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利人格理论个人建构理论_第1页
凯利人格理论个人建构理论_第2页
凯利人格理论个人建构理论_第3页
凯利人格理论个人建构理论_第4页
凯利人格理论个人建构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知范型,每个人的人格不同是由人们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造成的。认知范型研究人如何获得信息、在信息加工基础上如何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第三节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凯利生平,Kelly,G.A.(1905-1967)生于堪萨斯州的一个小镇,是一个长老教牧师的独子。1926年从帕克学院毕业,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位。他曾一度想成为一名航空工程师,但最终投身于教育。1929年他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一年,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1931年在依阿华大学凭借有关语言和阅读障碍的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的关键内容来自他的观察,他发现“人们倾向于表现出他们读到或见到的别人身上表现出的症状”。,提纲,一、“人是科学家”二、构念的含义及CPC循环三、人格建构的推论四、心理问题及固定角色疗法五、对凯利个人建构理论的评价,一、“人是科学家”,(一)凯利对人格的独特理解1.人类并非为环境或无意识力量所推动。2.行为不取决于环境的强化,而取决于构念及其有效性。3.个人对世界的独特理解比动机更能解释行为。(二)认知结构决定行为反应模式1.个体需求对世界的了解,以帮助其解释和预测事物。2.我们用来解释和预测事物的认知结构称为人格结构。3.行为的差异主要源于人们认知结构的差异。,二、构念的含义及CPC循环,(一)构念的含义构念是对个体的行为所以如此的解释。人们用构念来解释和组织个人自己的经验。构念是凯利人格理论的核心。(二)构念的作用人们用构念来建构环境和各种事件。建构是为了预测未来,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个体通过与外界接触不断创造构念和验证构念。人们的处境总包括许多可供他们选换的构念,人们根据自己的意愿主动的选择构念,建构现实。,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借由改变心中的态度来改变人生。威廉詹姆斯所谓快乐人,不是处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人,而是持着某种特定态度的人。休当斯,(三)CPC循环当个体遇到新的情境时,他所产生的行动具有CPC循环的特征。周视(circumspection)先取(preemption)控制(control)。周视期:谨慎审察,尝试提出多种构念。先取期:暂时先确定一种构念。控制期:实施构念,实现构念的建构阶段。CPC循环有助于个体获得良好的适应。,三、十一条推论建构推论;个体推论;组织推论;二分推论;范围推论;经验推论;调整推论;片断推论;共同性推论;社会性推论,四、心理问题及固定角色疗法,(一)心理问题的原因人们产生心理障碍是因为他们的构念结构系统的错乱。“不可渗透”的构念结构系统:不轻易允许新的元素进入到它既定的范围之内,他就不会重新经验中学到东西。没有了学习和学习后对建构的完善,预测能力就会持续下降,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和难以控制。神经症病人的个人构念就不能有效地预料未来事件。心理治疗的任务:考察并检查构念系统;重新调整构念系统。,(二)固定角色疗法凯利认为心理治疗就是帮助病人发展构念系统的手段和方法,心理治疗给病人的帮助是考察和检查他的构念系统,重新调整构念系统。凯利认为为了使患者加速发展新的构念,要求患者扮演的角色应该十分不同于其本人的性格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治疗者就成为患者的配角。这就是固定角色疗法。在这种疗法中,医生需要鼓励患者放弃他原来的中心构念,并发展新的构念。,五、凯利个人建构理论的评价,凯利理论有现象主义倾向,原因是他强调完整无缺的主观经验;凯利的理论也有人本主义倾向,因为它强调人的创造性能力和对人类个体所持的乐观态度。并且它不强调遗传与环境对人格的决定性作用。