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第一次模拟试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二战后作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它们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两大支柱”是A世贸组织、联合国B美国、中国C北约、华约D“经互会”、亚非会议2 .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的“星星之火”是指A陕甘宁革命根据地B左右江革命根据地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中央革命根据地3 . 下图为18701970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平均增长率变化示意图。促使图中19501970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C“冷战的结束”D欧盟的建立4 . 柳宗元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他所指“周之失,失之于制”的“制”指的是A中央集权制B禅让制C分封制D文化专制5 . 秦始皇“完成统一、开创制度、暴政而亡”,与他统治最为相似的是( )A汉武帝B隋炀帝C唐高祖D唐玄宗6 . 毛泽东在他著名的诗词沁园春 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的“宋祖”应该指的是( )A宋高宗赵构B宋真宗赵恒C宋徽宗赵佶D宋太祖赵匡胤7 .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下列是与“二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德国突袭波兰 诺曼底登陆 雅尔塔会议ABCD8 . 元和郡县图志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家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请问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工场的描绘A都江堰B灵渠C长城D大运河9 .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正确的是A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既保留封建因素又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B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权完全丧失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10 . 以下摘自一位同学的学习“隋朝开凿大运河”后的笔记,其中说明开凿目的是( )A大运河凿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B北达涿郡,南抵余杭,以洛阳为中心C沟通南北交通,加强对全国的控制D隋的统一为开凿大运河提供了条件11 .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1875年),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海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与这一现象出现直接有关的是A洋务运动B公车上书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12 .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的时候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的既存方法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的探索是走城市夺取政权的道路实行新经济政策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政策实施斯大林模式ABCD二、综合题1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场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摘自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共产党人从来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材料一中的“运动”是什么?这场运动对欧洲社会有什么影响?(2)依据材料一,指出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写出一位这一时期英国文学艺术方面的代表人物?(3)材料二是哪一文献中的内容?它的发表有什么意义?(4)材料二所反映理论在俄国的成功实践是什么?这一实践有什么重大意义?(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4 .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记述战国时的商鞅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分析这场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材料二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2)北魏成为汉化先行者得益于谁的改革?根据材料二,概括隋朝统一的基础。材料三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3)根据材料三,分析日本通过哪一改革成为了“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材料四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边有一座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国抛弃了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4)判断材料中的改革者是谁?他引领俄国抛弃了何种落后的社会制度?15 .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时期的两幅图,回答问题(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二如图(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16 . 近代中国,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材料一:西方大炮带给中国社会的耻辱和创伤毕竟太深了。因此,痛定思痛之后,庙堂众人的策论己多见“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无练兵。比者抚局虽成,而国威未振,宜亟图振兴,使彼顺则可以相安,逆则可以有备”。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的结果。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变,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识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界暗。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为了“亟图振兴”“自强以留御侮”,清政府掀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是指这场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它们分别指什么?(4)以上材料都反映近代中国的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1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均摘自图说天下(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是指哪件事情? “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了出该国确立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层拆除施工方案(3篇)
- 福田深水井施工方案(3篇)
- 咸宁庭院假山施工方案(3篇)
- 施工方案优化钢筋(3篇)
- 二装施工方案(3篇)
- 北京市昌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目及答案
- 新春趣味猜谜题目及答案
- 写意头像测试题目及答案
- 小羊和狼数学题目及答案
- 蓝色画风初中新生入学指南
- 2025年统编版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点面结合(含答案)
- LY/T 3408-2024林下经济术语
- 肾内科医生进修总结汇报
- 小学数学跨学科学习案例
- 无人机驾照考证知识题
- 肺栓塞课件完整版本
- 心电监护的并发症及预防
- 风电场知识培训课件下载
- 生态经济学-杨建州-课件专题
- 《民用无人机作业气象条件等级 植保》
- 香港借住合同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