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语文试题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语文试题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语文试题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语文试题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王与久未见面的老朋友寒暄时说:“多日未到府上拜访,家严、家慈身体都还好吧?” 解说:小王的表述十分得体而且很有礼貌。B“水藻”“精神”“过去”“外边”。解说:这些词都是名词。C“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解说: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正确。D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最新统计,目前社会上有近20%左右的人将按月储蓄视为未来的养老保险金的来源。B河里水质越来越差的原因,是人们缺乏环保意识,导致生态平衡受到破坏造成的恶果。C中国经济能否渡过危机,不仅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是否及时得当,而且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一问题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D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智慧和风度。二、字词书写3 . 请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须晴日,看红zhung(_)素裹,分外妖娆(_)。(选自沁园春雪)原来杨修为人sh(_)才放旷,数(_)犯曹操之忌。(选自杨修之死)三、现代文阅读两会与传统文化(两会长镜头)3月8日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名为“先人与我们同行”的感悟国学经典大型交响咏诵会上,易之歌道法自然万世师表美哉!诗经一篇篇由名家咏诵、交响乐伴奏的作品,让人不由得被传统经典的魅力和风范所折服。中华经典,“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此前,电视栏目中国诗词大会、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以“现象级”的姿态,点燃了国人拥抱传统经典的热情,也让传统经典真正落地,变得可触可感、亲切可人。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党、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时指出,我国广大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摘自2017年3月10日光明日报)(部长通道)3月3日下午,列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经过“部长通道”时,面对现场“诗词大会”的喊声,陈宝生微笑作答:“好问题!你刚才提的问题,和我最近关心的兴奋点对接了。”他还当场吟诵了两首唐诗。陈宝生称,传统文化进校园,一要覆盖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时段,这是“固本工程”;二要融汇到教材体系里,这是“铸人工程”,三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陈宝生强调,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四件事,一是加强教材体系建设,针对各学段特点选择合适内容进入教科书,二是在涉及规律、方法论等技术层面,选择适当教材内容,比如国画、书法、中医药、武术太极等传统文化,三是加强研究阐释及现代性、创新性转换,为学科建设加强培养人才,四是还要推进国际传播,传统文化不仅进校园还要出国境,讲好中国故事。(摘自2017年3月4日澎湃新闻)(代表建言)今年春节期间,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走红,很多人的朋友圈被诗词曲赋刷屏。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高一女生武亦姝,“飞花令”的出口成章,更是让很多人惊呼这位00后美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那么,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年轻一代身上传承呢?两会期间,不少上海代表建议要重视孩子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并呼吁大力促进传统文化教育进课堂。(摘自2017年3月12日东方网)王本朝认为,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知识分子要“双肩挑”,既要传播传统文化,也要传播现代文化,而且要努力让传统文化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势在必行。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是必然趋势。网络媒体、电视节目、动漫、广告等都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摘自2017年3月10日光明日报)冯骥才指出:“文化不只是知识,学习文化的最好方式是体验。要不断地用新方式、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激起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个过程一定是潜移默化的、渐进的。文化的事情要慢慢做,要踏实做。”(摘自2017年3月10日光明日报)“全社会有必要重视起来,让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正确认识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素质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只有在思想上纠正了某些认识偏差,才能真正上好传统教育这一课。”范小青说。(摘自2017年3月10日光明日报)4 . 概括(两会镜头)的主要内容。5 . 下面说法符合上述材料的一项是( )A一些媒体优秀节目的推出,正唤醒国人传播传统文化的热情。