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襄阳市2014届高三调研语文统一测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湖北襄阳市2014届普通高中调研统一测试高三语文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沽(g)酒憎恶(w)暖和(huo)不省(xng)人事B游说(shu)吁(y)气手腕(wn)垂头丧(sng)气C秩(ch)序粗鄙(b)角隅(y)方兴未艾(i)D付梓(z)剖(po)析复辟(b)落叶翩翩(pi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撮合俱乐部树起衣领性情孤僻B斩截孤零零索然无味清沁肺腑C接壤吊脚楼没精打彩心慌意乱D影射映象派回肠荡气居高临远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最妙的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那时的云,就有了更大的,有了水的加入,有了光的加入,幻化得更加。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有时通过撕破表面、充分揭示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A发现空前断然纷繁复杂B发挥空灵突然形形色色C发育空阔悄然各种各样D发生空蒙毅然五花八门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德化窑位于福建德化县戴云山,是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齐名的中国古代三大瓷都;宋代开始,德化瓷就通过各国商船源源不断奔向世界各地。B最近,烟台大学餐厅保洁员们吃学生剩饭倡导节俭的行为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影响,让“光盘”之风势不可挡。C对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样的文化节目,我们更需要悉心地培育其成长的土壤,而不是让它在舆论的疾风暴雨中夭折。D由于地缘原因,亚洲诸国与日本形成了较为紧密的产业供应链关系,只要“安倍经济学”失败,不仅会重创日本经济,也将对亚洲各国的经济带来冲击。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其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变形记判决等。B家的主人公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叛逆者。他参加学生运动,向“门户不当”的婢女鸣凤表示爱情,帮助觉民逃婚,最终从家里出走,到外边寻找“新生活”。C大卫科波菲尔中,大卫在母亲被继父折磨死后,找到了唯一的亲人姨婆,她脾气古怪,但嫉恶如仇,经她培养,大卫形成了是非观和健全的人格,终成作家。D翠翠和爷爷祖孙二人靠渡船过日子,但他们从不多要别人的过河钱。有一天,竟然有一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些强横,不想给钱,爷爷不得已,喊翠翠在岸上拦住了他。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大一统:诸葛亮人格的文化属性诸葛亮的思想以儒家为主导,这是古今学人的基本共识。洪迈容斋随笔就曾言道:“诸葛孔明千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这种对诸葛亮的评价代表了中国传统的主流观点。除了仁义礼智信等一般的儒家人格特性外,诸葛亮人格中其有鲜明的儒家大一统的文化禀赋。三国时代是一个政权分裂的时代,亦可以看作是各个文化集团都在进行着的国家统一事业的时代。以此视角观之,诸葛亮的南征与北伐则格外引人注目。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既表现对于君王的忠诚,更表达对于江山一统的渴望。前出师表强调:“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统一意志坚决。后出师表一开篇就说:“王业不偏安!”并表达为了一统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儒家大一统的社会理想,一是理论观念的表达,一是实践行为的表现。而打通儒家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的重要环节,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典籍礼记王制既记述了天子诸侯及其公侯伯子男的纵向的结构体系,也描述了东西南北中的空间格局,这是据于天下太平语境的规定。诸葛亮处在一个乱世,天下并未一统。诸葛亮的治国平天下,就是实现国家的统一。其于乱世的治国平天下之策,就是天下一统之策。大一统之于诸葛亮,是长时段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塑造。无论是作为意识、观念,抑或传统,甚至是一种基因,都是被历史一再肯定的结果。这种文化基因,在前轴心时代即形成胚胎。