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畜产品安全0910_第1页
农产品畜产品安全0910_第2页
农产品畜产品安全0910_第3页
农产品畜产品安全0910_第4页
农产品畜产品安全09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柯城区农业局执法大队,2020年6月5日,(二)畜产品,主要讨论的内容,A、兽药、饲料和畜产品的关系B、农业生产事故纠纷案例C、经营行为的规范,畜产品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A、兽药、饲料和畜产品的关系,兽药、饲料与畜产品安全,畜产品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兽药、饲料与畜产品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一、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二、我国的畜产品消费量大,三、畜产品安全仍存在隐患,主要讨论内容,一、食品安全事件频发,1.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反映。公众食品安全期望值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消费观念已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安全”转变,更多地考虑农产品是否安全、是否有益于健康。公众维权意识日益提高。一旦出现安全事件,则引发不满。新闻媒体、网络传播使得安全事件影响力倍增,倒逼政府必须快速应对。国家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打击力度越来越大,2.日常监管挑战农产品事件什么时候爆发、那里爆发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爆发的可能性很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投入品关系紧密农资市场产品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经营行为亟待规范时时有风险,处处有危机,中国是世界第一猪肉消费大国,2010年,中国猪肉消费量近5000万吨!占世界49%,位居世界第一!,二、我国的畜产品消费量大,消费者:安全、优质、健康,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速成鸡”,从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再到今天的“速成鸡”事件,无不是部分生产者为了追求利益而导致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三、畜产品安全仍存在隐患,董事长万人大会上鞠躬道歉,2011年3月15日双汇“瘦肉精”事件爆发,双汇因瘦肉精损失超121亿,真相曝光:添加瘦肉精喂出“健美猪”,2011年“双汇瘦肉精”事件,肉:,瘦肉精:一种营养再分配剂,能大幅度提高动物瘦肉率、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猪、鸡、牛,饲料,残留,头晕、头痛、呕吐、肌肉震颤、心慌等症状,甚至引起死亡。,危害,2006年11月:“红心鸭蛋”,蛋:,2005年2月,英国食品标准局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一份通告:亨氏、联合利华等家企业的产品中可能含有具有致癌的工业染色剂苏丹红一号。,“苏丹红”:,苏丹红,一种工业染料,I、II、III、IV号,三类致癌物质。,三聚氰胺,毒牛奶事件,奶:,三聚氰胺化学本质及危害机制,自2007年以来,新华网、网易、搜狐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或转载了关于“吃猪肉等于自杀”的新闻,虽然事实并非媒体报道的夸张,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养殖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什么社会对畜产品安全如此关注?一是畜产品安全与人类健康关系太密切;二是全社会对畜产品安全缺乏信心。,畜产品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一、重金属污染问题,二、生物毒素污染问题,三、微生物污染问题,四、药物残留与非法添加物残留问题,主要讨论内容,兽药、饲料与畜产品安全,饲料兽药,畜产品,违禁药物,食品,人类,潜在危害,反作用,生态危害,食物链与食品安全,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中,畜产品检测部分增加了铅(以Pb计)、镉(以Cd计)、总砷(以As计)、汞(以Hg计)等重金属指标,从检测结果来看,未发现明显污染问题。虽然从农业部例行监测的结果来看,重金属污染问题相对而言并不突出。但隐患依然存在,矿物质中的重金属饲料(兽药)牲畜排泄物有机肥农作物这一途径进入人体。,一、重金属污染问题,二、生物毒素污染问题,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三、微生物污染问题,畜产品被细菌污染的主要指标有: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等,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肉毒杆菌、蜡样芽狍杆菌等。经过加工处理能有效杀灭致病菌,食用煮熟后的畜产品对人体的危害很小或几乎没有危害。