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_第1页
太原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_第2页
太原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_第3页
太原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_第4页
太原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原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英国割占的中国领土是A香港B台湾C香港岛D九龙2 . 在中华帝国的衰落一书中,有这样的评论:被文明与中国迥异的欧洲国家打败已经够糟的了,但眼见昔日模仿中国的“倭寇”击败大清帝国,无疑重重地打击了这个国家的自尊。“打击了这个国家的自尊”的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 . 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A台湾B东交民巷C香港岛D辽东半岛4 . 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阻碍最为严重的是A割辽东、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C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D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5 . 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列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日军开始割占台湾日军南京大屠杀日军旅顺大屠杀日军参与八国联军侵华ABCD6 . 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是A广州B厦门C台湾D香港岛7 . 有学者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几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技术的反应”的是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建立黄埔军校C成立中国同盟会D成立强学会8 . 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9 . 每年的6月26日是联合国既定的国际禁毒日。在近代中国,最早倡导并付之行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A邓世昌B关天培C林则徐D左宗棠10 . 以下是著名艺术品拍卖行佳士得的拍卖清单(部分)。根据表中信息判断这些拍卖品的来源是日期拍卖行拍卖品的描述1861.7佳士得来自军官们的两批物品,一批8样,一批23样。其中包括中国“皇帝的大国玺”1862.6佳士得来自圆明园的3件珐琅制品,“一件大香炉,曾是皇帝书房里的炉子”1864.7佳士得36件来自圆明园的物品A合法通商贸易所得B第二次鸦片战争劫掠所得C清政府战败赔偿所得D友好访问获赠的国礼11 . 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賠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激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此条约的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开始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2 . “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材料中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条约是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3 . 下列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张謇提出“实业救国”洋务运动开始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ABCD14 . 如图为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示意图。这次战争失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瑷珲条约D辛丑条约15 .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日本B英国C美国D俄国二、简答题16 .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请回答下列问题:(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把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写出这四次侵华战争的名称及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2)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请列举四次侵华战争期间的两个事例。你从中感受到了哪些爱国精神?(3)列强在侵华战争中,既有矛盾又相互勾结,指出列强联合侵华的两次战争?三、综合题17 . 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摘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成分变化表(%)摘自苏星新中国经济史材料三: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摘自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运动”指的是哪场运动?这场运动的主张与魏源在哪本书里提出的思想相似?同一时期,俄国进行的改革与中国这场运动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2)根据材料二,概括出中国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的“它”指的是哪次会议?中国农村在“新的伟大革命”中实行什么制度?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1988年我国设立哪个经济特区? (4)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做? 18 . 世纪中叶,中国在备受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开始了近代化艰难起步。请你在表格空白处填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