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素质调研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素质调研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素质调研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素质调研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素质调研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前学期第二次素质调查考试的历史问题名称: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班级: _ _ _ _ _ _ _ _ _ _考试心得:1 .首先,根据您的要求,请在本卷的指定场所填写姓名、班级等信息。2、仔细阅读各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解答。 不然我就不评分了。一、选择问题1 .在下列人物中,沿着历史潮流进行改革,加快黄河流域民族大交流的a .北魏孝文帝b .汉光武帝c .汉武帝d .秦孝公2 .“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分别出现西汉初年东汉初年西汉末东汉中期A.B.C.D.司马昭是三国时代的魏国大臣,继其父司马懿及其兄弟司马师之后,发展司马家的势力,权利执政在野党。 魏帝曹流行说:“司马昭之心,行人所知”。 魏帝的话反映出来a .司马昭位分量大,处处为民着想b .司马昭有爱民之心,天下人皆知c .司马昭夺取魏国权,建立西晋d .司马昭跋专权,魏帝同形傀儡4 .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统一的局面,中国的历史进入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 三国两晋南朝时期的特征a .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b .统一建立多民族国家c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 .繁荣和开放的社会5 . 宋史载有“国家基本向东南仰”。 这种现象a .南方人口超过北方b .经济重点向南方转移c .政治中心迁往南方d .南方手工业超过北方6 .东晋时代着名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其代表作品是a.a乙组联赛c.d.7 .人口迁移是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 我国古代首次大规模人口迁移的高潮a .秦朝末b .西晋末年c .西汉末年d .东汉末年8 .中国古代大型工程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下一个选择中,吸收外来宗教思想的大项目a .都江堰b .灵渠c .长城d .龙门石窟9 .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 下图所示的历史现象a .西周分封b .春秋五霸c .战国七雄d .三国鼎立10 .秦汉时期创造辉煌的东方文明,科技发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以下不是秦汉时期科技成就A. 伤寒杂病论b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C. 兰亭集序d .全身麻醉手术11 .佛教传入我国是因为a .秦朝时代b .西汉时期c .魏晋时期d .隋唐时期12 .下列几本书为中医治疗学奠定了基础()A. 九章算术B. 水经注C. 伤寒杂病论D. 齐民要术13 .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重要战役a .官渡之战b .巨鹿之战c .赤壁之战d .牧野之战14 .图示法能够直观地表现复杂的历史。 正如反映了222年三国的立场一样a.a乙组联赛c.d.15 . 史记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下一个人物不能记载在这本书里a .秦始皇b .曹操c .高祖d .陈胜、吴广16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从社会进程的发展中产生了最重要的表现a .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b .促进了封建化c .增强了国家综合国力d .加快了民族间的融合17 .早在东汉,华佗做过健身的医学体操。 这个体操a .五鸟剧b .麻沸散c .我想问你一件事d .针灸18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以下属于农业方面耕地面积增加,兴起了很多水利工程推进改善犁耕,实施精耕细作推进筛选、育种、田间管理和粪肥施用等技术实施农业多样化经营A.B.C.D.19 .关于丝绸之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最初是秦朝开通的b .在洛阳出发c .转播站是大秦d .张骞是功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巨匠不胜枚举,祖先冲之、贾思勋两位科学家的共同点是住在北方重视实践在数学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在科学研究中努力学习A.B.C.D.21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辉煌,下列人物及其成就相结合是正确的嘉思勋一农改全书罗贯中一三国演义铅字印刷术毕业徐光启一齐民要术李时珍一史记宋应星一天工开物A.B.C.D.22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 下面这样的表达方式是错误的a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的纸被称为“蔡侯纸”b .东汉张仲景被称为“医圣”,有伤寒杂病论本书c .南北贾思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完整农书d .南北朝的科学家刘惠把圆周率正确地排在小数点以下的第七位23 .下图是我国发行的纪念蔡伦的邮票,中国古代科学家这张邮票的一张。 人们纪念蔡伦都是他的错()a .有了一千里的船b .发明了造纸技术c .改进了造纸术d .创作了五鸟剧24 .东晋的社会经济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扬安,户籍殷实”的景象。 这是什么a .巨鹿之战后b .淝水之战后c .官渡之战后d .赤壁之战后25 .请允许我介绍如下图所示的史学名着。 以下内容可供选择我国古代优秀的史学书作者是司马光记述了西汉至五代十国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A.B.C.D.二、综合问题26 .三国二晋南北朝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分裂时期,王朝交替,政权离散,江南开发,北方民族融合,培育了国家统一的要素。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材料1(1)哪一战为材料一中三国的立场形成奠定了基础? 孙权成立了图中的哪个政权? 哪个时代结束了三国的立场,实现了暂时的统一?材二汉名士评价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小说家他评价:人为汉相,其实是汉贼。 鲁迅评论曹操:说曹操,很容易联想到(三国志演义),想起了舞台上的花面奸臣,但是观察曹操并不是真正的方法。 历史上的曹操与戏曲小说中的曹操不同。 曹操应该恢复原来的历史形象。(2)请客观评价曹操。 曹操原有的历史形象。材料3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图东汉末年与三国时期人口变化(3)根据资料的三十二张照片和学到的知识,你认为东汉末期开始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后退? 为什么?27 .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材料的同时,发展社会经济、加强各地联系、加强民族联系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家庭”,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另一方面。 秦国变法比较彻底。 政权稳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实力比较明显优于山东六国,可能进行统一战争。 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秦王政统一了六国,说“最初并存天下”。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武帝还大规模开展了到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开发。 从总体结果看,加强各民族关系,发展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中国通史秦汉时期(上)白寿彝材料三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族的重要成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解放西藏,命令人民解放军准备进军西藏,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谈判。材料四小时侯,乡愁是一张小邮票,我在这边,妈妈在那边现在乡愁是浅滩,我在这边,大陆在那边。台湾诗人馀光的乡愁(一)写材料一的秦国变法的名称; 根据材料,概述秦王统一六国的社会基础。(2)材料二中武帝,哪个事件促进了西北地区的“交通开发”? 后来西汉政府设立了哪个机构加强西北地区的管理?(3)从材料3可以看出,新中国为解决西藏问题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