设计课件全套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
- 干部人事档案任前审核登记表范表
- 肥料制造中的液体肥料研发与机械施肥技术
- 奶茶店消防应急预案
-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配套教学课件
- 试验人员培训记录表
- 广西检测协会试题(钢结构检测综合)多选题(1-215)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