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中,已经将相应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微生物指标删除。,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四、药物残留与非法添加物残留问题,1、养殖业中滥用抗生素和非法添加物值得高度关注,动物科学发展极大促进了饲料大产业的形成2005年1亿吨,2011年1.81亿吨,产值6348亿元,动物生产大发展与肉、蛋、奶的食用安全,动物营养与动物生产出现不和谐,非法添加物/违禁药物的使用,个别地方违法使用瘦肉精等禁用物质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新的违法产品层出不穷。个别的养殖者缺乏专业知识,在生产过程中超量超范围使用抗生素、药物饲料添加剂等,对消费者造成危害,对环境造成污染。假劣饲料和兽药坑农害民现象仍然存在,个别经营者违法经营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或未经批准的物质,质量纠纷和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饲料生产企业使用限制使用的饲料原料、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饲料的,应当遵守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限制性规定。禁止使用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饲料原料目录、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和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以外的任何物质生产饲料。2012年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禁止经营用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饲料原料目录、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和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以外的任何物质生产的饲料。2012年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三款,2、畜产品药物残留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不容忽视,抗生素与抗菌药非法添加物与违禁药物,抗生素残留的危害:食用抗生素残留超标的畜产品,可能会引起皮疹、过敏性休克等反应;长期摄入抗生素残留超标食品将会影响免疫系统;有些合成抗生素还有“三致”作用;导致耐药菌株不断产生,使抗生素失去应有的效果,发展下去,将出现人畜发病无药可医的可怕局面。近几年的超级细菌NMD-1事件,至少已造成人以上死亡,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细菌耐药性问题的担忧。,瘦肉精中毒案例:2001年1月,浙江余杭市因出售含有盐酸克伦特罗的猪肉导致63人中毒;2001年11月7日,在广东省河源市发生了含瘦肉精的猪肉导致400多群众中毒的事件;2003年顺德发生了数百人瘦肉精中毒;2006年3月1日,广东东莞又发生一起一家6人因食用含“瘦肉精”的猪肺汤中毒,导致一人死亡;2006年9月,上海发生三百多人以上因瘦肉精中毒的事件。,无公害农产品鲜禽蛋,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标准依据,畜产品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主要讨论内容,兽药、饲料与畜产品安全,一、主要法律法规依据,二、畜产品安全的5个关键控制点,三、推进新型畜牧业产业体系建设,一、主要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最高法院发布食品安全犯罪司法22条解释,二、畜产品安全的5个关键控制点,疫病预防控制严把饲料安全合理使用兽药加强监督检查建立追溯制度,1.疫病预防控制,黄浦江死猪,禽流感,能否控制重大动物疫病是养殖业生存的关键!,养殖企业必须要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严格执行免疫程序,提高疫病防控水平,减少用药频次和用药量。从而提高养殖效率,减少药物残留和产生耐药性的风险。强制免疫的疫病种类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猪瘟等。,2、严把饲料安全,饲料是发展养殖业的重要物质基础!饲料质量的好差,不仅直接影响畜禽生产性能,而且关系到畜产品的安全,特别是个别饲料企业和部分养殖户滥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引起药物残留,极少数不法分子在利益驱动下添加禁用药物或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为此,动物产品生产企业必须严把饲料关,建立饲料使用制度,实行定点购料,科学饲养。,为了保证饲料使用安全,农业部发布了3个目录: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药物添加剂目录,农业部168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农业部公告第1126号)和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农业部公告第1224号)饲料原料目录(农业部公告第1773号),1、凡是农业部批准的具有预防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作用,可在饲料中长时间添加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附录一),其产品批准文号须用“药添字”。