凯利的理论还有存在主义的倾向,因为它强调未来而不强调过去,它假定人类对于自己的命运是自由选择的。该理论强调认知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重视个体对世界的独特的见解,受到许多杰出的心理学家的赞扬。,第四节人格的信息处理论,从已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中获取某种特定信息的难易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对某种特定情境的解释或对这种解释作出什么反应,依赖于被激活的认知类别。,认知结构,对有关信息的心理表象(认知结构)的差异构成了人格的差异。认知结构主要有2种。一种是图式,是一种帮助人们自觉、组织、获得、利用信息的认知结构。另一种是原型,用来代表某种认知类别。,一、图式1、定义:图式是对各种信息进行归类、整理所形成的一个认知组织,是能帮助人们知觉、组织、获得和利用信息的认知结构。2、图式的作用:(1)图式能帮助我们知觉到周围环境的特征。(2)图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结构,我们用这种结构组织掌握信息。(3)图式限定着人们看待别人和自己的方式。(4)图式可以解释人格的差异。,自我图式:组织并引导关于自我的信息加工,由关于自己的基本信息组成自我图式的核心。可能的自我:人的行为不仅受到当前认知表象中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的影响,而且受到“我会成为怎样的人”的认知表象的影响。可能的自我有2项功能,为将来的行为提供激励,帮助解释自己的行为和周围所发生事件的意义。,二、原型1、定义:原型被看作一类客体的内部表征,即一个类别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它反映一类客体具有的基本特征。2、原型的作用:(1)导致不同的行为(2)可以把人进行分类,关于认知(cognition)从信息加工角度来说,指信息为人接受之后经历的转换、简约、合成、储存、重建、再现和使用等加工过程。即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注意、想象等过程。,认知影响人的态度、价值判断与观念。人的认知是具有选择性。影响认知的众多因素之间存在着不协调的现象。认知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认知包括自我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认知的基本过程,内外刺激信息的接受和评价;作出决策、产生应对行为以求解决问题;对行为后果作出预测和估计。,认知的特征,认知的多维性,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结果不一样。反映了个体的认知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盲人摸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认知的相对性事物都是由两个相对的部分组成一个整体。有好就有坏,有强就有弱乐极生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认知的联想性个体的认知不一定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总是与既往经验,并渗入了情感因素。情人眼里出西施,认知的整合性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综合了有关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过程后获得的,表现出对事物的整体认识。整合错误,往往形成认知错误和信念,认知的先占性先入为主,第一印象。认知先占与个体的经历和个性特征有关,认知的发展性认知活动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文化程度和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有关。认知的发展性为转变个体的不良认知提供了可能。