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清华大学联考自主招生语文考试选拔测试试卷网页版_高三试卷_第1页
2011年清华大学联考自主招生语文考试选拔测试试卷网页版_高三试卷_第2页
2011年清华大学联考自主招生语文考试选拔测试试卷网页版_高三试卷_第3页
2011年清华大学联考自主招生语文考试选拔测试试卷网页版_高三试卷_第4页
2011年清华大学联考自主招生语文考试选拔测试试卷网页版_高三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清华大学联考自主招生语文考试选拔测试试卷网页版_高三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甲)哥本哈根精神杨福家(1936- ),中国科学院院士。本文选自黎先耀主编科学随笔经典,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一什么是哥本哈根精神?正像玻尔的互补原理一样。似乎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定义。玻尔的挚友、著名的物理学家罗森菲耳德对哥本哈根精神的定义是:完全自由的判断与讨论的美德。英国科学记者克劳瑟认为:“哥本哈根精神是玻尔思想的一种表达,它既具有不可超越的想像力,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完整的智慧鉴赏能力,它能无比迅速地领悟任何新思想的关键和价值。”澳大利亚物理杂志的编辑罗伯逊的看法是:“哥本哈根精神或许可以很好地被表征为玻尔给人的一种鼓舞和指导,它与聚集在周围的青年物理学家的才华相结合。体现了领袖与群众的互补关系。”“玻尔依靠他的洞察力和鼓舞力量,把他周围的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 。”传记作家穆尔则认为,哥本哈根精神是“高度的智力活动、大胆的涉险精神、深奥的研究内容与快活的乐天主义的混合物”。可以认为!哥本哈根精神的核心,是在玻尔创导下形成的“平等、自由地讨论和相互紧密地合作的浓厚的学术气氛”。二抽象的定义与具体的例子总是互为补充的。下面让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倒子。1922 年 6 月,玻尔应邀赴德国格廷根讲学,德国一些著名的学者都前来听讲,盛况空前(后被称为“玻尔节”)。当时年仅 20 岁的大学生海森堡 ,也随其导师索末菲从慕尼黑专程赶来聆听玻尔的演说。在玻尔的每次演讲末了,照例总有一段时间供大家讨论、提问。有一次,那位在大学里只读了 4个学期的海森堡,对玻尔的一些看法提出了强烈的异议。玻尔一眼就看出,这些异议是经过仔细研究后提出来的。于是,这位在当时已享盛名的教授,在当天下午就邀请海森堡到附近山区散步,以便能对问题作深入讨论。在讨论中,玻尔既肯定海森堡的很多想法,又十分坦率地谈了自己的认识过程,还承认“我今天上午说得不够小心”,既讨论科学,又谈家常,使人感到十分亲切。最后,玻尔邀请海森堡到哥本哈根工作一段时间。海森堡后来回忆说:“这是我记得起的、对近代原子理论的物理内容和哲学问题所进行的第一次最为透彻的讨论,它显然对我今后的科学生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我真正的科学生涯是从这次散步开始的。”玻尔则认为,他到格廷根讲学的最大收获是第一次遇到了两位有才华的青年人海森堡和泡利 。海森堡接受邀请于 1924 年来到丹麦。不久,玻尔就陪他到哥本哈根北部小城旅行,欣赏丹麦西兰岛的优美风景。这位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与刚从大学毕业的海森堡一起,背着小包,睡在小客栈里,从政治、地理讨论到哲学、物理。这就是玻尔研究所内师生关系的生动写照、”哥本哈根精神”的具体体现。玻尔靠了非凡的直觉能力,在 1921 年,量子力学建立之前,甚至更为惊人的,是在泡利提出不相容原里(1925 年)之前,就用原子的量子论解释了元素周期表,预告第 72 号元素的存在。玻尔曾自信地说过: “我们必须期望第11个电子(钠)跑到第三个轨道上去。 ”可是,索末菲的学生、比海森堡大一岁的泡利,一点也不喜欢这种牵强的解释。他用了有两个惊叹号的句子加以批注: “你从光谱得出的结论一点也没有道理啊!” 泡利对玻尔的批评不讲情面,但是,玻尔却能“认真地对待这种含蓄的批评,决不因为受到挖苦而气馁”(罗森菲耳德语)。泡利的可贵之处就是敢于提出非常尖锐的批评。他后来成了近代物理学中最著名的评论家。他不管你有没有名望,都毫不客气地进行批评,有时甚至挖苦、讽刺,态度粗暴。海森堡曾说:“不知多少次,他(泡利)骂我你这个笨蛋或者类似的话。这对我很有帮助。可是。我们总是好朋友,我们相互批评。从不见怪。”这个泡利,就是海森堡终身的朋友和科学上的批评者。在玻尔的邀请下,泡利在玻尔访问格廷根后就来到哥本哈根。玻尔让他评论研究所的各项工作。并高度评价泡利的作用,不管大事小事。总要去找泡利聊一聊。虽然研究所里很多人都怕泡利,但是,逐渐地,大家都开始珍视泡利的批评。甚至在泡利离开哥本哈根之后他的每次来信都被看做是一件大事,在所内广为传阅。