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聊斋中女鬼形象的审美特征.doc_第1页
关于聊斋中女鬼形象的审美特征.doc_第2页
关于聊斋中女鬼形象的审美特征.doc_第3页
关于聊斋中女鬼形象的审美特征.doc_第4页
关于聊斋中女鬼形象的审美特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聊斋志异人鬼恋故事中女鬼形象的审美特征 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 燕海鹏【内容摘要】人鬼恋故事是聊斋志异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人鬼恋故事中的女鬼形象具有幻真、美丽、善良的审美特征。女鬼形象反映了世俗社会对女性的要求规范。【关键词】人鬼恋 女鬼 幻真 美丽 善良 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优秀代表作之一,它创造性地继承了文言小说的优秀传统,既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又寄托了作者的愿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把我国文言小说推到了更高的发展阶段。聊斋志异在内容上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征,即相当数量的篇目都是关于狐仙鬼怪题材的故事。纵观全书,人鬼恋故事在这类题材中所占比重很大,其中女主人公大都是狐仙鬼妖(几乎没有一篇出现男主人公是鬼妖的),从而构成了亦幻亦真、扑朔迷离、曲折离奇、绚烂多姿、丰富多彩的奇异世界。探讨这些女鬼形象的审美特征,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聊斋志异中的人鬼恋故事指的是诸神仙狐怪鬼妖美女与人世间的男人特别是书生所发生的恋爱故事。这里所说的“神仙狐怪鬼妖美女”纯粹是蒲松龄凭借他丰富的想象所虚构出来的文学形象,虽然她们被蒙上了一层世俗传说中的神秘面纱,但她们与被仙化的历史人物不同,她们是一批被人化的女鬼和女妖,除了身为异类的重要特征以外,她们大都显得可亲可爱,甚至比人世间的妇女更美丽、更善良、更富有人情味。更确切地说,神仙狐怪鬼妖美女是古代文学中特有的一种女性形象,是文人为抒写他们所欣赏的仙趣和艳趣而习用的一种文学程式。神仙、狐怪、鬼妖在聊斋志异中的区别并不重要,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将她们统称为女鬼。人鬼恋故事中的女鬼形象是作家虚构出来的一种文学形象,是一批人化了的女鬼,是一种语言存在。她们的行为本身都带有人类社会的印痕,是很有人情味的。在她们的身上同样体现出了人世间广大妇女的优秀品质。展示她们的优秀品质则折射出作者对于人类社会所缺少的真、善、美的呼唤。的确,在人鬼恋故事中,我们从这些很有人情味的女鬼身上看到了她们所明显具有的三个特征:幻真、美丽和善良。具有神秘力量(魔力)的超现实原则的异类是女鬼的第一个特征,也是她们的身份标记特征。从人鬼恋故事的描述中来看,这些女鬼除了能在她们所属的世界里存在,而且亦能在人所生活的阳间里来去自如地生活,并且具有超现实超人的能力。她们不受时空限制,飘忽不定,能预知未来,难以琢磨。她们还常常被描绘为走起路来怕风吹,抱起来没有重量,洁白的肌肤像玉石一样冰冷,叹息和哭泣简直成了她们最常流露的语言。甚至有的女鬼怕见阳光,一听到鸡叫就得回到她们的世界中去;有的害怕各种符咒和法器;有的女鬼则害怕处于墓穴里的黑暗和阴冷的状态,就像怨女和孀妇害怕独守空闺一样。正是人鬼恋故事中时不时地透露出她们异类特征的信息,我们才需要经常提醒自己注意,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虚体,身为异类的特征所昭示的只是空幻。然而这种空幻性又是附着在“人”的形体上的。正因如此,她们才显得血肉丰满,性格丰富,这就又体现出“真实”的特征。所以笔者称女鬼的这种特征为“幻真”。也许正是女鬼身上体现了这种亦幻亦真的二元统一性,蒲松龄才在他的笔下将女鬼描绘得既美丽又令人恐惧。她们既是男人欲望的对象,又会让男人感到颤栗和恐惧。一方面是人间的美人,一方面是现形为美人的女妖,两者越走越近,最后在现实和魔幻的交点上则合二为一,亦妖亦人,真假难分。