B我国当代的知识分子更有浓厚的家国情怀。C传统文化进了校园,就是实现了素质教育。D只有传统文化进课堂,才能增加孩子的传统文化知识。6 . 阅读上述材料,谈谈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进校园?7 . 对于两会代表有关“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呼声你持何看法?说说你的理由。文学作品阅读拨动心弦的微笑那天,我到火车站去接汉口来的客人。清晨的车站广场上,稀稀拉拉的,没有几个人。我正要走进售票大厅去买一张站台票,门口的角落里,突然走出一个男人,他向前跨了两步,有些犹豫地朝我喊了声:“大哥”。起初,我以为听错了,因为我并不认识他。回头看了看,身后并没有其他人。接着,男人又叫了一声“大哥”。他的目光怯怯的,有些无助,也有些无奈。我说,你叫我吗?我想证实一下。他点点头说:“大哥,是这样的,下公共汽车的时候,我的钱被人掏了,我回不了家了,我是想”我明白了他的意思,我的脑海中立刻涌现出了许多画面:弄残了肢体的行乞者,编造家里遭受灭顶之灾的行骗者繁华的街角、车站、码头,这样的人到处都是。就在刚才,售票大厅的外面,还有一个老婆婆趴在地上,摇动着饭盒,向人们要钱呢。我怎么办?这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骗子?是一走了之,还是施救于他?我飞快地在心里忖度着。男人低着头,惴惴不安地等待着我的回答。就在这时候,一个六七岁的女孩跑过来,说:“叔叔,真的,我爸爸的钱真的丢了!”说完后,她朝我微微一笑。这个小女孩的笑容真漂亮,那纯净的甜美的笑容,像清泉,一下子流到我的心坎里。男人一见女孩跑过来,突然扯开嗓门嚷了一句:“让你站在一边等着,谁让你过来的!”女孩被父亲的厉声呵斥吓坏了,她紧紧扯住了父亲的衣襟,不松手。这会不会是父女俩为我上演的一出戏?我的脑海里立刻又冒出这样一个念头。但一想到刚才女孩那纯净的笑容,心里不免犯嘀咕,不会吧,他们怎么会是骗子呢?我在心里暗暗地骂了自己一句。小女孩说:“叔叔,你要是不相信,我会唱歌,我给你唱一首歌吧。”说完后,小女孩又甜美地一笑。她松开扯着父亲衣襟的手,一本正经地摆了个站姿,歪着头想了一下,便唱了起来:秋风秋风轻轻吹,棉桃姐姐咧开嘴,你看她露出小白牙这是我熟悉的一首儿歌,我俯下身一把抱住女孩,说:“孩子,别唱了”我一连说了几个别唱了,然后站起身,对男人说:“大哥,你需要多少钱?”“我,我需要我需要150块钱。”男人不知道是激动,还是因为难以启齿,总之吞吞吐吐半天,才说出这个数字。我把钱递给他的时候,他问我要地址,说将来要还我。我摆摆手说不用了。我俯下身子,拍了拍小女孩的脸蛋,说:“小家伙,真可爱!”说完我就走了。在站台上,我等到了要等的火车,也接到了要接的人。然后,顺着站台往回走,快上天桥的时候,我突然听到沉闷的敲击窗户的声音,抬头一看,原来是那父女俩。他们坐在即将开行的一列火车里,正咧着嘴,一边朝我摆手,一边朝我微笑。啊,他们不是骗子。是啊,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那么多骗子。(11)那一刻我为什么会突然坚决地拿出钱来帮助那个男人呢?现在想起来,应该是那个女孩的那首儿歌,还有她那甜美纯真的微笑,突然拨动了我心弦的缘故吧。(12)微笑,是不是上帝赋予全人类的共同语言呢?你看,这甜美的语言,像一只温柔的手,一下子就触到了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我想说的是,不仅是这个小女孩,当我们也试着用微笑面对别人的时候,会不会一下子拨动整个世界友善的和弦呢?8 . 结合语境解释第段中这个句子加点的词语。9 . 请结合全文,说说“我”的情感和认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依次填写出“我”对这对父女俩的情感变化是_ 愧疚 _。10 . 这篇文章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心理描写,请你从文章中找出一句,并作分析。11 . 请品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2 . 作者文中多处写到小姑娘的微笑,请揣摩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是什么?13 . 勿庸置疑,社会上存在不少利用人们的善心而进行行骗的现象,但有时我们无法辨别。文中“我”的做法,给了你什么启示?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外貌极似冰雪,点火即可燃烧,故称之为“气冰”或“固体瓦斯”。它在自然界的分布十分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的大陆架和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已探明的储量是传统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两倍。“气冰”可视为被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每立方米能分解释放出160180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专家认为,形成“气冰”至少要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是温度,海底温度在2至4时,适合“气冰”的形成,高于20则分解。其次是压力,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以形成“气冰”。如果在海底,海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大1个大气压。因此,海深300米就可达到30个大气压。海越深,压力越大,“气冰”就越稳定。第三是气源,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会产生甲烷,或者是天然气在地球深处产生并不断进入地壳。在此情况下,天然气可在介质的空隙中和水生成“气冰”;甲烷分子被若干个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生成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在常温常压下,“气冰”则分解为甲烷和水。埋藏于海底岩石中的“气冰”,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善的开采方案。有专家认为,开采这种水合物会给生态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因为“气冰”中存在两种温室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甲烷是绝大多数“气冰中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一种反应快速、影响明显的温室气体。