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世界贸易概览,.,本章简介,谁和谁贸易规模问题:引力模型引力模型的内在逻辑引力模型的应用:寻找反例贸易障碍:距离、壁垒和疆界正在演变的世界贸易模式世界变小了吗?人们交换什么产品?服务外包,.,3,图2-1:2006年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额,Source:U.S.DepartmentofCommerce,.,4,图2-2:欧洲经济体规模及其与美国贸易的价值,Source:U.S.DepartmentofCommerce,EuropeanCommission,.,谁和谁贸易,规模问题:引力模型万有引力定理:两个物体间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间的距离成反比。引力模型: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国间的贸易规模和两国的GDP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引力模型的内在逻辑大的经济体由于收入高,因而大量进口产品;大的经济体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因而更能满足其他国家的需求,出口大量产品。,.,表2-1虚拟世界中的支出比例和各国的GDP表2-2各国的出口量(万亿美元),.,更具一般性的引力模型:,.,爱尔兰:文化的亲和性、跨国公司荷兰和比利时:地理位置和运输成本,引力模型的应用:寻找反例,.,9,图2-3:经济体的规模及其与美国的贸易量,Source:U.S.DeparmentofCommerce,EuropeanCommission,.,距离对贸易的影响为负运输成本增加非具体的因素:拜访客户、文化习俗等疆界对贸易的影响为负汇率国内贸易大于国际贸易,贸易障碍:距离、壁垒和疆界,.,11,TheGravityModel,除规模外影响贸易的因素:距离:Distancebetweenmarketsinfluencestransportationcostsandthereforethecostofimportsandexports.Distancemayalsoinfluencepersonalcontactandcommunication,whichmayinfluencetrade.文化(Culturalaffinity):iftwocountrieshaveculturalties,itislikelythattheyalsohavestrongeconomicties.地理(Geography):oceanharborsandalackofmountainbarriersmaketransportationandtradeeasier.,.,12,TheGravityModel(cont.),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corporations):corporationsspreadacrossdifferentnationsimportandexportmanygoodsbetweentheirdivisions.疆界(Borders):crossingbordersinvolvesformalitiesthattaketimeandperhapsmonetarycostsliketariffs.Theseimplicitandexplicitcostsreducetrade.Theexistenceofbordersmayalsoindicatetheexistenceofdifferentlanguages(see2)ordifferentcurrencies,eitherofwhichmayimpedetrademore.,.,正在演变的世界贸易模式:世界变小了吗?政治的力量可以超过技术进步的力量两次世界大战与大萧条严重制约了国际贸易的比重人们交换什么产品?工业制成品是主导,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未来服务贸易比重会上升。服务外包对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中出现的生产垂直分割现象,存在不同的术语:垂直专业化、多阶段生产、产品内分工、竞合关系、国际生产分割、生产非一体化、全球生产分享、价值链切片、生产的非地方化、外包、代工和全球价值链等。,.,14,图2-5:自1830年以来的国际贸易的上升、下降、再上升,Source:RichardE.BaldwinandPhillipeMartin,“TwoWavesofGlobalization:SuperficialSimilarities,FundamentalDifferences,”inHorstSiebert,ed.,GlobalizationandLabor(Tubingen:Mohr,1999).,.,15,图2-6:2005年世界贸易构成,Source:WorldTradeOrganization,.,16,图2-7:发展中国家出口构成的变化,Source:UnitedNationsCouncilonTradeandDevelopment,.,17,图2-8:可贸易产业的就业比重,Source:J.BradfordJensenandLoriG.Kletzer,“TradableServices:UnderstandingtheScopeandImpactofServicesOutsourcing,”PetersonInstituteofEconomicsWorkingPaper5-09,May2005,.,18,Summary,ThegravitymodelpredictsthatthevolumeoftradeisdirectlyrelatedtotheGDPofeachtradingpartnerandisinverselyrelatedtothedistancebetweenthem.Moderntransportationandcommunicationhaveincreasedtrade,butpoliticalfactorshaveinfluencedtrademoreinhistory.,.,19,Summary(cont.),3.Besidessizeanddistance;culture,geography,multinationalcorporations,andtheexistenceofbordersinfluencetrade.4.Today,mosttradeisinmanufacturedgoods,whilehistoricallyagriculturalandmineralproductsmadeupmostoftrade.,.,第三章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本章简介,国家间进行国际贸易出于两个基本原因:国家之间在气候、土地、资本、劳动以及技术上存在差异试图达到生产上的规模经济(scaleeconomy)李嘉图模型(Ricardianmodel)建立在国家间的技术差异上这些技术的差异反映在国家间劳动生产率(productivityoflabor)的差异,.,比较优势的概念,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资源的稀缺性意味着生产出某种产品就必须放弃其他产品。