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秋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九年级秋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九年级秋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九年级秋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九年级秋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秋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操纵巴黎和会的三巨头中,不包括( )A克里孟梭B威尔逊C劳合乔治D奥兰多2 . 17世纪初,国王宜扬“君权神授”,力图推行君主专制统治。国王绕开议会征税,经常与议会发生冲突。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利受到侵害,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专制王权的不满。他们利用议会同国王展开斗争。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引发了一场革命,诞生了一种崭新的制度。这一历史事件是A美国独立战争B法国大革命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美国南北战争3 . 下列图片中,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火车飞机爱迪生和电灯天舟一号飞船ABCD4 . 为下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武昌起义D北伐战争5 . 美国内战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它( )A维护了国家统一B满足了人民对西部土地的要求C消除了各族歧视D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6 . 周恩来对某位美国总统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该总统是:A华盛顿B林肯C尼克松D布什7 . 理清教材内容,把知识系统化、要点化,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如图所示知识结构图示中,“”上的内容应是A人文主义B理性主义C马克思主义D三民主义8 . 最早开辟新航路和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的是A葡萄牙和西班牙B西班牙和法国C葡萄牙和荷兰D英国和法国9 . “蒸汽革命”中的发明( )A大多由“技工”完成B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经过多次试验才能成功D大多有科学理论的指导10 . 人们把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提高生产效率的纺纱机。下列关于这部纺纱机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它发明在1733年 它被命名为珍妮机它发明在17世纪 它发明在英国ABCD11 . 在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出现了一些新生事物,例如“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政体”等。这表明三个国家都( )A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B确立了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C推翻了外国的殖民统治D确立了共和制政体12 . 在1895年,从英国伦敦到曼彻斯特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有( )火车汽车飞机ABCD13 . 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作为庄严结语的著作,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部著作是A人民宪章B联合国家宣言C共产党宣言D庶民的胜利二、填空题14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15 . 书籍阅读进步(1)14世纪,但丁的不朽名作是长诗,该作品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2)1776年,托马斯潘恩的常识号召殖民地人民摆脱殖民统治。(3)1852年,美国作家斯托夫人撰写汤姆叔叔的小屋揭露了制度的罪恶。16 . 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代表作是_;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动力装置_。17 . 1777年,6000余英军在_(地点)被大陆军包围,被迫投降,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914年,_事件发生后,德、奥匈帝国决定以这一事件为借口,挑起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三、综合题18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大国崛起解说词(1)材料一为什么将“1500年前后”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开始?材料二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材料二中“蒸汽机”的改进者是谁?蒸汽机的投入使用在工业革命中有什么重大作用?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消费比重变化图(3)观察材料三图示,指出石油的走势变化,并结合材料及有关知识简要分析原因。材料四1931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国家名称英国德国美国法国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的位次3214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1452材料五“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4)材料四和材料五反映了经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存在着什么矛盾?由此最终演变成什么结果?材料六战争损失统计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1000万人2000万3400亿美元(5)材料六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什么问题?对我们有何警示?19 .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9 年发生的“大萧条”是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首次经济危机。它以 华尔街股市大崩溃为先导,随之出现大量银行倒闭,千百万人的积蓄付诸东流,数千 人跳楼自杀。美国随之步入严重的经济衰退,生产出现严重过剩,农业资本家和大农 场主销毁过剩产品,86000 家企业破产,失业率高达 25豫。危机很快从美国扩展至整 个资本主义世界,并从金融危机转变成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危机与变革、前途与命运材料二 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探测或开发自然资源,或者去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 冷静、更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 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 济组织服务于人民。罗斯福选集材料三 1928 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 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 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 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 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世界近现代史(1)简述材料一中“大萧条”的特点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的主要措施。(3)根据材料三,指出苏联实行工业化的突出特点,并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罗斯福新政和斯大林模式的共同点。20 . 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外改革的历史,九年级(1)班组织了一次中外改革的探究活动。请你与同学们一起参与。第一小组:探讨19世纪60年代的改革(1)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进行的重大改革分别是什么?对两国历史发展都起到了什么共同的作用?第二小组:探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改革材料一“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列宁材料二“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摘自罗斯福总统1933年3月4日就职演说(2)20世纪20年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