生产含有(附录一)所列成分的饲料,必须在产品标签中标明所含兽药成分的名称、含量、适用范围、停药期规定及注意事项等,并在产品名称下面标明“本产品加有药物饲料添加剂”。,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农业部168号公告)规定,农业部168号公告附录一,序号名称1二硝托胺预混料2马杜霉素铵预混料3尼卡巴嗪预混剂4尼卡巴嗪乙氧酰胺苯甲酯预混剂5甲基盐霉素尼卡巴嗪预混剂6甲基盐霉素预混剂7拉沙诺西钠预混剂8氢溴酸常山酮预混剂9盐酸氯苯胍预混剂10盐酸氨丙啉乙氧酰胺苯甲酯预混剂11盐酸氨丙啉乙氧酰胺苯甲酯磺胺喹恶啉预混剂12氯羟吡啶预混剂,序号名称13海南霉素钠预混剂14赛杜霉素钠预混剂15地克珠利预混剂16复方硝基酚钠预混剂17氨苯砷酸预混剂18洛克沙砷预混剂19莫能菌素钠预混剂20杆菌肽锌预混剂21黄霉素预混剂22维吉尼亚霉素预混剂23喹乙醇预混剂24那西肽预混剂,序号名称25阿美拉霉素预混剂26盐霉素钠预混剂27硫酸黏杆菌素预混剂28牛至油预混剂29杆菌肽锌硫酸粘杆菌素预混剂30吉它霉素预混剂31土霉素钙预混剂32金霉素预混剂33恩拉霉素预混剂,2、凡农业部批准的用于防治动物疾病,并规定疗程,仅是通过混饲给药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包含预混剂或散剂,品种收载于附录二),其产品批准文号须用“兽药字”,养殖场、户须凭兽医处方购买、使用,所有商品饲料中不得添加附录二中所列的兽药成分。,序号名称1磺胺喹恶啉二甲啶预混剂2越霉素A预混剂3潮霉素B预混剂4地美硝唑预混剂5磷酸泰乐普素预混剂6硫酸安普霉素预混剂7盐酸林可霉素预混剂8赛地卡霉素预混剂9伊维菌素预混剂10呋喃苯烯酸钠粉11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盐12环丙氨嗪预混剂,农业部168号公告附录二,序号名称13氟苯咪唑预混剂14复方磺胺嘧啶预混剂15盐酸林可霉素硫酸大观霉素预混剂16硫酸新霉素预混剂17磷酸替米考星预混剂18磷酸泰乐菌素磺胺二甲嘧啶预混剂19甲砜霉素散20诺氟沙星盐酸小蘖碱预混剂21维生素C磷酸酯镁盐酸环丙沙星预混剂22盐酸环丙沙星盐酸小蘖碱素预混剂23恶喹酸散24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3、除本规范所载品种及农业部批准允许添加到饲料中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外,任何其它兽药产品一律不得添加到饲料中使用。4、凡从事饲料药物添加剂生产、经营活动的,必须履行有关兽药报批手续,违者按照兽药管理条例进行处理。,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农业部公告第1126号),目录(2008)由附录一和附录二两部分组成。凡生产、经营和使用的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及一般饲料添加剂均应属于目录(2008)中规定的品种,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企业应办理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附录二是保护期内的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品种,仅允许所列申请单位或其授权的单位生产。禁止目录(2008)外的物质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凡生产目录(2008)外的饲料添加剂,应按照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申请并获得新产品证书后方可生产和使用。,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农业部公告第1224号),本规范与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配套执行,规范给出了目录中主要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饲料添加剂允许使用的规格、品种、推荐用量和最高限量,其中允许使用的规格、品种及在配合饲料或全混合日粮中的最高限量为强制性指标,饲料企业和养殖单位应严格遵照执行。,饲料原料目录(农业部公告第1773号),1、本目录所称饲料原料,是指来源于动物、植物、微生物或者矿物质,用于加工制作饲料但不属于饲料添加剂的饲用物质(含载体和稀释剂)。饲料生产企业所使用的饲料原料均应属于本目录规定的品种,并符合本目录的要求。2、本目录之外的物质用作饲料原料的,应当经过科学评价并由农业部公告列入目录后,方可使用。,除了这3个目录以外的任何产品不得添加到饲料和饮用水中供食用动物使用。1)农业部167号公告:规定了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性激素、同化激素、精神药品、抗生素滤渣等5大类40种药物或者化合物不得用于动物饲料和饮用水中;2)农业部1519号公告:规定了苯乙醇胺A等11种受体激动剂不得用于动物饲料和饮用水中;,3、合理使用兽药,兽药: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疫病,有目的地调节其生理机能并规定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的物质(含饲料药物添加剂),其使用具有两重性。主要包括:血清制品、疫苗、诊断制品、微生态制品、中药材、中成药、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外用杀虫剂、消毒剂等。