因此,机会成本衡量的是生产某种产品所耗费的同样资源如果用来生产另一种产品的产出数量比较优势(comparativeadvantage)比较优势建立在机会成本的比较之上。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较低,则在这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概念,如果每一个国家按照比较优势(较低的机会成本)进行专业化(specialization)生产,然后进行贸易,则这种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处。比较优势是如何决定的?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将帮助我们了解国家间的差异如何决定贸易模式(thepatternoftrade),即一个国家出口什么和进口什么,.,单一要素经济,假定我们研究一个经济,并将其称为“本国”(home)。在此经济中,假定劳动力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只生产两种商品(奶酪和酒)劳动力供应在两国是固定的生产每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是固定的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的,.,单一要素经济,本国经济的技术可以用劳动生产率来表述,即单位产品劳动投入(unitlaborrequirement)单位劳动投入是指生产一单位产品所要耗费的劳动时间(小时劳动量)用aLW表示生产酒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用aLC表示生产奶酪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经济中的总资源用表示,即总劳动供给,.,单一要素经济,生产可能性(productionpossibilities)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iesfrontier,PPF)指的是一国最有效率生产出的两种产品的各种可能组合上述假设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可以以一下方程来表述:aLCQC+aLWQW=L,.,L/aLW,L/aLC,图2-1:本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单一要素经济,o,.,单一要素经济,相对价格与供给每种产品生产的数量是由价格所决定的用产品W(酒)来表示的产品C(奶酪)的相对价格指的是交换一单位奶酪所需要的酒的数量。用表示PC奶酪的美元价格,用PW表示酒的美元价格。用wW表示酒产业的美元工资,用wC表示奶酪产业的美元工资,.,单一要素经济,单一要素经济是完全竞争的,因此没有利润存在。奶酪部门的小时工资率等于工人每小时的产值,即PC/aLC。而酒部门工人的小时工资率则等于PW/aLW以上关系意味着如果奶酪的相对价格(PC/PW)大于它的机会成本(aLC/aLW),则该经济将专业化生产奶酪。或PC/aLCPW/aLW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本国会生产两种商品。因此,PC/PW=aLC/aLW,.,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模型假定:世界由两个国家构成(本国和外国)每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酒和奶酪)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在每个国家中劳动的供给是固定的每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是固定的劳动在国家间不能移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用带有星号的变量表示外国经济变量,.,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绝对优势(absolute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相比另一个国家在产品生产上有较低的单位劳动投入,则认为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假定aLCa*LC和aLWa*LW该假定意味着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即使本国具有两种产品的绝对优势,也可以和外国进行互惠的贸易贸易模式将由比较优势所决定,.,L*/a*LW,L*/a*LC,+1,图2-2:外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比较优势假定aLC/aLWa*LC/a*LW这一假定表示本国用酒来表示的奶酪的机会成本比外国低换言之,在不存在贸易的情况下,本国奶酪的相对价格低于外国奶酪的相对价格本国在奶酪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它将向外国出口奶酪来交换酒,.,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贸易后相对价格的确定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定义整个世界中奶酪的相对需求和相对供给奶酪的相对供给等于在每一相对价格下所有国家生产的奶酪的总量除以酒的总供给,即(QC+Q*C)/(QW+Q*W)奶酪的相对需求是同样的概念,.,2,1,aLC/aLW,a*LC/a*LW,图2-3:世界相对供给和需求,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首先,RS曲线显示当世界相对价格低于aLC/aLW时,没有奶酪供给假定aLC/aLWa*LC/a*LW,本国将专业化生产奶酪当PC/PWaLC/aLW或PC/aLCPW/aLW时,本国将专业化生产酒同样,当PC/PWa*LC/a*LW时,本国和外国都专业化生产奶酪,将没有酒的生产。