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2.梅岭三章导学案 学生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陈毅的有关知识。2、朗读并背诵全。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赏析诗歌的修辞手法,理解诗歌从哪些方面表现诗人的革命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力以赴,激情投入,学习作者生死不渝的革命精神。 学习重点: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学习难点:理解诗的凝练含蓄的语言及多种修辞手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学习安排:1课时 【学习流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背诵有关爱国诗篇,然后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预习自测 1、读“知识链接”,了解作者及相关资料,划出要点内容。 陈毅(1901-1972),四川省乐至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 _杰出的领导者与组织者之一。 解放后曾任上海市市长、副总理兼 _长等职务。著有陈毅诗词选集等。 2、给画线字注音 三、自主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每章的主要内容,并说说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精神? 第一章:追忆往昔,为革命而至死不渝;第二章:勉励战友,继续战斗;第三章:展望未来,革命必胜。 2、翻译诗前小序。 四、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1、诗前小序,交待了什么?有何作用?小序是当时写的,还是后来补写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诗前小序,交待了写作时间、地点、缘由和背景。表现了诗人革命到底的决心。小序是是后来补写的。从“虑不得脱”、“旋围解”可看出。 2、赏析第一章回答问题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1) 你能说说这首诗的大意吗? (2)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3)你认为本章中哪些词语用的比较精妙? (4)诗中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赏析第二、三章,分别回答下面问题 (1)本章节的大意是什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2)你认为哪些词语用的精妙?妙在哪里? (3)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五、课堂小结 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读出感情? 六、布置作业 1、积累爱国诗文名言并谈谈自己的理解。2、完成本文练习册及下一课导学案中课前预习内容。 七、赏析全诗 诗歌运用了比喻、借代、引用等修辞手法,请找出具体语句并赏析。 比喻:“血雨腥风”指反动统治的无比残酷。 借代:“旌旗”指部队,表现出人民部队的昂扬士气和浩大声势。 引用:“取义成仁”表达为革命、为真理英勇牺牲。 初一语文梅岭三章练习 【同步达纲练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旌旗( ) 诸君( ) 阎罗( ) 捷报( ) 当纸钱( ) 血雨腥风( )( ) 二、填空 1.梅岭三章的序言是全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交代了、 、 ,说明了本诗的背景。本诗第二首的韵脚(诗人句末押韵的字) 、 、 ,押的韵(指韵脚字的韵母)是 。 2.梅岭三章是同志在年写的,作者正处于的险境。“留衣底”表明 的决心和 英雄豪气。 3.梅岭三章中作者预言反动派必败,革命必将胜利的诗句是。 三、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得诗三首( ) 虑不得脱( )说话得体( ) A.能够B.适合 C.完成 D.得到 2.旋围解( ) 战士凯旋( ) 飞机在天上盘旋( ) A.旋转B.不久,随即C.返回,归来 D.圈儿 3.意如何( )词不达意( ) 出其不意( ) A.想 B.意思 C.心愿 D.意料,料想 四、下面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国烽烟正十年”意思是在南方坚持抗日游击战争已整整十年。 B.“此头须向国门悬”意思是如果我牺牲了,就把我的头像伍子胥一样挂在城门上,不 看到革命的最后胜利我是死不瞑目的。 C.“后死诸君多努力”意思是牺牲在我后面的各位同志尚领继续努力。 D.“捷报飞来当纸钱”意思是革命胜利了,多烧些纸钱来祭奠我们吧。 五、默诵梅岭三章第一首,回答下列问题。 1.“断头今日意如何”这句话按现代汉语词序应为 ,其中的“意”解释为 。 2.“创业”的“业”指 。 3.“泉台”指 。 4.“阎罗”影射。 5.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什么精神? 【创新能力训练】 下面这首诗是闻一多1925年从海外回国后写的。读后回答问题: 一句话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这句话叫我怎么说?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被,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你猜得透火山的沉默?