无疑地,玻尔、海森堡、泡利之间的合作对量子力学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正是他们,形成了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1939 年,哈恩发现裂变现象不久,玻尔就到美国去了。在那里,他与惠勒合作研究裂变理论。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只有占天然铀 07的铀 235 能在热中子作用下引起裂变。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结沦。为了从实验上加以证实,玻尔跑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去找费米,恰巧费米不在,但遇到了一位名叫赫安德森的研究生。对于这样一位“纤细而恬静,还像孩子刚要成年时那么纤弱”(费米夫人语)的青年人。玻尔却能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向他解释裂变现象的理论。玻尔的崇高威望和慈祥的态度对这位青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激起了他对原子核的极大兴趣,而且通过他。使赞米在终止了5年之后又开始了实验学家的生涯,并第一次在回旋加速器上进行实验。费米开始并不相信铀 235 在裂变中占主导作用,而倾向于铀 238。玻尔首先看到铀 235的重要性,但由此认为,在天然铀中要实现链锁反应是不可能的。费来的实验很快证明了玻尔的理论是正确的,铀235确是天然铀中能由热中子引起裂变的成分。但是,费米并不到此为止,他进而想出了巧妙的办法使天然铀的链锁反应得以实现。两位科学巨人互相取长补短,为原子能的人工释放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原予反应堆诞生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在这个重大问题上,在他们之间搭桥的却是一位青年学生。他是在哥本哈根精神的感召下跨入原子核王国的,后来成为发明原子反应堆的第二号人物。这些例子,还有许许多多例子,算是老生常谈了。甚至到了 60 年代初,笔者在玻尔研究所内还从不同人那里至少听了好几遍,但却总是百听不厌!它们确是哥本哈根精神最生动的体现。三哥本哈根精神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有必要回顾一下尼耳斯玻尔是怎样创建玻尔研究所的。在 1913 年玻尔发表划时代的三部曲原子和分子结构之后一邀请书纷纷来到了玻尔的手中:1916年,美国加州大学邀请玻尔去工作,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校长聘请玻尔去任职;1918 年,卢瑟福写出“私人信件,本人亲启”的邀请信,以“把曼彻斯特办成现代物理研究中心”、“年薪 200 英镑(相当于玻尔在丹麦收入的两倍)”为前提,再次请玻尔去英国任职。导师和挚友卢瑟福的邀请,对于玻尔当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玻尔回信道:我非常喜欢再次到曼彻斯特去。我知道,这对我的科学研究会有极大的帮助。但是我觉得不能接受您提到的这一职务,因为哥本哈根大学已经尽全力来支持我的工作,虽则它在财力上、在人员能力上和在实验室的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已的物理学研究工作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1920 年,玻尔又婉拒了来自柏林的邀请,那里的普朗克 愿意为他提供一个与爱因斯坦相当的职位。玻尔一心一意致力于在自己的国土上建立一个物理研究所。1921 年 3 月 3 日,在近代物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玻尔研究所终于宣告成立。在成立大会上,35 岁的所长-玻尔说道:极端重要的是,不仅仅要依靠少数科学家的才能,而且要不断吸收相当数量的年轻人,让他们熟悉科学研究的结果与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青年人自己的贡献,新的血液和新的思想就不断涌入科研工作。正如澳大利亚学者罗伯逊所指出的:“这些话,在很大程度上抓住了研究所在今后岁月中应起的主要作用。年轻的丹麦和外国物理学家所带来的新思想和新朝气,在玻尔及其周围有经验的一批合作者的指导下,不久就转化为丰硕的成果。”在人口不到 500 万的一个小国里,出现了与英、德齐名的国际物理中心,并一直被许多物理学家誉为“物理学界的朝拜圣地”。这个圣地的中心人物。当然是尼耳斯玻尔。他事业心极强,日以继夜地工作,但又幽默好客,不摆架子。他爱才如命,到处物色有希望的青年人来所工作。他积极提倡国际合作,以致被人誉为“科学国际化之父”。在他的研究所里,既有22岁当讲师、27岁当教授的海森堡和作为“上帝的鞭子”的泡利,又有开玩笑不讲分寸的朗道 ,以及“几乎把画漫画、做打油诗作为主要职业,而把物理倒变威副业”的伽莫夫。哥本哈根的气氛使人感到繁忙、激动、活泼、欢快、无拘无束、和蔼可亲。