因此奶酪的供给是无限的。第四,当PC/PW=a*LC/a*LW时,外国工人对于奶酪和酒的生产无差异。RS曲线为直线。第五,当aLC/aLWaTC/aLC5.所有市场是完全竞争的。1(一个国家)2(两种产品)2(两种生产要素),.,两要素经济模型的假设条件,aTC=生产每码棉布所需要投入的土地aLC=生产每码棉布所需要投入的劳动aTF=生产每卡路里粮食所需要投入的土地aLF=生产每卡路里粮食所需要投入的劳动L=一国的劳动总供给T=一国的土地总供给李嘉图模型:用来生产给定数量的粮食或棉布所要求的要素数量H-O模型:用来生产给定数量的粮食或棉布所使用的土地或劳动的数量H-O模型中,两种要素的投入使用有一定的选择空间。,.,价格与生产:两种生产要素之间不可以相互转换,模型的假设条件:两个国家中,C商品的生产是劳动密集型,F产品的生产是土地密集型。aLC/aTCaLF/aTF(等价于:aTF/aLFaTC/aLC)aLC/aLFaTC/aTF(等式的左边、右边分别是两条生产边界线的斜率),考虑一种简单的情况:两种生产要素之间不可以相互转换,即生产每单位的C和F商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是固定的。,.,价格与生产:两种生产要素之间不可以相互转换,李嘉图模型中,把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到两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所能创造的最大产量组合构成生产边界线李嘉图模型中两种产品产量受到条件式:的限制H-O模型假定商品生产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可以生产的商品数量将受到如下两个条件式的限制:(1)(2),.,当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固定时,生产边界线的绘制,把H国所有劳动力用于生产C和F两种商品,可获得的最大两种产品的产量组合若生产只使用劳动力一种生产要素时,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方程为:QF=L/aLF(aLC/aLF)QC,斜率为-aLC/aLF,QC,QF,.,当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固定时,生产边界线的绘制,把H国所有土地资源用于生产C和F两种商品,可获得的最大两种产品的产量组合若生产只使用土地一种生产要素时,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方程为:QF=T/aTF(aTC/aTF)QC,斜率为-aTC/aTF,QC,QF,.,当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固定时,生产边界线的绘制,H-O模型假定商品生产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可以生产的商品数量将受到如下两个条件式的限制:(1)(2)aLC/aLFaTC/aTF,QC,QF,仅使用劳动力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仅使用土地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两种生产要素之间不可以相互转换:生产可能性边界,与单一要素生产模型不同:(1)当生产要素不唯一时,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为折线(2)机会成本不再是一个常量。如图,随着C商品产量增加,F商品产量减少,生产边界曲线由缓变陡,斜率由小变大,生产C商品的机会成本增加,.,价格与生产: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现在我们让模型更加接近实际情况,同时允许生产中劳动力对土地的替代,反之也行。生产可能性边界折线变为弓形。弓形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随着经济中生产更多的棉布及较少的粮食,多生产一单位棉布的机会成本(以粮食衡量)就会增加。这就是我们关于机会成本随着经济中产量构成变化是如何变动的一个基本看法。,.,价格与生产: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生产点:经济会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哪点上生产呢?生产点取决于两种产品的价格。具体来讲,经济会在产量最大化的点上生产。产量越大,所创造的价值量越大。,.,价格与生产: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两种产品的总产值由下式表示:V=PCQC+PFQF等价值线移项可得:QF=(PC/PF)QC+V/PF等价值线特征:等价值线越接近原点V值越小,等价值线越远离原点,V值越大。,QF,V/PF,QC,V/Pc,等价值线,斜率为:PC/PF,.,价格与生产: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生产点:如图,L1、L2曲线代表的V值较小,没有充分使用生产要素L4曲线V值最大,但超过生产要素可使用的最大量L3曲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切,Q值即为生产点。在Q点,生产一单位C商品放弃PC/PF单位F商品的生产,L1,L2,L3,L4,.,要素投入集的选择,要素密集度的含义假设生产X产品需要的土地资源投入为TX,劳动量为LX;生产Y产品所需投入的土地资源量和劳动量是TY和LY。如果TX/LXaTC/aLC在相同的工资地租比之下,b点代表的土地劳动比大于a点的土地劳动比,C产业是劳动密集型,F产业是土地密集型产业。,要素投入集的选择,w/r,a,b,.,要素投入集的选择,在每个部门,生产中所使用的土地与劳动的比率取决于劳动与土地的相对价格w/r。