当作者倾向于表达男人的恐惧时,他就用妖狐惑人比女色惑人,从而强调沉溺女色的危险性,如董生篇中的那两个色鬼日益消瘦下去,最终精尽而死。从象征意义看,画皮中面目狰狞的女鬼抉心吸血的景象,可谓把男人的恐惧推到了极端。这也可以看作是蒲松龄在劝诫世人,不要过于沉湎女色,因为女色就是食人心吸人血的厉鬼。这种警告与其说是在劝诫世人,不如说是在提醒自己不可过于陷入自己给自己创造的白日梦里。当作者倾向于表达男人的欲望时,他又可能极大地美化女妖的形象。如聂小倩篇中,聂小倩与宁采臣结婚后不但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而且聂小倩还为宁采臣生有二男,最后宁采臣与他的两个儿子“皆仕进有声”。可见与女鬼亦幻亦真对应的现形为美人的女妖和人间的美人,是女鬼形象两个不同的侧面。美丽是女鬼的第二个特征,也是其外在特征。这个特征主要体现在女鬼的外在形体上。在人鬼恋故事中,女鬼个个都具有姣好的容貌,出众的姿色。这是女鬼对书生产生诱惑的最直接的地方,也是人对鬼爱恋的前提,从而也使人鬼恋的发生具有了可能性。一般来说,年老或姿色差的女性总是受到绝对排斥的,因为她们对书生几乎是没有吸引力的。这一点从聊斋志异中对于女鬼的外貌描写可以得到证明。如瞳人语中“见车幔洞开,内坐二八女郎,红妆艳丽,尤平生所未睹。”狐嫁女中“环佩谬然,麝兰散馥。翠凤明珰,容华绝世。”娇娜中描写娇娜“年约十三四,娇波流慧,细柳生姿。”青凤中云:“弱态生娇,秋波流慧,人间无其丽也。”无怪乎这些女鬼与书生乍一相见,立即就以她们的姿色迷住了书生。这种形体上的外在美,甚至使书生忘记了她们是异类,明知自己搂着的是狐女和鬼妖,也宁愿为消受眼前的艳福而冒不测的风险。比如在连锁中,杨生在深夜听到屋外有女子吟诗,“悟其为鬼,然心向往之。”同样在辛十四娘中冯生暗想“若得丽人,狐亦自佳。”在青梅篇中程生扬言“倘得佳人,鬼且不惧,而况于狐。”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当书生与鬼妖亲热得难解难分时,最初的疑虑与恐惧便渐趋消融,性的吸引成为不可抗拒的力量,也再次说明了姿色与妖魔同样具有不可抗拒的魔力。在此又可以这样说,女鬼所具有的形体美成了人鬼恋故事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除了形体美之外,女鬼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未经世俗浸染的憨痴天真、纯朴自然的心灵美对书生的诱惑更大。婴宁篇中,婴宁所生活居住的桃花源式的西南山,桃花掩映,落英缤纷,绿树环绕,俨然天上仙境。在这样优美的大自然里,婴宁是那么的健康、天然、挚朴,不谙世故,只知憨笑,其天性是那么的自然,没有受到任何世俗规范的束缚和污染,单纯的连夫妻同寝都不知为何事。一个妙龄少女,她嗜花如命,在陌生的男人面前上树折花,在生人面前笑不可遏。她对于这个世界好像除了天真和笑以外,一无所知。婴宁的那种未经世俗雕琢的自然之美,对于书生除了生理上的满足外,还会在精神上给他们带来愉悦和洗礼,使他们在心理上也得到满足。然而书生所要求与女性的远不止这些,他们更需要贤内助型的女性,以帮助他们达到世俗的功利目的。婴宁式的自然纯朴的美,对于书生来说实用价值不大,等于虚幻,就好比小孩的天真之于成人,成人逗小孩只能从中得到童年的快乐,成人喜爱小孩是希望小孩长大后能够尽可能地帮助自己。如果说,女鬼的形体美在人鬼恋发生以前对于书生还是一种虚幻的话,那么在人鬼恋爱的过程中,女鬼的心灵美就又向书生的实用要求靠近了一步。因为心灵美本身就已经具有了现实社会中的伦理色彩、道德因素,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了。善良是女鬼的第三个特征,也是其最为本质的特征。善良比之于女鬼的心灵美,它已完全体现了世俗社会的伦理观念和功利目的。这是在男权社会中,男性对于女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女鬼在进入这个世俗的男权社会中和其他现实中的妇女一样所必须具备的起码的要求。惟其如此,女鬼才能被这样的社会所接纳,所认可,否则她们在这样的社会中便很难立足。女鬼的善良,在人鬼恋故事中是表现在许多不同方面的。在人鬼恋故事里,作者很少单纯地写人与鬼感情发展的历程,往往是在描写他们恋爱的过程中展现了女鬼如何帮助男人在世俗社会中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以完成他们在社会中更高的定位任务。