黄帝行德政,诸侯皆归之,“抚万民,度四方”,“监于万国,万国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和谐局面的形成,这种一统是制度上的统一,黄帝也因此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夏商周,这种大一统的文化一脉相承,为中华文化大一统思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轴心时代,诸子百家竞相提出自己的文化主张,以应对周代国家体制危机。无论是儒家的一统于道德仁义,法家的一统于帝王专制,还是道家一统于自然尊奉,他们对于天下“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的主张却是整体认同的。大一统是那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和历史主题。汉武帝通过对匈奴的战争,稳定了大汉江山;另一方面则通过一系列策略,解决了封国问题。正是在这样的统一局面下,董仲舒等人以春秋公羊学为基础的大一统思想出笼了。他强调作为帝王统治者,向外施恩,就是仁;作为远方的族群,向中央的职贡就是义。国家这样的施恩越多,其领属的天地就越宽广辽远,而远方的职贡也就越多,与大一统国家的关系就越近。这时,族群关系被纳入了大一统的国家意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豪并起。”威胁一统的因素再次明显地凸显出来。过去的史学家往往关注的是魏、蜀谁为正统问题。假如我们放弃正统说,而改为大一统说,则曹魏和蜀汉都是天下统一的追求者,同样都是大一统的天下观的实践者。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对于乌桓和匈奴,采用了武力征服与和亲的双重形式,维护了晚期东汉王朝的基本稳定。可以说,这是据乱世、求一统之曹操的方式。而诸葛亮主导下的蜀汉,强调“王业不偏安”,则具有更强的统一欲望。对于民族关系,诸葛亮始终采取的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和平策略,主要不是武力的征服,这与曹操以征伐为主的策略大为不同。诸葛亮在尊重地方文化的基础上,强化了西南区域的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诸葛亮在南中,“即其渠帅而用之”,用当地的领袖治理,南征后不留兵,保留其自治权,体现出对于南中各族的信任。同时,这种地域化尊重不能排除对于共同文化的尊崇。据华阳国志载:诸葛亮“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羊;后画部主吏乘马幡盖,巡行安恤”。这是一种以图像文献对于民众进行国家与地域关系的教育行为,即地方文化隶属于主流文化的教育,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十分必要的。诸葛亮南征及其对西南边地的治理,与北伐一样,可以说是对大一统天下的儒家理念的践行。(节选自2013年7月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6下列对“大一统”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儒家典籍礼记王制通过记述天子诸侯及其公侯伯子男的纵向的结构体系及东西南北中的空间格局,最早对大一统的社会理想进行了规定。B黄帝“抚万民,度四方”,“监于万国,万国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和谐局面,这种制度上的统一,是中华文化大一统思想的发端。C大一统是轴心时代的时代精神和历史主题,诸子百家为应对周代国家体制危机,提出了相同的文化主张:“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D董仲舒等人把族群关系纳入了大一统的国家意识,为汉武帝征服匈奴,稳定大汉江山,解决封国问题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强调“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王业不偏安!”既为了实现其统一江山的社会理想,也是为了实现其儒家的人格理想。B诸葛亮的大一统,作为一种意识、观念,是长时段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塑造的结果;作为一种基因,则是被后代历史一再肯定的结果。C曹操和诸葛亮都是天下统一的追求者,同样都是大一统的天下观的实践者;但曹操因“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不被认为是正统。D对于民族关系,诸葛亮始终采取的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和平策略,强化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而不是像曹操那样采用武力征服的策略。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洪迈认为诸葛亮除了仁义礼智信等一般的儒家人格特性外,其人格中具有鲜明的儒家大一统的文化禀赋,他对诸葛亮的这一评价代表了中国传统的主流观点。