模型假设:aTF/aLFaTC/aLC在相同的工资地租比之下,b点代表的劳动土地比大于a点的劳动土地比,C产业是劳动密集型,F产业是土地密集型产业。,w/r,L/T,FF,CC,w/r,a,b,.,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在每个部门中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将保证每一单位商品的价格等于该商品的生产成本。生产1单位商品的成本取决于要素价格:如果土地的租金率高一些,其他条件不变,则任何使用土地投入的商品的价格也不得不高一些。商品价格=商品生产成本要素价格决定,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在工资与租金比率w/r和棉布价格与粮食价格比率PC/PF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也被称为“斯托尔泊一萨缪尔森效应”。这种关系可以由右图中的上升曲线SS表示。,SS,PC/PF,w/r,.,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SS,PC/PF,w/r,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效应):在要素供给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若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那么无论用哪种产品衡量,生产该产品所密集使用的要素的名义和实际收入就会提高,而其它要素的名义和实际收入就会减少反之亦然,.,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将SS曲线逆时针旋转90将得到右图。棉布价格相对于粮食价格的增长会导致工人收入相对于土地所有者收入的增长。这种在相对价格上的变化将通过提高用两种商品衡量的实际工资,同时降低用两种商品计算的实际租金,明确无疑地提高工人的购买力,降低土地所有者的购买力。商品相对价格改变影响收入分配,SS,PC/PF,w/r,.,商品相对价格改变影响收入分配的原因,.,商品相对价格改变影响收入分配的原因,C商品的相对价格由(PC/PF)1上升至(PC/PF)2时劳动力的相对价格由(w/r)1上升至(w/r)2C商品的相对土地比由(TC/LC)1上升至(TC/LC)2F商品的相对土地比由(TF/LF)1上升至(TF/LF)2,.,C商品的相对价格由(PC/PF)1上升至(PC/PF)2时将使得两种商品的土地劳动比上升。以C商品为例,与相对价格上升之前的要素比例相比,同样生产一单位C商品,使用了更多的T要素和更少的L要素。相对于原来的要素投入,劳动力的边际产量变高,土地的边际产量变低。,商品相对价格改变影响收入分配的原因,.,商品相对价格改变影响收入分配的原因,C商品的相对价格由(PC/PF)1上升至(PC/PF)2时劳动力的相对价格由(w/r)1上升至(w/r)2C商品的相对劳动比由(LC/TC)1下降至(LC/TC)2F商品的相对劳动比由(LF/TF)1下降至(LF/TF)2,.,PC/PFw/rT/L(或者L/T)生产要素边际产量改变生产要素边际收益改变(行业间收入分配受到影响)因此,在该模型中,相对价格的变化对收入分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化不仅会改变收入的分配;而且这种变化总是使得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利,同时使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的利益受损。,商品相对价格改变影响收入分配的原因,.,通过分析几个变量(PC/PF、w/r、T/L)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分析了商品相对价格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T/L(或者L/T)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商品相对价格变化对要素持有者收入分配的影响当需要分析一个封闭经济体中,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可生产的C、F商品的产量,即一个经济体生产规模大小的时候,仅仅知道生产要素投入比例T/L(或者L/T)是不够的。,资源和产出-生产要素总量不变,.,仅仅知道生产要素投入比例T/L(或者L/T)无法确定一个经济体的经济规模如果知道一个国家生产C、F商品的要素分配情况,每种要素的投入数量时,就可确定经济体规模V=QCPC+QFPF=TCr+LCw+TFr+LFw=(TC+TF)r+(LC+LF)w,资源和产出-生产要素总量不变,.,粮食生产中劳动的使用量,棉布生产中劳动使用量,棉布生产中土地使用量,粮食生产中土地使用两,可用“箱图法”将相对量T/L(L/T)拆为绝对量,.,资源和产出-生产要素总量不变,盒宽表示一国的劳动总供给;盒高表示一国的土地总供给。棉布生产中的要素投入从盒子的左下角开始衡量;粮食生产中的要素投入从盒子的右上角开始衡量。给定棉布生产中的土地一劳动比Tc/Lc,棉布生产部门的资源使用必定在OcC直线上。同样,粮食生产部门的资源使用一定在OFF直线上。两条直线相交于点1,资源在两个部门的分配即由这一点表示。,.,当改变经济中的资源投入总量时,生产要素将如何在两个部门当中分配假设:1.劳动供给量不变,土地供给量增加2.两种商品的实际价格不变A.市场对C、F两种商品的需求不变B.相对价格不变TC/LC和TF/LF不变,资源和产出-生产要素总量改变,.,土地供给的增加使得用来表示一国资源的盒子变“高”了。粮食生产中的资源使用现在要从OF2开始衡量。资源在两部门的分布会从点1移到点2,资源和产出-生产要素总量改变,.,生产C商品的土地投入由TC1缩减至TC2;劳动投入由LC1缩减至LC2生产F商品的土地投入由TF1上升至TF2;劳动投入由LF1上升至LF2原先在C商品生产中的土地和劳动现在被用在粮食部门,该部门产出的增加要高于土地增加的幅度。例如,如果土地供给上升10%,则产出可能上升15%-20%,资源和产出-生产要素总量改变,.,当经济体的要素资源发生变化时,两种产品的产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雷布津斯基定理(效应):雷布津斯基效应,即资源变动对生产的偏向性效应,指在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如果一种生产要素量增加(T或L),那么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的供给会增加,而其他产品的供给会减少。