首先,女鬼对于人在经济上的帮助,体现了世俗社会中最世俗、最直接的帮助要求。她们在提供性服务时不但不让书生花钱,而且还常常在伴宿时赠给男人金钱或者很值钱的定情物。或当面交付,救一时之急;或偷偷放在箱子里,让对方产生发财的惊喜;或者给他们指出一条有效的生财之道;有的女鬼甚至是理财的能手,能帮助书生一朝暴富起来。男人的爱财之心有时更甚于好色之心,佳人而不嫌贫,且能助人致富,自然最符合穷困人的愿望。其次,女鬼对于书生在功名仕途上的帮助,自然最符合热衷功名的读书人的要求。女鬼有时会像一个贤妻严母一样监督书生刻苦攻读,有时为书生生个儿子,同时还教导儿子最终博得了功名。如聂小倩篇,聂小倩主动问宁采臣“夜读否?”并让宁为她温习楞严经,如此督促书生学习,书生怎能不喜欢。再次,女鬼乐意为人间的男人承担传宗接代的使命。她们常常在缘分已尽,不得不返回自己的世界前,为男方生下一个儿子;或者在消失了一段时间之后,把保养得很好的孤儿送给男方的父母,甚至在永返冥界之后,还念念不忘托梦男方,告诉他产子的消息,结果掘开了坟墓,果然从幽圹中抱回了呱呱啼叫的男孩。其四,有些女鬼还帮助书生在道德上进步,注重对其人格力量的开发。有些女鬼喜欢这个书生就是因为其正直善良,不贪财;有的女鬼劝导人克服懒惰的毛病,有的劝其戒酒戒赌;还有的女鬼帮助书生洗清冤枉,铲除恶势力,颇有一副女侠的豪情。除此而外,女鬼的善良还有一个突出的表现,即是对世俗社会中嫉妒和猜忌的克服。在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古代中国,凶悍的妒妇是男人最感头疼的家庭魔女,所有的男性文本中都把这类人物写成极端可怕和令人厌恶的反面角色。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反复控诉她们的罪行,夸张她们的凶狠,令人恐惧地罗列她们的残忍行为。所谓“家家床头,有个夜叉在”(夜叉国),在蒲松龄看来,悍妒之妇简直是家庭的灾难,是丈夫的“附骨之疽”,是夫妻关系中的祸根。妻妾之间的嫉妒、猜忌和争风吃醋,其实反映了中国男人畏惧精明强干的女子“不敢卷入两性战争。三妻四妾的婚姻制度对于中国男人而言,与其说是生理上的满足,不如说是心理上的需要,他们以此将两性战争的种种可能性诉诸了妻妾之间的纷争和绞杀。这种以两性战争的逃避使中国男人在心里上始终得不到磨砺,而他们对心理体操的悬置又造成一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内心卑怯和灵魂的萎顿。” 李劼: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青海人民出版社,页290。正是基于这种深重的恐惧,蒲松龄对那些来自异类的女性寄予了美好的期望。她们比人间的妇人更容易容忍男人好色贪多的毛病,她们有时也有醋意如小谢篇中两个女鬼的争宠和莲香篇中一狐一鬼的互不相让但最终都能在二女共事一夫的局面下和睦相处,亲密的像亲姊妹一样。甚至有些可爱的狐女还帮助自己的情人猎艳,为了满足他的胃口,或为了自己有个女伴,硬是想方设法把另一个女子拉到男方怀中。女鬼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体现了其善良的另一个方面。在人鬼恋故事中,虽然有些女鬼为她所倾慕的书生采取了自荐枕席的方式,而且在肉体上较为主动和大胆,但同时我们又发现,几乎所有的女鬼在与人间的男子相处的过程中坚守着专一的爱情。作为异类,她们是怕见生人的,总是被男子在屋里藏起来,连男子最亲密的朋友也难得一睹其芳容。对于勾引和强暴,她们所表现的抗拒一点都不亚于人世间的贞女和节妇。我们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她们在两性关系上的大胆和主动,并没有超出旧礼教为为妇女规定的限制。这也体现了古代的礼制规范对妇女在两性关系上的约束。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古代遗传下来的两性间的关系,愈是随着经济生活条件的发展,从而随着古代共产制的解体和人口密度的增大,而失去朴素的原始的性质,就愈使妇女感到屈辱和难堪;妇女也就愈迫切地要求取得保持贞操;暂时或长久地只同一个男子结婚的权利作为解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