,3、认知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情绪反应,环境刺激,个体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和解释世界;个体赋予事物不同的意义与解释,使得人们对同样的事件出现了完全不同的描述和不同的情感体验与行为反应;,认知结构或图式(schema)指导着人们的信息加工过程,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改变自己惯常的认知模式,就能把握生活的真实;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常用的消除不协调的方法:(1)改变某种认知因素,使其与其他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变得协调;(2)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3)增加新的认知因素,加强协调关系的认知因素;(4)改变行为,使其不再与态度有对立;(5)减少选择感。,学会甄别理性认知与非理性认知掌握认知改组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一)合理情绪治疗(二)伯恩斯的三栏目技术(三)塞利格曼(seligman.M.)的ABCDE记录,ABC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认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activatingevent)直接所引起,而是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引起了信念B(Belief),最后引发了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ABC理论认为A只是C的间接原因,B即个体对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才是直接的原因。,伯恩斯的三栏目技术1、步骤:(1)将你头脑中出现的随想通通写在纸上,不要让他们老是盘旋在你的头脑中,想到什么写什么;(2)对每一种随想进行分析,找出你的认知失真,准确地揭示你对事实的歪曲;(3)练习对失真的思维进行无情的反击,以合理的认知代替失真的认知。2.具体操作3.注意事项(1)不要只在心里做,要动手写(2)要尽量把想到的都写出来(3)要坚持长期练习,塞利格曼(seligman.M.)的ABCDE记录在一件不愉快的事件发生后,仔细听你自己的念头想法,观察这个想法带来的后果,然后无情地反驳你的想法,观察自己成功处理悲观念头所获得的激励,登记下来。,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或重建不良认知为目标的一类心理疗法。,认知疗法(cognitivetherapy),寻找不良认知,改变不良认知,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情绪和行为的好转,新的认知模式,认知治疗基本过程,认知疗法的特点,1、限时、短程15-24次,1-2次/周,40-60分钟,持续3-4个月,一般不超过6个月;2、定式化会谈(三段式会谈)复习、检查讨论认知拮难小结、布置作业,3、围绕问题、不强调过去(处理“此时此地”的问题);4、学习理论为基础(不良学习导致功能失调性行为);5、平等合作的治疗性医患关系(平等、互助、合作,积极指导而非说教);,6苏格拉底式逻辑提问(自己驳倒自己);7、家庭作业(认知行为(强化)情绪更深层次的认知);8、坦诚布公的治疗形式(治疗过程是明确的和公开的医患双方都明确治疗的目标和每一阶段的治疗重点);,认知疗法的分类,1、理性情绪疗法(A.Ellis)2、贝克认知疗法(A.T.Beck)3、认知分析治疗(cognitivepsychoanalysistherapy)认为情绪和行为的异常与由于个体早年的心理创伤和教育不良而形成的认知缺陷有关,认知治疗的就在于用恰当的认知结构代替有缺陷的认知结构。,4、解决问题技术(problem-solving)D.zurilla,Goldfied,Spivak等提出。认为有情绪异常的人往往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对不同境遇作出不同的反应,难以准确地预测自己行为的后果,常常适应不良。需要学习如何确定问题,将问题分解成小问题,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案,并选择最佳的解决办法。,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Therapy,RET),RET是Ellis在本世纪50年代创立的。本理论认为情绪障碍是由于非理性信念、绝对性思考和错误评价所形成的。认知疗法即是使患者改变非理性信念,代之以理性的生活哲学,则可以促使患者的情绪好转(核心:改变认知)。