反之亦然。,资源和产出-生产要素总量改变,.,劳动供给量不变,土地供给量增加,且两种商品实际价格不变时曲线TT1代表了土地供给上升之前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TT2显示了土地供给增加之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张到TT2,该国能比以前生产更多的棉布和粮食。,资源和产出-生产要素总量改变,.,由于雷布津斯基效应的存在,生产可能性边界外扩时,在不同方向上的扩张幅度不一样。本例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严重偏向粮食生产的方向土地(劳动)供给的增加,会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偏于粮食(棉布)生产的方向扩张。,资源和产出-生产要素总量改变,.,土地供给的增加会使得一国的生产可能性向粮食生产的方向扩张,而劳动供给的增加会使得生产可能性向棉布生产的方向扩张。因此,土地对劳动的相对供给比较高的国家在粮食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一个国家生产本国相对充裕资源密集型的产品效率较高。,资源和产出,.,作业:,假定在现有要素价格下,棉布生产中每用1英亩的土地就需投入20小时的劳动,而在生产粮食时,每用1英亩的土地只需投人5小时的劳动。a.假设该经济拥有的总资源量为:600小时的劳动和60英亩的土地。请画图说明资源应如何分配。b.现在假设劳动供给首先上升到800小时,然后是1000小时,再然后是1200小时。请用一幅如图4-9的图展示出资源分配变化的轨迹。C.如果劳动供给继续增加将出现什么样的情形?,.,两要素经济模型的两条基本结论:1.商品相对价格与要素相对价格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相对价格的改变将影响一个国家不同要素持有者的收入分配。PC/PFw/rT/L(或者L/T)2.一个国家生产本国相对充裕资源密集型的产品效率较高。,两要素经济模型,.,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1.模型的建立2.相对价格与A.相对价格贸易类型B.贸易往来中的预算约束C.贸易均衡的实现3.贸易和收入分配4.要素价格均等化5.贸易与短期中的收入分配,.,开放经济体两要素模型的假设: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有着:相同的偏好相同的技术不同的资源禀赋本国劳动-土地比率高于外国每个国家使用两种生产要素,有着相同的生产函数,模型的建立,.,相对价格与贸易模式要素充裕度当且仅当本国可获得的劳动总量与土地总量的比率高于外国的对应比率时,即:L/TL*/T*就可以说相对外国而言,本国是一个劳动力充裕的国家(相对本国而言,外国是一个土地充裕的国家)例如:如果美国有8000万劳动力和2亿英亩土地,而英国有2000万劳动力和2000万英亩土地,那么英国是劳动充裕的国家而美国是土地充裕的。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的稀缺资源是土地,而美国的稀缺资源是劳动。,模型的建立,.,当L/TL*/T*时,考虑C商品相对价格的决定过程,相对价格,.,相对价格,C商品相对需求曲线RD模型假设H国与F国消费者对于C和F商品的消费没有特殊偏好C商品相对需求只与其相对价格PC/PF有关两个国家的相对需求曲线相同,.,相对价格,C商品相对供给曲线RS曲线表示由H国提供的相对C商品数量集RS*曲线表示由F国提供的相对C商品数量集,.,相对价格,当aLC/aTCaLF/aTFL/TL*/T*雷布津斯基效应:H国生产C商品效率高;F国生产F商品效率高H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向C商品方向扩展;F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向F商品方向扩展,.,相对价格,由于H国生产C商品效率高,愿意提供的实际C商品数量大于F商品实际数量由于F国生产F商品效率高,愿意提供的实际F商品数量大于C商品实际数量QC/QFQ*C/Q*FRS曲线在RS*曲线右边,.,相对价格,贸易前,本国的均衡点在点1,外国的均衡点在点3贸易前,本国C商品的相对价格比外国低当H、F两国之间存在贸易往来时,C商品相对价格趋于一致。世界范围内C商品相对价格将在点2处形成,.,相对价格,当H国向F国出口C商品时,为追求利益最大,可以以高于点1处的C商品相对价格出口对于F国,只要C商品进口的相对价格低于点3处的均衡价格都将有利可图最终C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相对价格在点2处实现均衡,.,贸易往来中的预算约束,贸易前的国家,商品生产的数量必须等于消费的数量。设DC是棉布的消费,DF是粮食的消费。在封闭经济中,DC=QCDF=QF,.,贸易往来中的预算约束,当两国之间存在贸易往来时,若某种商品的一国需求大于该国产量,可以通过进口补给需求;若某种商品的一国产量大于该国需求时,大于国内需求的产量部分可以用于出口。国际贸易可以使得一个国家能够消费不同于产出的棉布和粮食组合,.,贸易往来中的预算约束,任何国家都必须量入为出,即支出不能大于收入,所以一个国家的消费不是无限制的。也就是说,消费的价值必须等于生产出来的价值。即:一个国家内部,各种商品汇总后的总需求要与总产量相等,避免出现总需求小于总产量,.,贸易往来中的预算约束,进口F商品:DFQF=(PC/PF)(QCDC)进口C商品:DCQC=(PF/PC)(QFDF)上述两个式子称为预算约束式。DFQF表示一国F产品需求量大于实际产出的部分,即一国需要从外国进口的F数量;QCDC表示一国C产品实际产出大于需求量的部分,即一国需要从外国出口的C商品数量预算约束式:一国进口商品的总量是有限的,受到一国出口商品总量的限制,.,贸易往来中的预算约束,一国预算约束线的推导(以H国为例)H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C产品)效率更高。