“气冰”中甲烷的总量大致是大气中甲烷数量的3000倍。作为短期温室气体,甲烷l:b-氧化碳所产生的温室效应要大得多。有学者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是二氧化碳的1020倍。如果开采时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而“气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甚至是自然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的大量释放。这种气体进入大气,无疑会使地球升温更快。另外,陆缘海边的“气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至今尚没有非常成熟的勘探和开发的技术,一旦发生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水汽化,发生海啸翻船。此外,“气冰”也可能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气冰”经常作为沉积物的胶结物存在,它对沉积物的强度起着关键作用。“气冰”的形成和分解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进而诱发海底大陆架滑坡等地质灾害。由此可见,作为未来新能源的“气冰”,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严气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小心对待。14 . 下列对“气冰”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与介质混合产生的晶体物质。B是细菌分解海底古生物尸体所产生的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在介质中生成的固体结晶水合物。C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D是天然气被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在地壳深处的空隙中与介质生成的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15 . 下列对“气冰”“是一种危险的能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相比,“气冰”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可能给生态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B“气冰”有利有弊,本身就像一柄“双刃剑”,从目前的情况看,“气冰”的危害远大于功用。C如果开发“气冰”资源发生井喷事故,无论对海洋生态还是对海上航行,都会构成极大的威胁。D“气冰”在常温常压下会分解为甲烷和水,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进而可能诱发海底地质灾害。16 . 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气冰”的气源有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后产生的甲烷,还有在地球深处产生并进入地壳的天然气。B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相比,在导致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方面,“气冰”所起的作用决不比二氧化碳小。C如果不进行人工开采,“气冰”矿藏就不会遭到破坏,也不会导致甲烷气体泄漏、增加温室效应。D开发已探明的“气冰”资源比开采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困难,这是由陆缘海边的特殊地质条件决定的。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世说新语节选,回答后面小题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急不相弃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选自世说新语德行门注释依附:依傍附从辄:zh,当即。难:为难尚:还。本:当初。疑:迟疑不决。 纳其自托:接受他的请托。 邪:同“耶”,呢。携拯如初: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17 . 解释加点词:(1)与友期行(_)(2)去后乃至(_)(3)入门不顾 (_)(4)舍所携入(_)18 . 下面“之”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友人惭,下车引之B择其善者而从之C歆辄难之D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19 . 划分句子停顿:每句停一处(1)元 方 入 门 不 顾(2)遂 携 拯 如 初20 . 翻译下列句子:(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幸尚宽,何为不可?21 . 有人说,友人已经认错了,而元方却置之不顾,也是一种无礼的行为,你如何看?22 . 通过患难中对待别人的态度,你如何评价华歆和王朗的人品?阅读富贵不能淫一文,回答下面小题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青不能谣,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23 . 孟子是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_,共七篇。24 . 请你诵读文中划线的排比句,为下面划线句子标注朗读节奏(用斜线画出两处停顿)。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25 . 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_(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焉:_26 . 作者用“妾妇之道”作比,指出公孙衍、张仪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只不过是_。27 . 孟子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三方面标准是什么?(用现代汉语回答)五、情景默写28 . 古诗文默写。(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