,Ellis对人的本性的看法,人们依理性去思维,行动时是愉快,有成效的;负性情绪伴随着人们的非理性思维而产生;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非理性思维;不断地用内在语言重复非理性思维会致无法排除的情绪困扰;,RET的基本理论观点,1、造成心理问题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个体对事件的评价与解释。个体想法和解释改变了,情绪和行为就会跟着改变。2、人具有追求完美的倾向,在和别人进行比较时常产生否定性自我评价,形成非理性思维(不合逻辑),进而导致自我挫败的行为。,常见的非理性思维,对自己、对他人和对周围环境事物的绝对性要求和信念。人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喜爱和赞许;一个人就应该在各方面都能力十足;犯了错误,就一切都完了,应该受到惩罚;任何事情都要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就太糟了;情绪是由于外部事件决定的,自己无法控制;,总是担心灾祸降临;逃避困难和责任比正视它们要容易得多;人要依靠他人,尤其要依靠强者;过去事件的影响是无法消除的;任何问题都应有一个圆满的正确答案;一个人应对别人的问题关注和负责。,非理性思维(信念)的特征,绝对化的要求(demandingness)过分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糟糕至极(awflizing),非理性认知的典型个案,1、我的男朋友没有遵守诺言在这个周末给我打电话。2、这意味着他并不在乎我。3、这意味着他不是真心爱我。4、这意味着我不是一个可爱的姑娘。5、这意味着我这个人不行,毫无价值。6、这意味着我最终将被抛弃。7、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以后我还怎么见人。8、还不如死了的好。,ABCDE理论(理论核心),A:刺激性事件(Activatingevents);B:个体的信念系统(Beliefsystem);C:情绪反应和行为后果(EmotionalandBehavioralConsequence);D:与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Disputingirrationalbeliefs):包括审视(Detecting)、界定(Defining)、分辨(Discriminating)、争辩(Debating);E:新的情绪和行为的治疗效果(newEmotiveandBehavioralEffect)。,B,E,D,C,A,治疗措施,治疗目标,期望结果,外界刺激,ABCDE模式,生理反应,RET的实施,识别非理性信念,弄清非理性信念与情绪困扰的关系;确立对自己的不良情绪和行为负责的意识,促使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改变不合理思维,放弃非理性信念;学习合理信念,并内化为新的自我语言。,领悟内容情绪障碍不是由外界事件直接引起,而是自己非理性信念所致;目前的情绪障碍是因为自己仍在沿用过去的非理性信念;改变自己的非理性信念,情绪障碍才能消除。,RET实施注意事项,按ABC系列,找准不合理信念,做到有的放矢;不合理信念可能不止一种,要反复进行;同不合理信念争辩常采用积极提问法,促进患者对其信念进行思考;避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善于不同侧面提出问题,抓住不合理信念的要害,提出另一种解释与可能。,贝克认知治疗(BeckCognitiveTherapy),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由A.T.Beck提出,是当前国际上影响较深、应用较广的心理疗法之一,大量研究认为该疗法对抑郁、焦虑、恐怖、进食障碍、强迫症等有较好的疗效。,基本原理,1、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2、情绪障碍和负性认知相互影响,相互加强,这种恶性循环是情绪障碍得以延续的原因,打破恶性循环是治疗的关键;3、认知曲解正是引起患者情绪障碍和心理痛苦的核心所在,识别和改变这些认知曲解,就会使患者情绪得以改善。,抑郁症的认知模式,贝克认为,情感障碍与认知曲解(负性自动想法)有关,其认知模型包涵两个层次,即浅层的负性自动思维和深层的功能失调性假说。,早年生活经验,功能失调性假设形成,严峻的生活事件,“假设”被激活,负性自动想法,抑郁症的症状,情绪障碍认知模式的几个关键成分1、负性自动思维(negativeautomaticthoughts)在特定情境下自动呈现在意识中的想法,常常不经逻辑推理突然出现,稍纵即逝。大多数患者往往觉得这些想法很有道理,对其情绪影响甚大。