则H国需要进口F商品根据预算约束式:DFQF=(PC/PF)(QCDC)推导预算约束线,.,贸易往来中的预算约束,根据预算约束式:DFQF=(PC/PF)(QCDC)将DF,DC视为变量;QF,QC视为常量DF=(PC/PF)DC+V/PF,.,贸易往来中的预算约束,预算约束线衡量的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需求,等式左边为本国可进口商品数量的最大值;右边为本国出口至国外的数量,体现了外国商品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国内外两个市场对不同商品的需求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预算约束式来衡量坐标轴增加DF、DC,.,贸易往来中的预算约束,预算约束线:DF=(PC/PF)DC+V/PF斜率为(PC/PF),表示少消费一单位C商品可节约PC元,PC元可购买PC/PF单位F商品预算约束线和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切于一点,该点表示在棉布相对价格给定时的产出组合。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总是可以消费得起自己生产的产品。,.,贸易往来中的预算约束,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于点1,确定了该经济体中均衡状态下的C商品和F商品产量组合该均衡产量组合表明经济体产能规模已经达到上限;同时该产量组合能够使得一国的出口量足够大,并且可以支撑该国进口量的实现,.,贸易往来中的预算约束,封闭经济体与开放经济体产量决定的比较封闭经济体:等价值线QF=(PC/PF)QC+V/PF开放经济体:预算约束线DF=(PC/PF)DC+V/PF,等价值线,Q,.,贸易均衡的实现,在C商品相对价格的形成过程中,在封闭经济体条件下,H国C商品的相对价格为(PC/PF)1,F国C商品的相对价格为(PC/PF)3在开放经济体条件下(PC/PF)1与(PC/PF)3会同时趋近于(PC/PF)2,在C商品相对价格趋于一致的过程中,(PC/PF)1有上升趋势;(PC/PF)3有下降趋势。,.,贸易均衡的实现,H国当C商品相对价格由(PC/PF)1逐渐上升至(PC/PF)2的过程中生产预算线将由L1变为L2F产品产量由QFA降至QFB,C产品产量由QCA升至QCBF商品相对产量QF/QC下降(C商品相对产量QC/QF上升),QFDF,QCDC,L1,L2,QFA,QFB,QCA,QCB,(PC/PF)A,(PC/PF)B,.,贸易均衡的实现,1.F商品相对产量QF/QC下降(C商品相对产量QC/QF上升)2.C商品相对价格上升,导致F商品相对需求量DF/DC上升(C商品相对需求量DC/DF下降)1.F商品实际需求量大于实际产出,即:DFQF2.C商品实际需求量小于实际产出,即:DC1/aLWPW/PCa*LW/a*LC(1/a*LW)(PW/PC)1/a*LCC.相对工资率位于不同的相对生产率之间(*1/a*LW)/(1/aLw)W*/W(1/a*LC)/(1/aLC)D.使消费可能性扩张贸易双方都受益,O-H模型商品相对价格的改变会使得土地持有者、劳动力供给者收入分配改变,并且使得一方获益,一方失利在要素比例模型中存在赢家和输家,再论贸易获利,.,在O-H模型中,贸易的实际效果可能使得部分人利益受损。当参与到贸易中的各方利益可能受损时,如何分析贸易获利分别从个人、国家的角度分析O-H模型贸易获利问题,再论贸易获利,.,从个人角度理解贸易获利当本国是一个封闭经济体,与外国不存在贸易往来时,国内对于C和F商品的需求只能自给自足。QC=DCQF=DF最大产量集如右图所示,假设生产点落在点2处,市场消费的两种产品的产量组合也位于点2,QF,QC,2,再论贸易获利,.,当本国与外国之间存在贸易往来时,国内生产点由最大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以及预算约束线确定假设最大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于点1,则该点表示贸易条件下该国国内两种产品的产量组合,QF,QC,2,1,再论贸易获利,.,贸易前生产点、消费点都位于点2贸易后,生产点位于点1,消费点可以是预算约束线上的任一点。(预算约束线上各点表示国内需要的且可以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组合),QF,QC,2,1,再论贸易获利,.,贸易后,只要消费点不是点1,都意味着贸易使得一国的需求扩大在阴影中的预算约束线上的任何组合,两种商品的消费都比点2多相较于点2,贸易使得一国C商品消费增加了QC,F商品消费增加了QF,QF,QC,2,1,QC,QF,再论贸易获利,.,如果整体上一个国家对两种产品的消费都增多,那么理论上每一个人对两种产品的消费也都增多。这意味着每一个人的福利都得到改善,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会从贸易中获利。即每一个人都能从贸易中获得潜在的收益。,QF,QC,2,1,QC,QF,再论贸易获利,.,贸易前,均衡产量不在点1的可能性:贸易前,均衡产量由生产可能性边界及等价值线唯一确定贸易后,均衡产量由生产可能性边界及预算约束线唯一确定等价值线与预算约束线的斜率都为-PC/PF贸易后,H国内部C商品相对价格有上升趋势;F国内部C商品相对价格有下降趋势,QF,QC,2,1,生产预算线,等价值线,再论贸易获利,.,从国家角度理解贸易获利国家总能从贸易中受益,其基本原因是,贸易扩大了一个国家消费品的选择范围。选择范围的扩大意味着总能找到一种收人再分配的方法使得每一个人都可能从贸易中获利。,再论贸易获利,.,最优的贸易政策,在要素自由流动条件下,国际贸易对国内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可以通过SS效应阐明:自由贸易倾向于提高价格上升产业所密集使用要素的实际收入,降低价格下跌产业所密集使用要素的实际收入。一种要素越是集中于出口生产,就越有可能从贸易中获益;相反,一种要素越是集中于进口竞争商品的生产,就越有可能因贸易而受损。,.,最优的贸易政策,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政府必须在一个人的收益和另一个人的损失之间进行权衡。如果本国政府不太在意劳动者的得失,只想扶持土地所有者,那么从本国政府的角度出发,国际贸易就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国际贸易会使本国的土地所有者受损,劳动者受益。,.,为什么政府会只关注某个集团的利益,而比较不在意另外一些集团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有些集团已经相对贫困,需要特殊的关照。