哥本哈根精神随着量子力学的诞生而诞生,并成了物理学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注:海森堡德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泡利,奥地利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普朗克,德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朗道,前苏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奖者。1文中“科学国际化之父”和“上帝的鞭子”分别是指2.从原文看,下列对哥本哈根精神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哥本哈根精神是利学家玻尔人品意志的延续、具有更大的意义。B哥本哈根精神的核心是在玻尔创导下形成的“平等、自由地讨论和相互紧密地合作的浓厚的学术气氛”。C哥本哈根精神随着量子力学的诞生而诞生,是物理学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D哥本哈根精神是“高度的智力活动、大胆的涉险精神、深奥的研究内容与快活的乐天主义的混合 物 ”。3下列关于玻尔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1922 年玻尔在德国格廷根讲学期问,结识了海森堡,并邀请海森堡到哥本哈根工作一段时间。B1924 年刚刚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玻尔,与刚从大学毕业的海森堡一起,背着小包,睡在小客栈里,从政治、地理,讨论到哲学、物理,无所不谈。C玻尔很仰慕卢瑟福,曾在曼彻斯特大学的卢瑟福实验室工作过一段时问,与卢瑟福建立了长期的密切关系。D玻尔创建了量子力学上的哥本哈根学派,并以其哥本哈根精神而闻名世界。4下列关于海森堡和泡利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海森堡作为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曾师从慕尼黑的索末菲,听了玻尔关于原子结构的系列讲座,遂结下了深厚的师生之谊。13泡利在学问上严谨博学,生活上虽然为人刻薄,语言尖锐,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同时代物理学家心目中的地位。C海森堡与泡利在哥廷根曾经共事过一段时间,是科学道路上的相互支持者。D泡利在对科学的评论上一针见血,他的相关理论在量子力学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玻尔的“互补原理”,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定义,其基本思想是,任何事物都有许多不同的侧面,同一研究对象,一方面承认其一些侧面而又放弃另一些侧面,即“互斥”;另一方面,那些另一些侧面却又不可完全废除的,即“互补”。B“几乎把画漫画、做打油诗作为主要职业,而把物理倒变成副业”的伽莫夫兴趣广泛,在物理学之外的多个领域均有建树。C. 20世纪初期的国际物理中心,德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批的物理学家普朗克、爱因斯坦等是这方面的代表,奠定了德国在现代物理学上的地位。D费米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实现了自持式链式反应,这当中关键的因素在于安德森的研究生为其做了沟通、牵线搭桥,才重拾了实验操作。二、现代文阅读(乙)五 九老 舍张丙,瘦得象剥了皮的小树,差不多每天晚上来喝茶。他的脸上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一对深而很黑的眼睛,显出他并不是因为瘦弱而完全没有精力。当喝下第三碗茶之后,这对黑眼开始发光;嘴唇,象小孩要哭的时候,开始颤动。他要发议论了。他的议论,不是有统系的;他遇到什么事便谈什么,加以批评。但无论谈什么事、他的批评总结束在“中国人是无望的,我刚说的这件事又是个好证据”。说完,他自动的斟上一集萃答案与解析索取5年自主招生真题答案与解析模拟试题答案与解析碗荼,一气喝完;闲上眼,不再说了,显出:“不必辩论,中国人是无望的。无论怎说!”这一晚,电灯非常的暗,读书是不可能的。张丙来了,看了看屋里,看了看点灯,点了点头,坐下,似乎是心里说:“中国人是无望的,看这个灯;电灯公司”第三碗茶喝过,我笑着说:“老张,什么新闻?”出我意料之外。他笑了笑-他向来是不轻易发笑的。“打架来着。”他说。“谁?你?”我问“我!”他看着茶碗,不再说了。等了足有五分钟,他自动的开始:“假如你看见一个壮小伙子,利用他身体气力的优越,打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你怎办?”“过去劝解。我看,是第一步。”“假若你一看见他打那个小孩子,你便想到:设若过去劝,他自然是停止住打,而嘟囔着骂话走开;那小孩子是白挨一顿打!你想,过去劝解是有意义的吗?”他的眼睛发光了,看看我的脸。“我自然说他一顿,叫他明白他不应当欺侮小孩子,那不体面。”