,负性自动思维的解释负性:这些想法总是和不愉快的情绪有关;自动:想法突现在脑中,不是周密推理的产物;负性自动思维的内容:可以是对目前经验的解释,也可以是对未来的消极预期,或是对过去事件的消极解释;具有无限追加性:一次偶然的失误被体验成重大的失落,一连串的自动想法频繁出现。,抑郁症患者负性自动思维患者对自我的消极认知;患者对自己经验的消极解释;以消极的态度认识未来。消极的认知方式往往导致抑郁情绪及自我挫败的行为,自杀行为是这种逃避愿望的最显著的表现。,自动思维问卷(ATQ),ATQ是为评价与抑郁有关的负性自动思维的频度而设计的。频度分五级评分:1=无,2=偶尔出现,3=有时出现,4=经常出现,5=持续存在。原始文献中未给出抑郁临界值,只给出抑郁者评分为79.622.3,非抑郁者为48.610.9。,1、我觉得活在世上困难重重。2、我不好。3、为什么我总不能成功?4、没有人理解我。5、我让人失望。6、我觉得过不下去了。7、真希望我能好一点。8、我很虚弱。9、我的生活不按我的愿望发展。10、我对自己很不满意。,11、我觉得一切都不好了。12、我无法坚持下去。13、我无法重新开始。14、我究竟犯了什么毛病?15、真希望我是在另外一个地方。16、我无法同时对付这些事情。17、我恨我自己。18、我毫无价值。19、真希望我一下子就消失了。20、我这是怎么了?,21、我是个失败者。22、我的生活一团糟。23、我一事无成。24、我不可能干好。25、我觉得孤立无援。26、有些东西必须改变。27、我肯定有问题。28、我的将来毫无希望。29、这根本毫无价值。30、我干什么事都有头无尾。,2、认知曲解或逻辑错误(cognitivedistortion)抑郁和焦虑的病人往往用片面的方式解释境域或推测未来的变化,为了迎合内心已有的消极结论(认知图式)而对事实进行取舍,结果导致认知失真或认知曲解。帮助病人识别自动想法中包含的逻辑错误,成为认知治疗的核心。,认知曲解的类型非黑即白的绝对性思考方式(dichotomousthinking),将导致完美主义;以偏概全或选择性概括(selectiveabstraction):仅仅根据个别细节,就对整个事件作出结论;任意推断:缺乏事实根据,草率地下结论;过度引申:仅有一点小失误,就作出整个人生价值的结论;过度夸大和过分缩小:夸大自己的失误、缺陷的重要性,而贬抑自己的成绩或优点,6、个人化:将一切不幸、事故等归因于自己的过失,引咎自责,主动为别人的过失或不幸承当责任;7、选择性消极注视:选择一些消极的细节,忽略其他方面,以至整个情绪都染上了消极的色彩;8、情绪推理:认为自己的消极情绪必然反映了事物的真实情况,情绪推理阻碍了对事物真实情况的了解,使人陷入认知曲解而不能自拔。,9、“应该倾向”:对自己坚持一种标准,如果行为未达到标准,就会责难自己,产生内疚、悔恨,对别人,则觉得失望或怨恨;10、乱贴标签:认为将自己的问题贴上一个标签就可以完事,将对整个人的评价和人的某些具体行为失误混同起来。,3、深层的功能失调性假设(underlyingdysfunctionalassumptions)或图式(schemas)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这种功能失调性的认知假设是潜在的,通常不再进入意识接受审查,但它们却是支配人们日常行为的规则。由于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存在,患者对某些重大事件表现出脆弱性,由此派生出大量负性自动想法。,功能失调性态度的种类成就(需要成功、高的操作标准)接纳(被人喜欢、被人爱)控制(左右事物的发展变化、要成为强者等)脆弱性,“一个人请求帮助是软弱的表现。”吸引/排斥,“得不到另一个人的爱,我就不会幸福。”,完美主义,“一个人必须漂亮、聪明、富有、有创造性,否则很难高兴起来。”寻求赞许,“为了幸福,我需要别人赞美。”依赖性,“假若我没有人可以依靠,我一定会感到悲哀。”自主性,“我的心情是由一些我无法驾驭的因素左右的。”认知哲学,“如我在追求目标过程中遇到了障碍,肯定会感到厌烦。”,认知转变和认知重建的机制,信念不能证实(disconfirmation)概念重建(reconceptualization)领悟(insight)重复的适应性自我对话(rehearsal),信念不能证实(disconfirmation)患者的信念(想法、想象)没有得到事实证据的支持,和患者以往的生活经验矛盾,或使之面对相反的证据。,概念重建(reconceptualization)改变观察、理解问题的角度,赋予问题另一种不同的解释,促使患者重新进行选择,从而改变其行为。方法重新定义:用另一种对行为的说明,取代原有的概念(如惊恐发作与心脏病);条件重建法:一个似乎不好的事物,在另一条件下却是好的、有利的(如考前焦虑),领悟(insight)医生帮助患者对自身问题本质的理解。方法神入:即医生设身处地地理解患者的情感,把患者所表达的情感加以提炼,使之更加明朗化,使患者出现被理解的积极体验,产生希望和信心;解释:医生引导患者自己对自己的问题作出新的解释。