在美国,尽管对服装和鞋的进口限制使得国内服装和鞋的价格提高了,但这一限制仍然受到了广泛的支持。因为在美国,这些产业部门的工人的工资相当低。如果允许多进口服装和鞋子的话,与美国公众从中的获益相比,低工资的服装和鞋业工人所受的损失更大。,最优的贸易政策,.,国际贸易研究不强调贸易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效应,原因如下:1.收人分配效应并不是国际经济学的专题。国民经济中发生的任何变化,包括技术进步、消费者偏好的转移、旧资源的枯竭和新资源的发现等等,都会影响收人分配。如果所有的经济变革都只有在衡量了收人分配效应之后才能被允许实行,那么经济进步就会停滞。,最优的贸易政策,.,国际贸易研究不强调贸易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效应,原因如下:2.在贸易后补偿受损者比禁止贸易更合理(这也适用于其他的经济活动)。所有现代工业国家都建立了某种维持收人的“保障网络”项目(例如失业救济、再培训补助和重新安置项目)。这些项目可以缓冲贸易受损者的损失。经济学家认为,这种缓冲如果不足以解决问题的话,政府就应该提供更多类似的支持项目,而不能靠阻碍自由贸易来解决问题。,最优的贸易政策,.,国际贸易研究不强调贸易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效应,原因如下3.在不断增加的贸易往来中,受损者一般比受益者要有组织。这种不平衡使得政治决策在制定过程中产生了倾斜。从整体收入的角度出发,经济学家的传统角色是自由贸易的坚强支持者,但是那些受损者的抱怨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最优的贸易政策,.,收入分配与贸易政策,对大多数国家而言,任何产业中贸易受益者的集中程度、对情况的掌握程度,以及组织程度都不如贸易受损者。贸易受损者常常是一个更知情、更团结、更有组织的集团。要切实理解贸易政策是怎样被制定的,就必须了解贸易政策的真正动机。,.,收入分配与贸易政策,美国制糖业用于制糖的生产要素稀缺美国进口糖制品糖产品生产要素供给者的收入减少多年以来,美国一直限制糖的进口美国市场糖的价格大概比世界市场价格高60%。据估计,美国消费者为这一进口限制付出的代价约为15亿美元/年。也就是说,每一个人为此每年要多付约6美元。然而,生产者的受益很低,大约不到消费者损失的一半。,.,收入分配与贸易政策,对大多数国家而言,任何产业中贸易受益者的集中程度、对情况的掌握程度,以及组织程度都不如贸易受损者。食糖消费者:每一个消费者的损失在绝对量上是很少的,每年只有6美元,不足以使利益受损者集体维权。这些损失大部分是隐性的,因为糖主要是其他食物的配料,人们一般不直接购买。食糖生产者:平均每个厂商每年可以从进口配额中获得成千上万的美元。而且,食糖生产者成立的贸易联盟和行会组织,总是非常活跃地为实现其成员的政治利益服务。,.,收入分配与贸易政策,英国谷物法的废除英国的贸易模式:英国是制造品出口国和农产品进口国1789年法国大革命初期到1815年拿破仑滑铁卢战败这一段时期,英国几乎一直与法国处于战争状态。法国封锁对英国的农产品供应。法国的封锁行动致使英国粮食的相对价格提高,土地所有者在战争中获取了大量利润;制造品厂商的利益受损。谷物法的制定,限制谷物向英国进口,利于地主,不利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持有者谷物法的废除,不利于地主,利于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持有者,.,162,第五章标准贸易模型,标准贸易模型是一个考虑更广泛,更接近现实经济运行的一个模型,李嘉图模型、H-O模型都只是标准贸易模型的特例。标准贸易模型可被用于研究基本参数变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63,第五章标准贸易模型,我们在前几章中分析介绍了两个不同的模型。为了突出重点,每一个模型都略去了其他模型强调的现实世界中的一些情形。李嘉图模型:生产可能性由单一要素劳动在两个部门的分配情况所决定。该模型阐述的实质观点是比较优势,但无法让我们对收人的分配进行讨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模型中存在多种生产要素,要素资源的差异能促使贸易的发生,而且贸易能影响收人分配。,.,164,第五章标准贸易模型,李嘉图模型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相同点:1.社会的生产能力可以用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不同导致了贸易的产生。2.一个国家的相对供给曲线由生产可能性边界确定。3.世界均衡点由世界相对需求曲线与位于各国相对供给曲线之间的世界相对供给曲线确定。,2020/6/3,.,165,第五章标准贸易模型,1.社会的生产能力可以用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不同导致了贸易的产生。,2020/6/3,.,166,第五章标准贸易模型,3.世界均衡点由世界相对需求曲线与位于各国相对供给曲线之间的世界相对供给曲线确定。,.,167,第五章标准贸易模型,相同点,不同点,不同点,李嘉图模型,H-O模型,标准贸易模型,.,168,本章结构,1.标准贸易模型2.经济增长:RS曲线的移动3.国际收入转移:RD曲线的移动4.关税和出口补贴:RS曲线和RD曲线同时移动,.,169,标准贸易模型的前提假设:世界由两个国家组成;每个国家都生产C与F两种产品;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两国的相对价格分别为PC/PF,PF/PC;每一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都是一条光滑的曲线社会将根据相同成本产出价值最大原则确定生产,而按照福利最大化原则选择消费,标准贸易模型,.,170,标准贸易模型,标准贸易模型(standardtrademodel)建立在下面四个重要关系的基础上:(1)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相对供给;(2)相对价格和相对需求;(3)由相对供给、相对需求形成的世界贸易均衡(4)贸易条件对一国福利水平的影响,2020/6/3,.,171,标准贸易模型-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相对供给,相对供给量的确定一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且用于生产的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换,则生产可能性边界为一条平滑曲线线上每一点表示运用等量的生产要素可生产的C与F商品的产量组合的最大值,2020/6/3,.,172,标准贸易模型-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相对供给,相对供给量的确定现实中,具体在曲线上的哪一点进行生产,取决于等价值线微观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结论:如果一个市场没有受到垄断或其他市场失灵形式的破坏,那么这个市场的生产效率就非常高。