在我国,鱼药、蜂药、蚕药也列入兽药管理。,1)兽药品种,兽药包括以下三大类:(1)血清、疫苗(菌)、诊断液等生物制品。(2)兽用的中药材、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3)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常用的兽药制剂:注射剂、粉剂、散剂、预混剂、颗粒剂、片剂、内服溶液剂、外用液体制剂等17种。临床常用的兽药品种有安乃近、磺胺类、青霉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喹诺酮类、头孢噻呋、土霉素、金霉素、杆菌肽、盐霉素、莫能霉素、硫酸粘菌素等80多种。,2)兽药标准体系,(1)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兽药规范、兽药质量标准、进口兽药质量标准等;(3)兽药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4)其他检查方法。如农业部1924号公告氟苯尼考粉和氟苯尼考预混剂中非法添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的检查方法等。,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是英文“GoodManufacturePractice”的缩写,2002年3月19日,农业部修订发布了新的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同年6月14日发布了第202号公告,规定自2002年6月19日至2005年12月31日为兽药GMP规范实施过渡期,自2006年1月1日起强制实施。目前全国通过兽药GMP验收兽药生产企业有近2000家;兽药品种规格2000多种;兽药年产值超过200亿元。我省通过兽药GMP验收企业71家,兽药年产值约36亿元。,3)兽药GMP,兽药2010年1月4日农业部发布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兽药GSP),主要对兽药经营活动的场所与设施、机构与人员、规章制度、采购与入库、陈列与储存、销售与运输、售后服务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可有效规范兽药经营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对规范兽药市场秩序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兽药GSP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本规范施行前已开办的兽药经营企业,应当自本规范施行之日起24个月内达到本规范的要求,并依法申领兽药经营许可证。,4)兽药GSP,2010年8月27日农业厅发布浙江省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浙农政发20107号)。截止2012年12月底,我省已通过兽药GSP验收的经营部门有1483家,其中生物制品的34家,关停、整顿的718家。,5)兽药质量状况,有休药期规定的兽药用于食用动物时,饲养者应向购买者或者屠宰者提供精确、真实的用药记录;购买者或者屠宰者应当确保动物及其产品在用药期、休药期内不被用于食品消费;兽药使用单位,应当遵守农业部制定的兽药安全使用规定,并建立用药记录;禁止将人用药品用于动物;禁止未经兽医开具处方使用实行处方药管理的兽药;,5)兽药使用要求,禁止使用假、劣兽药和农业部规定食品动物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它化合物(如农业部193号公告规定的食品动物禁用的21种药品及其它化合物);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添加农业部176号公告和1519号公告规定的禁用药物;禁止将原料药直接添加到饲料及动物饮水中或者直接饲喂动物;禁止销售含有违禁药物或者兽药残留超标的食用动物产品。,4、加强监督检查,要督促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小区建立科学用药制度,按照无公害畜产品、水产品标准的要求,在兽医的指导下,逐步实行兽药处方制度,严格执行停药期规定,合理使用国家允许使用的兽药,确保动物产品药物残留不超标。,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农业部235号公告)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农业部193号公告)兽药地方标准废止目录(农业部公告第560号)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2002),药物残留限量要求:,1、凡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兽药,按质量标准、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用于食品动物,不需要制定最高残留限量的,见附录1。2、凡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兽药,按质量标准、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用于食品动物,需要制定最高残留限量的,见附录2。3、凡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兽药,按质量标准、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可以用于食品动物,但不得检出兽药残留的,见附录3。