B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豪并起”,威胁一统的因素再次明显地凸显出来,三国这个政权分裂的时代,也是各个文化集团都在进行着的国家统一事业的时代。C在轴心时代,诸子百家虽然整体认同大一统的观念,但他们主张一统的方式却大相径庭:儒家一统于道德仁义,法家一统于帝王专制,道家一统于自然尊奉。D诸葛亮对待西南区域的策略是尊重地方文化,“即其渠帅而用之”,在此基础上,强化了其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以独特的方式践行了儒家大一统的理念。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端少敏悟好学。历国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直弘文馆,换著作佐郎、直史馆。为政清简,远人便之。会秦王廷美尹京,召拜考功员外郎,充开封府判官。太宗征河东,廷美将有居留之命,端白廷美曰:“主上栉风沐雨,以申吊伐,王地处亲贤,当表率扈从。今主留务,非所宜也。”廷美由是恳请从行。使高丽,暴风折樯,舟人怖恐,端读书若在斋阁时。时吕蒙正为相,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端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虑与寇准同列,先居相位,恐准不平,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太宗从之。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一日,内出手札戒谕:“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端愈谦让不自当。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准退,过相幕,端疑谋大事,邀谓准曰:“边鄙常事,端不必与知,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也。”准遂告其故,端曰:“何以处之?”准曰:“欲斩于保安军北门外,以戒凶逆。”端曰:“必若此,非计之得也,愿少缓之,端将覆奏。”入曰:“昔项羽得太公,欲烹之,高祖曰:愿分我一杯羹。夫举大事不顾其亲,况继迁悖逆之人乎?陛下今日杀之,明日继迁可擒乎?若其不然,徒结怨仇,愈坚其叛心尔。”太宗曰:“然则何如?”端曰:“以臣之愚,宜置于延州,使善养视之,以招来继迁。虽不能即降,终可以系其心,而母死生之命在我矣。”太宗抚髀称善曰:“微卿,几误我事。”即用其策。其母后病死延州,继迁寻亦死,继迁子竟纳款请命,端之力也。端姿仪瑰秀,有器量,宽厚多恕,善谈谑,意豁如也。虽屡经摈退,未尝以得丧介怀。李惟清自知枢密改御史中丞,意端抑已,及端免朝谒,乃弹奏常参官疾告逾年受奉者,又构人讼堂吏过失,欲以中端。端曰:“吾直道而行,无所愧畏,风波之言不足虑也。”(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有删改)【注】赵廷美,宋太宗之弟,曾封秦王。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秦王廷美尹京尹:治理,担任府尹B边鄙常事,端不必与知鄙:边邑、边境C宜置于延州,使善养视之视:看待、对待D又构人讼堂吏过失,欲以中端构:通“购”,购买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吕端“大事不糊涂”的一组是(3分)王地处亲贤,当表率扈从舟人怖恐,端读书若在斋阁时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押班知印端愈谦让不自当使善养视之,以招来继迁吾直道而行,无所愧畏ABC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宗征讨河东时,吕端任开封府判官,他力劝赵廷美不要留守京城,而要上表随从太宗一起出征,廷美听从了他的建议。B吕端和寇准轮流执掌宰相事务时,同朝的大臣在上奏及回答皇帝的问题时大多发表独特的意见,只有吕端很少有所倡议。C太宗原本想杀死叛将李继迁的母亲来惩戒叛逆,吕端主动探知后立即劝谏太宗不杀她且善养她,后来因此成功招降了李继迁。D李惟清从掌管枢密院改任御史中丞,因为怀疑是吕端打压自己,就趁吕端不上朝时弹劾中伤吕端,吕端对流言不以为虑。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今主留务,非所宜也。(2分)(2)夫举大事不顾其亲,况继迁悖逆之人乎?(3分)(3)虽屡经摈退,未尝以得丧介怀(4分)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时赵普在中书尝曰吾观吕公奏事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亦不形于言真台辅之器也。岁余,左谏议大夫寇准亦拜参知政事。端请居准下,太宗即以端为左谏议大夫,立准上。每独召便殿,语必移晷。(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14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屈祠楚城(唐)汪遵(宋)陆游不肯迂回入醉乡,乍吞忠梗没沧浪。