也就是说,在产品价格给定时,这样的市场可以达到产值的最大化。,等价值线,Q,2020/6/3,.,173,标准贸易模型-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相对供给,相对供给量的确定某一商品的相对供给量,取决于该商品的相对价格,且二者呈正相关的变动关系等价值线斜率变大,相对价格上升,则横坐标所表示的商品的相对供给量将上升,等价值线,Q,.,174,标准贸易模型-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相对供给,2020/6/3,.,175,相对需求量的确定社会消费的价值等于社会生产的价值PCQC+PFQF=PCDC+PFDF=V进口的消费意义生产点和消费点一定在同一条等价值曲线(预算约束线)上,等价值线、预算约束线,Q,标准贸易模型-相对价格与相对需求,.,176,标准贸易模型-相对价格与相对需求,复习:微观经济学中消费点的确定-消费者均衡的实现:1.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组合必须能够带来最大效用2.最优支出位于给定预算线之上当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时,在切点处消费者均衡实现,E,QC,QF,.,177,标准贸易模型-相对价格与相对需求,预算约束线:微观经济中的预算约束线: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最大组合。贸易理论中的预算约束线:DF=(PC/PF)DC+V/PFDFQF=(PC/PF)(QCDC),QCDC,QFDF,.,178,标准贸易模型-相对价格与相对需求,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或是说在这条曲线上,无论两种商品的数量怎样组合,所带来的总效用是相同的。,QC,QF,.,179,标准贸易模型-相对价格与相对需求,.,180,标准贸易模型-相对价格与相对需求,.,181,标准贸易模型-相对价格与相对需求,.,182,标准贸易模型-相对价格与相对需求,无差异曲线特征:1.无差异曲线向下倾斜。如果粮食的消费量减少,为了达到相同的效用,就必须增加棉布的消费量。2.无差异曲线的位置离原点越远,所对应的福利水平就越高。对个人来说,消费的产品量越多,福利水平越高。3.每一条无差异曲线越往右越平坦:随着粮食消费量的减少,用以补偿因此而减少的效用所需的棉布消费量就会越来越大。,QC,QF,.,183,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某种商品相对需求的确定同样由预算约束线(等价值线)及无差异曲线决定预算约束线(等价值线):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组合的数量不能超过收入预算线代表的收入总额;国际贸易理论中,某种商品的相对需求中所包含的进口商品数量,必须以该国出口商品的数量作为限制条件无差异曲线:同一条预算约束线(等价值线)上的生产点的选择取决于社会的消费倾向。在标准模型中,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假设社会的消费决策以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个人的消费倾向为基础。,标准贸易模型-相对价格与相对需求,2020/6/3,.,184,标准贸易模型-相对价格与相对需求,相对需求量的确定点Q是生产点,是生产可能性边界和它所能接触到的最高的一条等价值线的切点。点D是消费点,是等价值线和它所能接触到的最高的一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图中该国生产的棉布比消费的棉布多,因而出口棉布;相应地,消费的粮食比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定期存储协议样本
- 2025年联合建设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土地流转代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生态保护项目策划共同投资合作协议
- 2025年网上期货买卖委托协议参考样本(三篇)
- 2025年田径名将赞助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建筑公司与项目经理的劳动合同
- 2025年度废旧资源回收合作合同范文
- 职工消防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智能电视指定销售策划协议
- 万达入职性格在线测评题
- 车位无偿使用补充协议书范本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2012年版)
- Magic Tree House 神奇树屋词汇大全
- 《心系国防 有你有我》国防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教师工作法律风险防范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统考试题含解析
- 渭南万泉330千伏变电站-雷家洼110千伏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 新编文学理论课件
-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递等式计算练习300题及答案
- 企业后勤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