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说不定突然着了魔,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等到青天里一声霹雳 爆一声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咱们的中国!” 1.请谈谈你对“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的深层含义的理解。 2.试举例说明这首诗运用的修辞方法。 3.“等到青天里一声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句话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学科渗透训练】 经过长期研究探索,科学家终于发现在原核生物中,有一种叫四膜虫的单细胞生物。它个体小,繁殖周期短,用它做试验既经济又快速。它的外体包着一层表膜,全身布满作为运动器官的纤毛。在进食时,口沟边有四片不停活动着的薄膜,把食物不断地吸进体内,由此得名四膜虫。 四膜虫对有毒物质相当敏感,科学家用铅、镉、锰、锌、砷、钴、铬等元素的化合物对四膜虫进行毒性试验,发现均有显著抑制其体内细胞分裂的作用。科学家们从对四膜虫细胞分裂的变化情况,可测知某种物质的毒性成份和含量从而可加以控制和寻找预防方法。 由于四膜虫可以利用合成培养基进行无菌培养,因此繁殖相当迅速,一天即可繁殖八代,由一个细胞经过不断分裂繁殖,很快就可以形成一个细胞系,能为试验提供大量的虫源。最重要的是,由于四膜虫的细胞代谢、运动、繁殖等一系列的生命活动都是在一个细胞里进行的,因此,试验容易看出结果,具有经济、快速的特点。小小的四膜虫,成为了科学家用来鉴别有毒物质、监测环境污染的最理想的“侦察兵”,它为保障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监测生存环境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四膜虫是怎样的一种生物? 2.具体说说科学家为什么选用四膜虫进行鉴别有毒物质的试验?(用原文回答) 3.作者在说明“四膜虫对有毒物质相当敏感”时,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 【课本难题解答】 二 因为诗歌重想象。只要有助于抒写情怀,反映生活,作者可以尽情想象,也不排 斥对天国地狱、虚幻境界的联想和幻想。这首诗借“阎罗”、“泉台”等迷信的说法表情达 意,好处在于:1.形象性、直观性强,使人感到鲜明生动。2.语意含蓄,耐人回味,用“阎 罗”影射世上的反动势力,引人深思。3.思想深刻,通过英魂共斩阎罗的奇思妙想,把鞠躬 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境界表达得更加深入。 三 与梅岭三章同样显示为了寻求民族解放、捍卫理想和自由而不惜牺牲个人生 命的革命精神的诗歌作品(举例): 秋瑾(jn)(18751907) 对 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今译:我不惜花去千两黄金,只要能买到锋利的宝刀。用珍贵的皮衣换酒,这豪放的 行为也足以自豪。我这满腔滚热的血液,还要多多珍惜它洒出去还能化为万顷波涛, 汹涌澎湃,淹没腐朽的封建王朝! 提示: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献身革命的豪情壮志。她不爱金钱,而爱斗争的武器;不重 享受,而重高昂的革命激情。全诗洋溢着豪迈奔放的革命精神。 鲁迅(18811936)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黯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今译:无法回避丘比特的神箭,心里燃烧着爱国的火焰。磐石一样沉重的灾难啊,压着生我养我的家园。托天上的星转达我一片衷情,但还未觉醒的同胞却不理解我的心灵。我誓将满腔热血,献给我的祖国,献给中国人民。 梅岭三章学案 主备:王雪倩 时间:xx-2-210415 学习目标 1、 熟读诗文,在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朗读诗歌,读出气势,读出感情,直至熟练背诵。 2、 理解诗中借代、借喻、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3、 体会革命者为国献身的崇高精神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陈毅同志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和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2、坚定的节操表示出的情操美和远大的理想表示出的思想美。 二、学法引导 查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及诗中所用典故的出处帮助理解文章内容,通过反复诵读加强感悟,辅以相关诗句评点。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总领全篇的一句话:“断头今日意如何”是怎样把全诗组织起来的? 疏通全诗,理解作者从眼前写到未来,即使牺牲仍要革命头悬国门不忘革命取义成仁换取革命胜利这三个步骤来组织全诗,从而对全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诗中修辞手法的运用,重点讲解借代。 了解“旌旗”、“烽烟”、“自由花”、“取义成仁”等词在诗中特殊的含义。 3朗读诗歌时的节奏。 以第一首诗为例,找出韵脚和朗读节奏。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韵脚用“”符号,节奏用“”间隔) 参照第一首诗的节奏,找出第二、第三首诗的朗读节奏。