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至今祠畔猿啼月,了了犹疑恨楚王。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注】忠梗没沧浪:指屈原投江的典故。楚王:指楚怀王。楚城,也称楚王城,遗址在今湖北秭归境内。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被罢回乡四年,又入蜀奔走八年,至淳熙五年(1178)始奉召东归,经归州(秭归),作此诗。(1)这两首诗使用了哪些相同的表现方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表述。(4分)(2)相比汪遵的诗,陆游诗“滩声”“似旧”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含蓄丰富。请作简要的分析。(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1)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战国策荆轲刺秦王)(2);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鲁迅记念刘和珍君)(3)于嗟女兮,。(诗经氓)(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李白蜀道难)(5),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7),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8),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沉思望江楼崔明秋历史是那么的遥远,远得几乎无力去陈述。历史又仿佛就在眼前,与一块块青砖对视,黑色的瓦片间一棵小草缓缓地伸出手掌,举着生命的意象。风从双肩掠过,在我的耳畔低语着季节的万般柔情。多少年的冬去春来,多少年的隐忍与执着,多少年的寂寞与守望,历史在这里折断了嗓音,它仿佛就是巨大的磨盘研磨着灰色的时光。刻在墙上的文字在夕阳的余晖中目送着一个又一个日子悲壮地离去。那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中隐藏了多少无常世事,吞咽了多少惆怅与苦涩。青山如黛,碧草如丝,江水在时间的磨砺中依旧保持着最初的纯真,向它该去的地方流去,不舍昼夜。任何的兴衰荣辱、时代变迁都似乎与它无关。愁肠百结的是这门窗紧闭、缄默不语的望江楼。爱情早已苍老无语,它在岸边站成一座城市的标记,在浩渺烟波中站成一个永不透露的承诺。它不需要被赞美,朴素得如苍穹永恒的淡蓝。或是古老长城那永远的深灰。它目睹了太多的悲欢离合,望着时光如落木萧萧而下,多少种命运,多少种凄凉,多少种无奈阅尽沧桑,却依然无法让内心生出坚硬的老茧。文字记载的历史,是帝王将相的江山与权谋明争暗斗的喧嚣。对于一座古老建筑的探寻,人们争先恐后想要找到的也是那些王公贵族、文武官员留下的痕迹。光绪七年,钦差大臣吴大徵到宁古塔巡查边务,宁古塔副都统容峻为其在牡丹江畔建造望江楼。作为住所。昊大徵,字清卿,出生于江苏吴县,是清代金石学家、书画家和诗人。光绪十一年,吴大徵奉旨再来宁古塔,与俄使勘界,在望江楼短暂停留,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来到。他凭栏远眺,心中既有对前尘往事的回忆,同时也生出一丝伤感与留恋,于是写下了登望江楼题诗:“忆昔临江筑小楼,与君传酒话中秋,自径一去三年别,那想重来两日留。国恩未报归和远,敢把闲情寄白鸥。”而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如沙砾一样默默无闻的人却终将成为烟尘,消散在天际。他们甚至没有被遗忘的幸运。江水在大地上流淌,而另一条隐秘的河流在历史的掌心流淌。青苔葳蕤,石阶湿滑,古老的望江楼在月光的浸润中泛起柔和的光。江畔小路冷清下来,高大的榆树弯曲的树枝也在夜风的抚弄下有了些许的灵动。新植的杨树睁着懵懂无知的眼睛,渴求读懂那紧闭门窗内神秘的往事与深邃的哲理。夜,让一切变得真实起来,虚荣与狭隘被星星纤细的明亮刺破。黑暗,也许更能接近神灵,在风中行走的灵魂寻找着怀念的人。面对一座古老的建筑,面对厚重的历史,人们的敬畏与崇拜太少太少。欲望的无限扩张,故土成为被遗忘的薄薄的过往。谁会在月亮的注视中,俯身向下,去感悟一滴露水的清澈与柔弱?谁会在斑驳的树影与青草的气息中去感谢大地的恩泽?又有谁会站在望江楼前,仰视那木制的栏杆、镂空的花窗,在时光的遗韵中缅怀那些用汗水、泪水、鲜血或是用生命来创造历史的平凡人?人们在不断追寻着历史的真相,更加渴望探求到时间与空间的真相。这种探求本身就是一场失望之旅与无果而终。人类是渺小的,不要说面对庞大的历史与多变的世界,就是面对自己的命运,又有谁不是无力而脆弱的呢?也许,所有的真相都只是一个真相,生命终究只是落花流水,如秋草一般在风中哀怨地等待冬天,等待大地最后的宽容与收留推土机霸气地推倒一座座灰瓦红砖的房舍,生长多年粗壮而挺拔的杨树也在电锯的嘶叫声中轰然倒下。一片片残枝碎叶、一堆堆残砖碎瓦被卡车轰鸣着运走。那轰鸣声带着势不可挡,带着理直气壮,仿佛在为一个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吹响号角。卡车运走的不只是一堆堆的垃圾,更像是一个旧时代的废墟。