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并不过时_第1页
现代社会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并不过时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今天的辩题是现代社会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并不过时首先让我们明确几个概念:门当户对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相当,结亲很合适。过时是指陈旧不合时宜。在倡导自由恋爱的当代社会,门当户对包含男女双方家庭各种客观条件上的对等,更多强调的是男女双方的心理特点和精神追求的一致性。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过半数的调查对象认为门当户对有利于以后的婚姻生活。门当户对一词的百度搜索指数从2011年500点左右上升到现在的1300点。说明大多数人认可并关注着这种观念,那他在当代社会就是不过时的。从明代西厢记流传至今的“门当户对”婚恋观为何能流传至今,日久弥新呢?我方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第一,门当户对的双方会因为相似相吸引。心理学上相似性吸引理论认为,人们更喜欢和那些在某些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男女双方在价值观方面一致、性格爱好相近、能力和知识水平相接近,是爱情和婚姻最理想的选择。正如世纪佳缘发布的2015年婚恋观报告显示,33%的男性和50%的女性表示赞同“婚姻应该门当户对”的观点,远高于反对比例。 上海市民政局调查显示,上海市结婚的青年中门当户对仍是主流。第二,门当户对的婚姻更加亲密稳定。社会心理学认为,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人们很多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都是家庭熏陶的,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在婚姻生活中很可能产生更多的分歧和摩擦,降低幸福指数。我们不愿意去冒失败的风险去和自己相差很多的人去约会,但是却很容易和那些与我们相似的人建立亲密关系,从而保证婚姻的稳定性。第三,门当户对的双方可以在婚姻中获得最大的回报。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婚姻是结婚双方在门当户对的前提下进行的等价交换。根据社会交换理论的刺激命题,交换双方通过交换,实现自身价值而获得最大回报。双方在心理上感觉自身能力,社会地位,接触的社会外界,形成了实力相当的两方,更能促使结婚双方频繁进行这种交易,增进夫妻双方的感情。正如北大教授王跃生所言:婚姻始终都意味着具有同样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男女的结合。只有在层次相当的婚姻当事人之间才有资格进行交换,这样才能彼此实现价值,从婚姻中获得最大的回报,使婚姻状态达到最优境界。综上,门当户对的婚恋观在现代社会仍然流行,它可以促进二人相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