“是的,不体面;假如他懂得什么体面,他还不那样作呢!而且,这样的东西,你真要过去说他几句,他一定问你:你管得着吗?你是干什么的,管这个事?你跟他辩驳,还不如和石共说几句好话呢;石头是不会用言语冲撞你的。假如你和他嚷嚷起来,自然是招来一群人,来看热闹;结果是他走他的,你走你的路;可是他白打了小孩一顿没受一点惩罚;下回他遇到机会逐这样作!白打一个不能抵抗的小孩子,是便宜的事。他一定这么想。”“那么,你以为应当立刻叫他受惩罚,路见不平那一套?”我知道他最厌恶武侠小说,而故意斗他。果然不出我所料,他说:“别说七侠五义!我不要作什么武侠,我只是不能瞪着眼看一个小孩挨打;那叫我的灵魂全发了火!更不能叫打人的占了全胜去!我过去,一声没出,打了他个嘴巴!”“他呢?”“他?反正我是计画好了的,假如我不打他、而过去劝,他是得意扬扬而去;打人是件舒服事。从人们的善性方面看。设若我跟他讲理,结果也还是得打架;不过,我未必打得着他,因为他必先下手不给我先发制人的机会。”他又笑了;我知道他笑的意思。“但是”,我问:“你打了他,他一定还手,你岂是他的对手?”我很关心这一点,因为张丙是那样瘦弱的人。“那自然我也想到了。我打他,他必定打我:我必定失败。可是有一层,这种人,善于利用筋肉欺侮人的,遇到自家皮肉上挨了打,他会登时去用手遮护那里,在那一刻,他只觉得疼;而忘了动作,及至他看明白了你,他还是不敢动手,因为他向来利用筋肉的优越欺人,及至他自已挨了打,他必定想想那个打他的,一定是有些采历:因为他自已打人的时候是看清了有无操必胜之券而后开打的。就是真还了手,把我打伤,我,不全象那小子那样傻,会找巡警去。至少我跟他上警区,耽误他一天的工天(先不用说他一定受什么别的惩罚),叫他也晓得,打人是至少要上警区的。”他不言语了,我看得出,他心中正在难受-难受,他打了人家一下,不用提他的理由充足与否。“他打人,人也打他,对这等人正是妥当的办法;人类是无望的,你常这么说。”我打算招他笑一下。他没笑,只轻轻摇了摇头,说:“这是今天早晨的事。下午四五点点钟的时候,我又遇见他了。”“他要动手了?”我问,很不放心的。“动手打我一顿,倒没有什么!叫我,叫我一我应当怎样说?伤心的是:今天下午我遇见他的时候,他正拉着两个十来岁的外国小孩儿;他分明是给一家外国人作仆人的。他拉着那两个外国小孩,赶过我来,告诉他们,低声下气的央告他们:踢他!踢他!然后向我说:你!你敢打我?洋人也不打我呀!(请注意,这里他很巧妙的,去了一个“敢”字!)然后又向那两个小孩说:踢!踢他!看他敢惹洋人不敢!”他停顿了一会儿,忽然的问我: “今天是什么日子?”“五九!”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泪流下来了。“呕!”张丙立起来说:“怪不得街上那么多的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呢!”他好象忘了说那句:“中国人没希望,”也没喝那末一碗茶,便走了。(选自赶集)6下列对小说有关人物的分析与概括不恰当的两项 ( )A张丙身材瘦弱,“瘦得象剥了皮的小树”,是与下文其勇于打抱不平形成反衬,以表现其勇敢。B文中保护外国小孩的壮小伙子,崇洋媚外的奴性十足,并且仗势欺人,是当时社会青少年的心态写照。C.“我”作为茶馆中的见证人,处于一个超然的地位,并不能看出“我”的心理活动。D张丙“眼睛深而黑”暗示他有精神,表现了其关心时政的性格特点,为后文写他心理的转变埋下伏笔。7阅读文中画线部分,说说张丙表现出了哪些异于平常的言行,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8文章在塑造人物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清作简要分析。9在你看来,小说中的张丙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你是怎样评价的?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三、古诗文阅读(一)古诗阅读。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10下面有关这首词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社肉”,古时乡俗,春秋两次祭灶神,称社日,祭神结束后,会将作为祭祀品的牲畜熟肉分给各家,以求降福。B“万事从今足”,说明诗人以前从来没有满足过,是因为故乡沦陷、国家危难、自身壮志难酬。C秋风中,褐色的梨、红色的枣挂满枝头,几个小孩踮着脚,手里的长长竹竿在树上晃来晃去;另一边的角落里,白发的“老夫”躲在静处,微笑着观看这些孩子的“小把戏”。画面中一老一少,一动一静,妙极趣极。D本文上片描写安居乐业的农村生活景象,烘托静谧和谐的氛围:下片摄取一个情趣盎然的生活镜头直接入词,更使本词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11这首诗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是哪两个字?请括出,并说说你的理解。(二)文言语段阅读。12.断句。史 臣 曰 琴 瑟 不 调 必 解 而 更 张 也 魏 晋 为 吏 稍 与 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