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本课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一组现代诗篇。面对当时的必死险恶环境,虽死不渝;回首十年的革命战争,激励后死同志英勇斗 争;追溯参加革命的理想,坚信革命理想必将实现;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诗中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抒写情怀,气势磅礴,壮怀激烈,表现出诗人自身陈毅同志英勇面对必死险恶处境,视死如归、生死不渝的革命品质,和共产主义理想必能实现的坚定革命信念、乐观革命精神。 学习流程 流程一、自主学习 1朗读 自读(要求:扫除字词障碍) 小组内互读 2. 诗歌要表现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和对革命终将胜利的坚定信念。我们在今天来学习这三首诗,就是要学习这种为理想、为信念而献身的精神。参看注释阅读小序和诗篇,理解词义、句意、小序和诗篇的大意。 3.解决生字词(标音) 旌旗: 悬: 当纸钱: 应有涯:遍种: 4要注意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尤其是借代、借喻、引用典故。 流程二、合作探究(分析诗前小序和第一首诗) 1口译小序并分析它的作用。 理解小序 (1)学生口译小序 (2)小序对这组诗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2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首诗 (1)“断头今日意如何”这句诗在第一首诗歌中起什么作用?倒装句式的使用有什么作用? (2)三、四句用了“阎罗”、“泉台”等迷信传说,起一个什么作用? (3)“旌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第一首诗的主题。 流程三、展示反馈 1班内朗读展示(选出今天的朗读之星)。 要求:要求读出节奏韵律,读出壮烈感情。(第小组一名同学。) 2展示思考题答案 流程四、检测达标 同步练习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 流程一、自主学习(第二、三首诗) 1朗读 自读(要求:扫除字词障碍) 小组内互读 2口译第二、三首诗 流程二、合作探究 1分析第二首诗 (l)“南国烽烟正十年”表现了什么? (2)“国门悬”典故的运用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第二句用了春秋时的典故,伍子胥为吴将,屡建战功。他先劝吴王乘打败越国之机灭掉越,未被采纳;后又劝吴王攻越,要他警惕越王勾践复仇,吴王听信谗言,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前说:“把我的眼珠挖出来挂在吴国的东门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国灭吴。”后来吴国果真被越灭了。 (3)三、四两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4)“烽烟”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5)小结第二首诗。 回首革命战争死不瞑目,激励后死者奋勇杀敌,频传捷报。 3分析第三首诗 (l)一、二两句诗的含义。 (2)“取义成仁” “人间遍种自由花”的意义? (3)第三首诗中用到的修辞方法有哪些? “ (4)小给第三首诗。 思绪驰向未来理想终将实现,坚定乐观。 4理解“断头今日意如何?”的作用。 5三首诗之间的关系 流程三、展示反馈 1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会唱歌的小伙伴-2013辽师大版
- 1.4《植物与环境》(教案)2024-2025学年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 2025年道路运输驾驶员技术及安全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2025新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1长度单位-认识厘米(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 4.4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第一课时 说课稿-2024-2025学年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 2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1 挑战第一次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
- 2025年全国电梯作业人员T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蒸汽压缩式制冷课件
- 车辆构造与检修(第三版)课件 项目1 铁道车辆基本知识认知
- 华住收益管理
-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第二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 《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设计技术规范》
- 电工培训课件-时间继电器
- 智联招聘行测题库及答案
- 2024版技术咨询合同:化工行业技术服务协议3篇
- 《采购的沟通与谈判》课件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件-第四章-系泊设备
- 电梯使用单位培训
- 初一新生家长会(共27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