,重复的适应性自我对话(rehearsal)通过重复的、积极的自我对话,建立起积极的信念或适应性中介机制。方法开始练习时,患者和医生一起大声重复,然后患者独自重复,最后默念,重复数遍,建立起积极的信念。,Beck认知治疗的一般过程,治疗关键识别和改变负性自动思维,打破负性认知和情绪障碍间的恶性循环,促进情绪和行为的改善;识别和改变患者潜在的功能失调性假设,从而减少情绪障碍复发的危险。,(一)初期会谈主要是了解情况和进行初步治疗。1、了解情况,建立治疗关系创造协调的医患关系问题所在:问题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负性自动思维建立自助的态度签订治疗协议,心理问题回答提纲希望医生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出现的时间、经过和原因。问题出现后对自己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自己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哪些因素可以使你的问题加重或减轻,你认为为什么会这样?评价你自己的性格特征。讲出几件你记忆中印象深刻的经历简述你的生长生活环境。,2、初步治疗鼓励患者活动(打破情绪行为思维情绪的恶性循环)活动安排表(activityscheduling)目的:增加活动,有利于患者感觉好转,减少疲劳感;改善思考能力,打破恶性循环;帮助患者了解行为、情绪和认知的关系,发现和抑郁有关的负性自动想法。,活动安排表,活动安排注意事项按小时为单位记下每天的活动,并评定活动后的愉快感(P)和活动的难度(M);坚持作计划,不要因为偶然的意外事件放弃计划;活动的感受和难度要在活动当时评定并记录,不要在事后回忆;如有负性自动想法可及时记下,并试着寻找更为合理的积极的替代想法。,(二)识别负性自动想法通常是医生应和患者讨论,一起练习识别负性自动想法,然后通过认知治疗日记等家庭作业发展患者的识别能力。,引出自动思维的方法,直接提问;“循循善诱”或启发式提问;在病人出现强烈情绪反应时询问;心理想象;角色扮演;注意在身体出现紧张或惊恐时的想法;了解对某些事件的看法;记录所出现的消极悲观认识;安排行为作业,并记录同时出现的想法或念头;记录每天心境的变化及自动思想。,认知治疗每日记录示范,(三)检验负性自动想法,采取“协同检验(collaborativeempiricism)”的方法,即医患协作把患者的负性自动想法当作一种假说加以检验。由于患者的负性想法或想象没有得到证据支持或面对相反的证据,患者的负性想法将会发生改变。,检验负性自动想法的方法,1、言语盘问法通过系统而且敏锐的提问引导患者重新评估自己的思考,寻找比较积极和现实的替代想法。这样想的证据是什么?有无可供选择的其他不同看法?这样想有什么好处和坏处?这样想在逻辑上是否出了什么错误?方法_三栏作业(即“自动想法、认知曲解类型、合理想法”三栏)帮助患者寻找合理的替代想法;(认知治疗日记),言语盘问法例1,患者:我的爱人近几个月对我不大好,他好像不再爱我了。医生:您为这件事感到很难过,是什么理由使您觉得他不爱您呢?患者:他晚上回家就看电视,也不和我讲讲话,然后他就上床睡觉。医生:那么,有没有什么证据说明,他做过一些事和您现在认为“他不爱您”的想法相反呢?患者:我想不出,噢,等等,2周前我过生日时他送了我一件礼物,一根很精致的项链。医生:好,现在您怎样把这件事和不爱您的想法调和起来呢?,患者:我猜想他那样做不是真的,不然,他晚上为什么会那样呢?医生:您的想法是一种可能,有没有其他可能的理由呢?患者:最近他工作很重,大多数晚上回家很迟,他很累,我猜想可能也是一个理由。医生:这很有可能,不是吗?如果真的是这样,您又觉得如何呢?患者:我可以问问他是否累?工作进行得如何?但我没有这样做,就是觉得生气。医生:听起来您的这个主意不错,您把它作为这个星期的家庭作业如何?,2、行为实验通过医患协作的方式设计一种行为作业,以检验患者负性想法(预测)的真实性。,纠正自动性思维验证支持和反对这些想法的证据用另一种解释来替代现有想法确定每一种解释的现实可能性收集有关资料和依据分散或转移对解释的注意力使用重新确认的新术语再归因角色扮演,(四)识别功能失调性假设功能失调性假设是病人童年经验形成的,已成为病人支配行为的规则,通常无明确的表达,不为意识所觉察。因此,它们基本上是潜意识的,相对不受日常经验的影响,有相当的稳定性。是派生负性自动想法的基础,如果不予识别与矫正,情绪障碍就不能认为已从根本上解决。,功能失调性假设的类别(Beck,1985)成就,包括很高的操作标准、对成功的需要等;接受,包括要求被人喜欢、被人爱等控制,如要控制事物的变化、要成为强者等。,确定基本的认知图式,从特殊的事例中得出一般性规律注意“口头禅”挑出病人在交谈中所讲的“我应该”注意病人在交谈中的言外之意应用“步步紧逼”(downwardsarrow)技术,(五)盘诘功能失调性假设,潜在的功能失调性假设是抑郁或焦虑病人的一种易患倾向,一旦为某种严峻生活事件激活,即可派生出大量负性自动想法,伴随出现抑郁或焦虑症状。