4、农业部明文规定禁止用于所有食品动物的兽药,见附录4。,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农业部235号公告),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农业部193号公告),1、禁用清单序号1至18所列品种的原料药及其单方、复方制剂产品停止生产,已在兽药国家标准、农业部专业标准及兽药地方标准中收载的品种,废止其质量标准,撤销其产品批准文号;已在我国注册登记的进口兽药,废止其进口兽药质量标准,注销其进口兽药登记许可证。2、禁用清单序号1至18所列品种的原料药及其单方、复方制剂产品停止经营和使用。3、禁用清单序号19至21所列品种的原料药及其单方、复方制剂产品不准以抗应激、提高饲料报酬、促进动物生长为目的在食品动物饲养过程中使用。,兽药地方标准废止目录(农业部公告第560号),经兽药评审后确认,以下兽药地方标准不符合安全有效审批原则,予以废止。一是沙丁胺醇、呋喃西林、呋喃妥因和替硝唑,属于我部明文(农业部193号公告)禁用品种;卡巴氧因安全性问题、万古霉素因耐药性问题会影响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以及动物性食品出口。二是金刚烷胺类等人用抗病毒药移植兽用,缺乏科学规范、安全有效实验数据,用于动物病毒性疫病不但给动物疫病控制带来不良后果,而且影响国家动物疫病防控政策的实施。,三是头孢哌酮等人医临床控制使用的最新抗菌药物用于食品动物,会产生耐药性问题,影响动物疫病控制、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四是代森铵等农用杀虫剂、抗菌药用作兽药,缺乏安全有效数据,对动物和动物性食品安全构成威胁。五是人用抗疟药和解热镇痛、胃肠道药品用于食品动物,缺乏残留检测试验数据,会增加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危害。六是组方不合理、疗效不确切的复方制剂,增加了用药风险和不安全因素。,5、建立追溯制度,环绕着养殖环节的畜产品安全监控,要求畜牧业生产合作社、畜禽规模养殖场和畜禽养殖小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规定,结合养殖备案制度的实施,全面推行防疫、用料、用药、销售记录制度,建立畜禽养殖档案,实行畜产品安全的可追溯。各级农业部门和畜牧兽医监督管理机构要积极帮助规模养殖场户制定和完善养殖生产规程。,三、推进新型畜牧业产业体系建设,去年4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新型畜牧产业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政策是在国内畜产品安全事件不断暴发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新型畜牧产业体系建设提升畜产品安全保障水平。如通过培育新型合作主体,以合作化推进产业化,实现统一供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用药,保证畜产品安全;通过饲料产销对接、散装饲料配送、标准化规模场建设和设施化改造等等措施,促进饲料、养殖、屠宰等各环节的紧密衔接,共同保障畜产品安全。,B、农业生产事故纠纷案例,案例一:2012年11月26日,养猪专业户孙某的猪出现发热现象,随即到王某的兽药店购买了大亚兽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从2012年12月1日起到16日,孙某的猪陆续死亡,共死亡猪343头,母猪流产15头,以上各项损失270000元。后经查,“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未经审批为假兽药。据此,孙某将王某和厂家告上法院。,法院认为,原告孙某在被告王某处购买了由被告大亚兽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兽药,使用后几天出现猪陆续死亡的事实,后经财物咨询股份有限公司鉴定原告损失为270000元,这一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法院予以采纳。被告大亚兽药有限公司上述产品未经审批,进行生产,投放市场销售,本身存在着安全隐患。事故发生后,被告单位未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查清事故原因,向原告说明情况,也未对所提取样品作妥善保存,以致于双方发生纠纷后,无法查清事故原因。加之被告单位未能提供该产品的配制标准,质检部门也无法对其产品成份进行分析,证明原告猪死亡与其所生产的产品不存在因果关系,导致案件的复杂性。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产品制造商、销售商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故被告大亚兽药有限公司,主观存在过错,对此事故的发生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被告王某系合法经营者,事故发生后积极同原告找到生产厂家,但王某作为兽药销售商,未尽审查义务,也应承担民事责任。系共同侵权,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原告未能提供相关的证据排除其它饲料未受到污染,猪本身疾病不会导致死亡的可能性,加以证明与其无关,故原告对事故的发生存在一定过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2条的规定,综合本案的案情,应负次要的责任。就赔偿数额方面,被告大亚兽药有限公司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80%。其余的责任由原告负担。