古城的韵味被粗野地撕碎,那曾经被日子压得弯弯曲曲的街巷消失于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钢筋与水泥构成的高大丛林中。还有什么可以见证古城的历史?时间失去了等待的耐心,记忆还来不及书写,孩子们已羽翼丰满,展开飞翔的姿势。就连那滚滚东去的江水也被欲望的排泄物污染而发出腥臭的味道。望江楼的身后是车水马龙、商铺林立的街市,那一幢幢崭新而高大的建筑穿着文明与进步的华丽外衣,讥笑着这座散发着岁月沧桑味道的望江楼。它是那么的孤单,那么的寡言,坐在它身旁的老人干涩盼眼里蜷缩着欲言又止的忧伤。多年以来,将多少细碎的脚步留在了江畔,将多少细碎的心事留在了望江楼苍老的目光之中。我叩不开那紧闭的门窗,也无法进入那青砖围砌的建筑内部,去感受一颗古老而忧郁的心。我只有站在寂寥的岸边,听流水的叹息声,在那幅灰暗的轮廓中,我看到的除了时光,还是时光(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5日16版)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A在作者眼中,一座古老的望江楼,就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对望江楼的遭遇的“沉思”,即是深沉地反思人们对待历史的态度。B第段写历史与青砖对视、小草举着生命的意象、历史折断了嗓音、文字目送日子离去等,以新奇独特的意象,勾画出凄迷沉重的意境。C第段中用“新植的杨树”比喻作者,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探寻望江楼神秘往事与深邃哲理的急切心情以及求而不得的无奈。D第段以拟人手法写“穿着文明与进步的华丽外衣”的现代建筑讥笑“散发着岁月沧桑味道的望江楼”,表达了作者反对现代建筑的坚决态度。E本文既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夕阳中、月光下、黑夜中的望江楼,又围绕着作者的“沉思”组材行文,其中映射出作者浓重的忧郁之情。17原文第段与第段中画线的句子对“江水”的描述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18文章第段中叙述吴大徵与望江楼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分)19作者说:“面对一座古老的建筑,面对厚重的历史,人们的敬畏与崇拜太少太少。”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敬畏与崇拜”?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五、语言文学运用(共12分,共3小题)20根据下面的新闻报道,请你为方俊明拟写一则“感动湖北”的颁奖词。要求:观点明确;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字数不超过80字。(4分)28年方俊明的“救”与“赎”1985年,28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溺水”的小孩,跃入河中,撞上水下的石头,颈椎骨折,高位截瘫。但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力系统运行值班员专业技能测试题库
- 申报课件教学课件
- 甲骨文的演变
- 甲状腺癌护士课件
- 游戏主题活动方案设计
- 《教学相长》课件
- 甲午中日战争课件简短
- 急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指征护理查房
- 2025年英语四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卷 阅读理解词汇训练
- 2025年秋季会计职称考试 税法与财务会计实务历2025年真题试卷
- 通信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
- 淤泥固化施工方案
- 苏教牛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单词背诵默写本
- 2023年福建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10月河北保定市市直政府序列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45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防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智慧车辆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 2025年宏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舆情知识培训课件
- 2024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目录-2024广东省药学会20240613
- DB21T 2655-2016 花生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