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期末历史试卷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期末历史试卷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期末历史试卷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期末历史试卷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期末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期末历史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2018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适应性考试)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代表团从延安飞往重庆,使山城为之沸腾,许多人感动得流下热泪,反映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的是A民主、科学B自强、求富C和平、民主D和平、发展2 . 板书是浓缩的教学案,如图的板书设计,该课题应是( )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3 .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倍受屈辱。下列侵略战曾经攻占过我国首都的是(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ABCD4 .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据此判断,上述内容出自下列哪一条约(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天津条约5 . 新民主主义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任务不同B对象不同C领导阶级不同D斗争方式不同6 . 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以下关于长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军事指挥上“右”的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l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吴起镇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ABCD7 . 有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26年,他这一生能够见证到的历史事件依次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一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诞生辛亥革命洋务运动ABCD8 . 电视剧红高粱中有一个片段:1938年高密县被日军占领,两个日本军官在交谈,其中一位说:“去年我的同学在南京真痛快啊!”,他说的“在南京真痛快”指的是什么事件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八一三事变D南京大屠杀9 . “从前我国还只有被西方打败,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东方的小国是:A日本B英国C韩国D法国10 . 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A卢沟桥事变B九一八事变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11 . 为纪念辛亥革命,学校举行手抄报比赛,在刘华选择的下列图片中,不能反映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是ABCD12 . “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每当我们学校星期一升国旗,唱起这首催人奋进的歌曲时,我们都会联想到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是( )A冼星海B聂耳C欧仁鲍狄埃D贝多芬二、判断题13 . “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坛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三、综合题14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 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1、图3侵略战争的根本目的。 (2)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指出图2中英雄人物及其事迹。 (3)和材料一二三图片中的事件对应签定的三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分别是什么? (4)说出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5)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15 .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见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也见证了古今中国的沧桑变迁。关于上海的历史你知道多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上海是近代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强迫中国开放上海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2)图一1、图2中的企业是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期间先后创办的,它们代表了洋务运动中的哪两个主要内容请用一句话评价这场运动。(3)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在上海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