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中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与教育.ppt_第1页
第九章中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与教育.ppt_第2页
第九章中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与教育.ppt_第3页
第九章中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与教育.ppt_第4页
第九章中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与教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6/5,1,第九章中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与教育,本章结构,第一节人际沟通第二节社会认知第三节人际关系第四节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其克服思考题,第一节人际沟通,一、什么是人际沟通二、有效人际沟通的条件三、网络中的人际关系,一、什么是人际沟通,(一)人际沟通的概念人际沟通就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的知识、情感及思想等信息交流的过程。,一、什么是人际沟通,(二)人际沟通的种类1、语词沟通与非语词的沟通2、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3、直接沟通与间接沟通4、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5、自我沟通与人际沟通,一、什么是人际沟通,(三)人际沟通的结构1、信息源2、信息3、通道4、信息接受者5、反馈6、障碍7、背景,一、什么是人际沟通,(四)人际沟通的意义1、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2、能协调人际关系3、能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4、能促进个体社会性意识的发展,二、有效人际沟通的条件,1、沟通双方必须有共同理解的符号系统2、沟通中信息的传递尽量避免外界的干扰3、信息的接受人要有心理上的准备4、在沟通中要充分考虑背景因素,三、网络中的人际关系,(一)网络中人际关系的特点1、开放性2、自主性3、间接性4、匿名性5、平等性6、失范性,三、网络中的人际关系,(二)如何利用好网络(三)网络成瘾的诊断2008北京军区总医院制订了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主要内容如下1、症状标准2、严重程度标准3、病程标准,三、网络中的人际关系,(四)网络成瘾的戒断1、彻底审慎的思考2、记录上网时间3、了解上网习惯4、认识上网的诱因5、在线式中寻找替代6、面对现实中的问题,第二节社会认知,一、什么是社会认知二、人际印象的形成三、人际认知的内容四、偏见及其影响,一、什么是社会认知,(一)社会认知的概念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对自己、他人和群体的心理特征及行为规律作出判断和推测的过程。,一、什么是社会认知,(二)社会认知的过程社会认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三步第一,对他人形成印象第二,对他人形成社会判断和评价第三,对他人的行为表现和存在状态进行归因,二、人际印象的形成,(一)印象的形成印象的形成是指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二)印象形成的信息加工模式1、加法模式2、平均模式3、加权平均模式,二、人际印象的形成,(三)人际印象形成中的认知偏差1、首因效应2、近因效应3、刻板印象4、投射效应5、光环效应,二、人际印象的形成,(四)印象管理1、印象管理的概念印象管理是指个体进行自我形象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他人形成的印象符合自我期待的过程。,二、人际印象的形成,2、印象管理的策略印象管理的策略主要有:(1)按社会常模或以对方的好恶来整饰自己(2)隐藏自我(3)按社会期待整饰自己(4)投人所好,三、人际认知的内容,(一)对他人的认知1、对他人表情的认知(1)面部表情(2)身段表情(3)言语表情2、对他人人格的认知,三、人际认知的内容,(二)对自我的认知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泰勒也提出个体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认知自己:个体社会化、其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及对我们活动的反馈、情绪唤醒状态、所处的环境的独特性、和他人比较、社会的认同。,三、人际认知的内容,(三)对人际关系的认知1、对他人与他人之间之间关系的认知2、对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四、偏见及其影响,(一)偏见及其特点(1)偏见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2)偏见的认知成分就是刻板印象;(3)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4)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四、偏见及其影响,(二)偏见的成因1、动机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1)社会化因素(2)大众传媒因素(3)群体间的竞争3、认知因素,四、偏见及其影响,(三)消除偏见的方法1、重新社会化2、群体的交往活动3、重新分类,第三节人际关系,一、什么是人际关系二、人际关系的原则三、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四、学校人际关系中的模仿与暗示五、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什么是人际关系,(一)人际关系的一般概念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1、特点(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2)人际关系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等构成(3)人际关系建立在交往基础上,一、什么是人际关系,2、研究和了解中小学教育中人际关系的意义(1)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学校群体的存在与发展。(2)人际关系对活动效率有重要影响。(3)人际关系影响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一、什么是人际关系,(二)人际关系的建立及发展1、人际关系的状态,一、什么是人际关系,2、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1)定向阶段(2)情感探索(3)情感交流(4)稳定交往阶段,二、人际关系的原则,(一)交互性原则(二)强化原则(三)功利原则(四)自我价值保护的原则,三、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一)师生关系(二)同学关系(三)朋友关系,四、学校人际关系中的模仿与暗示,(一)什么是模仿模仿的概念模仿的特点模仿的原因,模仿是非控制条件下,个体自主地仿照他人的行为而活动的过程。,1、非控制性2、表面性3、相似性,1、年龄因素2、被模仿者的个人威信因素3、个性特点类似,四、学校人际关系中的模仿与暗示,(二)什么是暗示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含蓄、间接的方式向他人发出某种信息,以此来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影响暗示的因素:1、暗示者的特征2、受暗示者的特征,五、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注意相貌和衣着(二)增加交流(三)互补性(四)改善人格,第四节学生常见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其克服,一、自卑心理及其消除二、嫉妒心理及其矫正三、羞怯心理及其克服,一、自卑心理及其消除,(一)自卑心理及其表现(二)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1、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缺陷2、遭受挫折3、过分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自卑心理及其消除,(三)自卑心理的消除1、要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2、要让学生悦纳自己3、要让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二、嫉妒心理及其矫正,(一)嫉妒心理及其特征(二)嫉妒心理的矫正1、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超越自我2、教育学生学会羡慕别人3、教育学生要有宽阔的胸怀,三、羞怯心理及其克服,(一)羞怯心理的类型1、气质性羞怯心理2、认识性羞怯心理3、挫折性羞怯心理,三、羞怯心理及其克服,(二)造成羞怯心理的主要原因1、心理压力2、家庭因素3、学校环境影响(三)羞怯心理的克服1、要让学生树立信心2、要让学生放下包袱3、要让学生鼓起勇气4、要交给学生交往的技巧,思考题,1、名词解释:人际沟通、社会认知、首因效应、刻板印象、光环效应、印象管理、偏见、人际关系、自我价值保护、模仿、暗示2、沟通的种类、结构是什么?有效沟通的条件是什么?3、在网络沟通的特点有哪些?如何戒除网瘾?,4、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法则是什么?5、影响社会认知的偏差有哪些?6、社会认知的内容有哪些?,7、偏见的成因怎样?如何消除偏见?8、人际关系发展有几个阶段?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原则是什么?9、学校中常见的人际关系有哪些?10、学校中的模仿与暗示是怎样的?,11、怎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2、学校中如何指导学生克服自卑心理?13、嫉妒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克服嫉妒心理?14、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克服羞怯心理?,男子六错一所忌三元,即庚申甲子本命之辰,每月朔望之日。二盼忌作干劳困,气力奔冲,远行暴力,并才下车马。三所忌连日饮酒,久病方安,元气未完,忿怒惊恐。四所忌言语过多,交接频数,行早睡迟,观玩劳倦。五所忌种宫庙宇,迅雷烈风日月簿饥,星辰之下。六所忌大寒打颤,大热流汗,大饱伤心损气,大饥大醉无力主张。心中好欲久淫不止。津闭不出。皆不宜交合,有损无益世。女子五迷(一)皮粗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