,案例二:2012年11月29日,江山市陆某向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投诉,称因使用由公司生产的“科前生物断奶仔猪免疫包”疫苗导致生猪陆续死亡654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多万元。后经专家组鉴定,断奶仔猪的死亡与使用该断奶仔猪免疫包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且该疫苗无兽药批准文号。经过大量细致地调查,认定公司擅自向8家规模场推广销售该疫苗包累计358盒,货值金额达67304元,涉嫌构成销售假兽药案。2013年1月14日,依法将此案移送江山市公安局立案调查,犯罪嫌疑人(疫苗生产厂家业务员)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迫于压力和法律的威严,今年5月16日,公司派代表主动与受害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由厂方一次性给予生猪死亡补偿损失费65万元。,案例三:2009年7月18日,柯城区吴某所饲养的162头山羊出现病情,遂叫当地兽医孔某为其山羊治疗。孔某给所有的山羊注射了伪狂犬疫苗。在之后10天左右时间内陆续有100多头山羊死亡。吴某认为山羊的死亡是因为孔某注射的疫苗所致,遂到执法大队投诉。执法大队召集有关专家和吴某、孔某以及疫苗厂家代表举行了事故调解会。专家指出四点:1、山羊本身带病。2、打疫苗可能导致加速死亡。3、该疫苗不适合用于山羊。(4)兽医孔某没有将使用该疫苗可能出现的后果告知吴某,其行为存在过失。最后调解组提出补偿意见:按所用疫苗数量测算,由孔某补偿吴某143头山羊或55000元现金。但因吴某坚持10万元补偿,该调解终止。,案例四:2013年3月5日,柯城区温某牛场60头肉牛生病,在使用了从兽医陈某处买来的圆蓝心肌散和阿莫西林兽药(批准文号已注销)后陆续死了4头牛。温某怀疑该阿莫西林是假兽药,且认为阿莫西林不能给牛使用。遂到执法大队投诉。执法大队组织专家并给出意见:1、根据对死亡病牛的解剖结果,死牛肺部的病变与口服阿莫西林粉无因果关系。2、反刍动物瘤胃内有大量微生物有益菌。口服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药物,对有益菌具有杀灭作用,容易引起牛消化功能紊乱。并且指出当事人双方各自存在的问题,首先,温某其所饲养的牛生病和死亡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其次作为养殖户应当学习掌握相应的养殖技术和用药知识,第三在出现病牛死亡之后没有及时反映,导致失去了鉴定的最佳时机。被投诉人陈某,作为兽医在使用阿莫西林的问题上有违常规,在未出诊的情况下就配药不符合动物诊疗要求,没有核实批准文号,导致违规兽药流入市场。,综合各方面的调查情况和专家意见,农业部门提出:温某病牛的死亡和其牛本身生病有着关联性,但同时也不能排除因为喂服阿莫西林引起牛消化系统紊乱,从而导致病情加重的可能。虽然每日50克10%的阿莫西林用于5头牛的剂量不足以产生大的影响,但对病情严重的病牛的影响也是存在的。但鉴于双方在此事件中都各自存在过错和疏漏,尤其陈某作为兽医,在诊疗和用药方面应有更高的职业要求。因此提议双方在此事故中各承担50%的事故损失。后经进一步的协调沟通,双方表示同意接受执法大队的意见。并签订了调解协议书。该案中,兽医未经诊疗出售兽药的行为认定为无兽药经营许可证经营兽药,并立案查处。,案例五:2013年3月30日,柯城区养牛户潘某请兽药店的兽医袁某为其病牛诊疗,在近一个月的诊疗过程中,陆续死了11头牛。后潘某发现,兽医袁某为其病牛诊疗所用的葡萄糖是过期产品,同时对兽医为其病牛脓包开刀所使用的器械未经消毒表示异议,认为其牛死亡是由于诊疗器械使用不规范和过期葡萄糖所致。遂于2013年5月2日到农业局执法大队投诉。后经农业局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袁某所在的兽药店补偿潘某48000元的损失。,C、经营行为的规范,1、农资经营、使用单位必须严把产品审核关。要审核供货商的生产、经营资质,产品证明文件,签订供货合同。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2、严格规范经营行为,杜绝无证经营。建立各项经营制度,尤其是追溯制度。按要求做好销售台帐和使用诊疗记录(处方),并告知养殖户。3、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技能,避免误诊纠纷的产生。4、一旦产生事故纠纷,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同时要积极主动与农户进行沟通协商,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并注意相关证据的收集和保存。5、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许可证申办、台帐建设相关法律规定,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它限制买卖的物品的;个人非法经营数额5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单位50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上的,即构成非法经营罪。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三条生产经营者应当对其生产、销售的产品安全负责,不得生产、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产品。