认知治疗时除了对付负性自动想法以改善情绪外,还应改变潜在的功能失调性假设,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复发的危险。,盘诘功能失调性假设常用问题,假设在什么方面是不合理的?主要是盘问假设是否符合真实情况,在什么方面同人类的经验不符。例如,要求生活绝对公正的假设是不合理的,因为事实并非如此。,假设在什么方面是无用的?一种信念可能有有利或不利两个方面,例如,完美主义的假设可推动人的高质量操作,但另一方面,这种假设易激起焦虑反应,导致回避行为。通过盘问假设的有利和不利方面,并加以比较,促进患者重新选择。,假设从何而来?假设是童年经历与长期生活经验中形成的,如果通过盘问发现假设是过时的,同目前情况不符或不相适应,则可使患者对假设保持距离,有利于修改假设。,什么是比较合适的替代?即保存原假设的有利之处而无不利的后果。功能失调性假设常采取一种极端的表达形式,例如,常用“应该”、“必须”、“绝对”、“自始至终”等词。,我应该自己处理一切事情,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要向别人要求帮助。,能独自处理问题是好的,但要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独自处理是不合适的,我是一个人,像其他人一样有时是需要帮助的。所以,如果自己能独自处理的就自己做,如果不能独自做好的就去争取一切可能得到的帮助。,原假设,替代假设,找到了合适的替代假设后,可写在卡片上或日记本上,反复阅读,成为支配自己行为的准则,形成新的行为习惯。,认知疗法企图从三个不同的水平纠正患者的认知。自动思维为最易于接近的表面思维,这种思维往往是某种特殊情境下立即出现的思维。设想则是较深一层的思维,他是基于原有的条件,及相关的情况所形成的信念。策略或复杂的思维模式为最深层基本信念,可能是一种固定的先入为主的信念。,认知治疗中常见曲解认知,(1)情绪化推理:用以往的情绪体验推断当前境遇中必然会出现的情绪反应。(2)以偏概全:根据个别细节对整个事物做出结论。(3)个人化:主动为别人的过失和不幸承担责任。(4)任意推断:缺乏事实依据,草率地下结论。(5)猜心思: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去猜测他人的心理活动。(6)非此即彼:看问题绝对化,非黑即白,不好就坏,中间没有余地。这些曲解的认知,有的是逻辑错误,有的是评价曲解,都会给情绪和行为带来负面影响,引发各种心理问题。,非理性认知的典型个案,1、我的男朋友没有遵守诺言在这个周末给我打电话。2、这意味着他并不在乎我。3、这意味着他不是真心爱我。4、这意味着我不是一个可爱的姑娘。5、这意味着我这个人不行,毫无价值。6、这意味着我最终将被抛弃。7、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以后我还怎么见人。8、还不如死了的好。,认知疗法常用的治疗技术,改变求治者的现实评价人在药物作用、疲劳、意识清晰度下降或过份警觉的状态下可以出现感知歪曲,从而影响现实评价.在异常认知方式的影响下,同样可以出现现实检验的错误。如偏执病人,把别人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认为与自己有关;抑郁病人总觉得事事不如人,犹如行尸走肉;疑病症病人把躯体的任何不适都认为是严重疾病的象征等。可直接或间接地向患者运用认识论的原理,来解释以下问题:对现实的感知,不同于现实本身,最多也只能接近现实,对感知的解释依赖于认知过程,如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以及概念、判断、推理等。此过程容易出错,任何生理、心理问题都可影响认知过程。,改变信条的技术人们主要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来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解释、评论外界事物,解释、评价自我与他人。(贝克)其价值观念为信条(),他认为,如果信条定得太绝对,或使用不当,就会产生适应不良,结果导致焦虑、抑郁、恐怖、强迫等现象。常见的信条有下列几种:,()危险安全信条:人们常常用自己的信条来仨计环境的危险性,和自己应付危险度,会产生不必要的焦虑,使生活受限(如恐怖症、强迫症);如果过低估计危险度,则易发生意外。在临床治疗中,所见到的问题主要是过高估计危险度,主要表现为害怕某种环境、人际敏感等。,()快乐痛苦信条:它所引起的适应不良的主要问题,在于病人把快乐与痛苦绝对化,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