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生产、销售产品需要取得许可证照或者需要经过认证的,应当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生产、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产品的,由农业、卫生、质检、商务、工商、药品等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没收违法所得、产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货值金额不足5000元的,并处5万元罚款;货值金额5000元以上不足1万元的,并处10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照;构成非法经营罪或者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等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条销售者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并建立产品进货台账,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第十三条生产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业、卫生、质检、商务、工商、药品等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采取措施,纠正违法行为,防止或者减少危害发生,并依照本规定予以处罚:(一)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照而未取得许可证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五)销售者没有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并建立产品进货台账的;兽药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兽药经营企业购进兽药,应当将兽药产品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核对无误。第二十八条兽药经营企业购销兽药,应当建立购销记录。购销记录应当载明兽药的商品名称、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购销单位、购销数量、购销日期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事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饲料、饲料添加剂经营者进货时应当查验产品标签、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和相应的许可证明文件。饲料、饲料添加剂经营者应当建立产品购销台账,如实记录购销产品的名称、许可证明文件编号、规格、数量、保质期、生产企业名称或者供货者名称及其联系方式、购销时间等。购销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许可证申办、台帐建设相关法律规定,第四十四条饲料、饲料添加剂经营者不依照本条例规定实行产品购销台账制度的,由县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经营的产品,并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农药管理条例第二十条农药经营单位购进农药,应当将农药产品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核对无误,并进行质量检验。浙江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第三十四条农药经营者在销售农药时应当开具销售凭证,并建立购销台账,对产品来源、产品信息、销售信息进行记录。购销台账应当至少保存二年。第四十六条农药经营者未建立农药购销台账或者未按照规定进行销售记录和保存购销台账的,由县级以上农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并处吊销农药经营许可证。,许可证申办、台帐建设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十四条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如实记载下列事项:(一)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二)动物疫病、植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三)收获、屠宰或者捕捞的日期。农产品生产记录应当保存二年。禁止伪造农产品生产记录。国家鼓励其他农产品生产者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第四十七条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未建立或者未按照规定保存农产品生产记录的,或者伪造农产品生产记录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罚款。目前国家规定兽药、农药(卫生用药除外)、种子(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的,或者受具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子经营者以书面委托代销其种子的除外)必须申办经营许可证。,许可证申办、台帐建设相关法律规定,国家规定的假冒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